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逃逸,導致無法及時檢驗血液酒精含量的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6 騰訊網

┃來源:《刑事審判參考》第904號指導案例

醉駕逃逸後找人「頂包」並指使他人提供虛假證言,導致無法及時檢驗血液酒精含量的案件如何處理?

——孔某危險駕駛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孔某,男,1972年某月某日出生。2011年5月18日因涉嫌犯危險駕駛罪被刑事拘留某區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孔某犯危險駕駛罪,向某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某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11年5月13日21時許,被告人孔某醉酒後駕駛車牌號為粵B6D585的小型汽車,在某區學府路粵桂社康中心路段倒車時,該車尾部與被害人匡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致匡某及其搭載的被害人資某受輕傷,兩車損壞。孔某肇事後棄車逃逸。

某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2011年5月13日晚,被告人孔某與張某、田某、李某等人在某區學府路一飯店吃飯。其間,孔某等人共喝了2瓶500毫升裝52度白酒和2瓶750毫升裝13.5度紅酒。當晚21時許,眾人離開飯店,相約到附近的百姓漁村繼續打牌。孔某欲將張某的車牌號為粵B6D585的小型汽車開至百姓漁村停車場,但在學府路粵桂社康中心路段倒車時,該車尾部與被害人匡某駕駛的電動自行車發生碰撞,致匡某及其搭載的被害人資某受輕傷,兩車均遭到輕微程度的損壞。肇事後,孔某棄車逃至百姓漁村。因害怕自己可能會因此被開除教師職位,孔某即打電話給其老鄉孔某強,讓孔某強到現場冒充肇事司機。之後,又與張某、田某、李某等人商量由孔某強冒充肇事司機。公安機關偵查本案期間,孔某多次請求、囑託孔某強繼續向警方冒稱肇事司機,同時多次與張某等人商議統一口徑,向警方提供虛假證言,導致公安機關未能及時對孔某抽取血樣送檢酒精含量。張某、孔某強、田某等6人因向公安機關提供虛假證言,均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10日。

某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孔某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發生致2人輕傷的交通事故後,不但不及時報案、搶救,反而棄車逃逸;同時,孔某指使他人頂替、作偽證,幹擾公安機關對事故處理的正常工作,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情節惡劣。雖然孔某肇事後逃逸,未能對其及時進行酒精含量檢驗,但在案間接證據(如飯店提供的飲酒數量、發生事故的過程、一同喝酒的張某血液酒精含量檢驗結果等)可充分證明孔某駕車時處於醉酒狀態,其行為已構成危險駕駛罪。綜合考慮孔某已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情節,可以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第一款等規定,某區人民法院以被告人孔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

一審宣判後,被告人孔某提出上訴。孔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原審判決完全依靠無法查證屬實的間接證據對孔某定罪量刑,違反了證據規則。一是在案言詞證據無法證實孔某在案發當晚喝酒的確切數量。二是因個體差異和受外部條件影響,同一時間段喝進同樣數量酒的人,經過同樣長的時間後,各自的血液酒精含量並不相同,未必均達到80毫克/100毫升的醉酒狀態。因此,原審判決以張某的血液酒精含量鑑定意見作為認定孔某醉酒的依據,不合邏輯,不能得出孔某系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唯一結論。請求撤銷原判,宣告孔某無罪。

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孔某酒後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並為逃避法律追究指使他人作偽證,導致公安機關無法及時對其進行血液酒精含量檢驗;孔某還指使多名證人提供虛假證言,影響了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其行為構成妨害作證罪。原審判決在未能準確查明孔某血液酒精含量的情況下,認定其駕車時處於醉酒狀態,判決其構成危險駕駛罪,依據不足,定性不當,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應予糾正。與危險駕駛罪相比,妨害作證罪是更為嚴重的犯罪,但根據上訴不加刑的法律規定,並鑑於孔某歸案後對其指使他人作偽證的基本事實能夠供認,且已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可以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1.撤銷某區人民法院(2012)某法刑初字第717號刑事判決;

2.上訴人孔某犯妨害作證罪,判處拘役三個月。

二、主要問題

醉駕逃逸後找人「頂包」,並指使他人提供虛假證言,導致無法及時檢驗血液酒精含量的案件,如何處理?

