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剛入火騰訊不到兩年的「多多自走棋」正式宣布停運,「多多自走棋」恐怕是騰訊遊戲有史以來「壽命」最短的一款遊戲了。
說起「多多自走棋」的前半生也真是曲折離奇,2019年初,隨著《刀塔自走棋》橫空出世;3月,開發商「巨鳥多多」宣布將與龍淵合作研發自走棋「手遊」;5月,V社自曝曾意圖收購巨鳥多多,但最終沒能走到一起;7月,《多多自走棋》手遊正式上線,龍淵網絡CEO李龍飛宣布國服發行交由騰訊,但巨鳥多多成員曾在 NGA 論壇公開表態「永遠不會授權騰訊」,這該是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同年10月,「多多自走棋」國服暫時停運,騰訊開始正式接手;隔年8月,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多自走棋」兜兜轉轉,又重新回到了「龍淵」的手上,再一次開啟「龍淵」自主獨立運營之路。
不可否認,「自走棋」作為一款策略類遊戲,自一面世就深受玩家們的喜愛,而且引發了眾多熱門遊戲都爭相模仿。像什麼「雲頂之弈」「王者模擬戰」,還有就是爭議最大的「戰歌競技場」,每一款都各有自己的遊戲特點,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騰訊代理」,正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騰訊作為國內遊戲行業的巨頭,「巨鳥多多」現在巨人的肩上難道不是應該走得更遠,發展更好嗎?可為什麼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後迎來的確實「停運」這一難以想像的結果呢?到底是騰訊對多多做了什麼不該做的還是「巨鳥多多」又一次莽撞衝動呢?
在騰訊「多多自走棋」官方公告裡,就停運一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遊戲開發商基於全球發行策略的統一考量」,雙方基於「友好」協商後決定不再合作。但是細細的品一品這份公告我們不難發現,以往騰訊的公告都十分簡潔,邏輯也十分清楚,但是這份公告略顯凌亂,給人大戰在即卻倉皇撤退的感覺。同時,騰訊代理的「多多自走棋」停運之後,官方同樣也推出一定規模的禮包來對玩家進行補償,但是從此次「多多自走棋」停運補償活動來看,騰訊方面似乎並沒有多想挽留「多多自走棋」玩家的意思,單從《天天愛消除》和《一起來捉妖》這兩款不怎麼火的遊戲就不難看出騰訊內部對於「多多自走棋」並不是十分待見的。
當然,個人覺得龍淵和騰訊「鬧翻」的最根本原因還是騰訊代理後的「多多自走棋」發展路徑違背一幹創始人的初心,從騰訊代理最初的「界面優化」到後來的「模型優化」,再到後來的遊戲卡頓重連,每次更新都讓「多多自走棋」的玩家有不同程度上的流失,畢竟有多少當父母的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別人的指導下越來越差呢?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情。
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多多自走棋」一步一步走到的今天呢?吉米認為,一開始它選擇讓騰訊代理就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選擇,雖然騰訊目前擁有大規模遊戲用戶群體,擁有超強的運營能力,但畢竟騰訊內部有著王者模擬戰、雲頂之弈以及剛上線的戰歌競技場這三個極為強大的對手,以至於「多多」想要在其中生存下來還是需要一定的「實力」,往白了說:「畢竟不是親生的」。
總的來說,「多多自走棋」之所以停運,可能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是是因為「多多自走棋」自身遊戲的盈利點太少,讓騰訊覺得沒有多少搞頭;二是騰訊覺得四款自走棋產品當中只有「多多自走棋」不是「親生的」,即使分配了資源也是養別人家的孩子,因此主動放棄;三則可能是騰訊想要對「多多自走棋」從根本上進行大改動,但是作為孩子父親的龍淵又怎能見自己的作品遭受這樣的調整呢,因此雙方不歡而散。
不過小夥伴們也不必過於擔心,就在騰訊發布停運公告之後,龍淵也立馬放出告示,騰訊玩家憑藉遊戲內的角色編號和邀請碼就可以將騰訊裡的數據轉移過去,只是裡面的好友沒有了。
作為一個忠實的「多多自走棋」遊戲玩家,看著遊戲一天天沒落下棋著實讓人心寒,如今「多多自走棋」重回龍淵懷抱,且看龍淵如何力挽狂瀾,再次讓多多自走棋火起來吧。
PS:手動碼字不易,小夥伴們別忘了順手點個關注唄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愛你喲,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