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飲食文化確實博大精深,從南到北都有著自己的地方特色,而今天我們要說這個食物,很多地方都有有些把它當小吃有些當早餐,而哪個地方煎餅果子正宗與否的爭論好像由來已久,雙方都沒有讓步,差不多分成了兩種狀態:南方以雜糧煎餅為主,北方以煎餅果子為主,可謂是平分秋色了,都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咱們先說說南方的雜糧煎餅,用料多為各種雜糧為主而比較黏稠,餅很薄剛出鍋不裝袋還有點脆脆的必須放雞蛋,熟了之後放上脆皮鹹菜蔥香菜還能夾各種你想夾的食物,香腸、肉鬆、培根、雞柳味道也不錯然後放上秘制的醬刷上兩下,晚上吃一個絕對夠飽腹,價格也不貴十塊之內絕對能下來。
北方的煎餅那可就有的說了,山東大煎餅那可是我上高中時候的最愛,應該是用玉米研磨成的漿糊,放到餅鐺上一刮立馬形成了一張黃燦燦的煎餅,絕對的酥脆不過吃多了胃口有點受不了還是不太好消化的,也是放脆皮和蘿蔔鹹菜,那味道真的是難忘。
初中的時候去北京看到街上有賣煎餅果子的,想著一定得嘗嘗沒想到北京的煎餅果子是用麵漿做餅皮的,麵餅有些粘粘的軟軟的非常粘牙,味道確實不敢恭維,吃了一半之後果斷放棄了,看來這煎餅還是得乾脆一點才好吃。
最後那肯定少不了天津的煎餅果子了,小時候吃的煎餅果子都是綠豆面加上黃豆面小米麵弄成的,口感總體來說還可以,後面出來了研磨綠豆的煎餅果子,用小石磨弄泡好的綠豆,那口感簡直提升了一個很大的檔次。天津人去攤煎餅果子都是自己帶雞蛋,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沒辦法就是這傳統,有的時候你不帶雞蛋老闆可能還會說幾句,「大哥怎麼不自己帶雞蛋呢?好嘛我這也沒準備幾個。」
醬豆腐、甜麵醬、蔥花那是一套煎餅皮的標配,煎餅裡面要放油條,天津人管油條叫餜子,還能放餜篦兒這兩個的搭配可以說是絕配了,很多天津人吃這煎餅餜子可以說是從小吃到老,一點都不膩很多人說是個天津人都會自己弄煎餅果子,我覺得這點還真不假。
其實這煎餅果子正宗不正宗這回事,我覺得並沒有非要爭論,都說天津的煎餅果子是從山東傳過來的,然後經過天津人的加工和改良成了如今的煎餅果子,畢竟人家山東從來都說自己的是大煎餅,也不說自己的是煎餅果子啊對不對?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特色,我們不能總用正宗與不正宗來形容他,自己吃的舒服開心才是美食的第一位,不過作為一個天津人當然最愛的還是大天津的煎餅果子了。不知道各位家鄉有什麼美食?可以和我們一起分享出來,畢竟天天宅在家裡也不能享受吃貨的樂趣,喜歡我文章的可以點個讚,謝謝各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