三、裁判理由

本案中,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孔某犯危險駕駛罪,但孔某在發生事故後逃逸,找人「頂包」,並指使他人作偽證,導致公安機關無法及時檢驗其案發時的血液酒精含量。在審理過程中,對本案的定性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雖然因孔某逃逸未能及時檢驗其案發時血液酒精含量,但根據飯店提供的飲酒數量、事發過程、一同喝酒的張某血液酒精含量鑑定意見等間接證據,足以認定孔某醉酒駕駛機動車,其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血液酒精含量鑑定意見是認定醉酒的唯一直接證據,在無法對孔某血液酒精含量進行檢驗的情況下,不能認定其構成危險駕駛罪。

第三種意見認為,本案根據間接證據可以認定孔某構成危險駕駛罪,且對其在肇事後實施的妨害作證行為可以單獨評價為妨害作證罪,應當以危險駕駛罪、妨害作證罪數罪併罰。

我們同意第三種意見中對孔某全部行為性質的分析意見,但同時認為,在公訴機關未指控妨害作證犯罪事實及罪名的情況下,二審法院不宜逕行改判孔某的行為構成妨害作證罪。具體分析如下:

(一)行為人酒後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因逃逸而無法及時檢驗其駕駛時的血液酒精含量,但根據其他間接證據能夠認定其駕車時已處於醉酒狀態的,可以認定其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

由於人體內的酒精會因揮發、分解、消化、排洩而逐步減少直至消失,所以對於行為人逃逸以致未能及時進行血液酒精含量鑑定的情形如何處理,實踐中做法不一。

有觀點認為,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中明確要求行為人有醉酒駕駛之行為。缺失血液酒精含量鑑定意見這一關鍵證據,不能推定行為人達到醉酒程度,如果將其入罪,就違反了罪刑法定這一最重要的刑法基本原則。

我們認為,上述意見值得商榷。醉駕入刑後,酒後駕駛抗拒、逃避檢查,交通肇事後逃逸的現象逐漸增多,網絡上甚至出現了專門為醉酒駕駛行為支招逃避刑事追究的「醉駕肇事逃逸攻略」。這些所謂的「攻略」致使一些醉酒駕駛行為人心存僥倖,誤以為只要及時逃脫,待酒精揮發、分解、消化、排洩後,血液酒精含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消失,如此就能夠逃避刑法處罰。

因此,雖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應當要求公訴機關提供有關血液酒精含量的鑑定意見,但同時應當保留一定的例外。如果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求將血液酒精含量鑑定意見作為認定醉酒的唯一依據,則不利於預防和遏制醉駕犯罪,甚至還會縱容醉駕肇事逃逸的行為。司法實踐中,根據間接證據定案的情況不在少數,只要間接證據達到確實、充分的證明程度,能夠排除合理懷疑的,仍可據此認定為醉酒駕駛。只是在這種情形下,對取證要求更高,要窮盡一切手段收集能夠證明行為人在駕駛時處於醉酒狀態的各類證據。具體包括以下幾類:

一是證實行為人在駕駛前曾經飲酒或者肇事時呈現醉態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如與行為人一同飲酒的人和飯店工作人員關於行為人喝酒的時間、品種、數量、度數以及駕車時的狀態等情節的證言,目擊證人或者被害人描述行為人肇事後步態、神態等狀況的證言。

二是證實行為人飲酒、駕車離開時的飯店監控錄像、道路監控錄像等視聽資料。

三是專業人員的鑑定意見。對於行為人逃逸不久即被抓獲,體內還能檢出血液酒精含量值,但低於80毫克/100毫升的,可以委託專業人員按照業內通行的10毫克/(100毫升·小時)的血液清除率推算行為人駕駛時的血液酒精含量。

四是偵查實驗。根據有關證人證言、監控錄像等證據證實的行為人飲酒的時間、品種、數量、度數以及駕駛間隔的時間等情節進行偵查實驗,「還原」行為人駕駛時的狀態後,提取其血樣送檢。如果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結合上述證據,可以認定行為人駕駛時呈醉酒狀態。需要強調的是,鑑於血液酒精含量檢驗鑑定意見的重要性以及缺失後的不可彌補性,根據間接證據定案,是迫不得已的做法,應當極為慎重。

