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如果活不明白,只能一輩子被婆媳關係搞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

2020-12-14 禾日風雜談

婆媳關係中誰最重要?有人說是婆婆,婆婆畢竟是過來人,在處理婆媳關係上更有經驗,尤其是那些自己就曾經和婆婆關係不和的婆婆們,應該更加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在對待自己的兒媳時可以也能夠拿出更高的姿態來;也有人說是兒媳婦,因為現在的兒媳婦大都受過更高的教育,有著更高的文化修養和文化素質,學習為人處事的能力也應該比自己的婆婆更高一籌,更何況年輕人本來就應該超越老年人,不能跟在老年人後面亦步亦趨;然而更多的人卻說,婆媳關係中最重要的那個人其實不是婆婆,也不是兒媳婦,而是在中間將這兩個原本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連接在一起的那個男人——婆婆的兒子和兒媳的老公。

圖片來自網絡

那些被點到名字卻還在暈暈乎乎地東張西望的男士們,一下就從臺下看戲的觀眾變成了聚光燈下的主角,是不是有種突然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腦袋的感覺?尤其是那些剛剛扎入婆媳關係中的年輕男士們,作為一隻懵懵懂懂的菜鳥、一個剛剛入行的新手,突然就被萬眾矚目且寄予這麼大的厚望,是不是心裡還有些虛虛的,感覺自己其實並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對自己的能力也沒有充分的信心,唯恐會辜負大家了的期望,因為自己小小的肩膀實在難以承擔如此的重任。

然而這個重任就這麼自然而然地落到你的身上了,你躲也躲不掉,誰讓你就是那個「始作俑者」呢?雖然你倒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那麼重要,但是,你確實是婆媳關係中極其關鍵的一環,如果你做得不夠好,不在不實踐中認真學習總結,還拒絕改變拒絕成長,始終在婆媳關係的泥潭裡左支右絀;換句話說,如果你心志也苦過了,筋骨也勞過了,你卻還總是活不明白,那不好意思,你只能(活該)一輩子活在苦惱之中,被婆媳關係中搞得焦頭爛額狼狽不堪。

圖片來自網絡

在婆媳關係中有這樣一種不聰明的男人:雖然他自認為自己非常公正,在婆媳關係中不偏不倚,堅決保持中立,並認為自己做得非常之好,但可惜老媽和媳婦都不買他的帳。老媽認為他娶了媳婦忘了娘,媳婦覺得他是非不分,就是他老媽的狗腿子。他是怎麼完美地做到這一點的呢?請看他的做法:當老媽和媳婦分別來向他告狀時,他不但誰都不安慰,還誰向他告狀他就說誰不對,而且說話的時候一臉焦躁不理解不耐煩,甚至會訓斥上對方幾句,把前來告狀的人氣得七竅生煙。這還沒完,等把告狀的人惹惱了,他就會跑到被告的人面前,對被告的人說,喂,我媽/我媳婦剛才說你什麼什麼了啊,你說多大點兒事兒,你就不能改改嗎……巴拉巴拉,等於翻了個閒話,而且翻的還是壞話,好話他是想不起來翻給她們聽的,結果把被告的人也氣得暴跳如雷,然後他再跟被告的人也大吵一場。你說這樣的人,老媽和媳婦誰會待見他呢?他要能兩頭討好那才怪!本來事情並不太大,大家到他面前訴訴苦,聽你說上一句安慰話,說不定這事兒就過去了,結果讓他在中間攪和的,最後小事也變成了大事,婆關係不惡劣起來還真對不住他那張嘴了。

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一種也不怎麼聰明的男人,他倒不像前邊那種人那麼傻,賴好的他還知道偏袒某一方,或是意志堅強地做個愚孝的孝子,完全向著自己的老媽,或是矢志不移地當個護妻狂魔,百分百地護著自己的媳婦,而且這一切都是在老媽和媳婦同時在場時做出來的,他做得不僅理直氣壯而且毫不掩飾,弄得婆婆和媳婦裡總有一個人得意萬分趾高氣揚,另一個人卻傷心落淚悲憤難當。事後他也不會閒著,每過一段時間,他就會板著面孔朝受傷者的傷口上無情地補上一刀,或撒上一把純度很高的鹽,比如說對方一句「就你心眼兒小」或「就你想得多」,要不就來一句「你要非這樣想我也沒辦法」,完全不顧及對面站著的其實是他人生裡非常重要的那個人。

