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泥丸女宗雙修寶筏》重視存想和按摩 告訴你真正的雙修是什麼

2021-02-12 道門網

《李泥丸女宗雙修寶筏》這部女子丹經,從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注重存想和按摩。

文/ 陳雲

《古書隱樓藏書》是閔一得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譽為「清代最有影響的一部道教內丹學叢書」 ,流傳甚廣。書中收錄了兩部女子丹經:一曰《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原題為呂祖師中正重題、太虛翁沈太師授、孫元君遵剔補述、受業弟(子)閔一得注;一曰《李泥丸女宗雙修寶筏》,原題為太虛翁沈大師述並注、受業弟(子)閔一得重訂。這兩部丹經是清代道教女子丹經中的重要著作,本文據此文獻探討閔一得女丹思想的特色。

女子以血為本,性陰而喜涼。因而女功之進步,當從調心止念入手,而又不廢按摩之功。按摩一則可通其氣機,經絡疏暢;二則可煉其津液,不使液滯化痰,而液乃化血。既可避免積液成痰的病理現象,又可暢通經絡,有助於女功進步。經中又提出:「以靜存為宗」。其原因在於:「一則君安臣安,則神清不飛;二則靜能慧生,不為欲攪,而命得保固。」

沈一炳說:「按摩雖妄,棄之則氣機不通;注想亦誣,廢之則炁精不足。」因而按摩與存想兩者不可偏廢。這是出於對女性生理與心理特點的考慮。唐代醫家王燾在《外臺秘要》中說 「女屬陰,得氣多鬱」。女子乃是重陰之體,其血屬陰,易於凝滯,體質較男子虛弱,因而精血易虧,故其性格多偏於內向,氣易鬱結而不易疏散。女子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相互關聯,又進一步通過身心機制,幹擾生理功能從而產生病理現象。所以在女丹修煉中不能不注意到這些特點。

《雙修寶筏》第二則中介紹了女修天仙功夫的具體功法。

第一步為息心。

「丹訣曰:必先息心。心息定而神清,心斯涼矣。」 女子以血為本,血旺則精盈,心涼則生血。而液血之煉、血精之化,還仗神清。若液未化血,液失神烘,液泥成痰,流注脾胃,蒸升著肺,散流經絡,百病蝟生,五臟被災,六腑遭厄。因此,必先息心。

第二步為按摩乳溪。

待心涼液湧,然後念注乳溪,加以用手旋摩,務使氣機洋溢。

第三步為按摩乳房。

舉兩手分旋乳房,待暖氣後烘、雙關有煙焰,勢逼透關,則滿關泥液,分沛乳溪,一如泉湧。

第四步為以真意導入南洋,寂而守之。約有四九之息,舍意一松,覺此個中,油然而降,分注兩腰,左右盤旋,各約神息四九之數。

第五步為以一意引聚臍輪深處,緩旋四十九,急旋四十九,察吾尾閭,暖氣後穿,如或勢緩,可用提縮二便法,自得穿尾升脊,上過崑崙,降注泥丸。

以上功法並沒有嚴格的分階段,只是方便說法。

經中還描述了功至此時的景象:「斯時,覺此泥丸,寬廣如海,自可停留涵育,既而降注華池絳闕,大地閻浮,露珠沛灑,混忘所事,但覺恍焉惚焉,不呼自呼,不吸自吸,不提自提,不咽自咽,此中滋味甘香,氣神充和,三田一貫;已而玄況四塞,急須內顧,順將萬緣放下,旋覺身虛若谷,大地亦無,隱隱涼氣襲人,氤氳四塞;忽復霧散雲收,下現性海,碧波澄如,我總一念不動,忘境忘情,忽現金光萬道,細雨如珠,隨光下注,左旋右轉,化成皓月,浮沉晶海,蘧然如夢而醒。」

李泥丸進一步指出:「此際急須內省此身,斯時以氣爽神清,遍體和暢為得,得則全身照凝片時,以意注牝,覺得此中恬泰,是矣。」

功道此時,當摩手摩面,運神繞腹,雙聳轆轤,各行四十九次;然後徐徐扭腰,擺灑膝腿,坐點趾尖,各行二十四次而止。如是行之百日,每日行三次,堅持不懈,則天仙根基可立,只欠末後大著。

所謂末後大著,即這部丹經所題——雙修。


何為雙修?

