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新賽季中超開打,第一輪聯賽的重頭戲毫無疑問是恆大打申花。不過,第一輪的重頭戲也不僅僅是恆大和申花的較量,還包括大連和魯能;大連的主帥貝尼特斯是本賽季中超最大牌的教練,而魯能的主帥李霄鵬則是本土教練的翹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貝尼特斯和李霄鵬在中國執教所面臨的不同境遇,也恰恰是整個中超的一大縮影。
中國足壇請過不少名帥,當然名帥和名帥之間,級別還是存在差別的;比如說「神奇教練」米盧蒂諾維奇,他在「世界盃」這個圈子挺有名的,因此他去看歐冠也好,看世界盃也罷,很多時候就是 「刷臉」,但大家很難把米盧跟世界一流教練聯繫在一起。而中國足球真正意義上找來世界一流教練的時間點,是在「金主」進駐之後;萬達贊助的卡馬喬雖然最終是落荒而逃,但他卻是中國足壇找來的第一個歐洲一線教練,而中國足壇請來的第一個世界頂尖教練則是裡皮!
雖然裡皮帶恆大的前半個賽季,亞冠在8強就被淘汰出局,保住聯賽也多虧了7外援的加成;但是第二年當恆大一上來就開足馬力,全線開啟最低消費模式,並登頂亞冠,外界對裡皮一肩雙挑恆大和國足帥位的呼聲到達了頂峰,讓越來越多的俱樂部意識到大牌教練的價值時,富力請來了埃裡克森,魯能請來了一度高居世界教練排行榜第9位的庫卡。之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超俱樂部加入了金元風暴,越來越多的大牌外援空降中超的同時,諸如斯科拉裡、馬加特、佩萊格裡尼、博阿斯、卡佩羅、施密特,貝尼特斯、多納多尼等大牌教練也先後被請到了中超。
每個名帥來到中超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超高的年薪都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而與高薪相伴的,則是各俱樂部都給予了很多大牌教練非常大的權利。比如說佩萊格裡尼帶華夏時,他想要的人,俱樂部都會全力滿足,他不想要的姆比亞,即便能力很強,他不喜歡的丁海峰即便是河北本地球員,也被強行送走。而像博阿斯在上港那一年覺得東方綠洲太遠,他盯上了世紀公園球場後,上港直接換了一個基地。。。而在目前的中超,最大牌的教練貝尼特斯在大連人所起到的絕不僅僅是主教練的作用,他還相當於是高管,是職業經理人,跟一線隊有關的事,他一個人說了算。
當世界級名帥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也得到了俱樂部的全力支持,他們也想用好成績做匯報;然而大多數來到中國的世界級名帥,最終可謂是灰溜溜的離開。而在這些離開的大牌教練裡,有一些是讓人感到惋惜的,比如說施密特和博阿斯,他們給球隊帶來的改變還是很明顯的,他們走的時候也給球隊留下了一些財富,只能說他們的執教欠缺了一些運氣。但也有一些外教,他們離開時並沒有給球隊留下什麼,最具代表性的是佩萊格裡尼,在他手下的華夏擁有一眾強援,卻被活生生的逼成了拉維奇一個人的球隊。
而談及這些大牌外教或是帶著遺憾離開,或是灰溜溜的離開背後,很大程度上跟他們在中國的帶隊比較強勢,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最終進入「死循環」有很大關係。
如果說外籍教練無論走的時候,外界對他們有怎樣的評價,但至少在他們來的時候,外界對他們的執教是「萬眾期待」的,那麼在期待值上跟外教形成鮮明反差的則是我們的本土教練,有非常多的本土教練是在「被嫌棄」中上任的;最好的案例是17年12月魯能剛官宣李霄鵬上任,山東球迷就已經開始喊下課了。山東球迷對於李霄鵬這樣的自己人都是這麼一個態度,對於那些「外來戶」來說,他們上任時的處境同樣不太好過;前段時間在外界的不解中離任的王寶山,當初接建業之前,塔拉季奇和張外龍實際上已經把建業給帶到坑裡了,但即便如此,在建業官宣王寶山的時候依舊有非常多的吐槽聲。
那麼話說回來,為何本土教練無論執教水平如何,他們在上任時都會遭遇吐槽呢?可以說這是大環境的現狀,也可以解讀為一種對本土教練的不信任。談及不信任本土教練的原因,主要在於看到別的球隊啟用了世界名帥,自己球隊是一個本土教練,球迷的心理多少會有些不平衡。而客觀的說,單就從打造球隊的上限來看,這些見過大場面,有過輝煌過去的世界級名帥,確實要超過我們的本土教練。但是之餘中國足球而言,由於很多球隊沒有那麼強的牌面,很多國內球員的實力其實達不到外教的要求,以至於很多外教即便搬來了他們在歐洲執教的團隊,但一身武藝無從發揮。而本土教練相較於外教來說最大的優勢,則在於他們對於中國足球更了解。
這種對球員了解的好處首先在於,他們能更好的把握球員的心理;其實中國球員要分比賽型球員和訓練型球員,有些球員訓練裡很出色,但一到比賽就容易掉鏈子;而有的球員訓練裡看起來表現一般,但走上比賽場,燈光一打就跟被打了雞血一樣。本土教練很清楚中國球員的這種心理狀態,因此在選人時,很少出現看走眼的情況;反之外教過於強調訓練的狀態,有時候就有可能會出現差錯。而在技戰術選擇上,外教不管是帶保級隊還強隊,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反之本土教練帶隊也會有理想化的一面,但他們的理想化是建立在發揮球員特點為基礎的背景下,因此土帥帶隊大體上可以把該贏的比賽給贏下來。
然而即便有些本土教練帶隊的表現已經超出了預期,但外界總是會提出各種不滿;而外界對於本土教練和外教帶隊,也總是用不同的標準去衡量。外教帶的不好,外界首先會從球員身上找原因;反之本土教練帶的不好,外界永遠都會從本土教練身上找原因,兩場沒打好就立刻被喊下課,這個「遭遇」是非常不公平的。
由於建業新賽季的主教練人選到現在還沒定下來,中超目前確定的土帥只有李霄鵬和謝峰這兩位;其中謝峰在深足,國安,華夏數次救火後,如今可謂是多年媳婦熬成婆。然而華夏之所以讓謝峰轉正的背後,除了他去年帶隊保級外,最主要原因在於,華夏這幾年投入已經大幅縮水,他們清理掉了部分高薪球員,轉而走可持續發展路線,短期目標僅僅是留在中超的背景下,謝峰確實是個帶隊保級比較靠譜的選擇。
而謝峰的境遇其實也是土帥的一個縮影,那就是除了保級隊以外,其他隊很難給土帥機會;即便是李霄鵬這個例外,他能接替馬加特的背後跟上面前幾年提出大力培養本土教練,而魯能的背景決定了他們必須要率先扛起這個責任有很大的關係。
然而與以往強隊都是外教帶,保級隊還能看到土帥身影不同,這兩年中超的土帥身影已經越來越少時,在不被看好下帶隊出徵的李霄鵬、謝峰能否在新賽季扛起本土教練的大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