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一家網路遊戲公司的場景原畫師。1月21日至今,她用漫畫日記的方式畫了238幅漫畫,將生活點滴和成都的變化記錄下來。
馬鞍路的肥腸粉、大慈寺的遊客、曹家巷的集市、天府三街地鐵口的共享單車,每一幅漫畫都是滿滿的「成都範兒」。
這些走紅網絡的漫畫,出自一位地道的成都妹子。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直沒離開過成都。她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感情,用自己的畫筆,將生活的點滴和成都的變化記錄下來。
方盈盈
人物名片
她叫方盈盈,32歲,一家網路遊戲公司的場景原畫師。11月4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一家咖啡廳見到了方盈盈,她一頭披肩長發,齊齊的劉海,笑起來眼睛彎成了月亮。從今年1月底開始到現在,她把身邊的經歷畫作小插畫當作特殊的「日記」,已經完成了238幅。
每天一張
繪製成都市井生活
11月3日,早晨的天府大道天府四街口,一輛顯示終點站為成都東客站的504路公交車沐浴在秋季的薄霧下。車上的人並不多,公交車背後是幾座隱約的高樓。身穿綠色上衣的女孩正拿著手機拍下這幅畫面。
這是一幅用電腦繪製的Q版漫畫,配文寫著:「出城的公交車都好空,今天熱得惱火,頭髮打得交溼,陪毛都成柳柳了。」記錄了方盈盈星期一上班路上的一幕。
再往前一天,方盈盈在網絡上上傳了一張在天府軟體園的路上等待外賣小哥的漫畫,引來了許多網友的圍觀。「薇娃子的後時代啊」在圖下評論:「喜歡你暖暖的畫風,人生感覺就在天府一街跟四街包含完了。」
除去節假日,幾乎每天,她都會在自己的微博上上傳這樣的一張圖片。無論是太古裡商場門前的噴泉引來玩耍的孩子們,還是省體育館地鐵站內擁擠著看手機的人群,抑或馬鞍東路的院壩裡搓麻將的叔叔阿姨……成都的市井生活在她的手中躍然而出,變身「萌萌達」的小漫畫,許多網友從她的畫中找到了成都的幸福和美好。
馬鞍路的糖油果子
隨性創作
10個月創作238張畫
上大學時,方盈盈學的是影視動畫專業。畢業後,先是做了4年動畫場景,之後加入一家網路遊戲公司,成為一名遊戲場景原畫師,現在已有7年。
平時,她主要負責的是遊戲畫面中地圖、地面、房屋、天空等場景的創作,根據設計需求和策劃的情節,參考相應元素進行繪畫。「剛畢業的時候整理東西,發現自己上學畫的都是房子,有了這個定位後就一直在畫場景了。」
「這是我們朋友在一起聚餐,這是送外賣的小哥,這是之前看到牽手過馬路的老人家……」方盈盈微笑著,翻看自己的朋友圈,回憶著每一幅畫的故事。
今年1月底,她新買了一款ipad,本來只是想試試配的筆好不好用,結果一畫就畫上了。「有一天和朋友聚餐吃火鍋,回憶了一下那個場景,就畫出來了。」1月21日,這是她的第一張「日記」。
還有一次,在回家的地鐵上,本來想拍個照,但光線不好怎麼也拍不出來。「那次就突然有方向了,有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手機記錄不下來,但是可以用畫記錄。」
「兒媳婦畫的畫很接地氣,都是她上下班路上和在家裡的點滴,每天下班回來除了健身就是畫畫。」方盈盈的公公熊先生說。看著兒媳婦用畫記錄生活,他們一 開始還對她能否堅持表示懷疑。方盈盈很驕傲地說,「這盤我堅持下來了嘛,1月到11月,數了一下,大概有238張。」
街道邊大爺牽著太婆慢慢走
偏好綠色
特別的「日記」記錄生活
方盈盈的畫中最常出現的,有一個綠色衣服的女孩。齊劉海、長頭髮,背著小挎包,其實這畫的是她自己。「我喜歡綠色,綠色衣服也多,畫著畫著大家都說這是我,那就是我了嘛。」
在她的漫畫中,並沒有創作主題,只有故事和細節。「就像寫日記一樣,我畫畫就是為了記錄自己的生活,留下一點回憶。」
「一般畫城市街道的相對較多,像我這樣畫角落故事的還比較少。」方盈盈說。她把畫畫當作日記,畫的都是自己經歷的事情,逛街、坐地鐵、上班,每一件事都可以化為一幅生動的畫作。
無論是新的城市地標還是老的城市建築,碰到啥都畫。「我就是比較在意這些細節的事情,也許一起走的朋友都沒有看到,我卻記下來了。看到車子差點撞到我也畫、哪裡牆磚掉了我也畫,有一天我吃無花果吃到蟲子也畫了一幅。」
畫中的人物,幾乎都是她身邊的人,親人、朋友、同事、陌生人,都能成為畫中的主角。「喏,你看這個滑滑板的,她是我的同事,在我的畫中經常出現,她自己說是我的群演。」說完,她爽朗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