按陳攖寧的話說,雙修是雙修雙成之法,自古以來不形諸文字。這部丹經中雖然透露了上乘雙修理法,但不是一般人所能行持,因為此法已經無男女之相,是主要針對那些煉己有成,功夫到「身外身」,玄關大開之後的人,且具備因緣條件方可行持的法門。所以稱之為「末後大著」,以感通氣機,引得天寶。

《雙修寶筏》第三則中說:「孤修非至道,同類自相須,身外有身者,形忘堪事諸。」其訣曰:「乾元得自頂,坤元失自牝。人元遍大千,三元一心領。不外心寂虛,不外身無梗。動靜合真常,我無元自並。元並一亦並,一元即情性。情乃性之元,性為才共稟。能無元一化,自超無上品。」

所謂的身外身,也稱作法身。沈一炳說:「法身者,身外之身也。夫此一身,非存想所得有,非法煉所能成。其訣則借假修真,其加修不外色身。訣惟煉此色身,內外貞白,是身非身,非身是身,所謂功舉則身無,功停則身有。方其無時,一切寒暖覺非我,一切痛癢覺非我,所謂覺而勿著者是也。」

天人感通,三元一心之理法,如《雙修寶筏》第七則所說:

「其通也,以念引之,油然沛然,四鄰自至。故雖隔山隔湖,而氣機之通,有如覿面。其法惟何?聞之師云:『放光以引之,攝心以俟之。』若彼升我降,彼退我歸,會而已矣,無益也。法惟於不寂中,寂然不動,虛而善受。氣機一到,覺有諧暢之趣,仍自寂然不動,以意包攝之,深藏內煉,由坤達艮,乘槎入漢,覺有金光電掣,涼氣彌空,如雲如煙,繞身內外。於斯時也,戒雜人意,或慕或疑,念起立撇之。覺有一種氣機,油然充塞於中,無有內外,無有邊際,倏忽之間,變態疊現,難以計算,莫之能繪,莫之能說。然亦有寂無光耀,黑漆成夜者。是皆謂之玄影,又名彼岸圓像。實則彼我圓圖,謂之華嚴、楞嚴、法華三境,三山、十洲玄景。其實彼我化工之氣機,彼岸非彼岸也。而彼岸得證,又不外此。」

此雙修,實即胎息中機感機應而證天仙、地仙、神仙、水仙、人仙之果的具體功法。雖遠隔山水,亦感應立至,不是尋常觀念中男女合氣之術。

此外,秉承金蓋山閔派的一貫風格,這部丹經中,同樣重視開玄關一竅。玄關一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思之不得,運之不開。開玄關一竅,惟有萬緣放下、空忘其空、寂忘其寂者,神自入彀、炁自內出。此氣體氤氳、無頭無尾者,即是此物之發現、身外身之始兆也。

最後,在女子修煉中也強調守戒與修心煉性的重要性。經中說:「蓋性不徹者命難存,戒不嚴者功不篤也。」

但是,並不要求女性出家住廟,脫離世俗生活:「欲事超凡,先淨凡思,繼空三界;而不愆內則,不媚鬼神,孝敬慈祥,無違夫子;柔順利貞,不違坤道;動則循理,靜則釋如;寓道妙於執箕執帚,悟火候於執爨執炊。」對於普通女性來說,這其實化解了修道與世俗生活之間的矛盾,降低了修行的難度,這大概就是金蓋山閔派有眾多女修弟子的原因之一。

第一,重視戒律,強調守戒以煉性。《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開篇即指出,「按女修,應受九戒。戒律曰:行持不退,大有利益,戒果圓成,不經地獄之苦,生逢十善之家,名登紫府,位列仙班」。

以「九戒」 文為第一則,而以「本命」文為第二則,即是表明先性後命之義。修性,正所以保命。正如《雙修寶筏》中所說:「蓋性不徹者命難存,戒不嚴者功不篤也。」

第二,從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與醫理結合,強調女子以血為本,注重存想和按摩。在功法次第中,不忘隨時關照女性生理之特點,以防出現病理現象。

第三,重視開玄關一竅,與金蓋山閔派風格一致。

第四,功法次第清晰明白,易於上手。因而流傳甚廣,在女子修煉者中被奉為聖經寶典。

第五,關於清修與雙修的問題,閔一得的女丹思想主要來自沈太虛的傳授,而沈一炳則稱得自不二元君與李泥丸。孫元君是女丹清修派的代表,因而這也意味著《西王母女修正途十則》為清修丹法。而另一部丹經則題名中即有「雙修」一詞,是否意味著乃是雙修丹法呢?考之具體的內容則與雙修無關,唯一提及雙修的,即是「按摩」與「存注」並用,乃「一己雙修」之意,實即胎息中機感機應而證天仙、地仙、神仙、水仙、人仙之果的具體功法。雖遠隔山水,亦感應立至,不是尋常觀念中男女合氣之術。(編輯:行雲)

