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星彤 通訊員 葉志強 曾文韜
近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名單,廣東共有3市(縣)——肇慶市、德慶市、仁化縣最新入選。
記者翻查前五屆獲得該榮譽稱號的廣東城市名單(廣州、深圳、佛山、中山、東莞、珠海、惠州、四會市、龍門縣、博羅縣)發現,此次新入選的韶關市仁化縣,是全省目前唯一一個珠三角以外成功創建的全國文明城市。
而就在上個月文化和旅遊部公示的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中,仁化縣也位列廣東3個新入選縣(區)之一。(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小小粵北縣城 何以連連摘冠?
日前,記者在仁化第四屆文化旅遊節即將舉辦之際,以一名遊客的身份,走讀了這座令人充滿好奇的「仁愛小城」。
仁化獲評「全國文明城市」,為珠三角外廣東首個獲評城市
創文成果「接地氣」——
騎行10分鐘任意抵達公園綠地
遠處的丹霞山薄霧氤氳,近處是錦江河緩緩流淌——在距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不遠處「仁園」的丹霞綠道上,左側是「仁」文化主題公園的主題雕塑,右側是清澈寬闊的錦江河,不少市民悠閒地散著步——儘管冬日嚴寒,卻無人加快腳步,都在享受一份靜謐和悠閒。
冬日的丹霞綠道
「『仁園』中的雕塑,是仁化堅持以文化人的成果。」仁化縣住管局副局長連光才介紹,「仁園」中的主題雕塑,是通過深入挖掘「仁化」縣名的文化內涵,並與仁愛文化相結合打造而成,每一座都別具深意。
遍布主題雕塑的「仁園」
據了解,運用「仁」「愛」文化元素,仁化建成了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縣城仁愛廣場、「仁」文化公園、「仁」文化綠道、誠信公園、法治公園在內的「公園綠地文體便民10分鐘服務圈」。
「不管住在縣城哪裡,基本上10分鐘單車的路程,就能抵達各大公園綠地、休閒場所,所以老百姓沒事就喜歡出來散散步。」仁化縣創文辦實地考察組組長謝紀根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藉助「便民10分鐘服務圈」,仁化的創文成果得以真正惠及到百姓,如今,當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很高。
「紅色文化」成旅遊名片
志願服務傳遞「仁愛仁化」
作為廣東省知名的革命老區,仁化境內的紅色革命遺址多達近400處,擁有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城口紅色小鎮、雙峰寨、董塘鎮安崗村等一批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是廣東紅色旅遊重點目的地城市之一。每逢節假日,各類紅色遺蹟作為仁化的「旅遊名片」,每天都能吸引上萬遊客參觀。
據悉,為豐富「仁愛」文化內涵,當地也在深挖紅色旅遊文化方面下了苦功。目前,仁化縣城口鎮依託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正在著力打造省級紅色小鎮,並將建設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省黨性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屆時,將吸引更多紅色主題旅遊團、研學團及家庭遊客慕名而來。
仁化縣城錦江河畔即景
而在縣城內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志願服務隊的表演排練則為豐富群眾及遊客的精神生活努力著。
「抬頭,動作要有勁,跟著節拍走……」正在排練民俗歌舞劇《月姐歌》的一支文化志願服務隊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隨著音樂節拍,標準的舞蹈動作整齊而優美,絲毫不像是「業餘」隊伍。
隊長劉小慧告訴記者,中心為隊員們提供了便利的訓練場所,也激發了排練和演出的激情。
民俗歌舞劇《月姐歌》排練現場
據了解,自2019年10月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仁化已先後建成144個文明實踐陣地。
僅2020年,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即組織全縣各級志願服務隊下沉到各文明實踐陣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6500餘場次。
仁化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仁化縣註冊志願者服務隊334支,實名註冊志願者2.9萬人,其中「全民尚文」志願服務隊在今年榮獲廣東省最佳志願服務組織稱號,「紅心閃耀」「仁愛仁心」等8大志願品牌已打響。
此外,據介紹,「仁愛」之城的打造,還帶動了仁化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提升,除「公園綠地10分鐘服務圈」「文體便民10分鐘服務圈」相繼落地,就連藏書豐富的現代化城市書吧,也出現在這座小小的縣城。
而得益於無物業小區打造提升工程,以廣場、公園、停車場、衛生服務站一應俱全的高坪社區為代表,一系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提升,令居民持續享受著「仁愛之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紅利」。
煥然一新的高坪社區高顏值的垃圾分類亭
【出遊貼士】
1、廣東仁化第四屆文化旅遊節將於本月24日開啟,今年的旅遊節主題是「唱響紅色主旋律,打造絢美大丹霞」,屆時,遊客可在開幕式及一系列惠民文化演出中,欣賞到一眾著名表演藝術家帶來的紅色主題文化展演。
2、仁化特產——丹霞貢柑是韶關最著名的冬季時令水果,有著汁多核少、肉脆化渣的獨特口感,眼下正是丹霞貢柑持續上市之時,不妨品嘗。
3、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丹霞綠道連接丹霞山景區路段將於明年正式開工,待施工完成,遊客可在仁化縣城沿綠道跑步至丹霞山腳,深入感受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生態宜居的和諧環境。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李力
審籤|樊美玲
實習生|高爽
凡未署名「來源|羊城派」的金羊號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