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成這個遊戲成就,玩家需要玩這款遊戲54年

2020-12-23 麥大麥

當你在《魔獸世界》中看到有個玩家突然跳崖輕生,不要感到奇怪,他只是在完成"失足跌落"這個成就。

現在的遊戲玩家對於遊戲中的成就系統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基本上我們可以將其看成是遊戲大餐中的一道"甜點"為玩家們在通關了遊戲之後繼續提供樂趣。

不過有時候呢,這道甜點或許會被邪惡的遊戲設計師在裡面放上一顆堅硬的核桃,讓不明真相的玩家磕掉一顆門牙。比如《失落星球2》有個遊戲成就叫做"100の名を持つ戦士"意思是收集100個稱號。但在這100個稱號中有一個稱號達成的條件是"獲得一次世界排名第一"!

如果說這遊戲憑實力還可以達到的話,在3DS的NewLoveplus中有個成就是和虛擬女友實際交往2萬天,也就是54年。不知道你的機子和存檔能不能堅持到那時候?

那麼各位知道最開始的遊戲成就系統是什麼樣子的麼?它又是如何發展到現在,並且吸引玩家為之著迷的麼?今天大麥就來給大家說說遊戲成就系統的發展簡史,並深入地向大家講解為什麼玩家會對一些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收益的成就如此沉迷!

遊戲成就系統的最初形態

成就系統的雛形其實是一種名為高分系統(High score)的設計,玩家通過在遊戲中不斷完成某些挑戰或者任務從而贏得更多的積分。

而首款出現了高分系統的遊戲是1974 年由日本太東遊戲公司製作的街機遊戲《Speed Race》。遊戲的內容也非常簡單,就是玩家在不斷滾動的屏幕中,駕駛賽車來超越其他賽車,隨著車速的提高,獲得的分數也越來越高。而如果達到一定的分數以後玩家就能增加一次遊戲的機會,就是額外增加一條命。因此最原始的成就系統實際上還是和玩家的利益掛鈎的,畢竟街機遊戲需要花錢投幣的,而遊戲中額外增加的生命值等於給了玩家金錢獎勵。

之後,太東繼續將這個高分系統發揚光大,設計師們發現如果讓玩家們獲得高分之後還能被其他玩家都看到,那將極大滿足玩家們的虛榮心,同時也鼓勵這些人繼續去衝擊更高的分數,當然這也需要花錢買更多的遊戲幣。因此1978年街機史上一款經典的遊戲《太空侵略者》就誕生了。

遊戲中開創性地添加了姓名的首字母記錄,當玩家們上榜以後能夠將自己姓名的首字母添加到排行榜上,無數的玩家為了將自己的名字添加到排行榜開始沒日沒夜的進行"刷分之旅"。有趣的是,那個年代的街機一旦斷電所有的記錄都會被清空,因此一些老闆為了增加吃幣率,會在晚上關店的時候拔掉電源重置排名,以此來吸引玩家們第二天繼續刷榜。

完成了成就遊戲公司真的會給一個實體獎勵

之前我特別喜歡3DS平臺上《星之卡比:三重彩》這款遊戲,在遊戲中有這麼一個成就系統就是收集地圖中散落的鑰匙扣。各式各樣不同造型的鑰匙扣還是非常討喜的,在玩遊戲的時候我有想過收集齊所有鑰匙扣以後,任天堂是不是會送我一個真的也好呢?當然實際上這只是任天堂的遊戲周邊營銷方式,因為任天堂真的在賣這些鑰匙扣。

但是在十多年前,遊戲公司真的會因為玩家完成了某些成就而贈送一個小禮物。1982 年動視公司的《Chopper Command》,是第一個將成就和獎盃系統進行"實體化"的遊戲。當玩家們在遊戲中達到了10000分之後,動視公司就會送給玩家一個以刺繡工藝製作的小徽章,真的將遊戲成就做成了實體。

