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在光速飛船上跑,也無法超光速?愛因斯坦:他膨脹了

2020-12-18 騰訊網

原問題是為什麼在光速飛船上跑步能否超光速?由於把飛船放在稱上稱重,它的質量不可能為零,而靜止質量不為零的物體並無法達到光速,因此飛船不能以光速飛行,我們暫且把它設定為與光速相差0.01m/s,下面我們來聊聊。

觀點

先說觀點:在飛船上跑步,即使跑得很快也無法超越光速,因為速度是相對的,如果在別人眼裡你不快,即使你跑得再快,飛船再快,也是不快。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地球上跑,你能說的速度超過地球公轉的速度嗎?你在高鐵上跑,你能說我的速度是(350+10)m/s嗎?

這個問題要先考參考系,在太空中的外星人看來你的相對速度或許超越了地球公轉的速度,在站臺上的人看來你的速度或許達到了360m/s,但是這並不準確。

絕對時間觀如何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

大家目前所熟知的相對性原理是17世紀的伽利略的大成之作。如果依照這個較早的版本,那麼這個問題計算起來很簡單,人在飛船上以10m/s的速度奔跑,在飛船之外的人看來,他的確超了光速,超了10-0.01=9.99m/s。

我們想要知道人相對於我們的速度需要做兩件事,測量人的空間位移與位移時作用的時間,相除之後得出速度。你會發現我們在使用伽利略相對論進行速度疊加計算時,潛移默化的設定了一個前提條件:時間是絕對的,飛船與觀察者的時間是同步的。如果它們之間的時間不是同步的就意味著伽利略相對論錯了。

光速不變原理

何為時間同步,就是咱倆在操場上,12點整我看見有人投進了一個球,你也看到了,這事件是對於咱倆來說是同一時刻發生的。

原本地球人與牛頓、伽利略一樣,都認為時間就像是一支一去不回頭的箭,箭划過我們每個人的速度都是一樣的,直到19世紀電磁學的出現,科學家發現原來的認識解釋不了電磁學。

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學,並推導出了電磁波傳播的速度,也就是光速是一個常數,代表著光在真空中只會與恆定的速度運行。

波在我們的認識中都會與介質掛鈎,例如水波在水中傳播,波動水不動,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聲波動,空氣不會隨著聲波而向著傳播方向而動

光波的介質是什麼?電磁學中,變化的電場產生了磁場,變化的磁場又會產生電場,根據麥克斯韋方程波速只和空間中的介電常數、磁導常數相關,這兩個常數隻涉及到空間,並未體現出光波所屬的介質與對應的慣性系,如果光速時只相對於絕對空間,那麼光速就是絕對的。這個可能性實在是太抽象,顛覆了經典物理學,於是大量科學家投入了尋找光速介質的浪潮中,他們堅信空間中必然存在某種介質。

尋找介質的證據其實並不難。你可以把光比作一輛車速度恆定為C的汽車,介質比作馬路。如果介質的確存在,那麼車C就相對於馬路運動,但是馬路在地球上,地球有公轉速度也在介質中運動,等於是地球帶著馬路,馬路又帶著汽車一起在介質中運動,因此與地球軌道平行的光(車C)相對於介質的速度就不是C了,如果和地球公轉同向為(C+V),V為地球公轉速度,反向則為(C-V),知道了這點就好辦了。

我們在地球公轉速度方向與垂直於公轉速度方向各發射出一束光,水平方向上的光會受到地球公轉的「帶動」,從而在水平方向上發生「變速」不再恆定為C,而垂直於公轉速度方向上的光,在垂直方向上並不會受到地球公轉影響。

圖:實驗儀器原理

麥可遜與莫雷為了尋找介質,通過以上原理設計了一個實驗儀器,使兩束光行走相同的距離,結果發現無論如何調整實驗儀器,做多少次實驗發現光都是同時到達終點,這意味著光速根本不存在相對性,無論是與和光源靜止,還是無線接近於光速運動的人來說,他們看到的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都是C,不相對,不疊加,即絕對速度。

絕對時間的概念被打破

絕對速度的出現,意味著絕對時間將失效。一輛公交車正中央有個燈,當燈打開以絕對速度射向車頭與車尾時,在車上的人看來因為光速並不會相對車與自己運動,因此光同時到達車頭車尾。

對於馬路邊的你來說,同樣因為光速不會與車速疊加,車卻正相對於你在動,於是你會看到光先到車尾後到車頭。

由於你和車存在相對運動,同時性被打破了,因此時間不同步了,你和乘客的時間是相對的。

速度時間膨脹

回到問題本身,你和高速飛船的時間是相對的,行駛相同的距離,飛船裡的太空人度過1小時,對於你來你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由於你測量的時間慢,所以飛船上的人無論跑再快,也會因為你所測的時間太慢而拉低速度,這個速度的結果為做狹義相對論中的相對速度。

