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為何簡稱鄂?湖北人又為何被稱為九頭鳥,可能你的理解都錯了

2021-02-19 搖曳生資1

關於湖北省,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了,湖北跟湖南一直都被合稱為「湖廣」不過清代分開之後,就以洞庭湖為界,洞庭湖以北,稱湖北,以南為湖南,湖北境內,又有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湖泊密布,因此也有「千湖之省」一稱。

說起湖北,必然離不開荊楚文化,楚人跟中原歷史源遠流長,根據《史記·楚世家》記載: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楚人是黃帝後裔,不過楚人在遷移當中前往了商代朝歌南方,由於楚人隨著西周徵討商,後被封在丹陽。

《史記》載有: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但楚人卻心有不服,於是自立為王,建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路南徵,成了華南的霸主,「南蠻」因此就成了暴力的象徵。

至於簡稱「鄂」是因為江南一帶有一個古老的王城——鄂王城,是鄂氏族建立起來的,楚滅鄂之後,有將近十多位楚王在鄂建立都城,鄂城也就成了「青銅文化」的發源地,隋朝以後,鄂城貿易昌盛,有「小漢口」一稱,故湖北簡稱為「鄂」。

元朝建立行省制之後,依舊沿用鄂,根據《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鄂州,江夏,緊。開元戶一萬九千一百九十。鄉三十三。元和戶三萬八千六百一十八。鄉三十七。今為鄂嶽 觀察使理所。

如今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鎮鄂王城,是探索商鄂的起源點,也是「荊楚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除了鄂之外,湖北人為什麼又被稱為九頭鳥呢?這當然也離不開源遠流長的荊楚文化。

楚人喜好巫鬼,崇尚赤色,而在傳說當中楚人的先祖祝融是火鳳的化身,九鳳是楚人所崇拜的九頭神鳥,也是楚人的圖騰,《山海經·南山經》中說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鳳凰是鳥中之王,雄的叫「鳳」,雌的稱「凰」,鳳凰地位尊貴,跟歷代帝王雖尊崇的龍一樣,楚人尊崇鳳凰已經有7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一些楚文化的遺址當中,就存在著大量的人首蛇身和人首鳥身的圖案。

楚人崇尚鳳的習俗一直都沿襲至今,1992年,古城荊州的的大東門就聳立起了一座輝煌的城徽——金鳳騰飛,除了這點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明代劉伯溫在《鬱離子·九頭鳥》當中就寫了「孽搖之虛有鳥焉,一身而九頭,得食則八頭皆爭」。