不過呢,想要獲得這個獎勵也並不容易,在80年代遊戲根本就沒有和網際網路連接。想要確認這個成就達成與否,就需要玩家自己用錄像機拍攝下自己的遊戲過程,然後在將錄像帶寄送到動視公司,經過審核通過以後才會把獎品郵寄給玩家。如此一來一回需要花費數月的時間,而且遊戲公司也將花費大量的人力來進行審核。

所以,動視實施這個計劃只有短短一年就終止了,如今動視成就的這些遊戲獎勵成為了遊戲二手商品市場上非常寶貴的珍藏品。一個完整的勳章再加上動視頒發的認證證書往往能賣出數千美元的售價。

成就系統的革命性演變

在1990年的時候,《E-Motion》這款遊戲上首次出現了現代意義的成就系統。它不僅僅是單純的讓玩家不斷刷新遊戲分數那麼簡單,而是添加了一些例如"不向右移動完成遊戲"這樣的通關要求,鼓勵玩家通過不同的遊戲方式去體驗遊戲,這也是現代遊戲成就系統的核心思想之一。

因此從《E-Motion》開始,越來越多的遊戲開始仿照這種成就系統的設計方式為自己的遊戲添加內容。不過呢,真正完成了成就系統的革命性演變的是微軟公司,因為是他在2005年首次將所有的遊戲成就整合在了一起,讓玩家玩過的所有遊戲所獲得的成就都能一次性展示在微軟的Xbox帳號當中,如此一來就讓遊戲成就變成了一種社交生態。好友與好友之間,玩家與陌生玩家之間能夠互相分享自己達成的所有遊戲的成就。而在這個社區裡,世界第一名的玩家無疑是萬眾矚目的。

而Xbox的競爭對手索尼的PS自然沒有落下,在2008年也創造了自己的成就系統社區,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獎盃系統。這兩年有一位肝帝Hakoom就因為擁有的白金獎盃數量接近 2000 個還獲得了金氏世界紀錄的認證。可以看出,通過社區化的成就展示,無疑更進一步地驅動著玩家去不斷的完成遊戲成就。

為什麼我們會對成就系統如此著迷?

如果我們回過頭來仔細想想,我為什麼要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去完成遊戲中的某個成就?因為即使完成了也並不會給我帶來任何收益,甚至遊戲角色的屬性值也不會因此有任何改變。

其實關於遊戲中成就系統並不是對於每一個玩家都有無比的吸引力。我大致可以把玩家分為兩類,一類為:強成就動機玩家,另一類為:弱成就動機玩家。當這兩種玩家在試圖完成一個有一定難度的遊戲成就時,其花費的時間與成就難度就會產生比較有意思的變化。隨著完成成就難度的逐漸增加,強動機成就玩家所願意花費的時間會出現指數級的增長。尤其是一些超高難度的遊戲成就上,我們往往能見到驚為天人的"肝帝"級別玩家。

上面的曲線圖還是在於完成成就對於玩家是有實際收益的,比如像一些MMORPG網遊這一類某些成就能夠些許的影響角色的屬性值,又或者是贈送一些比較稀有的武器或者時裝。但如果對於像一些沒有任何實際收益的成就來講,那些弱動機成就玩家的線段就變成了下面這樣,在較高的成就難度下願意花時間的玩家基本為零。

遊戲最初的成就系統設計的基礎理論是來自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著名的心裡學家戴維·麥克利蘭和約翰·威廉·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動機理論以及成就動機模型。這套理論的核心觀點是:成就動機是一個個體追求著個體價值的最大化,或者在追求自我價值的時候,通過方法達到最完美的狀態。它是一種內在驅動力的體現,同時也能夠直接影響人的行為活動,思考方式,並且是一種長期的狀態。

更多的這個理論被運用到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當中作為員工激勵來使用,當然這套理論的實現基礎是在馬斯諾的需求層次理論之上的,只有當人們實現而來生理、安全、社交等需求的時候才會開始去考慮自我實現的需要。不過現如今,一些企業根本忽略了最基礎的這幾層需求就和員工去談成就動機,自我實現無異於空中樓閣,不過本文在這裡就不多說這些無關的內容了。