這種男人固執地認為自己只站在真理的一面,或乾脆自己就是真理,所以就應該堅決與自己認為的錯誤思想和行為做不懈的鬥爭。如果婆婆和媳婦中有一方確實太過惡霸,男人這麼做可能還會贏得很多人的讚揚;但是,如果情況並非如此,許多時候婆媳之間只是一般的小矛小盾,只是因為生長環境、不同教育或年齡差異而缺乏溝通,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不管怎麼說,這樣的男人至少還會落一方的好,不像前面那種男人,弄得自己兩頭不是人。但這種男人的生活就一定比前邊那種人幸福嗎?恐怕酸甜苦辣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

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一種男人更加可笑,這種人簡直就是沒有長大。本來自己的老媽和媳婦兩個人婆媳關係處得還算可以,或雖然兩人心裡彼此不怎麼喜歡對方,但至少表面上還算比較和諧。能遇上這種情況,這個男人本來應該感覺比較欣慰才是,或至少應該感到暗自慶幸,慶幸不知道自己哪一輩子燒了高香,今生今世得到了這麼好的回報,使得自己的家庭還算美滿,沒有像一般家庭那樣鬧得一地雞毛。誰知這種男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吃起了老媽和媳婦的乾醋,主動在中間攪和了起來。老媽和媳婦都把他當成了自己人,平常有時候難免就會跟他說些悄悄話,捎帶著說兩句平時看不慣對方的地方,老媽和媳婦其實別無他意,也就是那麼隨口一說,希望跟自己的孩子或老公說道說道,尋求一些心理慰藉而已。然而她們並不知道,這個長不大的傻男人其實一點都不可靠,不定哪天就不假思索地把她們說過的話全給捅了出去,光明正大地就把她們給出賣了,立時就讓她們置身於無比尷尬的境地。

比如說小王就是這樣的人,一次他和媳婦吵嘴,他老媽過來批評了他幾句,讓他讓著自己的媳婦。這不是聰明婆婆做的事嗎?一般的婆婆就該向著自己的兒子了,可小王聽不懂老媽的意思,就只覺得老媽護著媳婦了,當時就不高興了,居然當著媳婦的面衝他老媽喊了起來,「老媽,你居然還向著她,你都不知道剛才她在背後說你什麼了……」口無遮攔的小王一出口,留下自己的媳婦獨自在風中凌亂,老媽也尷尬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本來還算不錯的婆媳關係也因此出現了裂痕,你說這樣的男人,該說他些什麼才好呢?

圖片來自網絡

上面所說的這幾種男人,是不是沒有一個活得明白的?真不知道這些男人是怎麼想的,假使二三十歲時您是這麼做的,那還可以理解,因為這時候您還年輕,還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可到了三四十歲、四五十歲甚至五六十歲您還在這麼做的話,我倒想問問您,這麼多年您就只知道餵自己的肚子吃飯了,也沒順便讓您的智商和情商也吃上一點點兒?

那些兩頭不討好的男人真應該學學跟人說話的藝術,尤其是在處理婆媳矛盾時跟自己老媽和老婆說話的藝術。人常說,好的丈夫會在婆媳關係中兩頭哄著,你可倒好,兩頭訓斥著、挑唆著,你跟老媽和老婆吵起架來比她們兩個之間吵得還要兇,你說你這樣的人能兩頭落到好嗎?當老媽和老婆分別來找你告狀的時候,其實你根本不必頭疼,也不必非得弄出個子醜寅卯來,就算是翻閒話,也要挑著那些好的話去翻,壞的你就爛到你的肚子裡,要實在憋不住,就學人家童話故事裡的做法,到野外挖個坑,對著坑喊上幾句然後再把坑給埋上。比如說你對你老媽說,我媳婦說您怎麼怎麼好了,對媳婦說我媽說你怎麼怎麼好了,她們聽了心裡能不高興嗎?不比你說「她說你怎麼怎麼不好了,你不能改改嗎」強嗎?對外人你也知道,這樣翻閒話告訴一個人有人在背後說她的壞話不好,輪到自己家的人,你怎麼就犯糊塗了呢,還主動當起了人人厭棄的「長舌婦」,這不是唯恐家裡不亂嗎?這麼做能讓別人對你有好感嗎?