騰訊道學獨家整理編輯,本文原載於《中國道教》2016(02),文/陳雲,轉載請註明原出處及作者。

相關焦點

  • 到底瑜伽士為什麼要和這麼多女人「雙修」?
    森嚴到我們這些女居士想去買東西都不是那麼方便,必須在女眾活動期間才可以去商店,不可以見男眾。  (2)沒出家的瑜伽士。人家都沒出家了,你還不讓人家結婚,是要搞什麼啦……但是,不是所有沒出家的人都叫瑜伽士(我也沒出家,我也信佛,我肯定不是瑜伽士啦)。漢傳歷史上最有名的瑜伽士是濟公和尚,他經典玩法是吃鴿子,人家說:「哎!你一和尚竟然吃肉!」
  • 佛道雙修的最終結果是...
    一個修道的人,你要修的道,在佛教看來根本不存在。那你說你在認識到這一層之後,如果還想佛道雙修,是不是精分?道教的修行過程,除了在體悟宇宙的本源,體道悟道之外,還要修道合道,就是你要通過種種修法,突破自我本身有限的存在,達到與道炁合真,以此變化無窮,與天地合德,長壽無極。其中艱辛,往往令常人望而卻步。
  • 細說密宗裡的「雙修」
    靜命大師,是剃著光頭,穿著袈裟的僧人,他頭上戴的是三藏法師的帽子,這種形象也在告訴我們他是一位出家人。      什麼叫「雙運」呢?在整個密法裡,男相佛的形象,代表慈悲;女相佛的形象,一般稱為佛母,代表智慧。雙運,指的是悲智雙運。慈悲和智慧必須相結合,正如有父母的結合才能生出小孩一樣,結合的重要無需猜疑。
  • [揭密]真實的藏傳佛教密宗雙修
    如果那個被選中的「明妃」就是你,你又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沒有哪個人會告訴我她要為了自己的信仰去獻身!  到底是不是做愛,最好你問我叔祖母基米雅好了。」    一位上了年紀的男人用藏語打斷了我們的對話,有人來招呼道:「二位貴客,佛母有請!」    基米雅佛母頭戴蓮花珠冠,冠環三指寬,雲髻式的灰白頭髮堆積在冠環之上。她的鼻梁有點高,是真正的「門堆」人,照寫作《靜龍之國》的梅赫拉說,真正的「門 堆」屬「蒙古--印度人種」。
  • 什麼是密宗的雙修
    ,但請問仁波切什麼是雙修呢?仁波切答:好像有許多人認為雙修法是金剛乘中的性修持法,這種說法我並不抱怨,因為已經有很多金剛乘的修持者自己沒有很小心注意了。當時金剛乘的修法在印度,被保存得十分秘密,他們做得很好,僅教給有優秀資格的弟子,在晚上無比小心地授予。
  • 藏傳佛教唐卡中的男女雙修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佛教的修行非常重視雙修。象我們經常講的:顯密雙修,福慧雙修,禪淨雙修,止觀雙修,悲智雙修,定慧雙修等等,都是雙修法門。那麼藏傳佛教的雙修和這些雙修有什麼聯繫或不同呢?  首先來說說漢地人眼中的雙修。大部分漢地人看到「歡喜佛」時,腦海裡馬上就會浮現出「這是男女性交」的想法。魯迅先生有句著名的話:心裡不乾淨的人,看到一塊肥皂都可以聯想到女人洗澡。
  • 佛教密宗「男女雙修」的驚天秘密
    背後什麼事都幹,當面不承認,還要掛上仁義道德的門帘。但是世界上卻有兩個宗教的宗派中,是面對現實,不逃避也不掛門帘,也不以道德及宗教情操信仰來壓抑。這是密宗和道家的南派。性慾是生理自然的作用,但雙修到底不是究竟法,這個問題很需要研究。大喇嘛活佛,很多主張非如此雙修不能得成就,然究竟效果如何?
  • 揭秘密宗的男女雙修,實為輪姦少女
    如果那個被選中的「明妃」就是你,你又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沒有哪個人會告訴我,她要為了自己的信仰去獻身!實地訪問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 (古子文 著)我和扎凱撒仁一早從普那卡出發,沿谷地正南往正東行,翻過一道山梁又是一條谷地。谷中有一群房舍,那就是東莎宗(也寫作「湯薩」),老遠就看見東莎堡巍然屹立。
  • 「歡喜佛」和「雙修」的真相.
    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繆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起名字叫「歡喜佛」。藏傳佛教的喇嘛,大多是出家人,但也有少數在家有妻子的修行人,包括我們的祖師爺蓮花生大師,也有太太,他並未出家,從他的形象就能看出來,披頭散髮,留著小鬍子。(包括觀音菩薩在內的眾多菩薩也是如此)是大成就者瑜珈士的形象。靜命大師,是剃著光頭,穿著袈裟的僧人,他頭上戴的是三藏法師的帽子,這種形象也在告訴我們他是一位出家人。什麼叫「雙運」呢?
  • 香蜜沉沉燼如霜雙修是什麼意思 雙修是行房事的意思嗎