本案中,被告人孔某在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待其歸案時早已無法對其駕駛時的血液酒精含量進行檢驗。但綜合分析下述證據,仍可認定其系醉酒駕駛:

一是與孔某同桌吃飯的證人張某、田某、李某等人的證言均證實,孔某在吃飯時飲酒,隨後駕車離開飯店。孔某亦始終承認自己是酒後駕駛,只是否認其處於醉酒狀態。被害人匡某及現場證人證實,司機(孔某)身上有很大的酒味。

二是現有證據可以推定孔某駕駛時的血液酒精含量超過80毫克/100毫升。與孔某同桌吃飯的多名證人證實,孔某等5人案發前共喝了2瓶500毫升裝52度白酒和2瓶750毫升裝13.5度紅酒,孔某飲酒後即去駕車。其中,證人李某證實孔某喝得最多,可能喝了半斤白酒,還喝了些紅酒;證人鍾某證實白酒基本上是孔某等4人平分。根據該二人證言,孔某至少喝了200毫升白酒和數百毫升紅酒。孔某供述其「喝了3兩(150毫升)白酒和2小杯紅酒」,與上述證言不符。根據有關專家的檢驗和分析,一般情況下,飲150毫升低度白酒或者2瓶(約1200毫升)啤酒後血液酒精含量即可達到80毫克/100毫升。即便按孔某的供述就低認定其喝了150毫升高度白酒及數百毫升紅酒,其駕駛時血液酒精含量也應超過80毫克/100毫升。經檢驗,一同喝酒的證人張某的血液酒精含量為128.7毫克/100毫升,在場證人證實,孔某的飲酒數量不低於張某。即便存在個體差異,孔某的血液酒精含量也不會明顯低於張某。

綜上,雖然本案缺少對孔某的血液酒精含量鑑定意見這一關鍵性證據,但上述證據也可以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足以認定孔某危險駕駛的犯罪事實。當然,如果公安機關能夠通過偵查實驗「還原」孔某駕車肇事時的血液酒精含量,本案證據的充足度將會更高。

(二)公訴機關僅指控危險駕駛罪而未指控妨害作證罪的事實,人民法院不宜逕行改判為妨害作證罪

本案中,被告人孔某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為逃避法律追究,找人「頂包」,並指使他人作偽證,導致公安機關無法及時進行血液酒精含量檢驗,妨礙了對其醉酒駕駛機動車追究法律責任的正常辦案程序,也導致多名證人因提供虛假證言被行政處罰,侵害了司法機關正常的訴訟活動和公民依法作證的權利,其行為構成妨害作證罪,應當與其所犯危險駕駛罪數罪併罰。

需要探討的問題是,在本案公訴機關未指控被告人孔某妨害作證的犯罪事實的情況下,人民法院特別是二審法院能否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認定孔某的行為構成妨害作證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的,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作出有罪判決。」據此,人民法院判決認定的罪名可以不受起訴指控罪名的限制,人民法院有權改變起訴指控的罪名。但適用該條規定的前提在於公訴機關已經起訴指控了相關事實,只是公訴機關和人民法院對該事實的定性問題存在不同認識。而對未指控的事實,即使與已指控的事實有關聯,人民法院也不能超出指控範圍對被告人進行定罪處罰,否則便違背了刑事訴訟中訴審同一的原則,不利於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本案中,從應然角度看,被告人孔某找人「頂包」的行為構成妨害作證罪,但公訴機關僅指控其危險駕駛的犯罪事實及罪名,並未指控其實施的妨害作證犯罪事實,只是在相關證據中體現了其實施的妨害作證行為。

在此情況下,我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由原審法院向公訴機關建議追加起訴被告人妨害作證的犯罪事實,再由人民法院對被告人妨害作證的犯罪事實作出判決,與危險駕駛罪實行並罰。

