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的大連旅順已經是驕陽似火,儘管訓練基地就在海邊,但在下午兩點的太陽暴曬之下,曲棍球場的地面溫度已經接近35度。就是在這樣的氣溫下,遼寧曲棍球隊開始了日常的下午訓練。
「訓練當然辛苦啊,但我不覺得累,我就是覺得喜歡曲棍球。」遼寧女子曲棍球隊的王荔鑌這樣告訴記者。2010年,只有13歲的王荔鑌被教練選中,從此走上專業曲棍球運動員的道路。「第一次摸曲棍球桿,根本控制不好球,力量不是大了就是小了,球到處亂飛,差點把教練給砸到。」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訓練的場景,王荔鑌忍不住笑了出來,「但是我玩的特別開心,後來一點點就練好了。」
20多歲的女孩正是愛美的時候,可是曲棍球這個項目,天天訓練都要經受風吹日曬,這對女隊員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身高1.78米的王荔鑌屬於典型的東北美女,個高、膚白,乍一看上去不太像曲棍球運動員。「怎麼不怕被曬黑呀?我每天訓練都要擦很厚的防曬霜,一擦好幾層,什麼氣墊粉、BB霜,然後訓練回去還要敷面膜,要不然也不行。」王荔鑌這樣介紹起自己的防曬秘訣。
如果說女運動員擦防曬霜多少還有點愛美的成分在裡面,那男隊員擦防曬霜,純粹就是為了防止曬傷了。在高溫下訓練一會,遼寧男子曲棍球隊員臉上的防曬霜和汗水混在一起,看上去白得有些瘮人。這看似滑稽的一幕,折射出的是男曲隊員訓練的不易。「從冬訓開始,我們一直保持一天四練的強度。早上6點出早操,以有氧為主,練到7點半回去吃早飯;上下午主要練技術、對抗和力量,下午練完我們還會加練折返跑,強化體能;18點吃過晚飯,我們還會針對當天訓練情況,進行兩個小時的技戰術訓練,如短角球射門等,作為補充。」遼寧男曲隊長林長亮這樣告訴記者。
在場上奔跑的運動員還好一點,在高溫天氣下,守門員是最遭罪的。為了防止被球擊傷,曲棍球守門員穿的都是特製的防護服。「防護服不怎麼重,都是泡沫的,就是比較熱。」遼寧男曲主教練蔣希上如此表示,「一般他們訓練10分鐘左右就得下來,拿冰袋降溫,不然真有可能中暑。」在遼寧曲棍球隊長盛不衰的背後,其實都是每天的苦練。這樣能打硬仗的隊伍,就是「遼寧體育鐵軍」最好的寫照。(本組照片由遼寧日報記者孫海濤攝)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