圖片來自網絡

當老媽或老婆來找你發牢騷或告狀時,怎麼才是兩頭哄著呢?比如說老媽來告狀了,你就這麼跟老媽說,「老媽,千萬不要生氣,咱宰相肚裡能撐船,她年紀輕,不太懂事,咱不跟她一樣,回頭我說說她。」記住一定要和顏悅色,你要是瞪著大眼珠子扯著大嗓門子,那你最好還是先找個牆角作作表情和語音練習,等動作達標了您再出去。一句話你老媽的氣就順下來了,回頭你到底跟媳婦說不說,那還不是你自己的事,再過幾天老媽說不定都忘掉了,難道你老媽還會追在你身後督促檢查你的勞動成果不成?再說你老媽畢竟還是疼你,就算你什麼都沒跟老婆說,但你這個表現這個態度,會讓你媽感覺很溫暖很欣慰,覺得兒子並沒有娶了媳婦忘了娘,她心裡也很踏實不是?可是你不,你非得對你老媽說,「哎呀多大點兒事兒!不就她說你什麼什麼了嗎,你就不能注意注意嗎?」一下就把老媽得罪了,你說你媽這會兒心裡會是啥滋味,她還能像以前那樣喜歡你嗎?對你的媳婦還能喜歡得起來嗎?說不定她還會認為你之所以會這樣對她,都是你那個媳婦在後面動的手腳呢。

如果老婆來告狀,你就這樣跟老婆說,同樣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氣,「老婆,我知道你受委屈了,別生氣啊,咱媽年紀大了,觀念有些陳舊,咱也改變不了她,你多擔待擔待啊!你放心,什麼時候我都堅決站在你這邊,我一定會加倍對你好的。」你這麼溫柔體貼地跟老婆說,再加上些表達愛意的肢體動作,比如說握住老婆的手,或擁擁老婆的肩膀,老婆的氣馬上就能消掉一大半,頂多再囉嗦幾句事情就過去了,以後她心裡就是再有氣,一想到你對她說的話,她也會想辦法安慰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盡力不去跟婆婆爭長論短的。可是你不,你非得瞪著眼睛跟你老婆說,「哎呀就你心眼兒小,她就那麼隨便說說,她不是有意的,就你想得多……」好了,有你這句話,你完了,你媽也完了,老婆開始不待見你了,還因此而更加憎惡你的老媽,這都是託您老人家這麼會說話的福。

圖片來自網絡

老媽和媳婦來找你告狀,其實就是跟你發發牢騷,尋求尋求心理安慰,她們真正需要的,是你的認同和理解,你只需要順著她們安慰上幾句就行了,用不著如臨大敵,覺得天就要塌下來了,你要不使出渾身解數撐上一撐這個家就算完蛋了。發牢騷說明老媽和媳婦關係也沒壞到哪裡去,她們雖對彼此略有不滿,但還都在為了你這個她們都在深愛著的重要人物,竭盡全力用各自的理智維持著一種表面上的平衡,否則兩個人早就爆發了,還用得上跟你打上一個報告?婆媳也有磨合期,兩個人自己也會在生活中不斷總結,慢慢尋找兩個人之間合適的相處距離,假如不是因為有你的存在的話,她們倆說不定還能成為很好的朋友哩,結果讓你在中間這麼一摻和,不,確切地說是一攪和,雙方本來心裡就不舒服,你再不管不顧地說上幾句難聽話,讓雙方都認為你和對方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是聯合起來對付自己的,本來人家只是稍有不滿,這下反而讓人家對對方產生了恨意,你越是這麼做,她的恨意就越強、就越深,久而久之兩個人就真成了水火難容的冤家對頭了,連你也一起捎帶了進去,弄得你兩頭不討好、兩面不是人,你說你到底是在幹什麼呢?

