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以為買CPU就只看i7、i5、i3、雙核、四核就可以了。總以為電腦城給你裝了個i7就比別人的i5牛很多,其實不然,說不準你的i7和別人的i7差了一個i7!教你看懂CPU不被JS忽悠!也不用買了電腦不到一年就慢吞吞了。
主頻4.2Ghz同架構同工藝下越高越好!
以Intel 酷睿i7 770K處理器為例,CPU上數字和字母代表的含義:
一、架構
酷睿i7,是系列名稱;有不同的架構,決定其先進性,由於都是理論,很少人看這個,其實可以忽略的。
二、第一位數字代次工藝
7700K第一個數字表示代次工藝,數字越大檔次越高價格越貴,其中7表示第七代I7採用的是14nm製作工藝。拿上一代22nm的工藝來說,14nm可以同要的體積下裝入更多電晶體,那意味著計算速度更快,散熱表現更好。因為CPU溫度高了計算速度會下降的。
二、第二位數字7代表處理器等級,在同系列中數字越大性能等級越高。
三、第三位數字0表示對應的核心顯卡,「3」「5」「0」:這一位基本上就是對應核芯顯卡的型號,其中「3」代表高性能處理器配HD 4600;「5」代表核芯顯卡採用的是Iris 5000、5100或者Pro5200;而「0」則是HD 4600;(菜鳥忽略)
四、第四位「0」「2」「8」:「0」在標準電壓中代表47W,而在低電壓中代表15W;「2」則是代表37W,「8」在低電壓處理器中代表28W;(菜鳥忽略)
後面的字母表示其他信息:
HQ表示焊接在主板上的:
M代表標準電壓cpu;
U代表低電壓節能的;
H是高電壓的,是焊接的,不能拆卸;
X代表高性能,可拆卸的;
Q代表至高性能級別;
Y代表超低電壓的,除了省電,沒別的優點的了,是不能拆卸的;
K表示不鎖倍頻的。
以上加粗為常見臺式CPU,那麼我們在選購性能級CPU時可以選擇帶X或Q的高性能CPU或者用於超頻的帶K的CPU。對於超頻就不是菜鳥小夥伴該玩的,因為對電源瓦數要求更高及要求更好的散熱器及主板要採用大板,所以各個配件加起來費用就高了。
那麼,我們從上面可以看出第一位與第二位數字是決定CPU性能與價格的。而後面的字母有時也極具有參考意義!
上面的參數只能在同一系列中選出更好的,不同系列則不是這樣比較了。還有一些在CPU上沒有印刷出來的參數:
如雙核、四核(四線程、八線程)、六核(六線程、十二線程),主頻相同核心越多越好,核心相同線程越多越好。
緩存,一級二級緩存越大越好,三級不太重要。
插槽,LGA1150、1151、1155代表CPU的插針數,選CPU時一定要看插針是否與主板插槽配匹。
CPU功率,如65W算是比較低功耗的,如95或115算是高功耗的。所以選電源就要選功率大的。一般選電源時的功率最好比硬體總功率大100W以上,一般電源都沒幾個錢。
內存類型,如今最好是支持DD4的。支持ECC伺服器內存更穩定,玩遊戲掛機通宵推薦。
福利!如今裝電腦配置推薦:22nm或14nm,4核8線程,2.6-3.0Ghz,DDR4,固態+機械硬碟。
不會裝電腦,請留言!想知道Intel與AMD如何比較選擇請留意關注我!菜鳥可以好好收藏,哪一天裝機時看一下哦!請分享給你的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