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範詩銀(北京)
卜算子·端午
湘水剪情絲,楚霓裁心葉。折折纏纏無限思,捧捧千秋雪。 何處九歌臺,續我招魂闋。一箭風長一槳圓,一片端陽月。
金縷曲·端午懷屈原並序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都郢。屈原投汨羅江,時年62歲。我今年亦此歲矣。
我亦如君老。若蒿萊、馥兮蘭蕊,香兮蒲杪。遙語殷殷留長幅,還有幾多殘稿。幾回夢、難醒難了。博帶峨冠天問遍,剩九歌、寸寸離魂草。心血讀,肝腸攪。 湘波載月湘山曉。照影來、旋花瀲灩,翻鳴飄渺。浮濁迴風寒煙白,可識青襟曾掃。又可識、春秋懷抱。且把清吟噴玉笛,寄流年、相約聽雲表。千滴淚,一聲嘯。
湘月·常德懷屈原
拍欄枉渚,悵弦鳴煙淼,華分新蝶。看取千年流夢碧,多少悲音無接。繞指騷愔,彈襟郢燼,幾首寒心闋。一聲長嘯,汨羅應記孤月。 被發楚鬼湘魂,問天叩廟,此苦憑誰說。縱使柔腸能寸斷,怎奈鼓疲金歇。前日芝蘭,昨時簫劍,故國迷荒闕。蒼雲酸眼,無邊飛淚噴雪。
◎ 孔汝煌(杭州)
端陽詠屈原
長鋏峨冠澤畔行,懷沙千古說屈平。
辱來漢室憤司馬,謫去湘江憂賈生。
潔志孤芳豈虛譽,哀民獨醒有正聲。
楚騷一卷宗吟客,為有芷蘭真性情。
◎ 李雪瑩(哈爾濱)
端陽雜感
一
自古悲鳴意氣陶,人間正道頌離騷。
九章絕唱隨滄浪,萬頃湘江湧碧濤。
鬱邑憂愁非可語,蠅營狗苟必須刀。
良時猶記高潔士,獨善其身壯志招。
二
浩氣凌雲直抵盤,懷沙哀郢表心丹。
黃鐘毀棄仁人痛,瓦釜雷鳴志士難。
何忍饞人任高位,尤關社稷舍卑冠。
蒼蒼襟魄千秋幾?拜讀離騷向廣寒。
三
離騷讀罷忠清鑑,難解晶心濁水吞。
赤膽振衣呼日月,弱冠揮筆向乾坤。
華章雋永千秋暢,蘭蕙堅剛九域繁。
厚土高天風景麗,喜君明智不迷惛。
陳明德(耒陽) 書法作品《陶淵明詩》
◎ 吳碩賢(廣州)
端午節
香粽投江底,龍舟端午行。
民心千古在,百載獲公評。
蝶戀花·端午節
芒果已收龍眼小,端午來臨,粽子香縈繞。紀念屈原情未了,龍舟競渡江波淼。 艾葉菖蒲煙氣渺,沐浴蘭湯,唯作先風考。習俗於今承繼少,非遺文化須多保。
◎ 崔杏花(湖南婁底)
卜算子 端午吊屈子
湘水已多情,更有多情槳。劃破年年五月風,猶作招魂想。 香草美人心,浪漫成哀響。一卷千秋正氣篇,皓月光同仰。
◎ 喬長柱(北京)
端午
良辰重五日,雅俗歷千年。
艾蒲門前掛,龍舟水上駢。
佩蘭除邪氣,競渡祭英賢。
鼓樂歡聲起,雲旗箭離弦。
榴花迎客笑,角粽伴餚鮮。
獨醒非饞酒,神昏莫問禪。
淵明慕野菊,屈氏戀清泉。
讒勝難防禍,沉冤可感天。
離騷舉國詠,圓夢誦佳篇。
◎ 譚必和(長沙)
戊戌端午吟
(一)放風箏
木鷂迎風上浩天,輕姿曼妙燦無邊。
雙眸閱盡江山秀,夢幻繁星一線牽。
(二)漁歌子 · 賽龍舟
鑼鼓喧天柳岸稠,萬人空巷賽龍舟。
天燦燦,水悠悠。楚江蕩滌古今愁。
戊戌端午吊屈原
(一)
忠魂潔魄彩雲間,粽子龍舟逝水潸。
報國無門心破碎,聲聲愛恨展經綸。
(二)
家國淪亡痛楚天,三閭飲恨汨羅邊。
若無求索悠悠路,安有辭章鑄聖賢。
韓義然(成都)攝影作品
◎ 谷彥平(湖南耒陽)
端陽感賦
(一)
汨水悠悠吊屈翁,離騷一卷萬年崇。
猶憐壯志沉江底,何處冤魂哭上穹。
(二)
艾蒲角粽祭平公,一曲離騷萬古風。
憂國憂民悲國事,丹心浩氣貫長虹。
◎ 孫發亭(青島)
端午吊屈原
午節千秋悼屈原, 忠心報國左徒賢。
未酬壯志奸臣謗,憾抱奇冤濁水眠。
犁浪龍舟留敬慕,沉江菱粽懷眷憐。
離騷吟誦思無盡,遙望汨羅東逝川。
長相思·端午閒吟
汨水流,羅水流,每到端陽浮彩舟。祭江懷念留。 思悠悠,恨悠悠,千古離騷詠不休。忠魂譽九州。
◎ 周吾中(湖南耒陽)
端陽節
龍舟端午一年年,萬世只為吊屈原。
堪嘆汨羅江水少,何時洗淨諍臣冤。
詩人節
龍嘯雲天外,舟行碧水中。
詩人懷屈子,何以告蒼穹?
