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日軍酷刑不屈的師長,卻因8個女人而當了叛徒

2020-12-27 騰訊網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在抗日時期,有些人先前是英雄,後來卻成了叛徒、漢奸,眾所周知的如汪精衛,從反清鬥士淪為了日本人的走狗,鮮為人知的還有一位師長,先是忍受日軍酷刑堅貞不屈,後來卻當了叛徒。

這個向日軍屈服的師長叫關書範,他是吉林寧安人,1929年,17歲的關書範加入了共青團,在寧安的青年學生中他的比較活躍的革命份子,很早就投身革命和抗日運動中。

在1934年的時候關書範被日軍逮捕過一次,時年22歲的關書範在獄中同敵人進行鬥爭,任憑日軍對他嚴刑拷打,他始終不肯屈服,不久就被營救了出來,隨後繼續進行抗聯的工作。

值得一說的是,每次遇到戰鬥,關書範英勇的衝在前面,他兩次負傷立下了不少戰功,由於軍事能力強,時任抗聯第5軍軍長周保中對他很欣賞,甚至在1937年,由周保中提名,關書範當了抗聯第5軍第1師師長。

不得不說關書範25歲當上師長,可以說是前途遠大,到這裡我們還可以說他是英雄好漢,如果他到此就犧牲了,或許會名留青史受後人緬懷,可惜歷史不是這樣。

1938年10月,身為第1師長的關書範和100名西徵的指導員一起,準備這返到第5軍軍部,隊伍被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夜晚100多人就露宿在河西岸一個柳毛叢子裡。

100多人的隊伍難免被一些人看見,不幸被一個漢奸發現了蹤跡,漢奸向日軍告密,日軍出動了守備對和偽軍,當夜就朝關書範等100多人追來,最先發現敵人的是婦女團的8位女戰士。

當時這8位女戰士隱藏在草叢的一側,日軍是不會發現她們的,如果她們趁機逃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然而以婦女團政委冷云為首的8位女戰士,選擇向日軍開槍,槍聲提醒了所有人。

日軍還誤以為是被包圍了,朝著響槍的地方蜂擁而至,一時間敵人把炮火都集中在了婦女團這一邊,關書範則帶著100位戰士趁機撤退,不過很快日軍就發現是幾個女戰士。

當時日軍企圖活捉8位女戰士,8位女戰士在政委冷雲的指揮下沉著應戰,直至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扔光了所有的手榴彈,她們被迫退至烏斯渾河邊,為了不當俘虜,8人一起投江殉國了。

這就是抗日史上有名的「八女投江」,這8個人分別是團政委冷雲,班長胡秀芝、楊貴珍,戰士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和被服廠廠長安順福,她們中冷雲年齡最大23歲,最小的王惠民13歲。

