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美股上市公司拼多多(NASDAQ:PDD)的股價再創新高,「加班門」事件似乎絲毫沒有影響拼多多在資本市場的受追捧程度。
但是在輿情上,拼多多的表現可就沒有這麼靚麗了,甚至可以說是一塌糊塗。
23歲的年輕員工猝死在加班回家的路上,拼多多官方知乎帳號的冷漠回應,令輿論沸騰。
加班、猝死、年輕女性、網際網路大廠,所有這些元素交織在一起,本身就足夠引發輿情危機,然而拼多多公關的一番神操作,更是將危機引到更深處,求錘意圖明顯。
職場社交平臺爆料,拼多多知乎帳號回應
事件緣起於一次職場爆料,某社交平臺上有一條帖子稱其好朋友,拼多多新疆買菜妹子凌晨一點半下班路上猝死,才23歲。
這一句話是對事情的描述,集合了所有關鍵要素:23歲、年輕女孩、拼多多、凌晨一點半下班、猝死。
如果僅僅是這一句話,最多也就是對事實的陳述,還不足以引起太大的共情。緊接著這句話之後,發帖人繼續問道「真的沒人敢出來講一句話嗎?這到底是什麼鬼公司?願天堂沒有痛苦,你可以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孩。」
後面跟的這兩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對拼多多和所有看到帖子的人說的,質疑此事被「封口」;第二層則是對自己的好朋友說的,寄託哀思。
這條帖子透露出的信息不止是拼多多一位年輕的女員工因加班到深夜而猝死,還暗含著拼多多內部壓下了此事,以至於「沒人敢出來講一句話」。
那事實是否是這樣呢?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拼多多就這一疑點有任何回應。
從後來發生的一系列情形來看,可能從一開始拼多多就不打算回應,只是被一個意料之外的角色亂入了。
亂入發生於知乎上的一條回答,有人提問「如何看待網傳拼多多員工加班後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標註為已認證的官方帳號「拼多多」在該提問下如此回答:
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本來還沒有太多人注意到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而來自官方帳號的回應則在短時間內傳遍網際網路公司,甚至破圈到成為百度熱搜,引發全民熱議。
原因就在於這一掛著官方帳號的回應內容實在太過「冷血」,員工猝死,卻被說成這是「用命換錢」,不但給資本(拼多多)撇清責任,還把鍋甩給了時代和社會、以及猝死員工個人。
短短的一個回答包含著三層意思:
第一層,先給出一個結論:「用命換錢」普遍存在,越到底層越是如此。
第二層,接著給出原因:「用命換錢」不是資本的問題,也就不是拼多多公司的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時代的問題。
第三層,從時代過度到個人: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選擇安逸就只能窮困潦倒,選擇搞錢就只能拼命,而該員工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表面上這個回答給了猝死員工選擇權,實際上是將員工猝死歸罪於其選擇了「用命換錢」的邏輯,所以對於猝死的後果應該自負其責。
而這個回答還特別同理心地暗示雖然員工猝死了,但是她的「選擇」並沒有錯,因為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繼續給外界打雞血、灌雞湯。
最後,回答還不忘暗地裡諷刺、回懟,「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意思是你們不努力是你們的事,我們可是「奮鬥b」呢。
現在知道為什麼拼多多員工猝死事件這麼快就上了熱搜了吧?
實在是這個官方帳號的回答太搶戲了。
拼多多突然闢謠,給知乎來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邊網友還在熱議拼多多知乎帳號的回答,那邊拼多多公關上場了,迫不及待地利用媒體關係發布了闢謠聲明。
在1月4日下午的《說明》中,拼多多官方以附件的形式將知乎上的拼多多官方帳號回答截圖,並蓋上一個「謠言」的戳,稱「在此公告之前,拼多多從未發布過網傳截圖的『官方回應』。我們堅決反對截圖上的觀點。」
這一記闢謠不止讓網友立時懵圈,也讓知乎感到詫異。
明明是標註為拼多多官方認證帳號,怎麼拼多多還不認了呢?
如果拼多多不認可知乎帳號的「官方身份」,那麼知乎可就要為這個「回答」兜底了。
像「回答」所說一樣,「我們都有選擇」。知乎的選擇是不背鍋。
很快知乎也發表了聲明:
「拼多多」系知乎註冊用戶,其身份真實無誤。知乎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流程和機制。
拼多多官方帳號在4日8時19分49秒創建了上述回答,並在20分17秒刪除了回答。
簡短的聲明,表明了兩個信息:
第一,知乎上的「拼多多」帳號是拼多多官方認證的帳號,身份真實無誤。
第二,上述回答是該「拼多多」帳號自行創建並刪除。
話裡話外,明白無誤地告訴拼多多,別甩鍋,帳號與回答都是你們自個兒的,沒有被盜號,更沒有人偽造拼多多的帳號。
這一記反闢謠看得人尷尬症都犯了。
前腳剛否認三連,後腳就被人掀了老底。
拼多多的公關剛上場就被KO,卻連對方「不講武德」的話都說不出口。
反轉之後推出臨時工,按手印寫說明撇清責任
如何強行挽尊?
唯有祭出臨時工法寶。
拼多多在第二次聲明中稱,「該內容系拼多多品牌營銷合作公司員工『李某某』編寫發布。」還附帶上了「李某某」手寫的情況說明。
為了避免被知乎再次打臉,這份情況說明要素俱全,不但有發布手機型號、版本、序列號及IEMI信息,還給出了時間線,是李某某個人看到話題熱榜後,自行回復卻並沒有想到登陸帳號不是個人帳號而是拼多多的官方帳號,等發現登陸錯了帳號後又立刻做了刪除處理。
這一份聲明從邏輯上似乎是站住腳了,也將發布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僅僅保留了一個「失察」的過失——對官方帳號管控不嚴。
但是這份聲明恰恰和員工猝死事件一樣,折射了拼多多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是有多麼的冷漠與無情,完全忽視對人的關照,沒有任何人文關懷的內核。
且不說這份聲明將責任完全推給一個95後臨時工,僅僅是讓臨時工手寫的情況說明就透露出拼多多的傲慢。
情況說明中,「李某某」需要把自己的身份證號、就職公司等信息暴露出來,就為了「證實」有這麼一個「李某某」的存在,還要按上鮮紅的手印,明確法律上的責任。
「我甚至能能想像出這個95年小朋友被逼著籤字按手印的場面。」有網友如此評論。
在現代社會,名字是公民的符號,是公民意志與人格的形式表現。而按手印一般是當事人不會寫字時的一種替代,並且按手印並非是個人自由意志的直接體現,舊社會的刑訊逼供、屈打成招的最後一步,就是讓人的手印被按在罪狀上。
拼多多公關竟然不惜讓臨時工以按手印的方式來證明拼多多官方的清白,可以想見拼多多有多急於從員工猝死事件的不當回應中脫身。
而正是這種用力過猛的闢謠與澄清、拉臨時工出來說明情況等行為,更加讓外界看到拼多多的價值觀有多扭曲。
員工加班猝死叫「用命換錢」的時代,出了事讓臨時工出來說明則要通過按手印的方式強力「證明」。雖然前一句話不是拼多多官方說的,但是說了這個話的臨時工恰恰是被要求按手印之人。
這可真是怪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