丁頂天(萍鄉)書法作品《自作詩》
◎ 馬凱(北京)
端午遐思(二首)
一
汨羅江畔暮雲沉,拍岸驚濤傷客心。
屈子仰天波上立,離騷一曲見忠貞。
二
端陽處處粽飄香,口誦離騷思念長。
不是當年那一跳。焉能名了汩羅江?
[仙呂.青哥兒]悼屈原
離騷九歌天問,空懷一片丹心,無奈昏王近佞臣。可憐萬裡波濤葬忠魂,千秋恨。
◎ 張國賢(濟南)
八聲甘州·祭屈原
念冤魂系屈子追懷,酹酒寫春秋。讀辭鏗鏘句,問天腸斷,水畔憂愁。報國投江遺恨,志節壯情謳。摯諫欽何懼,疾惡如仇。 劍指蒼穹妖斬,告慰忠魂舞,米粽漂流。看香囊胸掛,求索盡綢繆。喜今朝,晴天麗日,賽龍舟,碧水蕩歌喉。煩憂洗,鼓鑼江撼,彩練虹浮。
採桑子·端陽祭屈原(新韻)
含香艾葉屈原祭,承繼遺風。餘韻錚錚,更憶先賢泣血濃。 端陽角黍忠良祭,騷客勤耕。詩海豪情,江水湍流氣勢雄。
◎ 王一英(湖南耒陽)
鷓鴣天•端午節抒懷
粽酒飄香祭屈原,龍舟競渡響雲天。
離騷一曲吟千代,愛國精神永久傳。
勤進取,勇爭先。炎黃日月換新顏。
中華兒女齊牽手,發奮圖強鑄錦篇。
宋佩莉(上海) 攝影作品《荷花》
◎ 謝小元(湖南耒陽)
點絳唇·慈暉學校詩人節
相聚慈暉,端陽文友屈原祭。吟詩如繼,淚雨傾盤寄。 仲夏驕陽,香棕江中煮。龍舟競,欲尋君跡。世代詩歌紀。
◎ 劉臻(湖南耒陽)
詩人節感懷
欣迎佳節正逢時,放膽高聲誦贊詩。
世事求真《天問》理,人生唱響《九歌》辭。
嶽陽樓上觀名賦,赤壁江中憶宋詞。
翰墨研修添逸趣,神州毓秀髮千枝。
詩人節會抒懷
節會詩歌頌聖賢,英姿颯爽舞翩躚。
聲情並茂才華溢,國粹傳承續錦篇。
◎ 李春輝(湖南耒陽)
端午懷古
一曲《離騷》賦古今,《陽春白雪》向誰吟?
堪憐漢北歸帆遠,且嘆江南去雁沉。
戰國細腰成俗尚,懷王弊政失民心。
龍舟架起鏗鏘鼓,角黍投河汨水深。
端午
《離騷》一部史存留,五月湖湘水自悠。
屈子英魂今尚在,大江遺恨可曾休?