8位女英雄用生命救出了關書範等人,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此戰中目睹八女殉國的關書範竟然嚇破了膽,之後關書範竟然跟日軍私下來往,還把我軍的密營告訴了日軍,軍長周保中下令將關書範抓捕,公開槍斃了。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勝利後,當初出賣楊靖宇將軍的四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抗日戰爭勝利後,當初出賣楊靖宇將軍的四個叛徒,最終結局如何? 1940年2月23日,東北抗日將領楊靖宇被數百敵人圍困住。此時的他已經很多天沒有吃到一粒米飯了,一直靠著山林裡的野草和樹皮充飢,全身都長滿凍瘡,腳上的棉鞋早因長時間的奔逃爛成一團,就連雙腳都凍到潰爛。
  • 《八佰》抗日英雄謝晉元沒有犧牲在日軍槍口下,卻被叛徒殺害
    「弟兄們,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正在熱播的戰爭大片《八佰》,謝晉元團長這句氣壯山河的話,喊出了抗日英雄的氣概,展示了中華民族不怕犧牲、抵禦外辱的不屈精神。吳京說,這是他8個月來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看哭了好幾次。黃渤看完則是感慨萬千,他說:中國現在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影片以八百壯士撤離倉庫,退到英租界而結束。對於謝晉元團長後來的命運,很多國人就不太清楚,非常痛心的是,謝晉元團長沒有犧牲在抗日的前線,卻被叛徒殺害,令人扼腕嘆息。
  • 這支軍閥10萬人沒一個叛徒,機槍陣成日軍噩夢,軍長甚至刺刀上陣
    1937年8月,日軍策劃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隨之爆發。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各地方軍閥幾乎無動於衷。蔣委員長只好讓自己的嫡系部隊率先投入戰場,中國軍隊儘管佔據了人數上的優勢,還是傷亡很慘重。
  • 15歲抗日女英雄,受盡日軍酷刑仍不屈服,被侮辱整整四天而亡
    戰爭時期,日軍在我國可以說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侵佔我中華大地,殘殺我中華兒女,犯下了種種罪行,說起日軍的酷刑,有人在戰後專門統計過,其使用的酷刑有34類、500餘種之多,而據受過這些酷刑後倖存下來的中國老兵回憶:日軍光是刑具就有多達上百種,連小女孩都不會放過。
  • 豆瓣評分8.2,11年後,《風聲》憑什麼還能打?
    首先是蘇有朋飾演的白小年,即使與司令有著親戚關係,但是依然難逃酷刑伺候。最終不敢忍受羞辱而慘死。然後是英達飾演的長官金生火,顯然是一個貪生怕死之人,更是深諳日軍的殘酷刑罰,所以不願去承受酷刑,便自殺而亡。
  • 松山戰役,數百國軍和日軍陷入肉搏戰,師長下令:開炮!一起轟掉
    松山戰役是典型的陣地攻防戰,不同的是,此時進攻的是中國軍隊,陣地防守的是日軍。想要攻陷日軍的陣地談何容易,即使是擁有火力優勢的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的島嶼攻防戰上都吃了大虧,傷亡慘重,更何況是火力匱乏的中國軍隊呢?但是,軍令如山,就算用屍體堆,也要開出一條血路!駐守松山的日軍有一個加強大隊的兵力,雖然人數不算多,但是防禦工事卻是一層又一層,非常完備!
  • 東北日偽統治時期,一個叛徒對東北抗聯能造成多大的破壞
    敵人把叛徒李元珍找來對質。 李元珍是李在德的同學,家裡是富農,他曾提出要和金成剛的女兒李在德交朋友,這一要求被李在德當面回絕了,但他不死心,又託人到家裡說媒,李的父親金成剛也堅決拒絕了他。「九一八事變」後,民族矛盾、階級鬥爭日益尖銳,階級陣線也越來越明顯。李元珍最後投靠了日本人。這小子是個團員,對黨團情況多少知道些。
  • 東北巨匪謝文東,原是抗日英雄,母親被日軍殺害,他卻投降成漢奸
    日軍的壓迫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抵抗,一支支抗日武裝開始在白山黑水間抗擊日軍。謝文東就是這些抗日武裝中的一支。謝文東曾在李杜領導的吉林自衛軍中擔任土龍山騎兵旅第二團團長,為了抵抗日軍的壓迫,他聯合當地保安團和農民發動了「土龍山暴動」,並大敗前來鎮壓他們的日偽軍,其中日軍飯冢大佐被當場擊斃。此後,他們改旗號為「民眾救國軍」,並打出「寧做中國鬼,不當亡國奴!」
  • 中國最壯烈的英雄被四個叛徒出賣犧牲,日本鬼子卻落淚!
    對這兩個最著名的抗聯領導人,日軍開出了相同的「懸賞」。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壯烈犧牲,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 咱們多活一個人,中國就多一線希望 在日軍的瘋狂絞殺下,1939年12月時,楊靖宇身邊尚有400餘人的抗聯部隊,而到1940年2月2日,他身邊就只剩二十七八個人。
  •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受日軍多種酷刑寧死不屈,20年後才知其身份
    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受日軍多種酷刑寧死不屈,20年後才知其身份記得剛了解到抗日女英雄趙一曼時,還是從小學課本中。那時候就對這位面對殘暴的日偽淫威堅強不屈的巾幗女英雄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當筆者深入了解整個經過的時候,更是為趙一曼烈士而感到心疼!1933年,在日寇佔領下的東北一片灰暗。
