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中國電商化之路步履蹣跚 或因忽視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宜家中國電商化之路為何步履蹣跚

宜家的電商化設計,以犧牲消費者網購體驗,秉持著「一切從自己出發」為主旨,無視或忽視消費者的使用習慣。

馬虹玫

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較2018年年底增長2871萬,佔網民整體的74.8%。2020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稱,2019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

來自瑞典的家居巨頭宜家家居,在中國擁有33家線下門店,提供線下一站式沉浸式消費體驗。人性化的宜家線下店面與「反人類」的線上作業系統,帶給顧客截然不同的購物體驗。線下的宜家商場,利用其完美的空間搭配,以及讓顧客高度自由的遊逛式購物,將遊客變成客戶,把單次客戶吸引為忠實客戶。但其線上系統,誇張地說,則直接將顧客變遊客,遊客成路人。體現在銷售數據上,宜家中國銷售額增速逐年下降,財報顯示,2019年,宜家中國銷售額增速僅為6%。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宜家在中國的電商化路徑。

2013年8月5日,財付通與微信合作推出微信支付。微信支付正式上線。2015年05月,零錢用戶突破3億。2016年01月,微信支付接入線下門店超30萬家。 深圳大街小巷,路邊小攤販都能微信支付。在此期間,宜家並沒有開通微信支付,直到2016年底,宜家才緩慢開通了線下門店微信支付功能。宜家拖著沉重的身軀,追趕早已發車啟動的中國電商化快車。

大大小小的本土和外資品牌,將入駐天貓開設品牌旗艦店作為拓展其線上業務的主要著力點,但宜家家居一如既往地緩慢,直到2020年3月,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病毒才正式上線。這是其在第三方平臺上設立的第一個官方旗艦店。該旗艦店提供近4000種產品,但是,服務配送地區暫只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等四個傳統的包郵區。沒有線下商場覆蓋的更廣泛的其他地區,暫時無法通過宜家天貓旗艦店購物。

雖然較早開通了官方網上商城,但這個官網系統很難用。比如,在手機上登陸宜家網站時,總會一遍又一遍提示更換瀏覽器,每換一個頁面,就要跳出來警示一次。再比如網站上有個「back to top」按鈕,總是浮在翻頁頁碼上,華麗麗擋住頁碼數字,讓人無法順暢翻頁。

千呼萬喚,宜家今年終於推出了自己的APP手機應用。然而,該應用竟然不能和網站同時登錄。消費者從網頁端登錄,APP就會被踢下線,從APP登錄,網頁端就被踢。APP也不帶自動登錄,每次登錄,需要重輸密碼。忘記密碼,那就慘了,用手機取回驗證碼,等到天荒地老也未必能收到那個驗證碼,即使收到了,輸入之後,又提示你驗證碼不對。APP裡的搜索功能,不帶分類過濾也不可以按條件排序。設定非常簡單粗暴。將產品添加到購物車這一步驟,依其他成熟的電商平臺,這不是閉著眼睛須臾之間都能完成的事兒嗎,然而宜家APP並不,需要至少留出三倍以上的耐心,耗去五倍或以上的時間,等待後臺慢慢來。好不容易挑完產品,進入結算功能,對不起,購物車沒有編輯功能。要麼全部買單,要麼就一項一項刪除操作。每操作一次,等待期空白而漫長,不知道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一個宜家會員,既有微信小程序,又想以該會員身份登錄宜家手機APP,對不起,也是不可以的哦。

宜家的電商化設計,以犧牲消費者網購體驗,秉持著「一切從自己出發」為主旨,無視或忽視消費者的使用習慣,網購習慣、行為模式,到底為什麼?是外包技術公司不成熟?連抄作業都不會抄?在競爭越發激烈的新零售時代,不論洋品牌還是土品牌,求轉型、求生存應該都是其共同的訴求,宜家電商化的緩慢蹣跚和笨拙,問題到底出在哪兒?面對龐大的中國網購市場,某些外資商家卻總表現得後知後覺。從開始的毫無意識,到勉強上車後的蹣跚笨拙,究其根底,還是外企進入中國後缺乏對中國市場本土化的認知闕如。這裡的本土化,當然也包括了電商化。

歐洲外派旅居多年後回國的朋友曾經告訴過我,在她生活的某國,商家的促銷信息和優惠券,還是印在紙上派發或郵寄的,然後顧客拿著這些促銷廣告單到店按圖索驥採購。網購這回事,離他們太遠了。

(作者系深圳作家)