門懸艾葉迎龍運,家釀雄黃賽艋舟。
耒邑端陽多浪漫,慈暉雅韻唱風流。
吳碩賢(廣州)書法作品《自作詩》
◎ 趙風平(唐山)
端午感賦
門懸艾葉粽飄香,汩水悠悠祭國殤。
鼓樂齊鳴天地動,龍舟競渡槳聲揚。
離騷楚韻千秋頌,正氣清風萬古芳。
家國情懷存傲骨,神州築夢共榮昌。
◎ 曾傳林(湖南耒陽)
浪淘沙·端陽
一歲一端陽,粽酒飄香。龍舟競躍鼓聲鏘。 門插艾菖歌盛世, 浴草抹黃。 屈子慨投江,愛國憂邦。《離騷》萬古譽流芳。秉德忠貞天地泣,世代昭彰。
◎ 張義鳳(山東梁山)
西江月·祭屈原
米粽投江魄祭,龍舟競技魂牽。九章讀罷憶先賢,絕唱離騷永粲。 天問九州昌盛,地詢十億康安。舉賢施法尚廉官,了卻汝心夙願。
註:「九章「、絕唱「、「離騷」、「天問」都是屈原的作品。
漢宮春·詩人節祭屈原
又至端陽,看龍舟競渡,杯酒斟淘。蓬蒿艾草馥悼,汩水掀潮。悲音恨淚,憶三閭,泣痛難消。思縷縷,未酬壯志,潔身魂鎖江濤。 大愛契心共會,記錦章剪句,雅賦吹簫。墨吟離騷神著,天問黎韶。九歌悲愴,傲骨蘊,荃蕙馨飄。寰宇闊,一生忠義,長存浩氣辭標。
摸魚兒·端午憶屈子
雨紛飛,沐滋萬物,榴紅如火風舞。門前艾虎朱符掛,米粽飄香盈戶,鶯燕語。黎庶聚、民心自有英雄譜。長歌慰汝。又鼓擊鐃敲,龍舟競渡,淚灑真情愫。 詩人祖,治國尋求險路,諍言直諫君主。壯懷雄節奸人妒,國弱河山蒙侮。思萬縷。夫獨醒、披肝瀝膽心尤苦。向誰傾訴?便抱石投江,以身許國,辭賦傳千古。
◎ 王文華(湖南耒陽)
漁歌子·詩歌節有感
耒水江東鷺鷥回,楊梅嫩果口水飛。群策劃,眾師依。詩風細語亦當歸。
鄭蓮香(耒陽)國畫作品
◎ 賀文生(湖南耒陽)
詩人節感懷
自古詩人多坎坷,情生逆境更執著。
青蓮筆落驚風雨,子美詩成動地歌。
正義心聲縈筆底,公平道德蕩胸窩。
帝王將相匆匆過,傳世佳詞萬代和。
臨江仙·人生感懷
世事無常天註定,好心未必良酬。難將歲月倒回流,幾多後悔,無奈錯難糾。 且把煩愁都放下,老來夫復何求?詩書作伴可無憂。春花秋月,美景自悠悠。
◎ 周樹之(湖南耒陽)
端午寄懷
龍舟競渡鷺鷗驚,鼓響旗飄吶喊聲;
角粽投江隨習俗,佳餚祭屈酹昇平。
心沉汨水忠君事,志隱離騷報國情;
百載浮華原是夢,幾垂青史幾成名?