劉伯溫所說,孽搖山上有一種鳥,一個身子長了九個頭,一個頭得到食物之後,八個頭爭著去吃,結果九個頭都受傷了,他這是在諷刺人總是不顧全大局,自相殘殺只會自作自受。

相關焦點

  • 湖北為何簡稱鄂?
    關於湖北省的簡稱,大家都知道是「鄂」。有人認為湖北省是春秋戰國時楚國的發源地兼核心地區之一,應該簡稱「楚」。
  • 湖北的簡稱:放棄了「楚」,選擇了「鄂」,這是為何?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今天給大家說說湖北的「鄂」。據了解,湖北放棄了「楚」,選擇了「鄂」,這是為何呢?按照常理來說,現今湖北地區是歷史上的楚國,楚應該比較合適一些。所以「鄂省」就一直傳了下來,在此基礎上,「鄂」就成了湖北簡稱。因為很多人拿「鄂」開玩笑,甚至用這個字編排人,所以傳出了為何不選「楚」而選「鄂」的說法。
  • 湖北為何簡稱鄂而不叫楚?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選擇了鄂?
    湖北省簡稱鄂,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也有人認為湖北省簡稱楚更恰當,原因是湖北自古屬於楚國核心地界,集中代表了楚文化。湖北為何簡稱為鄂而不叫楚呢?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選擇了鄂?這其實與湖北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 湖北為何簡稱鄂而不叫楚?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鄂能勝出?
    湖北省簡稱鄂,這是幾乎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實。但也有人認為湖北省簡稱楚更恰當,原因是湖北自古屬於楚國核心地界,集中代表了楚文化。湖北為何簡稱為鄂而不叫楚呢?楚鄂之爭為何最終選擇了鄂?這其實與湖北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 楚國最初的封地是今天的湖北,為何湖北的簡稱放棄了楚,卻選擇了鄂
    湖北,簡稱鄂,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中的楚國的封地就在如今的湖北,為何湖北的簡稱不選擇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楚,卻選擇了鄂呢?實際上,元朝時期朝廷對湖北的稱呼,也多用「荊楚」取代鄂省。
  • 湖北人為什麼被稱為九頭鳥?
    很多不了解的人錯誤的的認為是說湖北人精明、狡猾讓大多數湖北人覺得百口莫辯但如果你真的了解九頭鳥的來源就可以自豪的說我們就是九頭鳥在整頓朝政時作為內閣首輔張居正的保薦了九位御史這九人都是湖北人,對貪官汙吏嚴厲制裁那些受到整頓的貪官汙吏,心懷不滿因而咒罵「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便是九頭鳥的來歷
  •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為何都不如一個「江西老表」?
    歡迎大家關注【八品巡府】,為你帶來世間奇妙之事。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民間常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九個湖北佬,不如一個江西老表。」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這話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在《山海經》中的《北大荒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極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九鳳」也稱為九頭鳳鳥,既九頭鳥,這是一種上古的神獸。
  • 湖北的簡稱為何選擇了「鄂」字,而放棄了「楚」字?
    其實許多湖北人都願意湖北省簡稱為「楚」而非「鄂」,甚至近些年一些民間組織自己便將「鄂」改成了「楚」,比如原來我們稱湖北商人為「鄂商」,現在他們被稱為「楚商」,那這是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這麼多湖北人對「鄂」字表現得如此深惡痛絕呢?
  • 九頭鳥是什麼鳥?九頭鳥與湖北人有什麼關係?
    湖北江陵人張居正受命力挽狂瀾,他挑選了9個處事精明能幹的巡按(監察御史)分赴全國各地,通過明察暗訪,抓捕處決了一大批貪腐分子,因而老百姓拍手稱快,「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的諺語來稱其精明能幹,剛正不阿。從這個版本來看,這句九頭鳥的諺語並未有玷汙湖北和湖北人的意思,反而是一種褒揚,稱讚湖北人精明能幹,具有九頭鳥的智慧。這種版本見於史書記載,但在民間流傳卻不如後第二種版本。
  •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的兩層含義,賦予湖北人雙重標籤
    楚文化專家張正明先生曾說過,「楚人尊崇鳳,就是尊稱自己的祖先,楚人鍾愛鳳,也就是鍾愛自己的這個民族。」那為何楚人崇拜的鳳有九個頭呢? 由於九在楚人心目中的特殊意義,所以楚人要刻意將鳳裝上九個頭,並將其作為圖騰的象徵與祖先的化身。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的演變,九頭鳥的形象與名字也在發生著變化。從秦漢以後,九頭鳳在中國文獻上神秘的消失,而九頭鳥也被冠以不同的名字。在《孔子集語·博物》中稱之為「鬼鳥」,而在《玄中記》中為「姑獲鳥」,《三國典略》又稱為「九頭鳥」。
  • 湖北的簡稱「鄂」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個「鄂」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在人們印象裡,湖北之地古屬荊州,曾為楚國核心區域,因而被稱為「荊楚大地」,其文化風俗也被稱為」荊風楚韻「。那麼問題來了:湖北省的簡稱為什麼不是荊或楚呢?為什麼不簡稱荊《尚書•禹貢》記載:「荊及衡陽惟荊州」。這是荊州之名的源頭,成為古九州之一。