    香蜜沉沉燼如霜雙修是什麼意思 雙修是行房事的意思嗎  這部劇是真的好好看啊,楊紫真的也是可愛本愛了,第一二集節奏,標記地點都很好,後期希望保持,後面虐的那段一定要鋪陳好,否則真的是分分鐘想罵錦覓了。那麼香蜜沉沉燼如霜雙修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原創]:密宗雙修和道孚縣燃姑寺108尊雙修佛像
    很多隊友對密宗雙修好奇不已,我們特地從「念青藏傳」微信公眾號找來一篇關於密宗雙修的文章 ,希望能消除大家對藏密雙修的好奇和誤解,並正確地理解這一修行功法。最高級的灌頂儀式是修無上瑜伽密之灌頂。其過程是:修密弟子找一個12歲,16歲或者20歲的處女,引到密室內用幔帳包圍住的屏內,將此女獻給上師長,此女被叫做「明妃」(佛母)。然後由上師加持「金剛蓮花」(男女生殖器),將「俗女身觀空後,生天女身」。然後上師攜「明妃」進入入屏幕內,行「大瑜伽怛特羅法」(「男女和合之大定」,通俗地說就是性交,然後「入定」)。弟子在幕外以布遮目跪候。
  • 性命雙修與內家拳
    自古丹道有南北二宗,南派講究先命後性,而北派走先性後命的路子。內家拳當然是要性命雙修了,在這一點上,從張義善和胡海牙等對於太極拳的高度評價中就能夠看出。胡海牙先生的《仙學指南》有云:「內家拳注重鍛鍊腰腎,其實元氣(命)之所在;注意培養動靜,其實元神(性)之所在。故拳道之學,實即性命雙修之學。」由此可知,參禪修道之人不能對內家拳小覷。
  • 佛教密宗男女雙修與印度瑜伽女崇拜
    如果那個被選中的「明妃」就是你,你又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沒有哪個人會告訴我她要為了自己的信仰去獻身!   實地訪問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 (古子文 著)我和扎凱撒仁一早從普那卡出發,沿谷地正南往正東行,翻過一道山梁又是一條谷地。谷中有一群房舍,那就是東莎宗(也寫作「湯薩」),老遠就看見東莎堡巍然屹 立。
  • 藏傳佛教密宗「雙修」
    密宗「歡喜佛」男女雙修的真相,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繆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起名字叫「歡喜佛」。藏傳佛教根本沒有所謂的「歡喜佛」;雙修、雙運,不是指男女交合。
  • 藏傳佛教為什麼要雙修?雙修是什麼?參與過雙修的宗教人物自述
    90年代初,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一本書叫做深入藏地,這本書在2002年由中國社科院出版是研究西藏的重要紀實文獻,在這本書的第六章當中,古子文記載了一段他和藏族朋友,穿越國境訪問不丹佛母朱巴·基米雅的故事,這段記錄似乎是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唯一一段,參與過雙修的高級宗教人物的自述。
  • 揭秘真實的密宗男女雙修
    如果那個被選中的「明妃」就是你,你又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沒有哪個人會告訴我她要為了自己的信仰去獻身!壁畫上的這些大神都摟著女人,被統稱為『歡喜佛』,女的被統稱為『佛母』。我叔祖母年輕時就充當過那神懷中的角色……」哇!扎凱撒仁的介紹好讓我吃驚!讓我更吃驚的是牆上的那些雙修的菩薩!
  • 揭秘密宗歡喜佛和雙修的真相
    現在有很多人,提到藏傳佛教,就繆傳說:藏傳佛教,一定要「雙修」,還給藏傳佛教造像中的雙身像,起名字叫「歡喜佛」。
  • 身心合一,形神兼養,性命雙修,深度長文!
    《武術匯宗》說:「性之根謂神」。那麼,性是哪種神呢古人一般將它歸為元神類。(1)《重陽祖師授馬丹陽二十四訣》云:「性者是元神」。《道家丹鼎門》云:「恍惚元神,真性之根」。可見,存心養性乃為養神之道,深受古代養生家的重視。現在有人將古代一些注重精神修養的理論統統斥之為唯心主義的東西,是過於簡單和武斷了。精神對於物質具有反作用,人的心理因素會影響人的生理功能。
  • 《光明大手印》:雙修非唯一的方法
    因為,密宗大手印確實有一種「雙修」的法門,而且正如葉曼老師所說,其要求非常高,不是誰都能修的,如果有誰打著雙修的名義行男歡女愛之事,在密宗的說法當中,是要墮入金剛地獄的。但是,「雙修」並非密宗大手印的全部內容,也非密宗修行的全部內容。
  • 性命雙修
    道中說:「性命雙修」。問者說:「一體三身」。於人為「靈、性、命」,為「性、心、身」,又一說「性、心、命」。「靈」、「性」是自性。如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