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陳昌文解讀:
孔子說,成天吃飽了飯,就閒著,什麼心思也不用,什麼也不幹,這樣是不行的。不是有下棋等博弈的遊戲嗎?下下棋也好啊,總比閒著好。
這句話很深刻,這世界上有一類人,他們就是閒不下來,一直在做事,幹活,幹有益的事情,要麼是工作上的事情,要麼是有益智力的事情,這樣的人,就是社會的生產者,是社會發展,家庭保障的中堅力量。
人只會閒著,混日子,除了時間的流逝什麼也不會有,過上很差的日子,甚至變成寄生蟲。還怪這個社會不好混。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只要您勤勤懇懇,要麼在動腦,要麼在動手,您就不可能過得很差。
人這東西,必須做事,幹活,不斷的奮鬥,人一閒下來,就會無事生非,找些邪惡的事情做。開始覺得沒什麼,放鬆放鬆,隨著自己的放鬆,就會越來越過分,最終變成一個墮落的人。
所以,易經中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不要休息,要一直幹,人本來晚上睡覺,就是休息,您做到了早起早睡,鍛鍊身體,然後其他時間用來工作,奮鬥,或者做有益自己大腦的運動,這樣您就在進步,您進步了,您對自己,家庭,社會都是有益的。
一個人能進步,能工作,能動腦,他是一個生產者,他能自食其力,還能自立立他,他就有成就感,他不是一個啃老族,不是一個寄生蟲,能養活很多人,他就算能安身立命。這種人對社會貢獻就大。自己身心也能健康。
反觀我們社會上另一些人,不能養活自己,天天吃飽了飯,就混吃等死,閒著,要麼看電視劇,要麼看電影,工作也做的不好,社會上升通道也沒有,就是混日子,智力沒什麼進步,這樣的人,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疾病,他會感覺到混社會很難,有無力感,甚至自暴自棄,有放棄的感覺。
我們這個人啊,一定要幹活,幹活還是幹活,一定要做有益頭腦,身心的事情。
人是越幹越有激情,越動腦幹活,做正事,生命力越旺盛。您看那些大老闆,科學家,他們為自己,為社會不斷的工作,動腦,結果他們生命力旺盛,活到很大年紀,物質,精神財富都豐富。
您在看那些懶惰的人,天天混吃等死,身體肥胖,也沒什麼存款,沒什麼社會成就感,還笨,這樣的人,想要活到很大的年紀,難。
幹活,動腦,還能讓自己延年益壽,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