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當你成為這個世界的財富掌控者

2020-12-18 澎湃新聞

沉浸式戲劇《金錢世界\$》海報。

十張桌子被燈光打亮,映襯著金光閃閃的背景牆。兩個小時裡,觀眾投資、擲骰,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銀行,掌握著全球資本市場的命運。

每張桌子都是一個「市場」,隨著劇情深入,每個人面前的財富都開始壘得高高的。當你成為這個世界上僅有的1% 掌握財富的人,每個人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又會遭遇怎樣的局勢?

這是這兩年在風靡世界各大藝術節的沉浸式戲劇《金錢世界$》建構起的一切。演出的中文版自去年底開始在上海演出32場,之後因為疫情關閉了150多天,如今,《金錢世界$》在靜安寺離合空間重新開啟。

從走出電梯的瞬間,所有人就來到了一個「紙醉金迷」的世界。「錢」,在這裡無所不在。觀眾被分坐在10個桌子,第一個落座的觀眾,成為這個市場的命名者。而伴隨著這一桌「荷官」的引領,每個人似乎真地投入到一場投資中,從實業到金融,從低回報到高風險,一遍遍地被反覆催眠、確認:大膽地去投資吧,你,就是這個世界的掌權者。

《金錢世界$》由比利時實驗劇團Ontroerend Goed創作,2017年問世後迅速成為全球表演藝術節的熱點劇團,這部浸入式戲劇成為了各大藝術節常客,先後在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香港國際藝術節、澳門藝術節等國際藝術節上演出,並且在媒體與專業領域獲得了多個獎項,英國《衛報》將其列為「2017年愛丁堡藝術節必看劇目 」,新媒體What's on Stage則評價其為一場「令人心跳加速、血脈賁張的沉浸式劇場體驗」 。

去年12月,在華人夢想的引進下,《金錢世界($)》首度以中文版駐演的形式來到上海。此次重啟後的演出依然場場爆滿,而因為人數控制,這一輪演出的體驗可能和上一次很不同。

和很多商業目的出發的沉浸式戲劇不同,這個最初每場只有70個觀眾的演出,是一個基於純藝術創作理念出發的作品。比利時劇團Ontroerend Goed素來以新銳的形式闡釋嚴肅的主題著稱,他們過去的創作常常會挑戰觀眾。但這一次,無論是對金錢或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不感興趣的藝術愛好者,還是一個職業的金融高手,都可能被這部作品的遊戲感和參與感吸引。

《金錢世界》的基本概念在劇場搭建一個金錢世界,邀請觀眾參與一場投資遊戲,經歷市場的高低起伏和金融體系的盛衰興亡。

這個一個參與式的劇場,也是一個遊戲劇場。每個觀眾,都是這場高風險資本主義遊戲的玩家。當你坐進這個世界,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銀行家,嘗試股票、債券、對衝基金、高風險投資等這些買賣遊戲,在金融世界裡攻城掠地,在政府監管與借貸之間運籌帷幄,體驗如何透過投資和投機以幾何級累積財富。同時,也有可能面臨財富一夜成灰。

在演出中,觀眾可以從不同的選項中作出自由選擇。有人在財富面前步步緊逼甩手一博,也有人謹慎小心保全自我。同一市場的玩家是命運共同體,但面對金錢的誘惑和市場的博弈,每個個體都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沒有誰會批判誰的決定。但最後,你的選擇,以及你同桌的選擇,將會讓這臺演出的體驗充滿不確定性和無數可能。從這個角度而言,觀眾,才是這部劇真正的主演。

「金融系統像一頭不受控制的野獸,擁有支配人心的魔力。我們正是要在《金錢世界》中呈現這種『魔力』。」該劇導演亞歷山大·戴夫連特(Alexander Devriendt)認為:「要展現主題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觀眾沉浸於金融世界的現實中,讓大家成為其中一員。」也因此,在這個現實和戲劇難分彼此的作品裡,每個人能體驗到的不僅是一個金錢世界,一種制度,更是人性本身。

導演亞歷山大·戴夫連特(Alexander Devriendt)專訪:「錢」會讓全世界變得統一

澎湃新聞:

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麼?

