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地理 | 走進世界公園、鐘錶王國——瑞士

2021-02-17 地理蹊


瑞士全國地形高峻,以山地為主,全境分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佔總面積的60%,其國境幾乎全在阿爾卑斯山脈中)、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三個自然地形區。高山與湖泊很多,耕地極少。多冰川侵蝕地貌。瑞士享有「歐洲屋脊」之稱,也就是因為阿爾卑斯山橫貫全境,地勢高峻。


瑞士地處北溫帶,各地氣候差異很大。阿爾卑斯山形成了瑞士氣候的東西分界線。瑞士夏季不熱,冬天很冷,常有下雪結冰現象。

地理位置與多變的地形造成當地氣候的多樣性。瑞士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但各地分布不均。阿爾卑斯山區南部屬地中海氣候,夏季乾旱、冬季溫暖溼潤。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氣候具有明顯的過渡性,自西向東,由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局部高海拔地區屬於高原山地氣候

山區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遞減,在山谷地帶冬季易形成逆溫現象。方位對局部地區的氣溫也起一定作用,朝南的山坡比谷地和朝北的山坡溫度要高。降水也深受地形的影響,高山峻岭處降水量遠遠超過中部高原一些地區及河谷地帶。


瑞士有「歐洲水塔」之稱。歐洲三個主要的河流:萊茵河、羅訥河(法國主要河流)和因河(多瑙河的支流)均發源於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

主要河流有:萊茵河、阿爾河(是瑞士最長的內陸河) ,羅納河(是瑞士第二大內陸河),湖泊共有1484個,其中最大的是萊蒙湖(又名日內瓦湖)

瑞士的礦產資源匱乏,僅有少量鹽礦、煤礦、鐵礦和錳礦,但瑞士水力資源豐富,利用率達95%。瑞士的淡水資源站歐洲總量的6%。瑞士的森林覆蓋率為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生產生活所需能源、工業原料主要依賴進口。

瑞士為世界競爭力最強的國家,其創新力表現為歐洲最佳,同時也為西方世界中私營部門較為發達且稅率較低的國家,為發達國家中總稅率較低的國家。3月份聯合國評出「全球10大最幸福國家」,瑞士位居第二。

瑞士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燕麥、馬鈴薯和甜。肉類基本自給,奶製品自給有餘。

 


工業是瑞士國民經濟的主,工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製造業為瑞士最重要的產業,瑞士的主要工業部門包括:鐘錶、機械、化學、食品等部門。鐘錶業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業。是世界最大的鐘表生產國之一,同時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國。化學工業也是瑞士工業的重要支柱。除雀巢、ABB、諾華、瑞銀等是瑞士的全球500強企業外,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


 

瑞士的交通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但瑞士人是除了日本人之外使用鐵路設施次數最頻率的人。


瑞士如同一個童話王國,旅遊業發達。


伯爾尼是瑞士首都、行政中心,也是一個文化和旅遊城市。位於瑞士的中西部。阿勒河把該城分為兩半,西岸為老城,東岸為新城,橫跨阿勒河的7座寬闊大橋把老城和新城連接起來。伯爾尼氣候溫和溼潤,冬暖夏涼。 伯爾尼是一座具有800年歷史的名城。其老城作為歐洲保存最為完好的中世紀古城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但它的名頭沒有蘇黎世大。


蘇黎世,歐洲重要的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瑞士第一大城市,世界上整體生活指標最高的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國際足球聯合會總部也設在蘇黎世。 蘇黎世是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坐落在蘇黎世湖北岸,阿爾卑斯山的腳下。蘇黎世湖畔和利馬特河沿岸綠樹成蔭,被譽為「花園城市」。蘇黎世屬地中海氣候,海拔556 米,這裡四季較為分明,氣候宜人。



日內瓦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位於日內瓦湖西南角,有超過200個國際重要機構設於日內瓦,其中包括了聯合國駐歐洲總部、國際勞工組織、萬國紅十字會等、童子軍總部、婦女和平自由聯盟,可謂是一個國際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被世人譽為「和平之都」。日內瓦湖終年不凍。


瑞士有眾多的世界組織(圖來自央視新聞)

國際足聯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瑞士經濟發達,素有「鐘錶王國」、「金融帝國」和「會議之國」之稱。


 (1)描述瑞士的地理位置特徵。(6分)

