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艱辛,我們都看在眼裡,而一個車企從零開始打造豪華品牌,更是難上加難。DS敗走中國,而謳歌、英菲尼迪這樣的傳統豪華品牌,在國內也舉步維艱,都讓我們看到豪華市場競爭之激烈。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有一個誕生不久的豪華品牌,5年的時間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單一車型的銷量,甚至超越了不少傳統豪華品牌的同級對手。這個品牌,就是韓國現代汽車推出的獨立品牌——捷尼賽思(Genesis)。
薩德事件之後,韓系車在國內銷量萎靡不振,捷尼賽思的發展狀況也一直被忽視。發布近5年之後,這個新創立的豪華品牌,如何在美國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它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美國市場的捷尼賽思。
捷尼賽思在美國市場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熟悉韓系車的朋友應該了解,現代汽車曾經有兩款定位高端市場的車型,分別為雅科仕和捷尼賽思,都曾引入到國內。到了2015年,現代汽車正式推出獨立的豪華品牌,並命名其為捷尼賽思(Genesis),前期主攻韓國本土和美國市場。
因為有高端車型的經驗,捷尼賽思品牌正式發布三年後,就先後在美國推出了定位C級市場的G80(對標奔馳E級、寶馬5系、奧迪A6等)、定位D級市場的G90(對標奔馳S級、寶馬7系等)和定位B級市場的G70(對標寶馬3系、奔馳C級、沃爾沃S60等)。
到了2020年,捷尼賽思發布了旗下首款SUV車型——GV80,不過這款車型尚未在美開售,我們就主要分析它的三款轎車車型。
上表是捷尼賽思自2016-2019年在美國市場的銷量表現,可以看出在2017年,G80和G90兩款車銷量態勢不錯,總計實現了兩萬出頭的年銷量。和BBA和雷克薩斯相比,2萬臺還不到一款暢銷車型的水平,但對於一個剛剛建立、且僅有兩款車型的豪華品牌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開局。
不過,捷尼賽思前期銷售渠道借用的是現代汽車在美國的店面,車型僅僅在現代店面內獨立的區域銷售。到了2018年,捷尼賽思開始著手鋪設獨立的銷售渠道,而這個措施與現代汽車的經銷商產生了矛盾,這導致了捷尼賽思2018年銷量業績出現大幅倒退,即便當年推出了G70新車,全年總銷量也僅達到10312臺,相比2017年幾乎腰斬。
慶幸的是,2019年的銷量表現重新恢復,定位B級市場的G70成為銷量擔當,3款車全年售出2.1萬臺。這在美國的豪華車市場,是什麼水平呢?
捷尼賽思2019年在美國豪華車市場的銷量,僅僅領先阿爾法·羅密歐,位列第12名,僅僅相當於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等一線品牌的零頭,和謳歌、凱迪拉克、英菲尼迪等二線品牌也差距甚遠。
不過,分析單一車型表現的話,捷尼賽思的銷量,遠比這個排名要樂觀。
捷尼賽思每款車都實現了突破
美國市場目前SUV車型大熱,很多車企都逐漸減少、甚至完全中斷了轎車業務,而捷尼賽思誕生之後的前五年,產品陣容都遠遜於對手,且都只有轎車車型來打市場。如果專注到單一車型表現的話,捷尼賽思目前每一款車型,都實現了難得的突破。
先看定位B級市場的G70,這款車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2019年獲得了近1.2萬臺的銷量,雖然排名靠後,但已經和雷克薩斯IS、沃爾沃S60這些老牌B級車站在了一個檔次,並把捷豹XE遠遠甩開。
與奔馳E級、寶馬5系競爭的捷尼賽思G80,2019年的銷量則排到了第四名,領先凱迪拉克CTS、林肯Continental、沃爾沃S90、雷克薩斯GS、英菲尼迪Q70等一眾行政級轎車。
當然,和BBA相比的話,捷尼賽思G80的差距還很遠,但它確實在很短的時間內,給一眾二線豪華品牌樹立了榜樣。
而在玩家原本就很少的D級豪華市場,奔馳S級維持著穩定的統治地位,其它車型當年的銷量都未破萬臺,這種情況下,捷尼賽思G90售出2,238臺,超過了捷豹XJ,僅次於奧迪A8,也算是拿到了豪華D級車的入場券。
綜合每款車型各自的銷量,能看出捷尼賽思作為一個全新的獨立豪華品牌,在美國這個已經成熟的發達汽車市場,已經獲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雖然捷尼賽思整體銷量還很少,但它在更火熱的SUV市場剛剛發力,如果一切順利,這個品牌是有希望在美國有一番作為的。
那麼,捷尼賽思獲得美國消費者的初步認可,靠的是什麼呢?它走了怎樣一條產品路線?
