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割席」:莫裡森政府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澳大利亞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12月2日把「炮火」對準莫裡森,抨擊這屆澳大利亞政府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 而就在兩天前,他還宣稱澳大利亞對諷刺漫畫的譴責「超越政治」,頗有種「一致對外」的樣子。
-
澳反對黨領袖黃英賢:莫裡森抬槓中國之前,想清楚了沒?
【文/觀察者網 齊倩】「政府應停止關注那些引人注目的頭條,而是要想想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當地時間12月6日,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華裔澳大利亞人)再次就中澳關係發聲。但這一次,她一改之前無端指責中國的態度,將矛頭直接對向莫裡森。 對於莫裡森近期一系列「騷操作」,黃英賢很是不滿。
-
曾經叫囂用鐵礦石教訓中國,如今卻猛批莫裡森,這些澳大利亞媒體和...
的文章指出,與中國在貿易往來上交惡,將對澳大利亞各行業造成嚴重損失,呼籲重啟對華關係,要「擺脫我們給自己製造的困境」;一天之後,曾多次發表反華言論的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一反常態批評起了莫裡森,稱其舉動使本就緊張的中澳關係雪上加霜,敦促莫裡森在和中國「抬槓」之前,要三思後行。
-
等不到中方道歉,先等來了自己人的「清算」,莫裡森這下麻煩大了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對華問題上一直反覆橫跳,前不久還在積極的採取反華政策,一轉眼又開始希望中澳之間可以恢復正常聯繫。實際上,我們也不希望中澳關係變得緊張,此前在中澳貿易的問題上,中國就給澳大利亞預留了改善關係的餘地,只不過莫裡森一直沒有去實施罷了。
-
值得注意,澳大利亞高層換人,莫裡森政府頂不住了?
莫裡森政府在這個關鍵時刻進行高層換人,將負責貿易的強硬派貿易部長換下去,目的是什麼?難道真的頂不住壓力,要求和了?根據國外媒體的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總理,也就是以對華強硬而著稱的莫裡森,將原貿易部長踢開,換上了原教育部長提恩為新的貿易部長,負責澳大利亞的對外貿易工作。這個換人在外界看來顯得有些突兀,甚至是不合時宜。
-
澳議員斥責莫裡森:破壞中澳關係,搞「狗哨政治」收割選票
更多的人認為這是莫裡森「借題發揮」,藉助漫畫為由以此為中國禁止澳商品進口一事「找臺階」然而,恬不知恥的澳總理卻在四處指責中方的不是,還要求中方為此道歉。此時,澳大利亞政黨內部有人看不下去了,公開譴責莫裡森為「收割選票」,搞迎合特定群體的「狗哨政治」。
-
中澳關係緊張之際,莫裡森任命對華鷹派為助理防長,曾被禁止入華
與此同時,這些壓力也引起了澳政壇地震,總理莫裡森被迫在本周五進行內閣改組,將此前一直持有強硬立場的貿易部長伯明罕換下,改由較為溫和的教育部長丹·特翰出任。據悉,此舉被澳媒解讀為澳政府正在對華釋放善意,試圖修復與中國的關係,但是莫裡森轉頭就打了這些澳媒的臉,並將自己的真實意圖徹底暴露。
-
中澳最新消息!莫裡森稱澳大利亞不會成為中美緊張關係的副警長...
2018年,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開始惡化,當時澳大利亞成為第一個公開禁止華為進入其5G網絡的國家。今年,澳大利亞呼籲對新冠病毒的來源進行調查,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隨著兩國關係惡化,中國升級了對澳大利亞的外交措辭,口頭指示與政府有關的貿易商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產品。
-
非要抱美國大腿?英國一針見血,澳大利亞開始惱羞成怒
原來澳大利亞和我國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但這段時間以來,中澳外交關係和貿易關係卻發生了轉變。如今中澳關係面臨破裂,中國兩國的貿易也受到不小的影響,但是莫裡森對此卻表現得不屑一顧,但從經濟上可以得知,還是對澳大利亞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
莫裡森鬆了一口氣,澳大利亞的「背鍋人」找到了,能力不夠就換人
澳大利亞的火不滅,一處是在明處的澳大利亞山火,還有一處是和中國關係的火,而莫裡森的動作甚至還有煽風點火的意思。在12月18號,澳大利亞內閣改組的過程中,兩名對華鷹派即將上任,處理對華關係。其中有一人還曾經被中國外交部點名,禁止訪華。
-
澳大利亞離不開中國!莫裡森逼中國道歉第二天,三方力量圍攻總理
據了解,澳大利亞國防軍在阿富汗地區虐殺當地居民和囚犯的罪行被曝光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30日發文譴責該做法。莫裡森要求中國「道歉」趙立堅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譴責澳大利亞國防軍,聲援阿富汗人民的做法遭到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不滿,其表示,趙立堅的推文非常「具有攻擊性」,讓人無法容忍。
-
中澳關係緊張,澳大利亞開始誇中國了:沒有哪個國家能比得上中國