(2)分析瑞士發展製造業的區位條件(8分)

 

(1)瑞士是歐洲西部位於溫帶的內陸國,西接法國,東接奧地利,南鄰義大利,北與德國為鄰。阿爾卑斯山脈從南部橫貫全境。(6分)

 

(2)有利條件:以鐘錶為代表的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基礎雄厚;勞動力技術熟練,工藝精湛;旅遊業、會展業發達,可以為其提供廣闊的市場;廣為人知的知名度使其有廣闊的國際市場;金融業發達進一步促進了製造業的發展。(每點2分,答3點即可得6分)

不利條件:山地多,原料、能源貧乏(2分)

(2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瑞士地形圖

 

材料二  瑞士有「鐘錶之國」的美稱,雖然年產鐘錶量僅佔全球產量的3%,但出口額卻佔了國際市場銷售額的40%。瑞士鐘錶業的成功靠的是瑞士品牌及對科研、設計、技能培訓和售後服務的巨額資金投入。

 

  材料三  據統計,我國鐘錶產量佔全球市場的70%,但出口額僅佔全球市場的10%,中國鐘錶企業及其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信譽度和影響力微乎其微。在國內市場,國產手錶銷售收入遠低於國外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額,我國鐘錶業大而不強。 

 

(1)描述瑞士的地理位置,並分析說明其人口的主要分布區。(12分)  

 

(2)簡析我國鐘錶業雖然大但卻不強的主要原因,並說明瑞士鐘錶業給我國鐘錶業發展帶來的啟示。(8分)

 

(1)位置:地處歐洲中南部(2分);東鄰奧地利、列支敦斯登,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2分);地處北溫帶/中緯度地區(主體在6-10°E,46-47°N之間)(2分)

人口分布:北部等高線稀疏(2分),說明地勢比較平坦(2分),利於人口分布,所以該國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2分) 

 

(2)主要原因: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滯後;缺乏國際品牌;售後服務不到位(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     

啟示: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創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推進鐘錶行業的產業升級,拓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積極承接鐘錶強國的產業轉移。(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

(2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羅納河是歐洲的一條重要河流,發源於瑞士伯爾尼山的羅納冰川,先由東向西流經日內瓦湖後進入法國境內,從源頭至日內瓦湖,羅納河為冰川、峽谷河段,兩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將泥漿水傾入清澈的日內瓦湖。羅納河是「吐納」日內瓦湖水的主要河段,在瑞士日內瓦的附近,羅納河與阿爾沃河在此交匯。從日內瓦湖流出的羅納河水在左側清澈見底,而從歐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爾沃河水在右側卻湍急渾濁,兩河交匯形成非常明顯的界線,成為「涇渭分明」的奇特景觀(左下圖)。右下圖示意羅納河部分流域。


(1)判斷圖中羅納河、艾爾沃河交匯處形成「涇渭分明」的奇特景觀最可能出現的季節,並分析其原因。(10分)

 

(2)簡述羅納河對日內瓦湖的影響。(6分)

 

(3)根據羅納河流域特徵,說明其在瑞士境內的主要開發方向及理由。(8分)

【解析】(1)根據題幹分析可知,出現涇渭分明,說明河流含沙量大,而羅納河、阿爾沃河均發源於阿爾卑斯山脈,而夏季氣溫高,高山冰川積雪融化量大,導致河流徑流量大,由於山地地形,地勢起伏大,水流湍急,衝刷強烈,導致該河的含沙量大。但是羅納河在兩河交匯處的上遊有個湖泊,因此從羅納河上遊攜帶的泥沙在湖泊沉積,導致羅納河的河水在出湖泊之後含沙量減小,河水比較清澈。而阿爾沃河從上遊攜帶的泥沙,流向下遊,河水渾濁。因此在羅納河、阿爾沃河兩河交匯處,羅納河一側河水比較清澈,而阿爾沃河一側河水比較渾濁,出現涇渭分明的現象。

(2)影響包括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讀圖可知,羅納河注入日內瓦湖,對日內瓦湖來說,羅納河的注入,給日內瓦湖提供了水源的補給來源保障。不利方面主要是羅納河注入河水的同時,也帶來了泥沙的沉積,導致河床太高,湖泊的調蓄功能會下降。日內瓦湖的湖水通過下遊的羅納河下洩出去。