相關焦點

  • 從宜家到特斯拉,都沒逃過電商「真香定律」!
    打死不做電商或者在電商上搖擺的「頑固派」品牌還有許多,它們近年來卻不約而同選擇入駐天貓,為何電商「頑固派」們都未能逃脫「真香定律」?打死不做電商,「頑固派」們緣何糾結? 相對於消費電子、家電、鞋服箱包、美妝日用等電商化較早的品類來說,一些品類因為種種原因,在電商化轉型上相對遲緩。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
    目前,宜家旗艦店與線下實體店已打通會員體系,消費者可使用同一帳號,且價格一致。宜家加速電商布局,或許會被理解為是疫情衝擊下的防禦性戰略,不全是。2018年時,對於開發獨立APP和合作第三方商城,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觀望,但宜家中國零售額的增速從2015年開始持續下滑後,觀望,顯然已經不行了。
  • 全球第一家「宜家便利店」來了!
    02TOD商業體+便利店,為店鋪解決客流困境作為世界最大的家具品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宜家連續關閉了旗下大部分門店。早前中國疫情爆發階段,宜家關閉了其在中國的30家門店。為了抓住年輕用戶群體,宜家著手調整和改變郊區大店鋪,迎合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開始展開品牌轉型之路。04宜家首開便利店,要和Nitori宣戰?
  • 和潮牌合作、食物創新以及要去第三方電商的宜家,會是個更好的宜家...
    它們是 Tom Dixon 和宜家最新的合作產品,計劃於 2018 年上市。今年一月,《——它鼓勵人們在一個沙發坐墊的基礎上,通過添加扶手、邊桌、兒童搖椅甚至是落地燈,創造出更適合自己使用習慣的沙發,價格也根據添加組件的不同從 399 美元到 899 美元不等。
  • 宜家中國首家城市店落戶上海 15分鐘觸達消費者
    億歐網消息宜家在中國市場的首家城市店——宜家上海靜安城市店,於7月23日正式開門迎客。這是宜家中國自2019年8月底發布「未來+」中國本土化發展戰略後,在中國市場的又一標誌性成果落地。宜家中國區副總裁弗朗索瓦·勃朗特(Francois Brenti)表示,如此布局,是希望能更方便地接觸更多消費者,雖然靜安寺周邊商務樓居多,但工作於此的消費者很多也是宜家的粉絲,城市店可以更好地滿足他們的購物、休閒需求。城市店則是其在順應消費者變化基礎上的一次創新。
  • 宜家宣布停止發行《宜家家居指南》這是什麼招數?停刊為哪般?
    小泛兒說家居獲悉,全球發行量一度超過《聖經》的宜家《家居指南》將停刊。宜家日前宣布,因為客戶使用行為的改變,宜家將停止印刷有著70年傳統的紙質產品目錄,轉而更多的投向數位化。宜家,憑藉其獨特的經營風格曾攬粉無數,宜家發行的紙質版《家居指南》更是一度被部分年輕人奉為「家居聖經」。據英國《衛報》12月7日報導,宜家當日發布公告稱,因客戶消費方式發生變化,閱讀該指南的人數越來越少,決定停發該指南。
  • 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蘋果大眾宜家耐克等大牌在中國屢玩雙重標準
    實際上,除了蘋果之外,三星、宜家、耐克、強生、大眾、豐田、特斯拉等規模巨大的跨國企業,都曾經因為或多或少的區別對待中國消費者的行為而被監管部門約談或處罰,有的還曾因此在央視「3·15」晚會榜上有名。國外巨額賠償,國內分文不拔1978年,福特公司因一輛汽車油箱起火被法院判決賠償車主350萬美元;1999年,通用因同樣的原因賠償車主13億美元;2010年,豐田汽車因隱瞞油門踏板、剎車等部件的安全缺陷,被美國交通部就罰款1600萬美元;2020年1月,宜家因「奪命抽屜櫃」賠償遇難男童父母4600
  • 宜家這回玩兒真的了?
    從2015年起,宜家宣布所使用的棉花全部來自更可持續的來源,這個可持續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這些棉花可回收,二是這些棉花在生長時使用了較少的水、化肥和農藥,並且能夠為棉農帶來更高的收益。  當然,這部分的可持續能被消費者感知的比較少,消費者能夠感知、觸摸的是陳列在宜家門店裡的以可持續材料為主體設計的各類家居產品。
  • 宜家捆綁天貓,能否講好新故事
    天貓與宜家成了拍檔,後者電商之旅進入新階段。IKEA宜家家居官方天貓旗艦店開業才6小時,網店的粉絲數已經達到18.1萬人,且上午雲直播僅10分鐘觀看人數就達到了2.7萬人,並很快超過30萬人。圍觀之勢使得這場合作顯得眾望所歸。據了解,雙方打通了會員體系,消費者在宜家天貓旗艦店和門店可使用同一帳號,且價格一致。
  • 宜家俘獲消費者的13款「利器」
    此外,消費者可以任選印花棉布套或皮革套。由於這款椅子深受各個年齡段的人們青睞,宜家還專門打造了兒童版。 3、Malm bed「馬爾姆」床 宜家Malm系列床絕對是極簡風格的代表,簡單的設計非常適合極簡主義者,或者DIY愛好者,他們可以自定義添加一些裝飾。