Alexander Devriendt:

美國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我和很多的人一樣非常的疑惑,也非常的憤怒我,甚至很無助,覺得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這個時候才發現,我對於金錢金融了解的特別少。當時就想,為什麼錢是這麼重要的東西,但是大家都對錢以及金融的知識卻都很有限?這個問題對文藝工作者來說就非常感興趣的一件事情。

後來就想做一個戲,我在想,如果我們不是這99%的窮人,而是那1%可以控制經濟的人,會怎麼辦?

所以這是一個講金融的戲,關於它物理性的存在,甚至可以這是一個有些說教性的作品。 我的創意就是想讓在座的觀眾成為全球最重要的70個銀行之一。

澎湃新聞:

為什麼會想到用這樣一種獨特的沉浸式的方式演出?

Alexander Devriendt:

對我來說,觀眾一直是一個參與者。如果你是一個觀眾,想了解金融,你可以去看書,你可以看電影,可以看紀錄片。但作為一個演出,是我想讓你參與到行動中來。所以一開始,我就知道它必須是一個互動式的戲劇。

尋找到這個形式也是一個逐漸的過程。我們一直是這樣工作,就是我先有一個創意,但是團隊在黑匣子劇場裡面一起工作,黑匣子就是這樣一個支撐點,它的更多可能性。最後我們就找到了現在這樣一個形式。

這就是戲劇尤其是劇場最獨特的一個地方,觀眾永遠是在場的。你可以讓觀眾互相之間有一個不同的關係,這樣會產生更奇妙的反應。

澎湃新聞:

這個戲有固定的劇本嗎?還是會根據現場隨時變化?

Alexander Devriendt:

這個戲有一個固定的結構,就是永遠都會產生金融危機。但你的決定還是會影響到整個國際市場的狀況,你也有可能變富有可能變窮。

也就是說,每個觀眾的路途可能不同,看到的風景有不同,但我們整個的結構還是一樣的,它會有一個引導。我們的演員也會有不同的選項,根據不同的觀眾反應,選擇不同的回答。

我尤其害怕或者不喜歡的是,讓觀眾去選擇一個結局,它不是一個即興冒險的過程。觀眾買票是為了看戲的,所以還是有一個藝術性的內核在裡面。

尤其是關於金融的內容,你不能冒風險去即興,它必須是非常準確的。而且在現實世界中,一個銀行的影像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創造了金融,但最終它是在控制我們的,是脫離我們掌控的一個野獸,所以這個戲最終也是讓我們就感受這個東西,金融其實是個野獸。

澎湃新聞:

你們劇團是不是一直都在嘗試各種奇特的形式?

Alexander Devriendt

:選擇一種戲劇形式需要一個很好的理由。有時候傳統戲劇的形式也是有必要存在的。

我們確實會做一些奇怪的戲劇,比如有一個演出,觀眾是蒙著眼睛被綁在輪椅上,推著進來的。我們還做過戲,觀眾可以去投票選擇讓哪個演員下臺?

我喜歡各種可能性。如果只用傳統鏡框舞臺,可能就會覺得沒有用盡戲劇的可能性。

比如西方繪畫有很多的肖像畫,但如果已經有了照相這個技術。為什麼還要畫肖像畫?所以當照相藝術產生之後,西方的這些繪畫的形式就變成了畢卡索立體主義等等各種各樣類型的百花齊放。所以我覺得在電影和電視發生了之後,戲劇也要相應的做調整,一定會發生一些變化。

澎湃新聞:

據說這個戲已經有了很多國家的不同語言版本,所以您來不同的國家排戲,主要工作是訓練演員是嗎?