(3)羅納河流域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適宜修建大壩,開發水電,也可以開發漂流。流域內環境優美,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可以發展旅遊業。

 

答案:(1)夏季  原因:羅納河上遊河流搬運來的泥沙在湖中沉積,使得該河流出遊時泥沙含量大大減少,河水清澈;阿爾沃河源自阿爾本斯山區,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徑流量大,由於地勢落差大,水流湍急,衝刷強烈,導致該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渾濁。

(2)羅納河是日內瓦湖的主要補給水源;攜帶泥沙在湖中沉積抬高湖床。也是日內瓦湖的下瀉通道。

(3)發電和漂流(旅遊)。瑞士境內以山地為主,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適宜水電開發;境內山清水秀,風光秀麗,對遊客吸引力大。

(28分)閱讀以下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瑞士風光優美,被譽為「世界公園」。高大的阿爾卑斯山橫貫中南部,境內河湖眾多,日內瓦湖是形成於第四紀冰期的冰磧湖。瑞士的首座價值達12億美元金礦在阿爾卑斯山脈的一個小鎮被發現,然而該鎮長期以來沒有開採。下圖為該區區域圖。

 

材料二:500米到2500米高度的山地環境比較適宜人類居住。1000米左右的山區是長壽者集中區。原蘇聯高加索山區,南美安第斯山區,我國廣西山區,都是著名的長壽區。

(1)材料一:圖中山脈名稱是                ;山脈是               走向。(4分)

(2)瑞士風光優美,被譽為「世界公園」,因此適合發展             。瑞士也有「鐘錶王國」之稱,影響瑞士鐘錶製造業的主導因素是            。(4分)

(3)第四紀冰期時,冰磧物在日內瓦湖附近堆積,形成低凹地,羅訥河流至此處積水成湖,因此有人說「羅訥河促成了日內瓦湖」,但是也有人說「羅納河卻又在不斷消滅它」,請用所學地理原理解釋這句話的含義。(6分)

(4)該鎮為什麼不開採金礦,試分析其原因。(8分)

(5)根據材料二,請從地理視角,分析山區長壽的原因。(6分)

 

試題分析:

(1)結合經緯度判斷,瑞士是歐洲中部國家,南面是阿爾卑斯山脈,山脈呈東西走向。

(2)根據材料一,被譽為「世界公園」,所以適宜發展旅遊業。鐘錶製造業的主導因素是技術,瑞士技術水平高,有鐘錶王國的稱號。

(3)羅訥河給湖泊形成帶來了水源,但是該河流穿行於阿爾卑斯山區,落差大,水流急,結地表侵蝕作用強,攜帶大量泥沙,匯入日內瓦湖後,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到湖底。導致湖泊面積和容水量變小,所以有人說「羅納河卻又在不斷消滅它」。

(4)金礦開採過程中必然破壞地表植被,加重水土流失,汙染水源和空氣。開採需要大量工人、機械進入,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生態環境被破壞,不利於該旅遊業的發展。開採會開挖大量土石,可能造成地面下沉、塌陷等地質災害。影響人們生活的安全。

(5)山區人口密度小,林木茂盛,空氣新鮮,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高,有益於健康。山區無酷暑嚴寒,溫度適中,適合居住,對人體健康影響小。根據材料二分析,500米以下空氣密度大對人體有一定負擔,2500米以上氣壓過低,含氧量不足,容易產生呼吸困難和高山反應,500米到2500米高度氣壓比較適合人體。山區生活飲水主要來自地下泉水,無汙染,有利健康。山區人們每日走山路,鍛鍊身體,生病少,所以山區長壽。

答案:(1)阿爾卑斯山脈;東西(4分)

(2)旅遊業;技術(4分)

(3)羅訥河穿行於阿爾卑斯山區,落差大,水流急(2分),侵蝕作用強,攜帶大量泥沙(2分),匯入日內瓦湖時流速減慢,泥沙大量沉積到湖底。(2分)

(4)原因:①金礦開採會開挖大量土石,可能造成地面下沉、塌陷等地質災害;(2分)②可能破壞植被,汙染水源和空氣;(2分)③大量工人、機械進入,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2分)④生態環境被破壞,不利於旅遊業的發展;(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給分)

