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來,吉林省大安市積極部署各項防汛安全工作,未雨綢繆全力做好防汛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一江兩河」安全度汛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全面壓實各級防汛責任。在汛前對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組成單位和人員及時進行調整。明確了市級領導及部門包保嫩江灣、洮兒河、霍林河、水庫及城區防汛工作分工。各沿江、河的鄉(鎮)、場(站)分別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在8個中小型水庫設立公示牌,將嫩江、洮兒河堤查險責任人、技術責任人、督察組責任人直接落實到村到人。同步落實城市易澇點排水防汛職責,明確任務、細化點位。組織修訂了《大安市城市防洪、嫩江和洮兒河防洪應急預案》《防汛排澇應急預案》等5個應急預案,完善1座中型水庫和7座小型水庫的防汛預案,制定了8個中小型水庫防禦洪水調度方案,確保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統籌抓好防汛物資儲備。本市級已儲備鐵線5噸,無紡布1萬平方米,架木桿5000根,帳篷649頂,摺疊床1104張,發電機18臺,棉被900條,棉褥144條,毛毯2976條,棉衣棉褲等各類服裝5893件。同時,通過向省物資儲備局和省防辦申請設立了省級物資儲備點,現已到位編織袋20萬條,無紡布2.4萬平方米,編織布3萬平方米,鐵線20噸,衝鋒舟2艘,橡皮船10艘,臨時照明設備2套,吸水膨脹袋3000條,洩洪防護墊214平方米,救生衣500件,防汛物資總價值約200萬元。還可籌集防汛編織袋60萬條。
認真開展汛前安全檢查。汛前水利、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對江湖、水庫、城市易澇點以及地質災害等重點區域進行了全面排查,未發現重大薄弱點。
提升防汛抗險應急能力。依託消防綜合救援專業隊伍,落實群眾性搶險隊伍21支,落實人員2600人,組建了75人抗洪搶險專業突擊隊。舉辦了防汛抗旱業務培訓班,對全市鄉鎮、街道、場站等具體工作人員和嫩江、洮兒河全部巡堤查險人員進行了培訓。從6月1日進入汛期開始,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做到領導到位、值班人員到位、職責到位、責任追究到位。
強化防疫防汛安全值守。密切監視雨情、水情、汛情發展變化,進一步加強應急聯動、災害監測和會商研判,風險評估預警、預報等工作,及時發布預警信息,落實防災避災措施。加大對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的巡護排查,做好救援預案、裝備等各項應急準備。嚴格落實領導幹部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確保各項信息傳遞及時、準確。(記者 王天武 通訊員 杜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