一切都源於愛因斯坦基於光速不變性得到推論,即動鍾變慢,速度時間膨脹,有興趣的可以給自己出幾道疑似超光速的應用題,代入下面狹義相對論的公式中計算一下,你會發現即使人在飛船上比光速慢0.01m/s奔跑,相對速度也超不了光速。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說光速最快,若有人在光速飛船中跑步,他是否超越了光速
    筆者-小文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為每秒30萬千米,而光速也是被認為是最為渴望達到的速度,因為一旦達到光速,人類不僅可以縮短飛行所用的時間,而且還有機會星際旅行。而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一個物體一旦達到光速,它的時間就會變慢,就外界看來,這樣物體的時間就如同靜止了一般,這就意味著人類有可能實現穿越,回到過去或者未來。雖然,人類距離光速飛行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路要走,但科學家發現,除了光速本身以外,還有一種名為時空曲率引擎的物質將在未來取代光速。
  • 光速為什麼不可以超越?愛因斯坦早已說出原因
    ,為什麼?光速飛船根據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 (e為能量, m為質量, c為光速),愛因斯坦曾解釋過物體無法達到光速的原因,可以看出速度與質量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簡單地說,物體的速度越快,其質量也就越大,質量越大,所需的能量就越大,因為需要巨大的能量才能使物體提速,當物體的速度達到光速時,其質量也變得無限大,此時沒有任何一種能量能使物體加速,因此速度不可能達到光速。
  • 為什麼時間會膨脹,達到光速時間停止怎麼理解?
    在這些公式裡,我們可以看到都有光速「c」的身影,說明光速在時間膨脹中的關鍵性作用,如果沒有確定光速的準確值,或者沒有確定光速極限、光速不變、光速恆定這幾個原則,就沒有時間膨脹的精確測量。因此我們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光」?為什麼說光速有這麼重要呢?
  • 愛因斯坦提出光速是物質運動最高速,那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嗎?
    當VC時,分母根式0,則m+∞,由上看出,如果V=C時,物體質量會變成無窮大,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麼全宇宙的能量都不夠推動這個物體加速的,以此來阻擋物體運動速度超光速。二,本題的回答光速是物質運動的最高速度,是傳遞有效信息或能量的最高速度。但不是宇宙最高速度,比光速快的速度有。
  • 為什麼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光速不能被超越?
    有人就想到了相對速度,假設有一個點,以這個點為起點,兩個物體向相反的方向運動,以其中一個飛船作為參考系,根據牛頓力學中的速度疊加公式另一個飛船相對於這個飛船的速度就是兩倍飛船的速度,如果飛船的速度超過一半光速,那麼他們的相對速度不就超過光速了嗎?超過光速後,時間不久倒流了嗎?然而,這肯定是不可能。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嗎?其實它早已被打破,超光速早就出現了
    科學家都證實了愛因斯坦相對論是正確的,還有什麼疑問?其實這裡很多人對相對論速度的限制有一個誤解。相對論認為速度的極限是光速,它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在一個穩定平坦的時空中穿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木船在風平浪靜的海洋中航行,木船的速度受到了人力和發動機的影響。如果這個木船隻是靠人力來划動,那它的速度是有極限的,這個極限就是人的划動力量極限。
  • 如果一個人乘坐飛船以接近光速飛行一分鐘後返回地球,他還能見到家人嗎?
    如果一人駕駛接近光速的飛船飛行一分鐘後回到地球……有可能他回到地球後,他的家人並無明細異樣,也就是雙方的時間差異並無明顯體現;有可能他回到地球後,他的家人已經垂垂老矣,也就是時間產生了明顯差異;甚至還有可能他回到地球時,他的家人早已去世多年了,也就是時間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差異。
  • 一個人坐在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上,他自己會感受到時間變慢嗎?
    有人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坐在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船上,是不是只是我們覺得他的時間變慢了,而對於他來說,他覺得時間一點也沒變,自己還是只能活那麼久?是的,這就是相對論。在題目中的這個老奶奶,加入她乘坐上一艘接近光速飛行的飛船,以她自身所處的飛船作為參照系,她的時間如常流逝,她的一小時依然是一小時,她的一天依然是一天,她自己不會感覺有任何的不一樣。但是當有一天,她返回地球的時候,就會發現地球已經世事變遷滄海桑田了……這就是相對論。
  • 宇宙膨脹超過光速,相對論無法解釋,愛因斯坦遇到了什麼困惑
    目前的科學實驗,都在極高的精度上驗證了上述廣義相對論的推論。》根據廣義相對論,空間必須依賴於物質的存在而存在。因為物質之間的聯繫以光速為界,所以物質對於空間的影響也以光速為界。當兩個黑洞合併的時候,一部分能量會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太空中釋放。
  • 為什麼信息與能量不能超越光速?愛因斯坦:超不了,會因果顛倒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因為我們的眼睛受限於光嗎?如果我們閉上眼睛,事情發生的順序是一樣的,與我們看與不看無關。現實生活中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因果顛倒的問題,因為愛因斯坦認為光速是宇宙中信息、能量傳輸的最快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運動速度永遠無法達到光速。