(5)①山區人口密度小,林木茂盛,空氣新鮮,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高。②山區無酷暑嚴寒,溫度適中,適合居住,對人體健康影響小。③500米以下空氣密度大對人體有一定負擔,2500米以上氣壓過低,含氧量不足,容易產生呼吸困難和高山反應,500米到2500米高度氣壓比較適合人體。④山區生活飲水主要來自地下泉水,無汙染,有利健康。(答對每點2分,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5分)

材料一:位於歐洲腹地的瑞士,雖然只有4.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760萬人口,資源匱乏,但瑞士旅遊業十分發達,早已成為與機械、化工並列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瑞士旅遊業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多年來瑞士每年的遊客均達6500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逾1300萬人次,年均旅遊收入近130億瑞士法郎,位居世界旅遊大國前十位,旅遊競爭力一直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材料二:瑞士旅遊圖

 

簡述瑞士旅遊業發達的原因,並分析中國遊客到瑞士旅遊的不利因素。

試題分析:旅遊業發達與否要考慮旅遊資源的類型、遊覽價值及相應交通等配套設施;影響旅遊地區旅遊發展的因素要從時間和空間距離、社會文化背景、社會是否穩定及旅遊資源本身等方面考慮。考點:本題考查了影響旅遊業發展的因素。

 

答案   原因:瑞士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集群狀況好,遊覽價值高;距歐洲發達國家近,交通通達度高;發展旅遊業的歷史悠久,有豐富的經驗和較好的旅遊設施,環境承載量大。(4分)不利因素:由於距離較遠,花時較多;由於時差、地域和文化的差異,導致出遊僅僅是走馬觀花,無法深入。(答案合理酌情給分)(答出其中1點即可,1分)        

 

 

 

(2014·保定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拉沃梯田式葡萄園位於瑞士沃州的日內瓦湖畔,腳下是波光粼粼的日內瓦湖,對岸是連綿起伏的阿爾卑斯山。葡萄園依山而建,山勢陡峭,葡萄園被石塊圍成一塊塊小格子,78千米長的坡地宛如一條時寬時窄的翠帶,絲毫看不出這裡曾是一片多石少土的荒蕪之地。

 (1)拉沃梯田式葡萄園被稱為日內瓦湖畔的「三陽之地」,請問這裡的「三組陽光」都來自哪裡? 

(2)說明拉沃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對該地區的重要意義。 

 

解析:三組陽光應包括自然的太陽光照、湖泊的倒影以及圍牆的反射。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助於該區域文化遺產的保護,增強其知名度。增大吸引力。

 

答案:(1)來自太陽、日內瓦湖倒影、圍牆反射。 

(2)增強該地區在世界上的吸引力,迎來更多遊客;促進對該地區文化遺產的保護。

 

 

 

瑞士境內擁有200多個富含礦物質的溫泉,隨著旅遊景區的開發和旅遊業的發展,溫泉不在局限於醫療和社交場所,而在旅遊勝地也有較高的旅遊價值。圖11是瑞士溫泉旅遊勝地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指出瑞士溫泉勝地的分布特點並推測溫泉形成的原因。

 

 

主要分布在阿爾卑斯山脈兩側的山麓地帶。(4分)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形成阿爾卑斯山脈)在山脈兩側產生很多的斷層裂隙;地下熱水沿斷層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溫泉。(6分)

 