如果你覺得你為人非常正直,這樣肉麻的話你就是說不出來,說出來你的良心就會隱隱作痛,那你就學著有些人的樣子幽他一默,比如自己的媳婦來告狀時這麼對媳婦說,「你說我媽那時候閒得,沒事兒跟你生個老公幹嘛呢?」這樣也不算壞啊,至少比你往人家傷口上捅刀子撒鹽強吧?

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第二種男人,在老娘或者媳婦特別強勢不講理甚至會故意欺負別人時,他會堅決地站在欺負別人的一方,這種男人的表現會更加令人氣憤、更加令人深惡痛絕,因為其實他就是在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這種人有的是沒有善惡感的,他也沒有清醒的是非判斷能力,做事全憑自己的感覺,感覺他跟誰親近他就向著誰,管這個人做得對不對好不好,就算這個人要殺人放火,他也願意死心塌地地充當這個人的幫兇。有的雖然能分清善惡,也知道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但由於頭腦中的某種觀念根深蒂固,他並不願意為此而做出改變,雖然他很可能為自己的這種固執付出沉重的代價,也可能會為此悔恨終生,但是沒辦法,這就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選擇的命。

說實話,這種男人,一般還是老娘強勢的佔大多數,能幫著媳婦欺負老娘的還真是少之又少,畢竟人都是媽媽養大的,而且人從小就會被父母灌輸「百善孝為先」的道德觀念。在這種人眼裡,他的老娘就是神或聖人一樣的存在,有時候還要加上他的老爹,不管你覺得奇不奇怪,公公跟兒媳不對付的也大有人在呢。好吧,再說得明白一點,有一部分父母比較強勢的媽寶男就屬於這類男人的範疇。在這種男人眼裡,他的老爹老娘就是權威,就是父王,就是母后,不管他們做什麼,他都不假思索地惟命是從。沒辦法,這是他延續了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已經是他深入骨髓的條件反射似的東西了,他從小就是被這麼教大的。

但是令人納悶的是,別看他在父母面前俯首帖耳百依百順的,溫順得像條小狗一樣,在媳婦面前卻換了個人,好像要補償他前半生的損失似的,突然就變成了大型狼犬,在媳婦跟前耀武揚威趾高氣揚,一副惡霸地主家的護院打手的模樣,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狗腿子」,只要他父母向他發個命令,甚至只使個眼色,他就齜著一嘴獠牙朝媳婦狂吠上了。如果遇上個性格比較懦弱的媳婦,還真就讓他給唬著了,於是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騎在這個媳婦的頭上作威作福稱王稱霸,過得好不開心,只是苦了那個人單勢孤、委屈受氣的媳婦了,但是只要這個媳婦下定決心堅決要離開他,他就抖不起來了,說不定還會悔得腸子都要發青。要是遇上個比較厲害的不吃他這一套的角色呢,咳咳,怕是該是他的日子要不太好過了,時間一久,他大概就會又從大型狼犬變成了溫順的小狗,對媳婦這邊也是俯首帖耳惟命是從了。這種人兩邊都怕,兩邊他都惹不起,可不就變成風箱裡的老鼠兩頭挨逮了嗎?你說這又能怪哪個呢,你都已經是成年人了。

圖片來自網絡

還有第三種長不大的男人,真是既活得不明白又拎不清楚,本來多麼好的生活狀態啊,老媽和媳婦都不跟他找事,家裡其樂融融,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珍惜,暴殄天物肆意糟蹋,居然挑撥起老媽和媳婦的關係來。多少人家裡都因為婆媳關係亂成了一鍋粥,多少男人都處在婆媳關係的水深火熱當中,您可倒好,原本清清靜靜的,您非得嫌自己過得太幸福,硬要給自己找些不痛快,哭著喊著地也要往火坑裡跳,還非要拉著跟自己最親的兩個人一塊兒跳,怎麼攔都攔不住,您說您糊塗不糊塗?愚鈍不愚鈍?這種男人需要的,就是認真反省、快快長大,幾十歲的人了,不要老像個幼兒園的孩子似的,讓別人都為你的智商和情商操心。