Alexander Devriendt:

我的主要工作是保證讓版本的呈現是最好的。

我們的作品主要的演員其實掌握在每個桌子的荷官這裡,他們代表政府或者中央銀行。但同時,我也跟製作公司有交流,我們也要舞臺技術人員表演,包括我們作品的舞監都是在整個劇場中間的,也是以表演形式出現的。所以我們讓舞監也要學一些表演。這樣我們把很多規則打破了,其實挺好玩。

我覺得最危險的一點是,一部互動式戲劇,如果做的不好,有時候看起來像一個工作坊,就是半成品。但我們要保證我們的呈現是完整的,最好的。

澎湃新聞:

這部劇每場觀眾很有限,你們會不會考慮到投入回報問題?

Alexander Devriendt:

我們一開始只考慮藝術創作。我覺得7個觀眾對一個荷官,能夠給你最好的體驗。有一些互動式的戲劇,是能讓更多的人參與。但是與此同時你也可能覺得被晾在一邊。但是在這個戲我們會非常時刻關注觀眾。

有的戲VIP票可能有不同的就更尊貴的體驗,但這個演出,一桌所有7個人玩的東西一模一樣的。

這個戲竟然已經去過這麼多不同的地方,說明它是有自己的一定的特殊性。但是非常的諷刺就是,一個關於金融的戲,回報比例竟然不是那麼高。

澎湃新聞:

這個戲在不同國家演出的反應都不太一樣,還是基本是一致的?

Alexander Devriendt:

錢會讓全世界都變得統一,這是一個可以讓我們統一的「宗教」。

其實我跟中國的演員合作會感覺到很多不同的文化的不一樣的地方,但如果跟錢有關的話,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

