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是一種複雜的動物。對格萊美而言,以往每屆對它的批評,都集中在格萊美不尊重民意上。因為在大多數時候,提名領跑並被提前看好的藝人,最後往往鎩羽而歸,這種冷門效果,也讓很多人批評格萊美的刻意為之。
而在今年,當Billie Eilish以五項大獎的成績,眾望所歸地成為大贏家之後,有很多人又開始批評格萊美的沒有新意。仿佛去肯定一個早已經被市場肯定的歌手,就喪失了個性和獨立精神。
Billie成2020格萊美最大贏家
但反過來看,今年格萊美如果不讓Billie Eilish成為大贏家,那後果……簡直不敢想。當然,事實證明格萊美是對的,作為2019年歐美樂壇的標誌性音樂人,Billie Eilish提早就獲得了市場與口碑的雙重認可。
尤其是她的音樂類型,她製作音樂的方式(和哥哥在臥室內完成錄音製作),都代表著這個時代、也是未來時代的主流,從樹典型的角度考慮,Billie Eilish都是一個最恰當的人選,而且還能讓格萊美因此跨進新時代,在新的十年裡,依然可以在新一代年輕人群體裡,得到權威性的延續。
Billie和哥哥
Billie Eilish在本次格萊美頒獎禮上,共獲得五個獎項,而且個個都是大獎。除了流行類的「最佳流行演唱專輯」之外,Billie Eilish還包攬了綜合類(也叫通類)裡「最佳專輯」、「最佳製作」、「最佳新人」和「最佳單曲」所有四個獎項。考慮到「年度新人」是一位音樂人一生僅此一次的機會,這種包攬也是難得一見的。
當然,Billie Eilish並不是第一位獲得四大綜合類獎項的歌手,雖然有的媒體在第一時間把她當成了第一位。但事實上,在1981年,一位現在已經沒什麼人知道的歌手Christopher Cross,已經做到了,這也讓他成為格萊美歷史上第一位包攬四大綜合類獎項的歌手。而在2003年第45屆格萊美頒獎禮上,Norah Jones也差點成為第二個包攬四大綜合類獎項的歌手,因為憑藉專輯《Come Away With Me》和單曲《Don’t Know Why》,她也同時出現在四個獎項裡,只不過因為根據格萊美的規則,單曲獎項要頒獎創作人,而《Don’t Know Why》並非由Norah Jones本人創作,也讓她差之毫厘的失之千裡。
第一個包攬格萊美四大通類獎項的Christopher Cross
不過,考慮到拿獎之後的Billie Eilish,也僅僅只有18歲多了一個多月,有這個年齡保底,她所創造的紀錄,恐怕幾十年之內都不會被人打破。
今年格萊美的另一個贏家,是獲得「最佳流行歌手」、「最佳當代城市專輯」和「最佳傳統R&B歌手」三個大獎的Lizzo,一首在2017年推出的單曲《Truth Hurts》,在2019年終於得到了爆紅。而Lizzo,今年也不過31歲而已。
Lizzo
另一位出生於1999年的新人Lil Nas X,這一次因為Billy Ray Cyrus的《Old Town Road》,獲得了「最佳流行合唱」和「最佳音樂錄影帶」兩個大獎。而無論是《Old Town Road》還是《Truth Hurts》,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那就是它們都是網絡社交平臺火起來的作品,就是我們常說的神曲。
Lil Nas X
當越來越多的新人,幾乎完全靠網際網路成就時,也可以看到歐美傳統的唱片工業體系,同樣已經到了被洗牌的程度。這也是格萊美目前的生存問題,畢竟作為一個專業的學院類獎項,格萊美從出生那天起,就背靠傳統的唱片工業體系,而如今傳統的唱片工業體系分崩離析後,如何和新生的網際網路平臺共生、共創、共贏,也是未來格萊美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其實不僅僅只是音樂傳播平臺和渠道的問題,包括音樂類型也有著重要的變化。在以往, 格萊美的音樂風格分類,是非常清晰明了的,但隨著音樂跨界的程度越來越大,很多以往自成一派的音樂風格體系,相互間的邊界也就越來越模糊。
比如這些年越來越不被人關注的搖滾樂獎項,一是現在的搖滾樂,確實被嘻哈、電子等音樂類型,壓得抬不起頭,也沒有出現特別亮眼的新生代音樂人。二就是現在的搖滾樂,風格已經越來越模糊。比如今年格萊美上,拿到「最佳搖滾歌手」和「最佳搖滾歌曲」的Gary Clark Jr.,他的音樂就和印象中的搖滾樂,不是一個路子的。嘻哈的鼓點,大量的採樣,根源布魯斯斷片的吉他演奏,都讓他的音樂更像是一種跨界音樂。以這樣的情況延續,未來 格萊美在音樂風格獎項的劃分上,應該還要不斷適應時代的特點,進行重新的調配。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