◎ 李蘭桂(濟南)
【中呂】喜春來.夢
我將痴戀蘊心齋,篤定詩緣早晚來。暮秋邂逅菊花臺,春宛再、芳馥滿胸懷。
【雙紅豆.祈】
愛詩詞,慕詩詞,愛意深沉緣分稀。眷痴痴,戀痴痴,秋水忘穿,初心無絕期。 黌堂求索聲腔調,良師教誨其中竅。日孜孜,夜孜孜,磨杵作針,夢圓終有時。
◎ 任春芝(青島)
虞美人·憶屈子
靈均辭賦吟朝暮,開啟詩歌路。年年端午我思君,撒向汨羅心語、敬詩文。 長懷顧影離騷意,忠膽何人比?九章天問悟真才,漁父遠遊傷憤、任君猜。
鄧小彪(耒陽)書法作品
◎ 周維(北京)
詩人節感懷
端午深情話屈原,詩人節裡暢心軒。
九天浩氣憂民筆,千古忠魂愛國幡。
翰墨縈紆修德興,胸襟坦蕩進諍言。
朝情善惡量長短,每警世風開正元。
端午感懷
仗劍揚眉楚水邊,懷沙憂憤赴長眠。
九歌高義文章著,天問豪情愛國篇。
或寄魂歸都郢雪,每耽夢斷汨羅煙。
紅塵十萬彌乾宇,喜有清流滌濁川。
賀新郎·詩人節隨想
華夏詩詞韻,始詩經、漸成格律,鳳鳴鸞引。千古騷壇推屈子,吟嘯剖懷天問。狂李白、千金散盡。老杜疾歌邀廣廈,嘆茅廬、世路呼天憫。情激憤,孰能忍! 詩人情愫言于敏。綻綺懷,雪月風花,瓊臺雲蜃。千載誰堪書長卷,鐵馬秋風霜鬢。正憂國、邊關戰陣。清照西窗黃花瘦,鬱難憑、愁酒秋情困。悼古意,傳詩訊。
◎ 彭傳策(湖南耒陽)
雙節感懷
詩詞盛會亮吟臺,屈子精神眾展懷。
志潔行廉倡正氣,法公律峻舉賢才。
強軍簡政中華壯,愛國為民歷史裁。
騷賦文辭懸日月,求索上下錦程開。
◎ 資江(湖南耒陽)
悼屈原
報國無門志未酬,縱身一跳萬年留。
天低風雨連昏暗,水渺雲煙鎖恨憂。
深岸自隨浮世變,遺魂不逐大江流。
粽香祭奠英靈夢,競技龍舟慰爾遊。
有感於包粽子(新韻)
梧桐樹下歡,圍坐幾人觀。
大姐包香粽,阿哥放鮮幹。
綠衣穿妙處,彩線鎖連環。
端午思屈子,魂歸汨水潭。
◎ 李選柏(湖南耒陽)
卜算子•詠詩人一節朗頌會
耒水報佳音,獅嶺群芳薈。盡展風華意氣揚。齊頌神州美。 時代創新元,風雨蒼松翠。且看師生競技場,共為詩詞醉。
◎ 劉功臣(湖南耒陽)
端午懷屈原三首(新韻)
(一)
秦入郢都屈盡江,莘莘墨客賦詩殤;
生遭逐放猶忠意,終後千秋粽子香。
(二)
五月龍舟競使槳,喜提粽角送親香;
同歌屈子憂國舉,卻憾懷石含恨江。
(三)
一代賢臣忠義腸,傷及權貴命殉江;
千舟逐浪空悲去,但望魚兒嗜粽香。
韓義然(成都)攝影作品
◎ 李九香(濟南)
詩人情懷
風吹霜染情不減,墨海遨遊結律緣。
花影臨窗香洗硯,星光伴我妙彈弦。
莫言銀髮難精藝,有道痴心好種田。
一點靈犀通韻路,三杯詩酒醉坤乾。
漁家傲·祭詩人屈原
汨羅江水忠血浪,英魂入夢韻酣暢。風雨天涯青玉嶂,難能忘。端午時節心悲愴。 競渡神舟雄膽壯,輕纏彩線催魚搶。一把艾香驅惡障,隔岸望,芬芳蘭草榴花放。
◎ 曹馨(濟南)
祭屈原(新聲韻)
艾葉飄香端午臨,離騷橘頌九歌吟。
楚風陣陣懷屈子,汨水悠長浩氣存。
西江月·詩趣
窗外夜深人靜,書中金玉呈祥。詩詞吟罷閱華章,墜入夢中暢想。 李杜重遊歷下,二安回到家鄉。明湖夜宴詠歌狂,激起豪情萬丈。
◎丁頂天(江西萍鄉)