澳總理態度突變,猛誇中國眾所周知,早前由於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一直跟隨美國與中國「唱反調」,此舉導致中澳關係越發緊張,中澳雙方的正常貿易往來也遭到嚴重挑戰。此外,對於中國官員的回應,莫裡森還傲慢地表示:中澳關係緊張的實質,在於澳大利亞能夠堅持自我。結果沒多久,澳總理就被自己說的話打臉了。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導,當地時間23日晚,莫裡森在參加英國智庫「政策與交流」的視頻會議時,突然提到了中國經濟發展和脫貧。
-
莫裡森突然道歉了?澳大利亞終於回過神來,最後還是要求助中國
據澳媒此前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於12月7日晚,就自己當天早些時候在議會上的不當發言,向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致歉。據澳媒報導,12月7日,在議會上工黨議員質問莫裡森:為什麼前總理阿博特和前外長亞歷山大·唐納能夠在今年多次獲得出入境豁免,而滯留海外的澳大利亞民眾卻不能回家?對此,莫裡森回答稱,不明白工黨為什麼要問這個,畢竟陸克文也做了同樣的事。
-
牛彈琴:澳大利亞最難堪的一個星期,事情進入第二個高潮
美媒解讀有意思了 澳大利亞對華貿易受挫,怎麼就沒小夥伴來幫忙 繼續"滅火",澳總理向在澳華人發微信:對你們尊重和欣賞不會少 澳前駐聯合國官員"靈魂拷問":為什麼針對中國 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割席":莫裡森政府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 牛彈琴:澳大利亞最難堪的一個星期,事情進入第二個高潮 (一)
-
丟失中國這個「大客戶」後,澳大利亞突然想通:我們還有個接盤俠
據環球時報報導,2020年對於澳大利亞普通人來說最大的災難也許不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傷亡問題,而是中澳之間的貿易關係,許多依賴於中國市場的澳洲企業被迫停工,工人不知何時才能返崗,因為他們的領導人一直不願意低頭認錯。在丟失中國這個「大客戶」後,澳大利亞政府是突然想通了:我們還有印度這個「接盤俠」啊!
-
外媒批澳政府對華政策「業餘」:讓貿易陷困境
海外網12月18日電 中澳關係日前因貿易爭端引發關注,澳大利亞一意孤行的對華政策也招致批評。然而,坎培拉沒有人在為此慶祝,這引發了一場關於澳大利亞外交的罕見爭論。 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特點一直都是工黨和保守派(指自由黨)能夠達成一致,但總理莫裡森對「中國外交官發布推文」和「北京對澳貿易政策」兩件事所顯露出來的憤怒反應,引起外界對澳大利亞處理對華關係的不安。
-
澳大利亞3次強調與中國互惠互利,還有機會嗎?
眼瞧澳大利亞在自戕的邊緣來回試探,致使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該國各界人士實在忍不住了,強勢發聲,甚至給澳洲支了一招。澳大利亞各界急了!但是過去幾年,日本都能夠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並且經貿合作也更上一層樓,不像澳大利亞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事實上,澳洲各界人士都希望以和為貴,紛紛發聲力挺中國,指責澳洲火上澆油。例如,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近日猛攻莫裡森政府,稱其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
-
日本和菲律賓給澳大利亞「上了一課」!
眼瞧澳大利亞在自戕的邊緣來回試探,致使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該國各界人士實在忍不住了,強勢發聲,甚至給澳洲支了一招。澳大利亞各界急了!例如,澳大利亞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近日猛攻莫裡森政府,稱其要為中澳關係「破裂」負責。澳大利亞前駐聯合國官員卡文·霍格(Cavan Hogue)也指出:與中國發生貿易爭端,澳大利亞一定會輸。就連印度《亞洲時報》也刊發了一篇評論文章,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予以了很高的評價,稱杜特爾特給澳大利亞上了一課,課名就叫如何與中國正確相處。
-
業餘外交引華裔網民給澳媒上課 澳大利亞未來將被打入冷宮
中澳漫畫之爭事件已經過去近1個月,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以「一己之力」使中澳關係跌至新低。有媒體評論,中澳關係的惡化是迅速而痛苦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2月17日的一篇評論文章寫道,2020年是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籤署的第五個年頭,這是一場外交勝利,每年推動雙邊貿易額增長1,000億澳元(約合760億美元)。但是,面對中澳雙邊關係的破裂,坎培拉顯然高興不起來,也引發了一場關於澳大利亞外交的罕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