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卻不知後一句才是重點

2020-12-23 美詩美文

詩書背詩永遠只背精華部分,是很多現代人的習慣。畢竟背上幾個千古名句,能讓自己顯得更有文化,然而這樣做的風險其實也不小,一不小心就會望文生義。

比如羅隱有個千古名句叫「今朝有酒今朝醉」,看上去灑脫得很,讓人也想跟著醉一把,但很多人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句「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才是他寫這詩的原因。再比如李賀的千古名句「雄雞一聲天下白」,看上去也是霸氣得很,但它的上一句「我有迷魂招不得」才是其一生的寫照,字字都是淚。

而本期筆者要和大家介紹這句也是家喻戶曉,它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話出自《左傳·莊公十年》的一篇《曹劌論戰》,作者是左丘明,寫的是曹劌在長勺之戰中的見解。因為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所以大家都這段話也都是比較熟悉的。

魯莊公十年春天,魯國和齊國在長勺之戰,齊國軍隊敲響戰鼓,曹劌不讓魯莊公進攻,直到對方擊了3次鼓他才說可以了。齊軍大敗逃走後,魯莊公打算馬上追,曹劌又表示不行,他下馬車看了齊軍車馬留在地上的痕跡才表示可以追了。

最後齊軍損失慘重,魯莊公問曹劌當時他是怎麼想的,他便說出了「一鼓作氣」這段話,意思是:「擊鼓一次是能鼓舞士氣的,但擊了兩次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等到了第三次大家就沒有什麼勇氣了。」很多人讀到這就覺得這是曹劌長勺之戰最牛的地方,但卻不知道其實這篇文章的重點其實不在這,後一句才是重點,字字發人深省,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後一句其實有兩個更重要的致勝原因,第一個「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是對方的勇氣和士氣沒有了,但我們的士氣正盛,所以才能打敗對方。事實上,如果對方沒了士氣後,我方不做好提高士氣的準備,也是沒用的。試想兩軍交鋒時,對方三次擊鼓將帥都不回應,若不與兵士們打好招呼,他們難免會覺得將帥都怕了,這種情況下我方又哪來的士氣呢?若是不了解這一點,生搬硬套曹劌的理論,並不一定能勝利。

第二點「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這是在追齊軍時曹劌的想法,體現了他萬事謹慎、事事細心觀察的性格,這才是他最終能大獲全勝的最重要原因。因為對方並不是因為實力不濟才敗,僅僅是因為一時士氣低落而已,但落敗後他們就成了窮途末路的處境,此時他們是極有可能抱著背水一戰的決心的。曹劌觀察了車馬逃跑的痕跡,發現他們已經亂了陣腳,才確定他們是真的無心再戰了。