  • 宇宙最快星系,遠離速度達2.3倍光速,為什麼它沒有違背相對論?
    愛因斯坦也因為相對論的提出,被科學界稱之為近現代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根據相對論,物體的速度並不是無限提升,而是有一個限制,那就是光速。不管物體的速度有多快,它最多只能無限接近光速,在很多人看來,超光速現象是不存在的,那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
  • 相對論:達到光速時間就靜止,假如光速飛行,人能長生不老嗎?
    光速飛行的飛船中,人就能永生嗎? 光速飛船中時間靜止,這已經得到了大家公認,當然無法達到光速,所以並不能實際測量! 上文的高速運動中光反射實驗,有兩個觀測者,一個是相對靜止的地面觀測者,另一個是和光源一起運動的觀測者,光速時間靜止的結果是相對靜止的地面觀測者得出的,從理論上來看,在乘員坐上光速飛船飛走開始,對地面觀測者來說,他就永生了!
  • 飛船以光速在宇宙中飛行24小時,返回地球後,你在家人還在嗎?
    信不信由你,幾百年前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終於走上了科技發展的道路,實現了上個世紀中葉飛翔、離開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夢想。當人類離開地球,一個新的宏偉夢想再次出現,那就是實現星際旅行,旅行到宇宙的每一個角落。這樣的豪言壯語,現在估計被很多人嘲諷為夢。宇宙那麼大,沒有極限,光速只有龜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質量物體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
  • 人以光速離開地球一年,再以光速返回,地球上過去了多長時間
    這個問題涉及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首先,相對論禁止人以光速運動,因為人是有靜止質量的,加速到光速需要無限能量。如果有人以足夠接近光速的速度離開地球,然後再以相同速度返回,那麼,地球上的時間會過去多久呢?在相對論的框架下,時間和空間不再是絕對的存在,它們會隨著觀測者所在的參照系不同而發生變化。
  • 假設人類以光速飛行,是否可以瞬間跨越整個宇宙?
    牛頓認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所經歷的時間都是一致的,時間本身是不變的,愛因斯坦則認為時間是相對的,可以理解為每個人的時間可能是不同的,而造成這樣的因素就是物體的運動速度和所處的引力場強度。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也可以理解為時空論,因為在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將時間與空間通過光速不變原理這個跳板緊密的連接了起來,統一了時間和空間。
  • 區分光年與光速的關係,時間膨脹與光年沒有瓜葛,別搞混了
    是指人或某種物體在光速中運行的感受。但可惜,狹義相對論已經否決了有靜質量的物質達到光速的可能,一個電子也不行,光速是我們世界封頂的極限速度,是光子的專利,或者說沒有靜質量物質的專利。時間膨脹效應有兩個導致的原因,一個是引力,一個是速度。
  • 9.9級曲速引擎可以達到3053倍光速,為什麼科學家仍然不滿意?
    人們的出行基本靠走,先進一點的交通工具也不過是馬車,這樣的速度和交通工具受限很多,無法翻山越嶺,更無法橫穿海洋。直到人類進入工業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我們才有了速度更快的交通工具,不僅有陸地上跑的,水裡遊的,而且還有能夠飛到天上的飛機。有了這些先進快速的交通工具之後,我們的活動範圍也越來越大,地球也變得越來越小。
  • 光速飛行有望實現!科學家在地球周圍發現神秘物質,速度直逼光速!
    此外,還有研究者認為,宇宙膨脹的速度也是超光速的,因為有很多遙遠星系的光,永遠也抵達不了地球。所以,人類未來也是有可能實現光速的,只是目前我們暫未得知如何接近和實現光速的辦法。 顯而易見,這是人類永遠無法實現的,畢竟如今宇宙的年齡才137.7億歲左右,人類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壽命比宇宙還要長。 同時,即使人類實現光速旅行了,人類的能源也很難支撐人類來進行光速飛行,因此,很多人都認為人類實現了光速,就可以進行時空旅行是不對的,人類想要去往另一個時空的辦法,不是通過光速,而是通過另一種尚未被發現的神秘天體:蟲洞。
  • 還認為宇宙中光速最快?科學家:錯了!這3個速度遠超光速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光速,定義為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並一直深信不疑,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示:目前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超越光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目前在人類建造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種,我們已經能夠將粒子加速到非常接近光速,和真空中的光速比起來僅僅只差0.000001%,極限速度為299,792,455米/秒,可以說非常接近光速。看到這很多人可能會問了,為什麼不再加一把勁,讓粒子的速度超越光速呢?
  • 人以光速運動會長生不老嗎?相對論解開謎題,但最後結果讓人意外
    對於一個靜止的參考系上的觀察者(比如地球上的人)而言,一個高速運動的物體(比如高速飛船)所在的參考系的時間間隔會變長,空間長度會縮短。我們現在稱這種效應為鍾慢效應(或稱時間膨脹效應)和尺縮效應(或稱空間收縮效應)。光速運動的人就能長生不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