來源:交通事故法律法規

來源:張掖公安交警

相關焦點

  • 血液酒精含量333. 1mg/100ml,這些「酒鬼」被查了!
    交警立即叫醒駕駛人雷某並當即對其進行了呼氣檢測,顯示其體內酒精含量為214.5mg/100ml,涉嫌醉駕。後經血液檢測,雷某的血液酒精含量結果為210.6mg/100ml,確屬醉駕,已涉嫌危險駕駛罪。安徽蕪湖的一位酒駕男子,更是集多項違法於一身,當然,也集多項嚴厲處罰於一身。
  • 酒駕和醉駕,兩者如何界定?
    酒駕和醉駕,兩者如何界定?經檢驗鑑定,王某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65.19mg/100ml,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一,認定標準不同 根據《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規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的駕駛員即為酒後駕車,80毫克以上認定為醉酒駕車。
  • 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321毫克 「醉駕王」拘役4.5個月,罰款3000元
    何慶文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實習生 陳恩鳳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321毫克,駕駛沒有年檢和保險的二手摩託車,成為四川西充縣查處酒駕、醉駕以來的「醉駕王」。西充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蒲體雙、趙常生帶領3名輔警迅速趕赴現場,使用呼氣式酒精含量測試儀對羅某檢查。羅某感到問題嚴重,含著吹氣管不吹氣,或者以「氣都吹完了」為由百般抵賴,導致無法檢測出結果。民警當即口頭傳喚羅某到交警大隊,測試結果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321毫克,成為西充縣查處酒駕、醉駕以來的「醉駕王」。
  • 一醉駕司機被抓獲,其在朗公廟鎮撞翻路人後駕車逃逸
    事故發生後李某駕車逃逸,後被民警抓獲。 導致事故的過錯及責任: 李某醉酒後駕駛機動車上路行駛,未確保行車安全且發生交通事故後駕車逃逸。李某負此次事故全部責任。
  • 醉酒司機路邊停車睡覺5個多小時 血液酒精含量仍高達202.7mg/100ml
    後經檢驗,彭某血液酒精含量仍達 202.7mg/100ml。事發當天凌晨 3 時許,五桂山公安分局巡警巡邏至五桂山馬石路某餐廳對開路段時,看到一輛粵 C 號牌小轎車停在路邊,於是走近查看情況,發現一男子正在駕駛座睡覺,且從車窗飄出一股濃烈的酒氣。巡警隨即聯繫分局交警部門到場處置。
  • 醉駕肇事逃逸,為逃避上門調查從10樓攀爬下樓墜亡,意外傷害險能賠...
    本報訊 醉駕肇事逃逸後,肇事司機為逃避警方的上門調查,從自家10樓陽臺利用繩索攀爬下樓,結果不慎墜樓身故。此前,該肇事司機購買過一份意外傷害保險,為獲得保險理賠,其家人與保險公司兩度對簿公堂。交通肇事逃逸司機為躲避調查墜樓身亡 2018年12月29日晚,舟山新城交警大隊接到報警,舟山某小區門口發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新城交警大隊民警調查後,發現肇事車車主為男子郭某,遂前往其位於新城某小區其住處查找車輛、核實情況。
  • 【法官說法】血液中酒精成分含量228mg/100ml!法院怎麼判
    【法官說法】血液中酒精成分含量228mg/100ml!經現場呼氣式酒精檢測,含量為214mg/100ml。民警隨即帶領劉某到醫院抽取了血樣。經法醫檢驗,被告人劉某血液中酒精成分含量為228mg/100ml。裁判結果法院審理後認為,劉某醉酒後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其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劉某在審理期間,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自願認罪認罰,可酌情從輕處罰。
  • 司機醉駕被抓,血液酒精含量達531毫克,交警:從警20年就沒見過
    前不久在山東德州,交警在夜間巡查的時候,發現一輛轎車想要掉頭逃跑,於是交警攔停了這輛車,對駕駛者進行呼氣式的酒精檢測,駕駛者稱自己只喝了幾杯啤酒,但是檢測之後的酒精含量,竟然高達531mg/100ml,交警稱自己從警20年來就沒見過這麼高的,現場直播的警花小姐姐驚呼,「驚天數值」!
  • 酒精含量竟達醉駕標準4倍多 泰順「醉駕王」面臨刑事處罰
    民警立即對季某進行現場呼氣酒精測試,季某一直稱「吹不來」,多次對著酒精測試儀吸氣,民警只好現場給季某做吹氣示範,耐心勸導季某配合測試。(民警現場給季某做吹氣示範)最終,測試結果讓民警大吃一驚,季某呼氣吹出的酒精含量竟高達334㎎/ml,已達到醉駕標準的4倍多。
  • 交警強制檢驗血液行為是否屬於行政訴訟受案範圍?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行為人血液中酒精的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應當以危險駕駛罪定罪追究其刑事責任。據此,只有駕駛人血液中酒精的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才追究刑事責任,否則只處行政處罰。