儘管很多男人都被婆媳關係搞得頭昏腦脹、筋疲力盡,但不可否認,其中的絕大多數男人心和出發點都還是好的,而且相信所有的男人肯定都希望自己能家庭和睦,老媽和媳婦能夠和平相處。看到老媽和媳婦不和,他們也是著急上火,只是因為沒有類似的人生經驗,學校裡也沒教過這個,自己的長輩有時也起不到模範帶頭作用,媳婦更不用說,跟他一樣是個完全沒有經驗的新手,所以雖然他們其他的書本知識可能比長輩要懂得多得多,學歷也要比長輩們高几個段位,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門完全不同的社會學科,他們在處理起這樣的事情來,並不那麼得心應手,很多時候反而是好心辦了壞事,最終不但沒有在婆媳關係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反而往火上澆了一桶油,使家裡的婆媳矛盾大火燒得越來越旺,直至牆倒屋塌不可收拾,自己也被燒得焦頭爛額面目全非。

圖片來自網絡

唉,這就是人生的必修課之一啊,有幾個人能繞過這個階段,又有幾個人能幸運且一帆風順地通過這一關呢?婆媳關係中涉及到的所有人都應該反思,都應該成長,尤其是婆婆和兒媳,都是最親最近的一家人啊,又何必弄得相恨相殺,不覺得自己很傻嗎?幹嗎非要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和親人互相殘殺上呢?但男人也不能例外,尤其是那些怎麼都活不明白的男人。有的男人在痛過之後能夠痛定思痛,然後突然就明白過來了,變得不再那麼固執、倔強、生硬、那麼強人所難,漸漸學會了妥協、學會了變通、學會了包容、學會了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從此眼前豁然開朗,開啟了和以前不一樣的人生。但也有一些男人始終陷在婆媳關係的泥潭裡,久久不能自拔,於是他們開始感嘆起人生,抱怨起命運,最後不僅於事無補,對自己的下一代也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示範作用。一句話,這樣的男人沒活明白啊!雖然他們經歷了那麼多,但他們並沒有從生活中總結經驗教訓,沒有主動採取有效的措施使自己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而是一直在不斷地固執地重複著原來的自己,就像蒙著眼睛拉磨的驢子一樣,永遠都在低著頭畫那個沒完沒了的圓,哪怕他稍稍偏離一下原來的方向,往旁邊邁上那麼小小的一步,就小小的一步,他都有可能跳出原來的圈子,畫出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圓來。

圖片來自網絡

男人怎麼才能活得明白,讓自己早日走出婆媳關係的泥潭呢?

首先,男人要自檢,對照著那些處理婆媳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的同性,看看人家在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是怎麼做的,挑出適合自己、自己又能學得來的去試著模仿模仿,慢慢改變自己的處事方式和行為方式。或者就像在學校裡做數學題一樣,一種方法總是碰壁,那肯定就是自己的思路出了問題,那就換個思路換種方法;家裡也是如此,一件使人不快的事總是反覆發生,爭吵起來大家說的話也幾乎一成不變,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時候就應該好好審視審視自己做過的事情、採取過的行為方式,想一想自己一做哪些事、一說哪些話,對方立刻就會怒氣衝天、就會暴跳如雷,緊接著家裡就會狼煙四起民不聊生,然後再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思考,以後能不能避免再做同樣的事、說同樣的話,換上一種更好的表達方式,是不是情況就能得到緩和,甚至得到好轉。

其次,男人要更有胸襟、讓自己站得更高、視野更加遼闊。男人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正是源於人們對男人的這種角色定位,一般人會認為男人要比女人心胸更寬廣、更有容人之量,結果有些男人反倒比女人更加婆婆媽媽,更加錙銖必較,跟老婆吵起架來從來就沒有敗下陣過,不佔著最後一句話絕不罷休。那你當個男人還有什麼意思呢?你還不如去找一個真正的男人一起過日子算了,這樣還有能人願意包容包容你,保護保護你那顆孱弱的小心臟。本來婆媳容易有矛盾,就是因為她們都是女人,誰知道你比女人還要女人,還指望著你去解放她們,你能把自己解放了就已經很不錯了。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男人應該從婆媳關係中跳出來,站到更高一些、更遠一些的位置上,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眼前這兩個你最愛的人,這樣你對婆媳關係或許會產生一些更新、更不一樣的理解。要知道,她們原本是一對陌生人,是因為你才走到一起的,她們既不是天然的母女,也不是天然的朋友。如果不是你,她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相遇;如果不是你,她們也許會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能她們剛一見面就互相厭惡對方,但如果不是因為你,她們完全可以馬上在心裡拉黑對方,從此分道揚鑣重新成為陌路,一生再無任何來往——這個世界,誰離了誰又活不下去呢?說不定還會過得更好。正是因為有你的存在,她們才迫不得已,即使心裡有一萬個不情願,可還在虛與委蛇地委屈著自己,和一個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人敷衍著、交往著。站在這個高度,她們所做出的犧牲、她們複雜的心情,你看到了嗎?感受到了嗎?如果你是她們,你能做到她們這麼好嗎?這會兒你能更好地理解她們了嗎?你還想不耐煩地指責她們嗎?還想好心好意地硬往一起「撮合」她們嗎?

