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汪蘇瀧,想必作為90後的人群,自然不會陌生。汪蘇瀧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在2010年時發表專輯《慢慢懂》橫空出世。隨即引爆收聽率,吸引了大批粉絲,成為了當年「許嵩,徐良,汪蘇瀧」的QQ三巨頭之一。
近年來,徐良逐漸轉為幕後,做起了戲腔為主的中國風音樂,擔任作詞作曲者,不常出現於屏幕前。許嵩依舊穩紮穩打,作為海蝶音樂總監,坐擁粉絲大盤,享受著音樂匠人的歡愉。
而只有汪蘇瀧,走出了「曲線救國」的道路,曾經這三人享受過巔峰,也跌入過低谷。在獲得大批粉絲的支持後,三人在一段時間裡,就「莫須有」的被冠以「非主流」的黑稱。
因為大家對過往稚嫩青春的否定,扔給了許嵩,徐良,汪蘇瀧。那段時間,提前聽三人的歌曲,許多人是傲氣的嗤之以鼻。這一情況無疑對三人的音樂事業產生了影響,許嵩情況較好,但是那時汪蘇瀧的音樂夢想卻因為輿論不容樂觀。
汪蘇瀧在這段低谷的時間裡,與徐良一起同絕非良主的經紀公司打了官司,解除了合約。之後和徐良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成立了「大象無形」音樂公司。
但是自我創業的路也是十分坎坷,期間汪蘇瀧和徐良為了創造公司收入,以及維持粉絲與歌曲質量。接了一檔檔不入流的商演,上了一場場人氣不高的直播平臺,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倔強的對抗著這社會的「輿論惡意」。
直到2015年,汪蘇瀧總算迎來了自己的事業轉折點,為電視劇《花千骨》寫了插曲「年輪」,並由張碧晨演唱。至此該歌曲帶來的熱度與關注,讓汪蘇瀧接到了更多電視劇的OST邀約。逐漸為自己的音樂能力「正名」!
而當2017年,汪蘇瀧參加《蒙面唱將猜猜猜》,才是他事業的真正上升期的開始,雖然他在節目上翻唱《追光者》因為一些原因被剪掉。但是此次事件卻讓許多人為汪蘇瀧打抱不平,並且《追光者》的演唱質量,讓各大綜藝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在角落「追逐繁星的少年」。
在那之後,汪蘇瀧便開始接到了各大衛視與網綜的邀約。就2020年上半年,汪蘇瀧就上了10檔綜藝節目,加上下半年的綜藝,一年已經近20檔綜藝。
綜藝曝光度讓觀眾與聽眾開始正視他,再隨著這幾年大眾那些「傲慢與偏見」的淡化。曾經的三大「非主流」,終於成為了大家承認的青春。汪蘇瀧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
但是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都會是把「雙刃劍」,近段時間汪蘇瀧也嘗到了綜藝節目帶來的「反噬」。不僅路人,甚至他自己的粉絲都開始對他產生質疑。「一年接那麼多綜藝,汪蘇瀧,你還有時間做音樂嗎?還是已經成為了一個綜藝咖?」
就筆者看來,過多的綜藝確實會影響音樂的質量,在汪蘇瀧之前就已經有前者體現。但是如果說汪蘇瀧放棄了一個作為歌手的本分,筆者是不同意的。
2017年發表專輯《萊芙》,2018年發表專輯《克制兇猛》,2019年發表專輯《過去現在時》,2020年發表專輯《大娛樂家》。從2017年開始,汪蘇瀧雖然綜藝數量巨增,但是依舊保持著一年一專的頻率發行著專輯。
再從專輯質量上來說,《萊芙》作為live recording方式的專輯,盡顯其唱功進步;《克制兇猛》融入電音,跨越音樂風格;《過去現在時》重新編曲並翻唱經典;《大娛樂家》成為其專輯整體概念最強最完整的一張。
同時他也不故步自封,這些年合作的音樂人和作詞人包括蘇運瑩,HUSH,好妹妹樂隊,李格弟等,以達到「海納百川,碰撞火花」的效果。
所以從「專輯質量」,「專輯發行速度」,「歌曲風格」,「音樂價值導向」來說。不敢保證說他一直在進步,至少每一次都是不一樣,並且每一次都是有誠意的。所以所謂的「放棄精進音樂,淪為綜藝咖」,與曾經「非主流」黑稱一樣不攻自破。
並不是每一位音樂人,都能像樸樹和許嵩一樣,不上綜藝,歌曲照樣有熱度,演唱會照樣賣座的。你我奔忙在城池之中,奮鬥打拼尚且不容易,將心比心,汪蘇瀧還要養公司,需要養家,需要讓人們徹底放下偏見,需要讓自己的音樂被人聽到,因此他不得不上綜藝,即使不被理解和支持。
路人聽眾和汪蘇瀧的粉絲們,請給這位倔強的音樂人,再多一點時間。他還在努力,在不斷精進音樂,讓自己的音樂達到一個不上綜藝,也能萬人讚揚的高度。讓自己的夢想足以真正撐起公司收入,並為自己的母親帶來幸福的生活。
筆者相信,會有一天,汪蘇瀧不必上綜藝,拖著疲憊的身軀去「賣笑賣慘」。聚光燈打在他身上的一剎那,大家會歡呼稱頌,「音樂人汪蘇瀧」的華麗登場。讓大家放下有色眼鏡,並為這個陪伴了自己過往青春的人買單,為他所愛的音樂夢想而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