  • 抗日名將謝晉元遇刺身亡,兇手竟是他四個手下,這四個叛徒最終下場...
    淞瀘會戰國軍80萬大軍對壘30萬日軍,這場戰役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卻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奢侈夢想,因此這場會戰持續時間便長達三個月,中國軍隊死傷30萬人,日軍死傷4萬多人,雖然傷亡比差距很大,但是這場戰役對於中國意義非凡,在敵我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下,能有此成果已經很不錯。
  • 八名女戰士付出生命,護送師長安全轉移,師長被嚇破膽還淪為漢奸
    但是同樣也有一些人被釘在恥辱柱上,這些人就是投靠日軍的漢奸,他們殘害了不少自己的同胞。關書範,至今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他了,他曾經也是一名革命鬥士。1912年,關書範出生在吉林寧安,在他17歲時,他參加了共青團,成為寧安青年學生中最活躍的革命分子。
  • 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幾個叛徒下場如何?為什麼有兩個叛徒逍遙法外
    在艱苦殘酷的鬥爭環境下,東北抗聯出了很多叛徒,致楊靖宇於死地的叛徒有四個 第一個叛徒是程斌,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程斌從小跟隨楊靖宇,對楊靖宇本人了解很深,常常憑猜測就能知道楊靖宇的大致去向。
  • 他是淞滬戰場的頭號英雄,卻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殺害,年僅37歲
    當時國軍頑強抵抗了日本侵略者,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言論。不過在這場戰爭中,國軍傷亡人數也非常慘痛。殲滅日本侵略者數萬人,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幾經商討後,師長孫元良找到了謝晉元後,並對他說:「你們就是一支孤軍,沒有後援,有可能會以身殉國。」謝晉元卻堅信的回答兩個字「知道」,就這樣孫元良將堅守四行倉庫的任務交給了謝晉元。
  • 受盡酷刑後活生生被砍成7塊
    1941年,林新平與新四軍16旅17團團長諸葛慎結為夫妻後,很快又奔向抗日前線,同時廣貼標語,警告那些漢奸叛徒不得為日本鬼子賣命,殘害中國百姓。一時間大大小小的漢奸心驚膽戰,為除掉她,一名叫吳蘇的漢奸頭目用重金收買了她身邊工作人員。
  • 抗日期間,日軍為什麼會給女人注射"606藥劑"?
    女人可以捨棄生命奔上前線,也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力去幫助戰爭。他們民主自始至終的武士道精神,以及對天皇的偶像崇拜。"九一八事變"是日軍大規模侵華的開始,這一戰就打14年之久。當時日本從東北三省開始入侵,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卻一槍一炮都沒有放。時隔兩年過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緊接著發生了"南京大屠殺事件"等滅絕人性的慘案,還有他們變態的慰安婦制度。
  • 抗日英雄楊靖宇1米92身輕如燕卻被四叛徒出賣,日本人:我要活得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金一南將軍就曾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記載了關於東北抗日聯軍第一陸軍總司令楊靖宇頑強不屈的抗戰事跡。楊靖宇曾一度讓日軍特別佩服,他們絞盡腦汁想要抓捕楊靖宇卻一次也沒有成功。在大雪齊膝的東北,小短腿的日本人怎麼也追上身高1米92的楊靖宇,而如果不是因為身邊的叛徒出賣,恐怕日軍永遠不可能捉到楊靖宇。
  • 此師長與日軍作戰連連告捷,老蔣卻要撤他的職,他果斷投了八路
    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東北軍,原本有三個師,分別是111師、112師和115師。1937年3月,由陝西調到河南省周口鎮後,老蔣要求部隊整編,115師撤銷,三個師變成了兩個師。接著,又把57軍調到江蘇江陰,參加江陰要塞阻擊戰。此時淞滬會戰敗局已定,大批國軍向南京撤退,身後跟著的,是20多萬日軍。57軍作為阻擊部隊,為掩護國軍主力撤退,做出了重大犧牲,112師師長霍守義在戰鬥中負傷。
  • 他曾處決3000日軍俘虜,成解放軍師長,韓戰打完,卻神秘失蹤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中華大地無惡不作,欠下了累累罪行,對於日軍沒有人不痛恨,他在日軍投降後,毅然處決3000日軍俘虜,後來還成為解放軍師長,抗美援朝更是戰功赫赫,但戰爭打完後,他卻神秘失蹤了。他就是方虎山。方虎山方虎山出生於1916年的朝鮮鹹鏡北道,朝鮮族人,不願做亡國奴的他流亡到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後,他參加了東北抗日遊擊隊。
  • 公開搶劫日軍的縣城,連鞋襪都搶光,日軍卻只能忍受
    日軍改變政策在抗日戰爭中一直都是日本軍隊如何的殺戮和掠奪,使得我們對他們更加的痛恨,對其更是進行了非常頑強的抵抗。所以日軍決定換一個方式來試試看,就決定用剛佔領的沁源縣作為嘗試,可是沁源縣的百姓和八路軍在日軍進攻這裡之前人就已經走了,因為很多糧食物資沒有辦法帶走就給藏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