2018年1月19日,我國第二批光伏「領跑者」基地中的首個先進技術戶外實證測試平臺在「山西芮城縣國家生態光伏領跑者示範基地」順利建成投運,這也是繼山西大同首批「領跑者」基地實證平臺投運後我國建成的第二個光伏「領跑者」基地先進技術實證測試平臺。據悉,此次基地中應用的天合光能、晶澳、晶科、唐山海泰、隆基樂葉、中環、協鑫、東方日升等15種型號的組件以及來自陽光電源、華為、上能和特變、禾望等7種逆變器都將在這個戶外實證測試平臺上接受專業的第三方檢驗。該實證測試平臺總容量是6.74MW。
組件型號列表:
華電
唐山海泰HTM345M5-72
唐山海泰HTM350M5-72
特變
天合光能TSM-340DD14A
晶澳JAM6(K)-72-355/PR
中節能
中環環歐國際HOGJ-295-6MB
中環環歐國際HOGJ-290-6MB
東方日升
東方日升RSM60-6-280P
東方日升RSM60-6-315M
東方日升RSM60-6-320MDG
晶科
晶科JKM295M-60
中電國際
晶澳JAM6(K)-60-300/PR
晶澳JAM6(K)-60-295/PR
隆基樂葉LR6-60HV-290M
協鑫
協鑫集成GCL-B6/60280 (1000V)
協鑫集成GCL-P6/60H280 (1500V)
逆變器型號列表:
電站名稱
逆變器型號
協鑫
華為SUN2000-60KTL
中電國際
上能EP-2000-HA-0D/35
晶科
華為SUN2000-50KTL-C1
東方日升
華為SUN2000-50KTL-C1
中節能
上能CP-1000-B
特變
陽光電源SG50KTL
西科特變TS60KTL
華電
禾望HPSP1000
該實證平臺由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負責設計並參與開發、建設與運營,集檢測、認證、科研、發電、培訓等多功能為一體。平臺涵蓋光伏組件、光伏逆變器、光伏關鍵部件、光伏系統效率、光伏併網技術等多個實證測試子系統,平臺配置了先進的高精度、智能化測控儀器,可實現所有被測部件的自動在線測試與運行數據分析,平臺重點針對光伏「領跑者」先進技術的關鍵部件與系統進行長期數據採集分析,為我國光伏「領跑者」計劃的政策制定和實施,以及基地運行監管、行業技術進步、標準體系完善等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手段。
據中國電科院該實證平臺相關人士介紹,芮城光伏「領跑者」實證平臺分為五個區域:光伏組件衰減率實證監測系統、光伏逆變器運行性能實證監測系統、光伏發電單元運行性能實證監測系統、光伏組串一致性實證監測系統、氣象要素綜合監測系統。
1. 光伏組件衰減率實證監測系統
在光伏組件衰減率實證監測區,系統總容量為99.6kw,配置不同傾角光伏支架,針對基地內所有電站不同廠家的不同組件,中國電科院隨機抽取8塊,裝設在5度角、45度角、當地緯度角和最佳傾度角等不同角度的實證區。在組件監測區,所用組件全部從電站業主的光伏陣列上直接抽取出來,在同等條件下進行長期的數據採集與比對。
在對抽取的8塊光伏組件進行原始數據標定時,中國電科院採用3A級移動式光伏組件檢測車,精度遠高於現在常用的可攜式測試工具。在實證基地,從現場隨機抽檢來所有組件,在進行安裝和封裝之前用這臺機器進行原始標定。
光伏組件衰減率實證監測區配置I-V曲線在線監測裝置和微型逆變器,針對組件的I-V特性、發電特性和衰減特性進行長期戶外監測,後期結合氣象和微逆數據,對衰減率、不同組件在低輻照度下等效發電時分布、組件能效比、組件在不同溫度和輻照度工作區間的IV特性和溫度特性、組件工作溫度、各技術組件工作區間與發電性能的關聯、各技術組件溫度區間分布等進行深入分析。
2. 光伏逆變器運行性能實證監測系統