鷓鴣天·戊戌端陽隨筆
五月輕風載艾香,溫情煮粽正端陽。網間爭譜幽鳴曲,似解懷沙赴國殤。 追好夢,夢迷茫。有誰知我起愁腸!幾多心事言不得,濁浪江邊思緒長。
◎ 錢愛雲(濟南)
清平樂·端午
空懸明月,朗照詩人節。一曲離騷忠魂別,天問幾聲江咽。 宅掛艾葉端陽,粽行四海飄香 。浪裡龍舟飛渡,湘江千古流芳。
◎ 餘葉秋(湖南耒陽)
詩人節有吟
詩鄉盛會影音留,曼舞輕歌絲竹悠。
赤壁浪翻公瑾俊,邊疆馬躍木蘭遒。
一生長恨釵頭鳳,兩處閒愁玉簟秋。
共聚慈暉緣底故,千年古韻愛難休。
◎ 羅蘭(湖南耒陽)
詩人節慈暉學校詩詞朗誦會有吟並依韻片葉
詩人節裡意悠悠,才子淑媛何所求。
一曲離騷溫古韻,千年詞賦蕩心舟。
旗袍美服我來秀,盛世佳篇你在謳。
少長同臺傳國粹,慈暉今日領風流。
蔣有琨(耒陽)書法作品
◎ 賀富平(湖南耒陽)
臨江仙·端午節懷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心頭難撫傷痕。忠良報國汩羅沉。楚王千古罪,萬代恨天昏。 今日中華大地,當家已是人民。江河萬眾祭靈均。龍舟催戰鼓,"中國夢"高吟。
◎ 蔣國峰(湖南耒陽)
詩人節感懷
千裡耒河濤,雄心逐浪高。
文章揚正氣,筆墨伴醇醪。
汝把今賢頌,吾隨古傑翱。
詩人當有責,莫負手中刀。
◎ 季瑞蘭(加拿大)
如夢令·端午
糯粽香飄晨暮,艾草斜依門戶。酒飲正雄黃,爭看龍舟飛渡。如故,如故,敬祭忠良難負。
如夢令·吊屈子
歌賦楚辭唱響,幽憤離騷迴蕩。明日又端陽,心緒不寧沮喪。汩浪,汨浪,浩氣千雲悲壯。
漁家傲·祭屈子
艾草香包邪魔送,龍舟競渡槳劃勇。燕舞銷魂飄彩鳳,情深重,離騷天問忠良奉。 憂國雄心曾向眾,瀟瀟風雨靈均共。梔子醇香花繁籠。香粽捧。喧風悲惋良臣頌。
◎ 朱春霞(山東鄒城)
端陽感吟(二首)
一
江水奔流鑼鼓喧,龍舟競渡健兒歡。
旌旗獵獵渾如畫,戮力同心奮向前。
二
艾蒿青鬱粽香甜,筆下哀思寫不完。
百姓家家盡歡樂,有誰尚念悼屈原?
宋佩莉(上海)攝影作品《含羞流蘇》
◎ 何矩(上海)
端午感懷二首
一
榴花迎勝日,鼓樂競龍舟。
糯粽香飄遠,離騷誰復謳?
二
艾葉菖蒲黍粽香,年年重五祭端陽。
諍臣千古魂安在?碧水龍舟悼國殤。
端午節接鄰父親節雜感
文化多元節亦多,土洋追尾欲融和。
商家造勢為饒利,忠孝茫然逐逝波?
◎ 梁梅生(湖南耒陽)
端陽節懷屈原喜看今朝
壯心報國竭精忠,欺主奸臣亂楚宮。
碧血滿腔無灑處,終天抱恨泣蒼穹。
離騷存世筆端湧,赤子衷心聲望隆。
告慰先賢今盛事,河清海晏唱昌明。
端陽吟
龍舟賽事透重門,漿劃耒河萬緒份。
箬粽也知亡國恨,傳承千古悼忠魂。
◎ 周少瓊(湖南耒陽)
端午祭屈原
(一)
由來端午祭屈原,哀賦悲詩有遺篇;
誰計湘沅空浩淼,幾曾為子洗沉冤?
(二)
漁父妄言本不仁,離騷憂怨亦忠君;
直臣自古遭讒佞,侘傺悲歌枉斷魂!
◎ 蔣有琨(湖南耒陽)
鷓鴣天·祝詩人節朗誦會圓滿成功
桌坳呼聲拔爪牙,慈輝聚會樂無涯。
詩多妙句英雄贊,賦盡華章祖國誇。
傳萬域,進千家,神州接棒有新芽。
方言未礙愚吟興,老效童孫學種瓜!