  • 湖北人為什麼被稱作「九頭鳥」?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這段話概括了湖北人的性格,可謂十分形象。「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句俗語廣為人知之後,九頭鳥漸漸成為湖北人的代名詞。「九頭鳥」最初帶有貶義九頭鳥是個什麼鳥?傳說當時有九大御史聯合參奏張居正,結果他不僅未被參倒,九大御史反被下獄;又傳說張居正曾向皇帝保薦九個湖北籍監察御史,他們大公無私,革新政風,受到整飭的貪官汙吏對他們恨入骨髓,咒罵「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於是,有個叫餘遠謀的文人專門作了首《九頭鳥歌》:「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誰將此鳥比鄂人?《齊東野語》無稽才。為此與人結怨多,被人詛咒九頭鳥。」
  • 說湖北佬是「九頭鳥」,是誇還是罵?
    九頭徽號稱鄂鳥,鄂人聽了不煩惱其實楚國大了去了,還包括湖南在內,為什麼專把湖北人跟九頭鳥扯一塊?怎麼沒見有人管「霸蠻」的湖南人叫九頭鳥?誰將此鳥比鄂人?奇東野語無稽考。……只有鄂人張居正,憂君憂國心如搗。……為此與人結怨多,被人祝詛九頭鳥。此鳥蟄居數百年,天下滔滔誰改造?……九頭徽號稱鄂鳥,鄂人聽了不煩惱。
  • 湖北簡稱「鄂」,為什麼不簡稱「楚」....
    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後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在歷史上,以「荊」字冠名的是最大行政區,今湖北省大部分長期屬於荊州轄境。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何況已有以古九州用做省份簡稱的,如河南省之「豫」,河北省之「冀」。可見,用「荊」做為湖北省的簡稱挺合適。但事實卻未如此。
  • 湖北為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楚或荊呢?
    湖北,簡稱「鄂」,位於我國中部,地處長江中遊,因處於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省地處華中腹地,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湖北,古屬荊州,春秋戰國時為楚國核心區域,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所以湖北又被稱為「荊楚大地」,湖北文化風俗被稱為」荊風楚韻「,那麼湖北為什麼不簡稱荊或楚,而是簡稱」鄂「呢?鄂,古國名,為湖北最早的古國之一,楚王熊渠滅鄂國後,封其子熊紅為鄂王,修築鄂王城,曾為楚國國都。秦滅楚後,設鄂縣,三國時孫權改鄂縣為武昌,此為武昌之名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
  • 為什麼湖北簡稱「鄂」
    鄂州舊時叫武昌,也稱吳都,更早時還是鄂國,是山西的鄂國人與長江的揚越人(揚州州域人)共同經營的地盤。  每個省的簡稱都是有悠久的歷史原因,湖北的簡稱「鄂」,湖北是楚國的發源地,為什麼不簡稱「楚」,這個「鄂」到底是什麼意思?  漢字中的「鄂」、「鱷」相近,在古代,這兩個字是通假字,其意思就是鱷魚。大概四千多年以前,長江、黃河流域分布著大量的鱷魚。
  • 湖北為什麼簡稱鄂?「鄂」字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個「鄂」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在人們印象裡,湖北之地古屬荊州,曾為楚國核心區域,因而被稱為「荊楚大地」,其文化風俗也被稱為」荊風楚韻「。那麼問題來了:湖北省的簡稱為什麼不是荊或楚呢?為什麼不簡稱荊《尚書•禹貢》記載:「荊及衡陽惟荊州」。這是荊州之名的源頭,成為古九州之一。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你知道各省的簡稱為何是現在這樣麼?
    :不過,對於這樣的簡稱,有些地方是不感冒的,比如山東東部很多人都對山東稱「魯」不稱「齊」不服氣,畢竟,齊魯大地,齊國比魯國要風光多了。同樣的還有湖北為何成「鄂」不稱「楚」,就是楚國地盤不僅僅在湖北。但實際上,山東稱「魯」不稱「齊」,並沒那麼複雜,這和電報在中國的推廣有關。洋務運動後,電報技術逐漸被清政府接受並使用。那時發電報惜字如金,多一字便多花錢,於是便有了簡稱。此外還要防止誤聽,所以在建設電報的過程中,各個省份都需要上報自己的簡稱。
  • 湖北簡稱「鄂」,真相原來是這麼回事!
    湖北簡稱「鄂」的來歷有幾個說法: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之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簡稱「鄂」;其次,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商、周時代,噩魚大量分布在長江流域,形成了以捕噩為生的民族,稱為鄂(古時噩,鄂同音,同義)。
  • 湖北簡稱鄂——鄂州歡迎您
    湖北簡稱鄂。5000多年前,鱷魚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一個以捕鱷魚為生的部族產生了,他們也被稱為「噩」(鄂)。這是稱「鄂」的開始。悠悠歷史五千年,賦予鄂州的人文資源璀璨斑斕。鄂州市是湖北省下轄的地級市,鄂州歷史悠久,帝堯時為「樊國」,夏時為「鄂都」,殷商時為「鄂國」,春秋戰國時楚鄂王封地,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紅到鄂州為鄂王,修築鄂王城,這也是湖北簡稱「鄂」的由來。春秋時的鄂國,位於湖北省鄂州市境內。鄂國歷史悠久,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方國,為商紂時期三公之一鄂侯後人所建。西周初年,鄂國的故地被晉所並,遺族南遷到楚國丹陽,仍叫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