  • 宜家餐廳被曝用過期咖啡原液被監管局立案調查,宜家回應:因員工誤...
    宜家餐廳被曝用過期咖啡原液被監管局立案調查,宜家回應:因員工誤拆封 2020-12-15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消費者稱上海宜家餐廳咖啡過期 宜家:已整改
    來源:環球時報近日,記者收到消費者反饋,稱其12月3日在宜家上海楊浦商場用餐時,發現咖啡機裡使用的咖啡原液已經過期。消費者給記者展示了從宜家餐廳帶回的咖啡盒,上面的開封日期寫著11月14日,報廢日期是10月25日。
  • 黑蟻研究 | 中國的「宜家」和「迪卡儂」?——自有品牌大型零售...
    極致的性價比使得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建立了更高的壁壘,而在當今中國消費者趨於理性的趨勢上,這種壁壘即可以覆蓋更廣泛的消費者,同時具有更強的品牌穿越周期能力。對性價比的理解,不僅僅是在價格上比競爭對手更為進取,而是在更強的功能性、耐用性以及設計感的基礎上,提供極致的價格體驗。我們可以觀察到,宜家與迪卡儂的產品在價格上極具競爭力。
  • 跨境電商精細化運營時代,在線交易反欺詐還要被忽視多久?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逐漸迎來風口,而在此次疫情下更是實現了逆勢上揚,出口需求持續回暖。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年 1-11 月,我國外貿延續增長態勢,貿易進出口總值達 29.04 億元,同比增長1.8%。在電商出海新玩家不斷湧現的今天,如何找尋到更多的增長點已成為所有商家們關注的核心話題。
  • 再見,宜家代購!終於能躺著逛宜家
    在此之前,宜家已有官方線上商城和宜家家居APP,那麼這三種線上購物方式有什麼不同?宜家三大線上購物方式的不同體驗宜家官方線上商城:宜家自建商城於2018年底上線,按照使用情景將商品分為臥室、浴室、客廳、食品等品類,消費者能輕易找到想要的商品。
  • 宜家又開新店,目標8.24億用戶,開業30萬人圍觀
    宜家中國第33店,落址天貓。這是宜家首次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合作方並不是美國的亞馬遜,而是中國的阿里巴巴。「電商在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與阿里合作可以擴大我們的輻射網絡,從而與更多消費者互動並建立聯繫。」宜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表示。
  • 這項宜家堅持了70年的傳統,要結束了
    2020年宜家的《家居指南》全球發行量達1.24億份,中國的發行量有450萬份。上:宜家最早的《家居指南》 下:2013年的《家居指南》 但如今智慧型手機普及,數位化閱讀習慣和線上購買早已大勢所趨,宜家發言人Konrad Grüss表示,當下的消費者不像以前那樣熱衷於紙質版的《家居指南》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都在往線上轉變,「宜家會持續尋找別的方式向消費者傳遞家居靈感,」Grüss說,「儘管《家居指南》紙質版的市場容量在縮小
  • 宜家醒了
    對於宜家未來的電商計劃,Anna Pawlak-Kuliga在採訪中說道:「宜家在做全渠道布局時非常謹慎,這一方面是因為宜家的商品交易量非常大,牽一髮而動全身;另一方面家居產品的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大,光一套廚房產品就包含800多個零部件。和快銷產品相比,它的配送要複雜得多。
  • 宜家抽屜壓死男童 宜家向男童父母賠償4600萬美元
    宜家抽屜壓死男童 宜家向男童父母賠償4600萬美元時間:2020-01-08 1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宜家抽屜壓死男童 宜家向男童父母賠償4600萬美元 瑞典家具製造商宜家就問題抽屜櫃壓死一名美國男童之事與男童父母達成和解。
  • 宜家正式入駐天貓:會員與實體店打通
    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作為疫情以來的第一個重大商業合作,宜家入駐天貓,也標誌著商業世界的活力在回歸,全球品牌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據悉,首期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3800餘款產品,包括客廳、臥室等品類的暢銷商品。初期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並逐步拓展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