相關焦點

  • 行走地理 | 這裡是瑞士
    鐘錶業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業。是世界最大的鐘表生產國之一,同時瑞士也是巧克力王國。化學工業也是瑞士工業的重要支柱。除雀巢、ABB、諾華、瑞銀等是瑞士的全球500強企業外,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 (1)描述瑞士的地理位置特徵。
  • 【跨越時空的對話】瑞士,鐘錶的國度
    說起瑞士,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鐘錶,鐘錶,還是鐘錶。因此,在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的幫助下,我們迫不及待地驅車前往拜訪瑞士鐘錶代表品牌——歐米茄(OMEGA)。穿過一條條秩序井然的街道,在風景如畫的日內瓦湖湖畔,我們走進了歐米茄在歐洲最大的旗艦店,也走進了一個鐘錶的王國。
  • 談瑞士鐘錶的優勢和不足、中國鐘錶的發展和前景——專訪劉錦成,中國鐘錶王國的締造者
    劉錦成:瑞士鐘錶業到底強大到什麼程度,我和大家講講。瑞士鐘錶的品牌舉世無雙,所有中高檔的鐘表品牌都是瑞士的,別的地方品牌都不能比的,不管是日本、中國還是美國。德國可能還能與之相媲美一點點。說實在話,世界上的中高檔品牌都在瑞士。所以我們現在都要弄個瑞士製造了,不然賣不出價格。你說你中國製造或者美國製造,想賣好價錢?不可能。這是第一點。
  • 瑞士因特拉肯奇士霍夫鐘錶店Kirchhofer
    在因特拉肯主街上的旗艦店和兩家高級鐘錶店內,可以看到全瑞士出產的數百個品牌的各款手錶,其中不少是限量甚至獨一無二的。  於爾格·奇士霍夫(Jurg Kirchhofer)是家族的第二代繼承人。「這家店1945年由我父親創建,一開始是純粹賣鐘錶的,現在也賣各種瑞士的旅遊紀念品。」
  • 【思客】吳曉波:拒絕轉型的瑞士鐘錶匠
    鐘錶業是前工業革命時期最為精密的手工業,無任何自然資源的瑞士人在這一幼掌大的天地裡死磕打磨,硬是開出一片自己的江山。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是瑞士高檔鐘錶業的黃金時代,蕭邦、伯爵、百達翡麗、愛彼、名士、勞力士、茨尼特等一批耀眼的品牌相繼創業奠基,構成瑞士高檔鐘錶生產的主力。
  • 瑞士10個鐘錶博物館
    一開始,瑞士制表業主要集中在日內瓦。很快,制表技術翻越汝拉山脈,傳播到其他地區。17世紀,納沙泰爾州的各個家庭都受制表業僱傭。19世紀中葉,制表業擴展至索洛圖恩州和伯爾尼州。19世紀末,瑞士制表業擴展至巴塞爾和沙夫豪森。而在19世紀中葉,瑞士已經取代英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手錶製造國。  對於迷戀這一手工技藝、匠人精神的擁躉而言,僅僅擁有買得到的瑞士鐘錶是遠遠不夠的。
  • 足球地理 | 瑞士,兼容並蓄的足球風格
    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會對這個國家的足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瑞士作為一個以文化多樣性為基礎建立的國家,擁有者極大地包容性。而且還因其永久中立國的背景和發達的經濟吸引了大量的移民。這樣的國家背景使得瑞士足球形成了兼容並蓄的風格。
  • 瑞士鐘錶店的黑暗未來
    今天,中國遊客在瑞士已經銷聲匿跡,鐘錶銷售商們愁眉不展。Keystone在瑞士,全球旅遊業的崩潰沉重打擊了鐘錶店。寶齊萊集團(Bucherer)近日宣布裁員數百人,但被新冠危機打亂的是整個鐘錶銷售行業。在七月這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從採爾馬特(Zermatt)爬到戈爾內格拉特(Gornergrat)的橙色齒軌小火車像往年夏季高峰期一樣擁擠。
  • 你必須要了解的瑞士手錶的地理真相,買表不再被忽悠
    但是歷史往往又與是地理相結合的,人、時間、地點是事物發展的三要素,瑞士表最終賣的是傳統與技術的文化,地理決定了哪些傳承,這也這次表叔給大家聊一聊瑞士地理的最初想法。這次談瑞士的地理不是傳統課本上的地理知識,而是與咱們喜歡的瑞士手錶密切相關的鐘表地理,有關相關的地名建議大家以法文為準,因為國內對法文這塊的翻譯很雜亂。
  • 揭秘:瑞士鐘錶業的「亡國序曲」
    近來,家喻戶曉的瑞士鐘錶陷入了深度衰退,在局部地區銷售持續是負增長。瑞士鐘錶協會的數據顯示,瑞士鐘錶出口今年前7個月同比下滑了11%,主要是受到中國反腐、歐洲恐怖襲擊和智能手錶崛起的影響。注意: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稜鏡」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將我們置頂了。這樣,您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我們。
