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雲搖
華為又慘遭黑手!
自從美國開始封殺華為之後,其拉攏盟友的速度越來越快。
繼英國之後,瑞典也開始站隊。
10月20日,瑞典公開限制華為參與5G建設。
正在使用的華為設備也要在2025年初之前移除。
瑞典給出了極具美國特色的理由: 國家安全。
瑞典安全部門負責人聲稱:「中國是瑞典最大的威脅之一。」
10月22日,義大利緊隨其後,阻止本國電信集團Fastweb與華為籤署5G設備的協議。
這些嘴上喊著中立,卻公然站到中國對立面的行為,已經徹底惹怒了中國!
不斷挑戰底線,瑞典這次太猖狂
這已經不是瑞典第一次挑戰中國的底線了。
18年9月,一名中國遊客在瑞典旅行時,發生矛盾後被瑞典警察直接扔到一座墳場,引發了歧視中國熱議。
隨後9月21日,瑞典電視臺「瑞典新聞」欄目,就發生令國人震怒的「辱華」事件:
主持人用惡毒言論侮辱中國和中國人,稱中國遊客表現不好要被「打屁股」。
還諷刺中國遊客「在建築物外拉屎」,甚至反咬稱中國人是種族主義者,宣稱「平等原則不適用於中國人」
更過分的是,在中國地圖上,故意將西藏部分地區、臺灣省抹去。
今年7月,瑞典還針對香港國安法問題,公開站到中國的對立面。
而這次,中國怎麼就成了瑞典最大的威脅之一了呢?
一方面,華為太強了。
根據2019年數據看,5G通信所需的標準必要專利申請數量中,中國佔比達到34%,全球排名第一。
要知道專利數和市場份額是成正比的。
因此全球通訊基站的383億美元供貨額中,華為市佔率為34.4%,愛立信只佔到24.1%。但通訊業是瑞典的一條經濟命脈,全國從事通訊和電子產品的人員佔到瑞典總人口的15%。
而且美國為了打壓華為5G技術,曾公開敦促美國公司,要控股愛立信和諾基亞。
命脈所需,競爭不過中國,打又打不過美國,瑞典便開始在背後扎刀。
另一方面,美國太無恥。
和談韓國必言三星一樣,談瑞典也逃不開瓦倫堡家族。
瓦倫堡家族是瑞典財富社會的隱藏大佬,愛立信、ABB等都是其旗下的產業。
瓦倫堡家族旗下產業
瓦倫堡家族在戰爭期間,靠販賣武器,積累了第一桶金。
二戰期間,瑞典共運送214萬德軍士兵和10萬節車皮的物資到前線,從德國人手中賺了37多噸黃金。
迄今為止瓦倫堡家族已歷經5代人、橫跨3個世紀,賣武器仍是其一大生財之道。
而瓦倫堡家族不僅是愛立信最大的單一股東,1937年還創建薩博集團。
巧合的是,在打壓華為的同時,薩博集團剛與美國交付了1億美元的軍事訂單。
在美國影響下和中國不對付的印度,也成了薩博集團的重要客戶。和平年代的軍事訂單太難搞,但樂於做世界警察的美國,總能給瑞典帶來機會。一手保住愛立信,一手籤武器銷售大單,還能驅逐競爭對手,可見瑞典所謂「國家安全」的藉口多麼的虛偽和荒謬。
一直以來瑞典樹立的國際形象是:
和平大使。
永久中立國,戰爭期間從不參戰,只賣武器。
社會福利超好。
生孩子國家補貼,一直供到大學,父母有長達400天的帶薪年假。
平等自由。
市場公平;開放企業家都環保、熱愛公益;沒有死刑,監獄都很溫馨。
有人說瑞典簡直是「國家中的暖男」。
但實際上,嘴上說著自由平等,卻屢次公然挑釁中國。
嘴上說著科技無國界,轉頭卻打壓華為的5G技術。
更諷刺的是,在瑞典限制使用華為的同時,愛立信剛在我國拿到中國電信的訂單。
問題是,和中國撕破臉的代價,他們承擔得起嗎?