初來乍到,小心翼翼
首先,我們看看幾張捷尼賽思的車型圖片:
上面三張圖片,是捷尼賽思3款轎車的第一代車型,單從側面來看,辨識度並不明顯,它們身上有日系車的影子、也有德系豪華品牌的影子。作為一個全新品牌,捷尼賽思沒有像領克那樣大膽地開闢新的風格,而是走了一條傳統豪華車的穩妥路線。
內飾同樣如此,從G70到G90,三款車的內飾都有各自級別應有的精緻與豪華感,沒有明顯的缺點,但和同級別的BBA、雷克薩斯、沃爾沃相比,也都沒有讓人產生「Wow」的讚嘆。
這種第一代車型在設計方面的中規中矩,顯示出捷尼賽思作為一個豪華市場的新玩家,對於成熟市場的謹慎。這也是捷尼賽思品牌獨立近5年之後,它的車型在國內一直沒多大聲量的原因之一。
而在美國市場,走穩重路線的捷尼賽思,卻可以依靠低於同級對手的價格來吸引眼球。和雷克薩斯一樣,捷尼賽思也採用了定價低於對手的錯位競爭,只是作為新來者,捷尼賽思的價格,比雷克薩斯還要低得多。
德系BBA加上雷克薩斯,是美國豪華市場的四巨頭,在B級、C級和D級轎車市場,捷尼賽思的定價普遍低於這四個品牌,例如G70的起售價比奔馳C級低了近6000美元,相當於近4萬元人民幣,G90和奔馳S級起售價則差了2.2萬美元,差價已經有十多萬人民幣。
由此可以看出,捷尼賽思在美國市場,採取了價格低半頭的策略,試圖營造一種「產品力有與BBA+L(雷克薩斯)相當,但價格低半頭」的形象。
如果是在國內市場,不管這個新品牌是否真的能實現一線品牌的產品力,如果在產品風格和特性上沒有明顯的特點,那麼它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例如英菲尼迪QX50、謳歌RDX、凱迪拉克CT6等車型,都有著不遜BBA的綜合產品力,但是它們的銷量表現,卻遠不及對手。
而在美國市場,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美國市場是新興豪華品牌的天堂
美國和歐洲一樣,都是非常成熟的發達汽車市場,但是和歐洲不同的是,美國消費者對於新品牌、尤其是新興的豪華品牌,包容性要強得多。如果一個品牌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提供不遜於傳統豪華品牌的品質,那麼美國消費者是很願意「嘗鮮」的。
日系三大豪華品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和謳歌,都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進軍美國市場的品牌,依靠出色的產品力和優良的服務,它們都很快在當地站穩腳跟。在過去的2019年,雷克薩斯、謳歌和英菲尼迪在美國豪華市場的銷量,分別位列第3、第5和第7名,領先沃爾沃、路虎、捷豹等傳統豪華品牌。
反觀歐洲市場,這三個日系豪華品牌卻一直未能進入主流,即便是有深厚歷史積澱的凱迪拉克和林肯,在歐洲市場也一直處於邊緣化市場。背後的原因,固然有這些品牌沒能很好滿足歐洲消費者需求的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因素,還是歐洲消費者更加注重品牌、尤其是豪華品牌的基因和歷史。
而捷尼賽思在美國市場,也做到了品質不俗、價格更低這個要素,G70、G80和G90在當地媒體和消費者中都獲得了很好的評價,其中G70在上市一年內,還斬獲了北美年度車、J.D. Power新車質量評價第一名以及IIHS Top Safety Pick+等獎項,等於在性能、質量和安全性上,都做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所以,雖然捷尼賽思的第一代產品在設計和風格上,沒有走出特別突出的特點和風格,但廠商對於產品的悉心打磨、精心的調校和良好的服務,也都切實打動了部分消費者。
新一代車型展露鋒芒,捷尼賽思前景依然可觀
經過四五年的試水與摸索,捷尼賽思對於新一代車型的定位,明顯變得大膽了一些。
上圖是新一代G80,它採用了捷尼賽思新一代車型的家族前臉,中網造型的衝擊力和辨識度,都比上一代強了很多,能讓人在遠看時就能一眼認出並記住這款車型。
而在側面,新G80也出現了全新的車燈設計,位於車頭、翼子板和車尾的三個燈組,被做到了兩條平行線上,打開轉向燈時,三個部位的車燈同時亮起,極具創新性和辨識度。
而新G80的內飾,也完全摒棄了上一代對於競爭對手亦步亦趨模仿的風格,採用了目前最新的大尺寸屏幕、簡約中控臺以及富有科技感的電子換擋旋鈕等設計。車艙用料、內飾配色、方向盤、旋鈕、按鍵的質感等,都給我們帶來了BBA與雷克薩斯之外另一種豪華的詮釋。
全新的SUV車型GV80,也採用了和G80相同的外觀與內飾風格,不過細看的話不難發現,同為80系的兩款車,G80和GV80的內飾並沒有像BBA那樣有著很高的相似性。G80和GV80的內飾,在方向盤造型、按鍵控制區以及空調出風口等多處細節的設計,都依然保持了各自的特點,沒有簡單的套娃。
而旗艦級的G90轎車,除了採用和80系相同的家族中網設計之外,車燈、線條等設計依然有自己的特點,不會讓人有G90是大號G80的感覺。
對比新一代G90的內飾,很明顯,它也走了一條和80系完全不同的設計路線。在其它品牌普遍走套娃路線的今天,捷尼賽思在新一代車型上開始變得勇於開創新風格,並且保持了單一車型的特點,做到這一點,還是值得欽佩的。
當然,相比美國市場,我們國內的市場競爭實際上要激烈得多,豪華品牌價格不斷下探,而自主品牌的向上突破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給主流合資品牌造成了壓力。這種情況下,捷尼賽思如果考慮進入中國市場,前景並不是很樂觀。
所以現在這個問題拋給我們的讀者:如果捷尼賽思的最新車型進入中國,你們覺得有機會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