遊戲中的成就系統可以說充分的實現了馬斯諾的最上面三層的需求,向朋友們炫耀你所獲得的稀有成就,不僅得到了別人的認同和尊重,同時相比於在社會中獲得成就在遊戲裡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是一個較為容易的方式。而成就動機理論更是將遊戲中玩家對於成就完成的執著推向了極致,讓少部分擁有超強成就動機的玩家樂於花費數天甚至數年的時間去收集全部的成就成為遊戲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遊戲成就系統的反思

遊戲成就系統作為遊戲史上最偉大的創意之一,讓無數的玩家在遊戲中找到了更多的樂趣。但是一路走來,我們也應該去方式如何改進現如今的遊戲系統,大家一定清楚現代的遊戲中仍然有大量的遊戲成就是我在文章最開頭所提到的那樣堅持玩遊戲多少天或者掛機多少小時這樣的沒什麼意義的內容。而另一種極端又是像類似於達到世界第一這種超高難度的情況。

而更多的遊戲中的成就系統都還是集中在擊殺了多少敵人、用多少種方式幹掉敵人這樣的內容,還有就是你只要按照劇情發展就必然完成的成就任務。因此在我看來,未來的遊戲成就系統應該不單只是遊戲簡單的計數器和時間記錄器,不應該過於重視獲得高分本身,而是要讓廠商對玩家的情緒進行塑造。比如《魔獸世界》這樣的MMORPG中就有不少非常優質的成就任務,玩家需要去探索遊戲的過程,和某個NPC進行對話,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無形間加深了玩家們在遊戲內的代入感。

因此在RPG遊戲中一個好的遊戲成就系統應該是玩家們情感的催化劑,代表了玩家希望將遊戲角色塑造成一種什麼樣的人,或許未來成就系統將成為了一個角色的性格標籤,當你拯救了多少家庭,做了多少好事以後會成為一個好人;而燒殺搶掠或者小偷小摸,又會讓角色被貼上惡人的標籤。這樣豈不是讓遊戲更加的有趣麼?