圖片來自網絡

你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你就能放得下了。婆媳關係不一定需要男人在中間起多大的作用,有時候無為而治反而比病急亂投醫效果要好得多,你非得逼著媳婦怎麼著,或者老媽怎麼著,你也不想想,強扭的瓜能甜嗎?所以男人要認識到,婆媳關係只是一種緣,有時候是善緣,有時候是惡緣,有時候一個人的真情付出並不一定能得到相應的回報,時間長了這個人就灰了心,不願意再無謂地付出了。這也沒什麼啊,人本來就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也不可能被每一個人所喜歡,和每個人都能成為好朋友,這不很正常嗎?放到自己家裡也同樣正常。能想明白這一點你就不會再糾結了,不會再往自己頭上和別人頭上套各種尺寸不合適的金箍了,要求大家必須這個必須那個,弄得大家都相當不開心。婆媳能處好,那相當好;如果婆媳兩個就是前世冤家,這輩子就是來尋仇覓恨的,任憑你怎麼努力兩個人都水火不容,那就不要再費勁了,快刀斬亂麻,各住各的,各過各的,各自清淨,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不要要求過高,硬把兩個不對付的人往一塊兒捏合。只要跳出這個思維的圈子,解放自己的思想,這個問題並非永遠無解。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這需要男人早點兒開竅,早點兒想明白,早想明白早脫離苦海,一輩子想不明白,一輩子水深火熱,一輩子在苦海中苦苦掙扎。知道婆媳記仇能記多久嗎?不長,只有一輩子。這還是好的,不好的能要了人的命,看看網上那些慘痛的案例就知道了。遍體鱗傷已經夠慘的了,何必要讓自己走到山窮水盡那一步呢?只是想想都讓人覺得害怕,覺得不值,現在生活這麼好,我們不應該去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嗎?男人們,如果你真地愛你的老媽、愛你的媳婦,記住,不讓她們生氣,不讓她們相互傷害,這才是真正的愛,其他的,說的再悠揚、再動聽,也只不過是畫中一個美麗的大餅而已。