當然,在俄羅斯的版本,資本主義好像不是那麼髒的一個名詞。而在歐洲的話,資本主義是一個很不好的詞,甚有一點被妖魔化了,我不知道在中國的反應是怎麼樣。

其實在我看來,資本主義的核心其實就是讓錢生錢。有些人把資本主義跟美國等同起來了,也是非常極端的一種。

這個戲的核心的問題就是,如果你是那控制世界的1%,你做出來的選擇能否改變世界?同時我也希望大家看完戲以後,對金融開始有了一點理解,走出劇場的時候,會覺得理解比以前多了一點,對世界的看法也有了一點不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戲劇推薦」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
    在全球經濟震蕩的今天如果有機會成為排名1%的富人你是否心動?給你一個機會走進神秘莫測的資本世界一擲千金,賺取暴利金融市場,任你主宰全新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現已回歸魔都靜安寺,上演新一輪刺激過癮的資本博弈。
  • 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疫後首演 推出好友社交新玩法
    人民網上海6月26日電 (記者 曹玲娟)由比利時先鋒劇團Ontroerend Goed和引進方華人夢想共同打造的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昨天迎來疫後首演。2017年,Ontroerend Goed創作了《金錢世界》,迅速在英國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香港國際藝術節、澳門藝術節等重量級國際藝術節上嶄露頭角。短短2年多時間,這部作品已在媒體與專業領域獲得了多個獎項與美譽。 去年12月,在華人夢想的引進下,《金錢世界》首度以中文版駐演的形式來到上海,大受好評。32場演出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 在《金錢世界£¥€$》中,你也能成為坐擁上億資產的金融家
    在《金錢世界£¥€$》中,你也能成為坐擁上億資產的金融家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8-05 不到兩個小時的參與,觀眾在感受戲劇張力的同時
  • 「為什麼金錢世界非要拆散我們啊?」
    感覺情侶們可能在心裡的小本本上給金錢世界記了一筆又一筆:為什麼一定要拆散我們!!! 是冷酷無情的資本世界容不下恩愛嗎?是一定要觀眾做沒有感情的賺錢機器嗎? 在金錢世界,「勝利」與否,並不重要。更美妙的事情,是當你和陌生人成為命運共同體時,每個人會不由自主地打破陌生、一起為自己的市場爭取機會。
  • NeXT SCENE聯合華人夢想成功舉辦《金錢世界£¥?$》沉浸式戲劇...
    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線下體驗娛樂行業陸續恢復,此前曾風靡長三角地區的《金錢世界£¥?$》亦在6月底正式回歸。消費經濟式微,沉浸式體驗經濟有望在2020年進入更加體系化的高速發展期。  《金錢世界£¥?$》由華人文化旗下的華人夢想(CDELive)於2019年引進並製作出品。
  • 巴爾扎克描繪的金錢世界,金錢成為上帝
    他小時候讀書即「相信自己註定會獲得榮譽、財富和愛情」。涉足實業界屢屢鎩羽以後,他「窺見了金錢世界的內幕,體驗了走投無路的商人所受的苦難,經歷了無法挽救的破產的厄運」。在目睹一個個家庭(包括他本人的)在遺產問題的糾紛訴訟後,他更是「看透了資產階級社會及其拜金主義」。並且,「巴爾扎克越是觀察,越是清楚地意識到金錢已成為『當今世界惟一的上帝』,現代社會的槓桿」。
  • 上海·金錢世界體驗測評|一場關於欲望、信任與博弈的公開課
    《金錢世界$》來自於比利時根特的先鋒劇團Ontroerend Goed,是一部探討金錢與全球金融體系的沉浸式戲劇。自2017年以來,《金錢世界$》在各國參與了一系列的全球性藝術節,並在媒體評論界獲得了一片讚譽。今年,《金錢世界$》的巡演來到國內,繼香港和澳門後,創作團隊終於來到了上海。
  • 這個世界上比金錢更珍貴的東西是人與人之間的最真摯的感情
    他共寫有37部戲劇,《威尼斯商人》是其早期喜劇中最富有社會諷刺色彩的一部。莎翁的名劇《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錢這一古老而又永不過時的話題。金錢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麼?有什東西比金錢更珍貴?富有動人的親情故事,對愛與付出的謳歌、機智的對話、峰迴路轉的劇情,誇張爆笑的情節,充滿了傳奇及浪漫的色彩。
  • 誕生於倫敦的浸入式電影體驗來到亞洲 11月在上海,你就是詹姆斯...
    浸入式電影體驗  成為另一個自己  秘密影院是什麼玩法?  如果你了解「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那麼「沉浸式電影體驗」秘密影院也不會太陌生。相較《不眠之夜》注重打造多重故事線,秘密影院更強調觀眾的參與與互動,以電影IP為基礎,讓觀眾成為故事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為浸入式娛樂體驗的創意先鋒,秘密影院於2007年誕生於英國倫敦,實現了萬千影迷心中最狂野的夢想:「如果能活在電影世界該多好!」通過創新性地融合電影、音樂、戲劇和裝置藝術,秘密影院將電影布景在實體空間中還原,讓電影情節在現實中上演。
  • 《金錢世界》 戲內懸念迭起,戲外絕境重生
    《金錢世界》 75分觀影地點: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觀影人數:15人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米歇爾·威廉士、馬克·沃爾伯格、克里斯多福·普盧默等聯合主演的犯罪劇情片《金錢世界》在內地公映,上映三天票房僅622萬(至截稿前),不及同期上映的幾部影片,但該片在口碑方面卻得到很多觀眾的褒獎。