相關焦點

  • 明日之後:這款遊戲亮點突出,原來一直被玩家誤解!
    野獸玩這款遊戲目前也即將到達80級大關,在遊戲中還是深受這款遊戲吸引的。不僅如此,我在遊戲中的零氪,也讓我感受到了這款遊戲的特殊設定。在這款遊戲中不氪金肯定是打不過氪金的玩家,不過只要你願意在這款遊戲中花費時間,肯定能夠有自己的成就。
  • PS4玩家都有哪些遊戲值得一玩?這款遊戲的劇情絕對讓你滿意
    如龍0如龍系列的遊戲一直都深受玩家們的好評,在PS4上有很多部作品老狼也都有玩過,這款遊戲系列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對於老狼而言,還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遊戲,如龍,臺灣的翻譯叫做人中之龍,而老狼最喜歡的一部作品,就是如龍0。
  • 經典紅白機遊戲《氣球大戰》,為了玩這個遊戲不知道砸壞多少手柄
    不過雖然玩法比較簡單,但是控制的難度非常大,因為這款遊戲沒有精確的控制定位,玩家想要準確降落或者飛到什麼目標位置幾乎都是不大可能的,很多時候完全是靠運氣在移動,這就大大增加了遊戲的難度,因此當年這款遊戲能夠玩到後面的玩家沒有幾個。能夠堅持玩這款遊戲長時間不換的,絕對是最早期的玩家,這些玩家不會挑剔遊戲。我們從這款遊戲的畫質就可以看出年代感。
  • 我買NS就是為了這個遊戲!Switch玩家入坑必玩神作
    我買NS就是為了這個遊戲!Switch玩家入坑必玩神作 據說,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NS玩家(指玩梗的專家)入手Switch都是為了下面這三款遊戲。
  • 為了和家人一起玩遊戲,國外玩家自製了《Among Us》的桌遊
    在這個你兒時和小夥伴玩過的遊戲幾乎都能被搬到線上的時代,有人已經著手把線上「桌遊」搬到線下了。國外玩家 FragdPeas 將最近在Steam上頗火的太空狼人殺遊戲《Among Us》「搬」出了網絡世界,做成桌遊。
  • 玩家是否需要「自由」——對「遊戲策略選擇權」的討論
    「護身符」道具)進行挑選和搭配,一名「暗黑2」中的人物實際上只有在完成了「合理的技能加點」以及「farm到了一定合適的裝備」之後,才稱得上是這款遊戲「核心玩家」眼中的「成型」(也就是至少可以打通8人模式下的「地獄」難度)。
  • 這款「排球」遊戲侮辱了玩家的錢包
    拋卻了原作《死或生》格鬥遊戲表皮的《死或生沙灘排球》成為了一款純粹打造噱頭的「排球遊戲」,從廠商到玩家,恐怕所有人都對為何購買一款這樣的遊戲心知肚明。作為《死或生》系列的忠實粉絲,筆者幾乎體驗過這個以性感美女為噱頭格鬥遊戲的所有作品,自然也包括了衍生的《沙灘排球》系列,對於已發展到第三代的後者而言,Xbox 360獨佔的《沙灘排球2》就已經令人失望地縮減了大量初代既有的遊戲內容,儘管《沙灘排球3》畫面更為精美,也更容易被玩家接受。但遺憾的是,這款遊戲依然只能算是一款「小遊戲」合集。
  • 盤點主機玩家最喜歡玩的十款FPS遊戲
    《無主之地》系列特殊的畫面風格讓《無主之地》非常引人注目,所有遊戲製作方都想把遊戲做的更真實更精美,而《無主之地》卻不走尋常路的做成一種卡通渲染畫面,並且在FPS加入RPG要素也是讓無主之地看上去與眾不同,各種定製要素讓這款沙盒遊戲非常耐玩,在玩家們玩厭倦種FPS之後不妨試試《無主之地》吧。四.
  • 資深玩家推薦:這15款遊戲是你一生必須要玩的精品
    人的一生可以玩很多很多種遊戲,但是作為一個稱職的遊戲玩家,下面的這些15款遊戲如果你沒有玩過,真的很可惜! 因為他們堪稱經典,玩過一生都不會忘。 生化奇兵
  • 周杰倫到底多愛玩遊戲?為了代言這款遊戲,周董直接玩「穿越」!
    看來作為一名資深遊戲愛好者,杰倫真是和遊戲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周杰倫最近又代言了一款新的遊戲,這款遊戲就是《街霸:對決》。說起街霸,想必勾起了不少人青春甚至是童年的回憶。
  • 夢幻西遊手遊周年慶:想要正常玩這款遊戲,需要什麼樣的配置?
    夢幻西遊手遊周年慶:想要正常玩這款遊戲,需要什麼樣的手機配置?在《夢幻西遊手遊》這款遊戲裡,相信不少玩家都有一些疑問比如說這款遊戲的畫質比較高,如果想要玩的話,對於手機配置的要求是怎麼樣的呢?或者說進入到遊戲以後每天把必須完成的任務給完成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這款遊戲是一五年上線的,所以當時的手機配置是可以玩的,如果是蘋果的話,5S基本上就可以玩了,只是在畫質上要進行一些改變,選擇畫質一般,這樣玩是沒問題的,不過電池可能不夠用,耗電速度會比較快,其他是沒問題的。