謝小元(耒陽)書法作品
詩人賦
蔣國峰(耒陽)
原始部落,擇洞而聚,遊水而居,賴群得以存活,集眾方渡難關。勞動號子,生產經驗,無字無句,口口相傳。「邪許邪許」,勞動場面,「杭育杭育」,詩歌起源。
詩出萬物,萬物入詩。沐風雨流血汗,結集體狂歡,涵智慧養生靈,育人類文明。碧水藍天,見證喜笑容顏。山巔深淵,迴蕩丹田力量。抒七情融於高山流雲,歌六欲匯於暄囂凡間。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低吟淺唱,無非個人情趣,怒吼雄唱,才見詩人良心。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大夫不幸,遇懷王之昏。湘水有情,濯名士之骨。屈子精神,汨水為證。千古詩人,詩人千古。世人以直臣為尊,詩家以屈原為祖。
詩人之志兮,在於指點江山,獨舞乾坤。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當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包藏宇宙,吞吐天地。一身傲骨,兩袖殺氣;三尺凌厲,四方莫敵;五指揮間,六界沉寂;七弦祀伊,八荒當泣。劍出日月失色,劈開汙沌之氣。令到天地膽寒,震懾虎狼之力。
詩人之心兮,在於憂國憂民,丹心高懸。身居廟堂之高,不忘江湖之遠。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匣裡金刀血未乾,不教胡馬度陰山。 不辭辛苦出山林,但願蒼生俱飽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狂笑因國喜大悲因民艱。
詩人之情兮,在於含蓄雋永,言辭高雅。窈窕之女,君子好逑。紅豆生南國,此物最相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人之趣兮,在於童心無泯,天真爛漫。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屍。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長安米貴,居大不易。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分文。爾見吾文採,必然羞愧死。天當被子地當床,裸體見客堪自然。
詩人之傲兮,在於才華橫溢,恃才放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力士脫靴,國忠研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腹內詩書存萬卷,不肯委身在草莽。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封狼居胥,名震天下稱王。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詩人之責,在於體恤弱小,無愧時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遍身羅倚者,不是養蠶人。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帶一路深謀略,中華崛起在東方。天下興亡,匹夫之責,何如文人耶,詩人耶!
盛世出詩人,詩人壯盛世。唱一聲贊富民政策,撥二弦歌興邦俊傑。著七彩於碧野,摘四鮮于冬秋。詩人之言,無諂媚之作,無鄙視之神。詩人之德,有求索之願,有憐憫之情。詩人之思,無庸俗之風,無下濫之惡。詩人之行,有君子之態,有蘭竹之雅。若思之腐,再華衣裹身,亦醜陋不堪。若行之偽,再美言惑眾,亦骯髒透頂。
夫詩人,以激情待人,以赤誠處事。世風日下,如喪其親痛心疾首。國困外擾,猶坐針氈寢食難安。因為良心,世間總現光明。因為執著,道義不致淪喪。而今私慾至上,浮躁空虛,相互攻訐,文人相輕;門派紛立,山頭四起,棄仁不顧,棄責不擔,實乃詩之悲民之禍!
夫詩人,位卑然不恥,言微然有義。敢發人之不敢發,敢揭人之不敢揭。風花雪月,自有春風新綠。下裡巴人,也有喜雨紅蓮。自娛自樂,音美亦難傳唱。自斟自飲,酒香何能醉人。技深只為家謀,無異藏匿良弓。才高不為民呼,恰同深沉利刃。
看古論今,莫不如是。屈子抱石沉江,李白立志疆域。子美哭民之苦,陸遊示書於兒。天祥國破求死,完淳獄書上母。魯迅俯首為牛,艾青眼含淚水。人品詩品,完美合一,永世流存,萬古長馨。
金榜而名天下,固能出將入相。耕種雖困僻壤,仍可心繫家國。引經據典,筆生絕妙文章。俚語俗言,墨調豪邁詩詞。雄關險隘,大氣迴腸。煙雨亭臺,小巧別致。復興大勢,詩人之筆,相得益彰,盡情謳吟。明月清風,苦痛甘甜,龍走蛇遊,璀璨生輝。
詩人之節,詩人之幸。汨水之聲,千年流淌。屈子之魂,華夏傳承。餘非詩人,卻懷詩人之心。又到佳節,特賦一文,向詩祖致敬,不辱千年文脈。與師友共勉,再書盛世隆昌。
鍾敏華(耒陽)鋼筆畫作品
看龍舟(小故事)
閻石山(株洲)
兒子十一歲了,看龍船很認真。
隨著龍舟競渡的鼓點和整齊的劃漿節奏,他的臂膀也跟著一划一划的,似乎自己成了划船人。
突然,他停下來向著我說:「我懂了,為什麼端午節划龍船?」
「為什麼?」我問。
」因為划龍船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勝利呀!」
他沉默了一會兒繼續說:「楚國滅亡了。屈原是恨楚國人不團結,不齊心保衛祖國。他沒有祖國了,就跳江死了!」
啊!划龍舟的來歷也許真是這樣……
江殤何止浪,亡楚恨悠悠。
川上依稀韻,龍吟千古舟。
周少洪(耒陽)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