3.44MW光伏逆變器實證監測系統選取基地內全部4種型號組串式逆變器、2種型號集散式逆變器及1種直流1500V逆變器進行長期實證監測。根據逆變器中MPPT模塊數量,在各類型光伏逆變器交直流側加裝高精度電能計量櫃,通過監測數據對於各種類型逆變器交直流測PR、發電量、可靠性、中國效率、綜合效率等指標。將逆變器運行結果上傳至芮城光伏信息中心,報送水規院和基地主管部門。其中4種型號組串式逆變器及3個大型逆變器中都具備有同容量不同品牌、同品牌同容量不同技術的逆變器,實現各逆變器之間橫向比較。
3. 氣象要素綜合監測系統
實證平臺採用光伏氣象信息測試裝置,能測試不同傾角下光伏組件表面輻照度,與組件測試區組件安裝角度和逆變器效率測試區相配合,為實證平臺提供部件性能評估的全部氣象要素。此外,還可測試環境溫度、風速風向、紫紅外輻照量、溫溼度等,評價光伏系統效率與環境因素的相關性。
4. 光伏組串一致性實證監測系統
在光伏電站運行過程中,光伏組串輸出性能存在失配,導致光伏陣列輸出P-V曲線出現多峰情況,造成光伏逆變器MPPT跟蹤效率下降。通過對光伏組串一致性進行實證監測,對比組串一致性可評估由組串失配而造成的效率損失,保障光伏電站整體PR效率滿足「領跑者」要求。光伏組串一致性實證監測系統在平臺內直流1500V逆變器匯流箱處安裝組串一致性實證監測設備,配置多通道組串I-V測試儀實現對匯流單元內各組串I-V特性在線測試和記錄,結合氣象要素綜合監測系統的同步氣象參數進行分析,可評估各組串的發電能力、發電效率、失配程度等特性,評價光伏發電單元中各組串串並聯失配損耗。
5. 光伏發電單元運行性能實證監測系統
實證平臺內除傳統固定支架發電系統外,還建設了平單軸發電系統及柔性支架發電系統。該部分容量為3.2MW,其中1.6MW是柔性支架測試項目、1.6MW是平單軸支架測試項目,用來跟固定支架系統對比發電性能、經濟效益。
平單軸發電系統採用平單軸跟蹤支架、雙玻組件及半片組件,通過聯動控制實現對太陽位置的東西向跟蹤,減少驅動電機數目及系統的自耗電。
柔性支架發電系統採用柔性支架對光伏組件進行固定,與傳統光伏系統相比,降低了光伏支架安裝基礎成本,更適用於汙水處理廠、山地應用、農光應用、林光應用、漁光應用等各種對方陣跨度和安裝高度有要求的應用場合。
為對比不同支架對光伏系統發電量影響,在系統內安裝光伏發電單元效率監測裝置,監測不同系統全效率鏈運行性能。
芮城光伏「領跑者」先進技術戶外實證測試平臺定位於六大功能,一、國家光伏相關政策制定的技術支撐平臺;二、「領跑者」產品的耐久性與耐候性戶外實證測試平臺;三、光伏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的戶外公共實驗平臺;四、光伏標準體系持續完善的技術支撐平臺;五、我國光伏人才的戶外教育培訓平臺;六、國際光伏戶外實證檢測技術的交流平臺。
國家能源太陽能發電研發(實驗)中心後續將依託我國光伏「領跑者」計劃的持續實施,在國家及相關省市各級能源主管部門的關心與指導下,以及基地內光伏電站業主的大力配合下,運用大同、芮城戶外實證測試平臺的建設運營模式與經驗,在各「領跑者」基地內優選技術條件充分、氣候資源條件典型的站址,支撐各基地先後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先進技術戶外實證測試平臺,通過全國範圍內的平臺布點,建設完成國際一流的覆蓋我國典型氣候及先進技術特點的光伏先進技術戶外實證測試平臺網絡及數據分析系統。
2018年1月29-30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和光伏們共同在上海主辦的第三屆光伏電站設計與設備選型研討會將專門安排一個環節,探討中國光伏實證基地建設的經驗和發展方向。如報名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報名。
責任編輯: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