  • 果斷排除非法證據 阜蒙縣檢察院對一起醉駕案作出不起訴決定
    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檢測結果是如何得出的呢?日前,阜蒙縣檢察院依據公安部發布的《道路交通執法人體血液採集技術規範》中的明確要求,對一起違返該規範要求作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檢測結論,嚴格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要求果斷予以排除,對該案涉嫌危險駕駛罪的嫌疑人作出了不起訴處理,既有效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又彰顯了執法司法活動的嚴謹性和嚴肅性。
  • 法律知識:酒駕和醉駕有什麼區別?
    經檢驗鑑定,黃某血液中乙醇含量為165.19mg/100ml,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法院認定黃某的行為已構成危險駕駛罪,因被告人能積極交納罰金,認罪態度較好,可酌情從輕處罰,最終判處黃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2個月,緩刑2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
  • 「醉駕型」危險駕駛適用不起訴之探索完善
    我國《刑法》第133條之一,將「醉酒」型危險駕駛設置為抽象危險犯,根據立法僅需依據酒精含量判斷行為人處於醉酒狀態下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即可構罪,不需要考慮其他情節,2013年「兩高一部」制定的《關於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進一步明確了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mg/100ml的入罪標準。
  • 寶馬車主醉駕被查求通融?永寧交警:依法處理!
    寶馬車主醉駕被查求通融?永寧交警:依法處理!其實酒量的好壞,與血液酒精濃度沒有必然關係。法律規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80毫克為飲酒駕車,80毫克以上認定為醉酒駕車。酒駕的認定標準和酒量大小沒有任何關係,酒量大的人飲酒後,即便神智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達到酒駕標準。根據酒量來判定是否酒駕,這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 湛江民革建議細化醉駕案件量刑準則
    今年5月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提出建議,她認為,應提高醉駕人員的血液酒精含量標準,以懲罰力度相對較小的行政處罰來懲治情節輕微且危害性較小的醉駕酒駕行為,擴大行政處罰適用範圍
  • 「我就喝了一瓶啤酒」,血液酒精含量353.2mg/100ml!
    當天,藁城區交警大隊民警在開展酒駕醉駕專項整治行動,14:44分許,在對一輛小車進行檢查時,該車車窗剛搖下,一股濃重的酒氣便撲面而來。交警問駕駛人張某喝了多少,張某稱「就喝了一瓶啤酒」。然而其呼氣檢測結果高達350mg/100ml,經抽血檢測,確定其血液酒精含量353.2mg/100ml,嚴重超過醉駕標準。
  • 曲靖一男子醉駕上高速睡覺 ,血濺當場……
    劉某被及時送往醫院救治,酒精檢測到酒精含量為100.05mg\100ml,屬於醉酒駕駛,所幸無生命危險;目前,該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酒駕、醉駕如何區分 飲酒後駕車指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20毫克/100毫升,小於80毫克/100毫升,而醉酒駕車指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80毫克/100毫升。
  • |桃源縣公安局|肇事逃逸|交警大隊
    4月21日,盧某因涉嫌交通肇事逃逸、危險駕駛罪被桃源縣公安局刑事立案調查。街道上橫衝直撞撞傷行人後逃逸4月13日下午3時04分許,桃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接到群眾報案,在桃源縣城內的武陵西路,一輛小車在撞倒一名行人之後逃逸。
  • 南平醉駕男子串通多人調換血液...
    25 17:04:14 來源: 海峽都市報 舉報   N海都記者 陳江燕  醉駕被查後
  • 最新酒駕醉駕典型案例曝光……
    ,德化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全面開啟酒駕醉駕嚴管常態化模式,全覆蓋嚴查嚴處酒駕醉駕等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群眾出行安全。,其體內乙醇含量71mg/100ml,林某群涉嫌飲酒後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的機動車未按規定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的違法行為,民警依法扣留機動車和駕駛證,記15分,罰款10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