中國的反擊,瑞典企業扛得住嗎?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這是中國人行事的準則。
面對這次無端挑釁,中國不再原諒,趙立堅直接警告:
「糾正錯誤決定,避免給中瑞經貿合作和瑞方企業在華經營帶來消極的影響。」
言外之意,如果瑞典不及時糾正錯誤,中國同樣可以拿「國家安全」為理由,將愛立信趕出中國。
要知道,在中國市場,我們給了愛立信與華為同臺競爭的公平機會。
目前愛立信在中國5G市場,中標了中國3大通信服務商採購訂單,獲利頗豐。
今年,愛立信在中國市場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44%,5G核心網在中國佔30%份額。
僅僅是2020年第三季度,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淨銷售額就達到了575億瑞典克朗。
過去30年,愛立信已經從中國掙走5000億。
反觀華為,在瑞典賺的只有愛立信在中國賺的五十分之一。
除了愛立信,在其他方面,瑞典也離不開中國。
在貿易方面,中瑞雙邊貿易總額為176.8億美元。
其中,瑞典對華出口額為91.43億美元,佔到了瑞典全國出口總額的10%。
而我國對瑞典的出口,僅佔到全國出口總額的0.37%。
一旦中國反擊,瑞典絕對是傷敵一毫自損八百。
在投資方面,中國企業也是瑞典的金主爸爸。
截至2019年的數據,在瑞中資企業近50家,投資總額近76億美元(約合508億元人民幣),在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7萬個。
中企的投資不僅給瑞典帶來就業崗位,還帶來科技創新。
比如中國吉利投資沃爾沃,僱傭了2.3萬人,吉利旗下的其他公司也在當地僱傭了大概2000人。
再者,瑞典的企業也越來越依賴中國市場。
截至去年5月底,中國瑞典商會已迎來近300家企業進駐。
像ABB、宜家、沃爾沃、H&M,沃爾沃、宜家,在中國都有不小的份額,僅宜家在中國的營業額就超百億。
如果對等比照瑞典「國家安全」的強盜邏輯,這些在華企業,是否都應該被移除?
可笑的是,在中國作出表態後,瑞典開始釋放友善信號。
不僅大力稱讚中企對瑞典的貢獻,並盼望中企繼續對其投資。
可見,瑞典這個佔地面積只有我國黑龍江那麼大,人口相當於我國河北省保定市的小國,面對中國近14億人口巨大市場,根本丟不起。
他們賭的就是,中國這個大國不和小國計較。
「移除」得到的不一定是安全
可能是絕地反殺
冒著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就算華為被排除門外,就真的安全了嗎?
無數歷史證明,「移除」並不是最佳選擇。
2013年6月,美國「稜鏡計劃」被曝光,導致歐美眾多國家對美國產生反感,而美國作為「稜鏡計劃」的主謀,只道出一句「為了反恐」。
在近期,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更是要求科技企業在各類軟體中為其「開後門」,從而監視用戶的各類數據。
而站隊美國的瑞典,也立馬迎來了現世報。
據《北京商報》11月5日最新消息,瑞典最大的保險公司Folksam 在3號向媒體公開證實:
近100萬客戶的個人信息已洩露給Facebook和Google等美國企業,其中還包括一些個人敏感數據。
前面才幫美國黑了中國,轉頭就被美國打臉,瑞典完全是在與虎謀皮。
公然竊取隱私,這才是真正的損害「國家安全」。
可見所謂的「安全問題」,完全是瑞典編造出來的藉口,背後不過是財團的利益與生意。
每個國家都有「國家安全」方面的考量,中國也有,但想「移除」特定企業為解決方案,完全是掩耳盜鈴。
最後不僅沒有獲得所謂的安全,還可能徹底丟掉中國市場,得罪的還是本國的企業。
結語:
其實像華為作為通信企業,其產品在質量、能力方面與愛立信、諾基亞等通信企業一致的情況下,價格僅有對方的40%~60%。
在華為的推動下,愛立信等企業不得不推出更好的產品及技術,從而彌補價格上的問題,這對愛立信的發展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助力。
雙方如果良好合作,必將有效推動整個通信市場的穩定發展。
但瑞典如果依然選擇一意孤行,必將等到中國的絕地反殺,一眾瑞典企業或將面臨中國的對等反制。
中國雖然克制但並不軟弱,如今箭已經搭在弦上,瑞典如果繼續執迷不悟,我們絕不手軟。
參考資料:
牛彈琴:瑞典突然下黑手,背後很不簡單!
酷玩實驗室:搞華為恰黑錢,瑞典的中立國偽裝又一次撕破了
觀察瑞典:瓦倫堡家族,撕掉了瑞典所謂「北歐社會主義」的畫皮
北京商報:剛排除華為5G,瑞典就被「打臉」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