  • 一款成功的RPG遊戲,無過硬的遊戲質量,只需要沙雕的玩家夠多
    強如wow,不也一樣讓位於moba,時代變了,能打敗wow的不是另一款出色的rpg,而是其他更優秀的玩法。反而是半路出家的劍三,依靠著劍走偏鋒,玩出了新的花樣。對於很多遊戲玩家來說,選擇劍三最大的因素,還是因為靠它找到朋友和戀人。
  • 為了刷成就買遊戲的開銷有多大?搬空Steam商店的價格出爐
    在玩遊戲獲得快樂這件事情上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有人享受遊戲的過程、有人享受遊戲劇情、有人享受對戰、有人享受收集。前面幾種類型的玩家可以說是比較挑剔,會針對自己的喜好和遊戲的時機情況選擇性購買。對於享受收集的玩家而言,購買遊戲的門檻可能會相對較低,尤其是經濟條件好,閒暇時間又多的玩家就越有這個傾向。
  • 膽小的玩家玩了這款遊戲,再遇到恐怖遊戲膽子就大了
    玩家們為什麼害怕恐怖遊戲,一方面是因為這一類的遊戲會人為地去知道很多恐怖要素,讓玩家們在遊戲當中受到很多的驚嚇,另外一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玩家們膽小試想一下,你沒辦法要求一個恐高的人站在一個很高的地方欣賞風景。
  • 任天堂「動森」也能玩速通了?玩家29小時達成全黃金工具成就
    可以說,從2001年初代動森於N64平臺發布起,這款遊戲就不能被稱為是一款有著深刻故事與宏大場景的遊戲,但它卻憑藉著溫馨的特質讓我們對其無法割捨,讓我們深陷在這個人類主人公跑到動物世界裡生活的童話故事中。
  • 只有一個人玩的網遊,經歷了15年,這款遊戲你玩過嗎?
    經常玩網遊的小夥伴們都知道,一款遊戲的興衰只是時間問題,也許在兩三年之內這款遊戲的玩家還是很多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人都會開始偏離自己曾熱愛的遊戲,只有極少數人會堅持在原地一直遊玩而這極少數人的數量,有可能是幾百人,也有可能是幾千人,甚至可能只是一個人,而大家想一想,如果一款遊戲裡只有你一個人玩的話
  • 玩過了這幾款遊戲後,玩家建議王者榮耀新增死亡懲罰系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研究過,王者榮耀這款遊戲裡英雄死亡後的復活時間。一般來說,為了避免遊戲後期出現拖沓的情況。英雄的復活時間都是隨著對局的進程而逐步增加的。所以,後期的團戰對於弱勢的一方來說十分重要。也許玩過單機遊戲的玩家會說——那我存檔嘛!經常存檔,萬一出問題了直接讀檔接著玩就可以了!但是,《億萬殭屍》的玩家都噴遊戲製作方「缺德」了,肯定是有道理的。首先,這款遊戲開始對局後只有一個存檔位。玩家只能在這一條存檔上,反覆覆蓋。
  • 這款遊戲因為真實,被玩家稱為軍事模擬器
    有一款遊戲大家可能會很陌生,它的名字叫《武裝突襲3》。只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款戰鬥射擊類的遊戲,但這一款遊戲卻與眾多遊戲不同。很多遊戲為了吸引玩家,都會盡力把遊戲做的友好,讓玩家們玩起來爽。至於真實度,則會根據玩家的適應程度進行削弱。
  • 精靈寶可夢GO,這款遊戲為什麼會讓國外玩家為了它連命都不要
    就是本著《神奇寶貝》這個大IP任天堂和谷歌Niantic Labs公司製作了《精靈寶可夢GO》的這款AR性的寵物對戰類RPG手遊,這款遊戲一經發售就廣受好評,並且創下了年度全球收益達到30億美元的收入,可以說本著對原動漫的情懷更加加大了這款遊戲的發行量。
  • 這個萌新製作人用一年時間,做了款讓玩家玩600小時的遊戲
    編者按:伴隨著去年Roguelike的盛行,不少團隊也開始涉水這一領域,然而與傳統商業遊戲不同的是,要做好這一類遊戲,必須找到能讓玩家花時間反覆探索遊戲內容的理由,或者說設計。去年,一款叫做《無盡之路》的國產單機遊戲在Steam上架,它由掌燭文化自研自發,走的也是Roguelike玩法路線,但與其他產品的核心玩法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