  • 關於瑞士鐘錶業你需要知道的八件事
    © Keystone / Adrien Perritaz儘管瑞士鐘錶業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但它仍然是「瑞士製造」工藝和精密度的象徵。瑞士資訊swissinfo.ch帶您一起探索這個出口世界各地的工業瑰寶。
  • 【中國故事】打入瑞士鐘錶業「心臟」的中國人
    如今,他擁有兩家實力雄厚的瑞士鐘錶製造和加工廠,被稱為打入瑞士鐘錶業「心臟」的中國人。為讓瑞士更加了解中國,他把大量時間精力都投入到推動中瑞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上。多年的異鄉生活經歷讓楊玉明真切地感覺到,祖國越強大,華人在國外的腰板就越直。在瑞士,鐘錶製造是個古老的行業。大大小小的鐘表廠幾乎都由瑞士人代代相傳、延續至今,鮮有外人能夠涉足。
  • 中國哪個省與瑞士最相似,也最可能成為「東方瑞士」,是你家鄉?
    瑞士全境以高原山地為主,為多山內陸國;貴州全境以高原山地為主,被稱為「山的王國」,為多山內陸省。瑞士地處北溫帶,各地氣候差異很大。夏季不熱,冬天很冷。地理位置與多變的地形又造成氣候多樣性。全國年平均氣溫為8.6℃,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
  • 沒有瓦特的蒸汽機發明,瑞士的鐘表產業會做這麼大嗎?
    我是愛表叔,一個帶你探索神秘的鐘表世界、披露維修內幕的鐘表維修師傅。瑞士國土面積相對中國來說很小,但卻是名副其實的鐘表大國,也是世界公認的「鐘錶之國」。瑞士擁有眾多享譽世界的鐘表品牌,鐘錶業已成為繼醫藥化學、機械製造之後的支柱產業。瑞士每年生產的手錶中有95%以上用於出口,手錶工業更是瑞士出口經濟的龍頭產業。
  • WWSH2020|走進「鐘錶與奇蹟」:玩轉靈感與創意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首次登陸上海,在9月9日至13日於西岸藝術中心盛大舉辦。表展期間,11個參展品牌為媒體、零售夥伴及鐘錶愛好者獨家呈現浩瀚的高級制表世界與全新力作,也讓中國的鐘表收藏家、愛好者近距離地感受到高級制表的獨特魅力。「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首次登陸上海。
  • 瑞士的科技創新環境
    瑞士軍刀、瑞士鐘錶、精密儀器、醫藥藥品、雀巢咖啡、巧克力,「借船出海」、「借雞生蛋」。歷史根源,文化傳統,「三個皮匠,諸葛孔明」。米蘭的汽車造型創意被送上飛機,在底特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寫照。
  • 行走在瑞士琉森
    琉森有發達的有軌電車和汽車網絡,有遍布景區的高級酒店和優質服務;琉森的中國遊客逐年成倍增長,已成為瑞士中國人到訪最多的城市。琉森不屬於奢華,而屬於優雅。對於瑞士的了解,也僅限於曾經學過的地理和歷史課本,以及後來自己閱讀的外國小說和影視作品, 看的最多的應該是二戰歷史。
  • 巴塞爾鐘錶展沒了,瑞士鐘錶周要來了?
    ▲ 關注《鑽石觀察》,了解鑽石行業巴塞爾世界(BaselWorld)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了。這個經歷了百年起落的展會算是真的被時代給淘汰了。WatchPro透露的消息說,MCH似乎是註冊了一個新的展會品牌,叫「瑞士鐘錶周」(Swiss Watch Week),並且打算搬遷到一個只有14萬人口的小城市——洛桑(Lausanne)。洛桑和日內瓦的直線距離大概40公裡左右,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如下圖)。
  • 疫情導致三月份瑞士鐘錶出口遭重創
    ▲關注《鑽石觀察》,了解鑽石行業由於疫情帶來的市場壓力,瑞士鐘錶出口在三月份遭到重創。據瑞士鐘錶行業報告顯示,當月的(鐘錶)出口額同比下滑22%,為13.6億瑞郎(約合14億美元)。大部分目標市場均呈現急劇下跌,其中義大利市場下滑58%,香港地區下滑41%,英國(瑞士鐘錶在歐洲最大的市場)下滑34%。有意思的是,美國市場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反而上升了21%,達到2.27億瑞郎的規模。中國大陸市場也不錯,上升11%,為1.56億瑞郎。
  • 瑞士的12個世界遺產全記錄
    之後,歷經中世紀末期的宗教改革、各國爭奪等紛爭,直到《1848年聯邦憲法》的確立,瑞士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聯邦制國家。 自1983年至今,瑞士共有12處獲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其中9處為文化遺產,3處為自然遺產。多年來,「瑞士深度遊」實地走訪了幾乎全部,本期按其錄選年份先後予以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