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壇,普京是一個強人總統,前總統梅德韋傑夫卻被稱為俄羅斯史上最沒野心的總統,他為了成就普京的遠大抱負,關鍵時刻此人甘願退出俄領導人選舉,退而做總理,現在又退出權利核心,如今卻已被人遺忘。
俄羅斯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國家,在西方人的眼裡,它是東方國家,在東方人的眼裡,它是西方國家,這點從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便略知一二,其實俄羅斯在許多方面都體現出兩面性,包括它的領導人,俄羅斯歷史上的成功領導人必須是一個強人,能控制住內部和外部局面,同時還有鐵骨柔情的一面,能夠發展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普京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但他並不孤單,因為他有梅德韋傑夫的輔佐。
目前普京是俄羅斯的國家元首,而梅德韋傑夫現任俄聯邦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早已失去了之前總統的權力光輝,那麼梅德韋傑夫為何會甘願退出權力中心呢?這大概與他從小形成的性格和價值觀息息相關,梅德韋傑夫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條件說不上優越但也算是茁壯成長,成人後短暫在高校任教後選擇從政,但在一次競選市長失敗後又選擇任教,由此看來他對於出世入世的豁達,直到1999年11月,普京任命梅德韋傑夫為總理,他才重新站上政壇。
由於俄羅斯憲法規定了總統的任職期,普京在2007年底卸任總統,梅德韋傑夫當選為新任總統,由於他的歲數比普京小13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而普京則選擇任總理,當然也有人說梅德韋傑夫任總統其實沒有實權,普京其實在幕後掌權。
雖然梅德韋傑夫看上去溫文爾雅,但到說他沒有尚武情結就大錯特錯了,別忘了在2008年俄格五日戰爭時期,他是時任總統,當政時還力推軍隊改革,目的就是將軍隊改造得更加精幹和高效,比如俄國防部當時預計到2012年,將從總兵力從120萬人裁減至100萬人,軍官人數將從35.5萬人砍到15萬人,而且裁減的重點是參謀指揮和後勤保障等非作戰部門,這樣的改革後,俄羅斯軍隊提出了很多冗餘的部門和人員,戰鬥力卻不降反升,足見梅德韋傑夫的建軍方略。
此外,在卸任總統後,他還曾任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在國家經濟命脈領域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從這點看普京也是十分信任梅德韋傑夫的。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俄羅斯國家實力發展到目前的地步,不僅僅是普京一個人的功勞,梅德韋傑夫的功勞不可忽視,他在總統任職期間也為俄羅斯的經濟和軍事等領域的發展立下功勞,而他能從容地出世入世也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