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量證據表明,正確飲食,鍛鍊身體和其他良好習慣有助於健康的心臟。
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法國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生活的7個習慣能有助於我們的心臟和大腦的健康,那是哪7個習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定期鍛鍊
運動可以預防和輔助治療心血管疾病。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代謝,尤其是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具有積極作用。
2、飲食健康
飲食健康不僅僅是對我們的心臟和大腦有好處,基本上所有疾病的起始點都是我們沒有好好的做到「飲食健康」!所以,堅持健康的飲食方式,才是健康的開始。
3、不吸菸
說起吸菸,很多人會想到肺癌、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其實吸菸導致百病叢生,對全身血管系統也能造成重創,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吸菸與不吸菸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對係數為2.5倍,對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對係數為2.8倍,並指出每日吸菸量和持續時間長短,與腦血管病成正比,男和女均是如此!
4、避免體重過重
體內多餘脂肪組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這意味著心臟必須為脂肪組織提供更多的血氧,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環惡化的危險。研究發現,與健康人群相比,肥胖者動脈粥樣硬化危險高10倍。而對大腦,與體重正常人相比,胖人大腦組織平均少8%,大腦早衰16年。一般超重者的腦部組織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越胖,大腦認知功能越差。科學家認為,這與大腦神經纖維周圍白質惡化有關。這會影響神經纖維傳遞信號。
5、血壓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血壓的高低不僅與心臟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關,而且還受到神經、體液等因素的影響,年齡、季節、氣候和職業的不同,血壓值也會有所不同,運動、吃飯、情緒變化、大便等均會導致血壓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則會使血壓下降。
6、膽固醇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膽固醇是身體的一種重要組成成分,在體內有著許多重要的作用。膽固醇還可以轉化為維生素D,這種維生素可以促使骨質鈣化。人體缺乏維生素D,成人會得軟骨病,兒童則會患佝僂病。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內的膽固醇含量保持著一定的平穩,如果膽固醇的含量長期增高,就會引起動脈硬化和膽石症等各種疾病
7、血糖水平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徵,但並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但是控制好血糖水平,就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的風險;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升高,也意味著身體的衰老以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上升;不僅如此,阿爾茨海默氏症、白內障、視網膜病變、腎臟功能障礙等疾病也都與血糖的高低有直接的關係!
而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法國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了6,626名6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他們沒有痴呆症,心臟病或中風病史。他們在接下來的研究中都盡最大的可能保持這7個習慣:定期鍛鍊,飲食健康,不吸菸,避免體重過重,並將血壓,膽固醇和血糖水平保持在健康範圍內。
5年後,只有0到2個措施的人中有12.7%的人患上了痴呆症,相比之下,7.9%的患者滿足了所有7個指標中的5個。對於每項額外措施,痴呆症風險下降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