相關焦點

  • 婆媳關係緊張要離婚嗎?離還是不離,關鍵看男人的態度
    婆媳關係緊張要不要離婚,關鍵看男人的態度 談到這個話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婆婆的問題,或者兒媳的問題。其實大多數人卻忽略了婚姻中最重要的一個人,那就是男人,男人出了問題,婆媳關係還能好嗎?
  • 男人受夠了婆媳矛盾,以離婚相要挾,誰知卻意外修復了婆媳關係
    如果連僅有的一種解題思路你都想不到,你就會陷入無解的僵局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要靈活一點,遇到問題多動動腦子,不要只是犯愁,犯愁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比如婚姻中的婆媳矛盾,單純從這種事本身來說,對每個人都是一種問題。之所以有的人可以順利化解婆媳矛盾,有的人一直犯愁,區別就在於動不動腦子。
  • 婆媳之間的三層關係
    看待婆媳問題,捋清關係很重要。婆媳關係的第一層,也就是最基礎的一層,是人與人的關係。這裡就先要將身份剝離掉,不是婆婆與媳婦,而是兩個同處一室的陌生人應該怎麼相處的問題。夫妻其實也是如此,有時候要將愛情放一邊,用最基本的人和人的相處之道去構建家庭關係,就會相敬如賓。
  • 郭碧婷嫁入豪門,媳婦不是那麼好當:婆媳關係這樣處理才妥當
    婆婆也是從兒媳婦走過來的,一個女人一輩子只能成為一個男人的中心,那就是你的丈夫,你永遠都不可能成為兒子的中心。雖然話聽上去悲壯,但是事實就是如此,雖然兒子是婆婆生下來的,但是他的中心永遠是另外一個女人,不會是婆婆,這也是母愛的悲愴和偉大之處。
  • 在婆媳關係中,男人做到這三點,家庭會更和睦
    文|蜜禪 很多人認為婆媳關係無非就是婆婆和兒媳之間的關係,兩個女人之間的矛盾和男人沒有什麼關係,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著名主持人金星曾經在節目中說「婆媳矛盾最核心的就是對兒子的照顧權。
  • 母親給女友8萬見面禮:維持婆媳關係的「秘籍」是真誠相待!
    母親給女友8萬見面禮:維持婆媳關係的「秘籍」是真誠相待!從小到大,就聽夠了各種婆媳矛盾的故事。都說婆媳矛盾的根源是要爭奪男人的在意程度,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又那是這麼好決斷的呢?這些事情搞得我結婚的時候,都十分頭疼,生怕婚後被婆媳關係搞得焦頭爛額。可母親的表現卻讓我出乎意料,在女友第一次從母親那裡回來的時候,我就對婚後的婆媳關係,鬆了一口氣!
  • 面對婆媳矛盾,男人不能「兩個女人都愛」,你只能偏愛其中一個人
    01每個人從生到死這一輩子當中,會時刻面臨選擇,或大或小,或輕或重。小的選擇,可能只是在「吃米飯還是吃麵條」之類的選擇,而大的選擇,既可以是在哪定居的問題,既可以是結不結婚的問題,也可以是離不離婚,生不生孩子的問題。相較於小的選擇而言,大的選擇往往不太容易做決定。
  • 婚姻中,最大的阻礙不是小三,而是婆媳關係。引人深思!
    對於這一角色的變化很多婆婆不適應,甚至覺得兒媳婦把兒子的愛分走了。對於這類婆婆只能說,既然你那麼離不開你兒子,就別讓你兒子結婚呀!而另一種婆婆,小心翼翼地維護婆媳關係,覺得兒媳來一個陌生的家庭肯定有很多不習慣,對兒媳婦好就是對兒子好,希望兒子不要夾在中間難過。
  • 90後中「新型婆媳關係」,不做母女也不做敵人,相處很和諧
    婆媳關係一直排在家庭矛盾關係的首位,處理好婆媳關係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其實並非易事,因為婆媳關係不和諧導致家庭不和睦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papi醬在綜藝節目《拜託了冰箱》當中說到,自己和丈夫談了10年戀愛,而這期間也沒有去過婆婆家。
  • 婆媳關係不和,往往是因為男人沒做好三件事
    婆媳關係不和,男人肯定要在中間受「夾板氣」,其次帶來的就是生活上的負擔,以及精神上的壓力,最後直接破壞掉溫馨的家庭氛圍,影響著一個家庭的走向與未來。就像曾有人問我:怎樣才能把日子越過越好?其實答案就四個字,同心協力。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嫁給你是種勇氣,給你生兒育女更需要莫大的勇氣,一個男人連自己的女人都包容不了,談什麼頂天立地。其實,如果不是有失偏頗的婆婆扇出去了這一巴掌,或許這段婚姻就不至於搞得那麼糟糕和難堪。,又或許還有挽回的餘地也未可知。