  • 馬未都推薦電影《金錢世界》:金錢面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馬未都曾在他的節目裡推薦過一部電影《金錢世界》。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第一,人性之惡在金錢面前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慨做個有錢人真難。每每提及「人性」,就不由想起東野圭吾的那句名言,「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 《金錢世界》:前世界首富的冷血金錢觀,你看得清嗎
    然而,一部改編自一起震驚世界的首富家族綁架案的電影《金錢世界》則通過上帝一般的客觀冷峻視角,深度刻畫了一個完全特立獨行的前世界首富形象。電影中的石油大亨保羅·蓋蒂是當之無愧的博弈好手,卻具有歐也妮·葛朗臺一般嗜錢如命的獨特金錢觀,整部電影通過保羅·蓋蒂之孫被綁架的過程始末,將這位傳奇人物的孤寒一面與不同尋常的金錢觀刻骨展現出來。
  • 《金錢世界》裡再次說明 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
    五十還說,「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處境艱難嗎」交換人質時,五十對保羅殷切地說,「別呆在這裡,跑!然後離開義大利。」說明五十知道這個水泥管子不安全,黑手黨如果想要殺人滅口,很快就能找到。保羅被黑手黨追殺,又是五十救了保羅一命,並對同事趕來的蓋兒和弗萊徹說,「帶他走,離開義大利。」這些細節說明五十是自己人。這場綁架是預先策劃好的。
  • 突然成為「銀行大亨」,你將如何面對「金錢世界」?
    沉浸式戲劇《金錢世界$》即將於6月25日開啟新一輪的演出。昨天,一批觀眾來到上海靜安會德豐廣場·離合空間的五樓,化身「銀行大亨」,提前體驗這場緊張刺激的「投資遊戲」。圖說:沉浸式戲劇《金錢世界$》演出現場 官方圖忘卻觀眾身份看完演出,觀眾張宇回想起觀演的過程,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當我身處其中,進行著一輪輪『投資』時,已經完全不記得這只是一場戲,我只是一個觀眾。」
  • 最摳門世界首富的《金錢世界》
    保羅·蓋蒂,60年代世界首富。保羅·蓋蒂是出了名的有錢,更是出了名的吝嗇。所有生活窘迫的人們都會寫信來向這位有錢人求助。在影片中,為了省下洗衣費而掛滿套房的溼衣服,滿屋子的內衣內褲...他個人生活經常傳出守財奴式的節儉癖好:儘管在生活方面十分節儉,但蓋蒂對藝術從不吝惜。
  • 《金錢世界》冷漠而諷刺,世上最有錢的人卻也最無情
    在看《金錢世界》之前,一直擔心《金錢世界》會拍成《華爾街之狼》一類的影片,但《金錢世界》給了我驚喜,導演雷德利· 斯科特用他的實力為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有錢人的親情故事。《金錢世界》根據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震驚世界的首富家族綁架案改編。
  • 心理學家: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永遠比金錢更廉價
    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永遠比金錢更廉價。在電影時,明明可以多花10多塊錢看大屏幕效果,可有的人卻願意節約這些錢,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視覺舒適感不值10多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生活中看似斤斤計較的事情,實則是對生活的無奈之舉。
  • 《掌控》:比掌控時間和金錢更重的是,掌控自己的精力
    《掌控》這個本書中說:「時間本質上是不屬於我們的,金錢也是身外之物,精力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我深以為然。當我們能夠對自己的精力進行了有效地管理,很多時候都會事半功倍。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信念,信念就是相信自己做什麼事情一定會成功,用恆心去使它成為現實,這就是信念的力量。我始終堅信:只要我們努力,石頭也會發芽,也會粗糙地微笑。在陽光與樹影間,露出善良的牙齒。
  • 《金錢世界》背後的真理:即使是親生孫子的贖金也要砍價
    在今日的中國說起保羅·蓋蒂這個名字,應該是沒有什麼人知道了。但是在歐美上了一點年紀的人,都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憑藉著在二戰後,果斷而驚人的商業嗅覺,保羅·蓋帝買下了沙特和科威特交接處的不毛之地石油開採權,從而擊敗了「英國石油」、「美孚石油」、「荷蘭殼牌」等石油七巨頭,攀登到了世界財富的巔峰。在不斷的積聚了巨大財富的同時,保羅·蓋蒂及其家族又被稱為「上帝詛咒的家族」。保羅·蓋蒂貪婪而吝嗇,又是一個花花公子,曾經結過5次婚,外遇不計其數,據說曾經有幾百個情人。
  •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女人,財富是沒有意義的
    這篇洗腦文,你們一定要靜心閱讀,覺得不錯分享給你的老公和男朋友,讓他們知道:男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什麼。為什麼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女人,財富是沒有意義的?這個世界上男人掌握著80%的財富,然而女人消費著80%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