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日勇士116-106戰勝活塞的比賽中,新秀懷斯曼打了22分鐘。整場比賽他9投3中,只得了6分,走步了兩次,特別是還丟了幾個籃板,最後犯滿離場。但他打出的正負值是+23,而其他人連20都不到。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是的,懷斯曼打出了開賽以來的最佳表現,但他同時也犯了很多新秀易犯的錯誤,而且似乎表現不好的地方要多於表現好的地方。那為什麼他們整體打得比較成功呢?
第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防守,懷斯曼在下半場的防守表現要更好一點。他的犯滿離場可能恰恰是個積極的信號,說明他比在周日對陣公牛獲勝的那場比賽中更投入了。第二個很明顯的答案是我們錯誤地把正負值當成了能夠評估比賽的數據,當然正負值本身是有瑕疵的。在我看來,這兩個答案都不能完美解釋場上所發生的情況,還有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簡單來說,懷斯曼有牽制力了,特別在籃筐附近的時候。他已經是個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威脅的大個子了。和賈維爾-麥基不同,史蒂夫-科爾會讓懷斯曼打很長一段時間。他就像史蒂芬-庫裡一樣,即使個人進攻發揮不好,也能給進攻端帶來正向作用。我們會在剪輯片段中說明這點,但先讓我們暫停一下,注意一下這次的情形是多麼非同尋常。通常情況下,球隊會通過在NBA的表現,至少也會通過在大學裡的表現來考察一名球員。而懷斯曼的情況是,除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身體條件以及在高順位被選中的事實之外,球隊沒有足夠的樣本來考察他。
懷斯曼看起來像是一個衝擊籃筐的威脅。在四場比賽中,某些回合裡他確實做到了這點。但在其他靠近籃筐的回合中,他也會黃油手或者完不成終結。這些錯誤很正常,因為他還年輕,還在學習中,所以這些戰術會打出來的。與防守端不同,防守上,對新秀錯誤的容忍度很小。在進攻端,對手不會考慮懷斯曼39%的兩分命中率,就像他們不關心庫裡賽季初冰涼的三分球手感一樣。最近的球員數據對手是不放在眼裡的,在周二晚上,出於對懷斯曼在籃下的忌憚,活塞有幾回讓勇士的進攻更容易了。
首先,從一個勇士的經典回合開始:庫裡遭遇雙人包夾,由此形成了一個4對3的局面。埃裡克-帕斯卡爾完成了一記勢大力沉的扣籃,他自己進攻堅決是一方面,梅森-普拉姆利貼懷斯曼貼得太緊也是一個原因。
普拉姆利本來可能得在最後一秒假防懷斯曼,或者緊緊跟著帕斯卡爾。不管怎麼說,出於對懷斯曼進攻威脅的擔憂,他幹擾得太晚了。
你可以在烏布雷的這記暴扣中洞察到類似的情景。庫裡被包夾導致烏布雷得到了一個空位。從這裡開始,由於普拉姆利在貼防懷斯曼,烏布雷才能堅定地突破,成功突到籃下。
在擋拆回合中懷斯曼的牽制力也能發揮作用。這裡,懷斯曼給布拉德-沃納梅克做掩護,由於防守者對懷斯曼的警惕,沃納梅克得到一條輕鬆突到籃下的路線。
就像懷斯曼在那字母哥式的一條龍扣籃中所展現的那樣,他的運動能力在這種7尺大個子中是很罕見的。所以在轉換進攻中懷斯曼也能扮演重要角色。這裡,懷斯曼的衝刺吸引了兩個防守者,讓安德魯-威金斯直接扣籃得手。
這個回合也一樣,只是這一次的終結方式把威金斯的扣籃換成了庫裡轉換進攻中的出手。
如果懷斯曼的技術日益提高,他已有的強大牽制力也會增長。庫裡的外線威懾力與懷斯曼的內線牽制力相結合,能給未來幾年的進攻提供能量。現在,你已經能看到這兩股力量在協同合作,從而解放身邊的隊友。即將要在那些4對3回合中給懷斯曼餵餅的德雷蒙德-格林在提起這名新秀時說道,「有趣的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確實,在很多回合中,懷斯曼都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需要有球在手,就能給進攻帶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