  • 農村婆媳關係緊張,是什麼原因?作為丈夫知道這幾條你就成功了!
    如果這樣想,當兩個女人一個男人之間出現了三角關係的問題,那是不是很容易產生矛盾呢?所以,婆媳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就算「愛」,因為兩個女人都愛著一個男人,她們之間當然會產生矛盾,關係當然會緊張了。作為一位妻子,她當然非常愛自己的丈夫,但同樣的作為母親,她也很愛自己的兒子。一種是情愛,一種是母愛。
  • 怎麼看待老公把家務活從婆婆手裡搶過來讓媳婦做?
    老公把家務活從婆婆手裡搶過來讓媳婦做,我不覺得這是孝順,這是典型的傻男人,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婆媳關係越來越差,夫妻關係越來越差,自己也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何必呢?一、這個傻男人錯在哪裡?他錯就錯在不明白婆媳關係的本質,婆婆、媳婦、老公其實是三角關係,婆婆和媳婦天生就是競爭關係,婆婆覺得媳婦搶走了兒子,媳婦覺得婆婆佔用了老公。如果老公從正在刷碗的婆婆手裡搶過碗,讓媳婦來刷,這就惡化了兩人的關係,那分明就是用行動告訴媳婦,媽媽的地位高於媳婦。試問你媳婦能開心?
  • 家庭關係:為什麼婆媳會成為「天敵」?
    兒媳:懷孕的時候婆婆不在,坐月子的時候婆婆遠離,對於她我沒有任何的感慨~婆婆:我當初還不是這樣過來的,矯情!上述的這些情節是不是很熟悉?婆婆和媳婦同為女人,都守候著同一個男人,但是她們之間的關係卻紛爭不斷。
  • 重溫《裸婚時代》才明白:婆媳關係不好,真不是一個人的錯
    最近,「不老男神」林志穎帶著嬌妻陳若儀參加了芒果臺的節目《婆婆和媽媽》,再次引發關於婆媳關係的大討論。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之事又是家務事裡最難說清的,真是婆說婆有理,媳說媳委屈。以前總覺得婆媳關係不好,要麼是婆婆太挑剔,要麼是媳婦太霸道。
  • 老娘與新娘的無謂之爭,多角度分析婆媳關係及婆媳矛盾的解決方法
    婆媳關係中婆婆要適應身份的轉變,要先做好榜樣,畢竟婆婆是過來人,年輕時也是別人的兒媳婦。能夠體諒兒媳婦的難處。對待兒媳時儘量要寬容、慈祥。兒媳做出什麼看不順眼的事,就想想如果她是我的女兒,我會怎麼樣?出現矛盾時,大多數兒子往往不作為。為什麼不作為呢?下面兩句話就讓你明白。老娘會說:「你這個不孝子,娶了媳婦忘了娘。我怎麼生了你這個白眼狼。」新娘會說:「你還是我老公嗎?有事你都不幫我說話,你還算什麼男人?你到底聽你媽媽的還是聽我的?」
  • 《墨菲定律》:巧用4招人際關係法則,婆媳間的親密關係雷打不動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就是一個大難題,婆婆和媳婦幾乎成了「天敵」。前兩天看到一檔情感節目,小兩口因為鬧矛盾,接受了電臺的情感調解。離婚是妻子提出來的,理由就是婆媳不和,而當初口口聲聲說愛她的男人,只知道站在親媽的立場,一起聲討妻子。那麼,是不是只有中國夫妻會面臨這樣的困擾呢?2004年,來自美國的普渡大學的芬格曼(K.
  • 漂亮女人,只能讓男人愛一陣子,高貴女人,才能讓男人愛一輩子
    一個女人對於男人來說最大的魅力是什麼?我想很多人會覺得是女人的美貌。確實,很大程度上男人對女人的美貌都是抱有極大的好感,特別是第一印象的驚豔可以讓男人對這個女人流連忘返。但是女人美貌可以是愛情中致勝的法寶,卻不能保持愛情的良好,不能維持關係的親密。
  • 自古婆媳難相處?多少夫妻,處理不好這三個「婆媳」問題
    其實,任何一種關係,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有或多或少的不和諧,更何況是千年都沒有答案的婆媳關係。第三,老公不作為心理專家武志紅曾說過,婆媳關係看似是婆媳的二元關係,但本質是婆媳和兒子的三角關係,其核心是兒子,而非婆媳。
  • 鳳凰男對待婆媳矛盾的態度,讓我明白:男人的喜歡和愛是有區別的
    就在她為夫妻關係發愁的時候,婆媳關係開始出現問題,婆婆開始對她展開算計,開始實施她早就做好的計劃,要求小茹出錢給小叔子買房子,「反正你現在已經嫁到我們家了,是我們家的人了,我們家沒錢買房子,我兒子手裡也沒錢,就你手裡有錢,就你娘家有錢,所以,給小叔子買房的事,只能由你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