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97、98、99、100。好了,給錢!」7歲的兒子給爸爸踩背一百下,伸出小手向爸爸要服務費。爸爸抬起身來,一把摟住趴在背上的兒子,笑著對兒子說:「你就知道要錢。你看爸爸每天工作賺錢多辛苦啊,先記帳上。」
兒子慢慢地從爸爸的身上下來,不服氣道:「幹活就應該拿錢。」爸爸抬起上半身,恰好看見在廚房忙碌的準備晚餐的媽媽身影,拉著兒子指著媽媽的背影說:「你看媽媽,每天幹那麼多的活兒,有要過錢嗎?啊?」說完這些話,爸爸有些得意地碰了碰兒子的肩膀。兒子揚起小臉,天真地問爸爸:「那麼媽媽能掙多少錢?」
如果媽媽作為一份日常工作開始帶薪,每個家庭必須按勞支付媽媽的工資,依照各項職業的平均薪資水平,制定了媽媽的工資的計算標準,那麼媽媽能掙多少錢?
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寶貝刷牙,飯後刷牙,睡前刷牙 ,這樣刷牙才不會有蛀牙。媽媽作為牙醫,時薪工資為200元,時間30分鐘。
每天收拾家務,洗衣做飯,時薪工資為100元,時間120分鐘。
每天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作為家庭保健醫生 ,時薪工資為200元,時間60分鐘。
每天給孩子洗頭,服裝搭配,注重外在形象,作為造型師,時薪工資為200元,時間60分鐘。
每天給孩子講故事,補習功課,作為家庭教師,時薪工資為200元,時間90分鐘。
…….
算一算,要給媽媽這個職業發多少錢?
兒子慢悠悠地問呆得一旁的爸爸:「該給媽媽發多少錢?」
當媽媽離開這個媽媽崗位時,家庭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兒子愣了愣,想了想:如果媽媽不在家,沒有可口的飯吃,沒有乾淨的衣服穿,沒有人給我講故事、補習功課,沒有人送我上學……
爸爸愣了愣,想了想:如果老婆不在家,屋裡一片亂糟糟的。沙發上,椅子上,到處都是亂扔的物品,洗碗池裡堆滿了髒兮兮的碗筷,身上都是酸臭的衣服….
父子倆互相看了看,突然抱頭痛哭。此時,媽媽清脆的聲音傳過來:「不要看電視了。去洗手,過來吃飯。」
看著還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爸爸立即上前去拿碗端菜,兒子洗手準備過來吃飯。吃完鈑,媽媽拿起抹布擦桌子,爸爸趕緊搶過抹布,說:「我來我來!」
媽媽驚訝地說:「你幹嘛?」爸爸深情地對媽媽說:「老婆,辛苦了!」
另一旁的兒子遞給媽媽一張畫,說:「媽媽,這是我送給你的。」媽媽打開畫,畫上是媽媽的工資, 一個1,後面無數的0,兒子小心翼翼地問:「媽媽,你可以一輩子做我的媽媽嗎?」
面對深情的爸爸,可愛的兒子,媽媽含著眼淚笑了。
有人說母愛是無價的,不應該給工資,然而母愛是無價,但是不代表她沒有價值;
還有人說錢無所謂了,只要我對老婆好就行了。請問你拿什麼對老婆好?用嘴巴嗎?如果只是用嘴巴來做事,這個誰都會,畢竟只是動動嘴的事情。
媽媽無私奉獻,不計回報。而對媽媽的理解,更應該成為個家庭成員的日常。在此,合理的家庭分工,愛在日常,才不尋常。畢竟算得清是日常,算不儘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