很多人在將很多古人的思想精華運用到生活中時,發現往往行不通,然後就開始懷疑老祖宗們說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其實有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不願意細細領會全文的意思,斷章取義造成的。當年左丘明寫這篇史文,目的是讓我們全面了解長勺之戰的情況,並不是讓咱們只記得其中一個千古名句,不對全文認真理解就生搬硬套,大家說是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魯莊公十年,齊國軍隊大肆進攻魯國,由此弱小的魯國陷入了災難中。這時魯國人曹劌出現了,他利用自己能言善辯的優勢贏得了魯莊公的讚賞,從而在魯莊公的陪同下一同指揮作戰。當時春秋戰國大仗著實不講究禮法,經常隨意作戰,墨守成規。
  • 【賦】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成敗皆系麥卡勒姆
    兵書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籃球場上,兩隊交手猶如兩軍作戰。除了技戰術之外,士氣也是相當重要。今天上海隊對陣吉林的比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本賽季上海隊戰績不佳,已經無法進入季後賽,新帥劉偉上任後,打出了一些精彩的比賽,但他們的重點已經轉變為鍛鍊年輕人,並且為下賽季做準備。吉林隊則是位於季後賽之列,加上新星姜宇星最近的出色表現,他們希望繼續穩固自己的季後賽排名。
  • 20201201復盤日記,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今日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明日自然也不可能直接就出現低開下行走勢,預計還會再對該點位進行一次突破嘗試。若成功突破,皆大歡喜,哪怕突破後跌回也不會對市場投資情緒造成太多不良影響。原本昨日定好的減倉計劃也因為今日的大幅上漲而取消掉,不過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進行了一個換倉操作,更新了自己的持倉板塊。 說了好消息,自然還有壞消息。
  • 143.曹劌論戰-左傳: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入朝去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藉什麼作戰?」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多少人的健身常態
    減肥這個詞,似乎永遠都存在某些人的字典裡,抹也抹不掉,短暫的消失了,還是會再度出現,像是命中注定的劫難,逃也逃不來哦。減肥的過程也盡數雷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體重也跟氣球一樣,飄忽不定。可見也也不是你一個人遇到的難題。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為什麼西班牙人戰績會下降?
    西甲複賽之後,看過西班牙人的這3場比賽的球迷心中肯定想到了一句話,那就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沒錯,就像西班牙人的戰績一樣1勝1平1負。第一場比賽對陣阿拉維斯,西班牙人讓人有種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感覺,球隊也已2-0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對手,武磊發揮優異有一球進帳;第二場比賽對陣赫塔費,西班牙人被過早罰下一人,但也踢得不卑不亢,武磊發揮還算不錯;第三場比賽對陣萊萬特,西班牙人就好像被「打回了原形」,武磊更是碌碌無為。
  • 提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論斷的曹劌,後來怎麼樣了?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相信很多人都對這段話相當的熟悉,這就《曹劌論戰》中的內容,是曹劌向魯莊公提出的著名論斷,而這一戰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齊魯長勺之戰。經此一戰,魯莊公知道曹劌是有個有才能的人,於是將其列入卿大夫之列。但是之後的曹劌基本就在戰場上消失了,等他再次出現的時候已經是十三年後,當時魯莊公準備到齊國起參觀祭祀神社,這是於禮不和的,於是曹劌站出來勸說魯莊公不要去做這件事,但是魯莊公還是去了。
  • LOL眾解說&網友熱議FPX大戰RNG,米勒: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rng這邊是經典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解說macT:打得好呀小鳳凰[good]老涅槃了(害,年紀輕輕看什麼RNG啊,氣死了吧)解說十一:恭喜FPX,越打越好!(有些人仰臥起坐做著做著就躺下了瞳夕:fpx的野核體系,一步一步成長起來了哇摘錄一下RNG粉絲的評論:-xlb明顯被別人摸得透透的了 趕緊換下去在替補席看看別人怎麼打-gala敢打敢衝是好事 希望可以保持這種心態 以後處理再細節一點應該會更好
  • 王者:TTG.XQ彷如昨日VG,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恭喜TS晉級
    仔細觀看過TS與TTG.XQ比賽的粉絲和朋友,在看完老三的解釋後就會有一樣的想法,其實TTG.XQ是中了TS的「巡河炮」,也再次嘗試到了兵家之計「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前兩局廣州TTG.XQ是如何贏下比賽的 2、第三局TS是如何贏下比賽的 3、第四局廣州TTG.XQ是怎麼給TS機會的 4、兩支戰隊進入巔峰對決 01前兩局廣州TTG.XQ是如何贏下比賽的 回顧下前兩局的比賽狀況,那麼我只想用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RNG遭IG讓一追二,UZI或成RNG解題關鍵
    01雙方BP把各自特點發揮淋漓盡致一局的遊戲是從BP就開始的,可以看到三把BP其實大差不差,基本上是雙方隊伍各自最近一直在用的風格而且雙方都是連勝隊伍沒有必要進行較大的風格轉變因為我們要知道早在Doinb拿出中單蘭博到如今中單蘭博和皇子成為絕配搭檔之前,是RNG首先開發出了這個陣容小虎是最先拿出來中單蘭博的當時打野時卡薩(有趣的是中單刀妹也是小虎先在MSI上拿出使用的,不得不說小虎上過韓服第一的人就是不一樣啊敢為天下先)。RNG基本上會讓狼行選擇抗壓位(藍色方必須承擔的),然後拿出一套大招團戰很猛的組合。
  • 從個人學習經歷論一鼓作氣的重要性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作戰靠的是士氣,其實做其他的事情也是,比如學習。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學習並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之所以我們堅持學習,是因為學習會給我們帶來我們想要的東西,或許在經過學習之後我們取得的成績能夠讓我們內心得到滿足,但在學習的漫長過程中我們更多時候還是難受的,不開心的掙扎的。
  • 很多人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不知下句才是重點
    本期再和大家說一個經常被大家當成口頭禪的話: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14個字什麼意思,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指的是: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很多,但是能與外人道的卻連兩三件都沒有。一方面這是形容世事無常,另一方面也指知音難尋,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很難。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的下一句才是重點。
  • 1.12復盤: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沒啥想說的,至少現在還是大牛市。進群的事緩緩吧,過了這段時間我再考慮一下怎麼弄。如果您感覺文章有幫助,勞煩您點個在看或轉發文章,這是支持我一直分享的動力,感恩!聽說點了在看和轉發文章的人帳戶可以翻倍的呀!
  •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重點,很多人卻不知
    人不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唐韓愈《五箴五首序》俗話說得好:「好馬不吃回頭草。」這話的意思是說,有識之士,一旦決定做出改變,絕不回頭。當然,大部分情況下,人們更願意把這句話運用於愛情,用以勸慰友人,安慰自己,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很多。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財經晚報
    眼看著伸個懶腰就能把30日線踩下腳下,主力資金就是不幹活兒,今天賺錢效應尚可,多個概念題材盤中都有爆發,晶片、新能源、種業,提前埋伏有肉吃,追高就接盤了,醫藥依舊強勢,不過總體從估值上來講已經沒有優勢,後續再漲,就要看局部牛市能持續多久了,說白了和疫情成負相關。
  •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很多人常念叨,卻不知後句更經典
    有哪一句愛情詩,會讓你看一次就印象深刻?是秦觀《鵲橋仙》中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是柳永在《蝶戀花》中寫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亦或是蘇軾《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一鼓作氣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近義詞有:一氣呵成、趁熱打鐵,反義詞有:一敗如水、一敗塗地、偃旗息鼓,一鼓作氣是褒義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一鼓作氣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一鼓作氣(yī gǔ zuò qì)成語釋義: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
  • 俗話「舉頭三尺有神明」何意?其實後半句才是重點,很多人不知道
    比如古人創造了很多警示名言,流傳了一個有一個時代,一直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給予我們啟示。我們經常在老人口中聽到很多俗語和名言,不過年少時的我們只覺得是嘮叨,而當自己經歷了世事之後,回過頭來才發現那些被忽略的話中蘊含著大智慧。很多人都曾聽說過「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同樣的也有一句類似的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
  • 掘金晉級仍被看衰!爵士值得被尊敬
    看到這個比分大家應該很疑惑,如此低的比分,很玄乎啊,這場比賽雙方大打到了最後一球才決出勝負本·西蒙斯在養傷一年後風光無限,憑藉出色表現獲得2018賽季最佳新秀。但米切爾卻不服,因為他認為西蒙斯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