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財務長、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該事件至今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不光如此,在此期間還爆發了美國制裁華為、5G爭奪戰等事件,所以「孟晚舟案」也被視作是美國對華為動手的開端。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孟晚舟案」或許將會在本月畫上句點,那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隱情呢?
1.引渡聽證會在本月舉行,孟晚舟離恢復自由僅有一步之遙。
據《環球時報》報導,卑詩省高等法院將於2020年1月20日舉行引渡聽證會。這場聽證會聚焦「雙重犯罪」問題,即討論孟晚舟是否違背了加拿大當地的法律。如果法官裁定對孟的指控達不到定罪標準,那麼她將能自由離開加拿大。也就是說,孟晚舟距離恢復自由僅剩一步之遙,就看法官打算怎麼宣判了。目前大多數媒體都認為加拿大政府和法庭將「點到為止」,不會在該案件上浪費過多的精力。
2.前因後果皆為鬧劇,加拿大政府裡外不是人,加方專家呼籲儘快結案。
之所以各大媒體會有這樣的預判,主要是因為「孟晚舟事件」的前因後果太過荒謬,加拿大沒理由繼續糾纏不放。2018年12月1日應美國政府的要求,加拿大警方在溫哥華逮捕了孟晚舟,隨後中國外交部要求加方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並提出了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一個月後加拿大駐華大使被迫辭職,中加關係一度陷入寒冬期。
縱觀整個「孟晚舟事件」,加拿大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尷尬的,夾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裡外不是人。一方面加拿大不敢得罪美國,另一方面也不想惹中國生氣,於是該案件就一直拖著。它既沒有按照川普的要求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也沒有聽中國的話立即釋放孟晚舟,就連加拿大本土的專家也呼籲政府儘快結案,以免影響三國之間正常的貿易往來。
3.加拿大電信拋出橄欖枝,欲和華為繼續進行5G合作
如果孟晚舟能夠在本月獲得人身自由,對於加拿大電信行業來說或許是一大利好消息。不久前加拿大第一大電信運營商——貝爾電信集團新任CEO米爾科·比比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華為的通訊設備是一流的,華為也一直是很好的合作夥伴。」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也曾表示:「是否允許華為參與下一代網絡建設,不會是政治性的決定。」以上表態似乎都在向外界傳達一個信息:加拿大方面希望與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繼續進行合作,不想因為美國的制裁或孟晚舟案而停下腳步。
4.加拿大電信行業對華為的依賴度較高,拒絕華為損失慘重。
加方之所以希望與中國企業儘快實現和解,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加拿大國內主流電信運營商均與華為達成了相對密切的合作關係,華為不僅是貝爾集團的核心合作夥伴,也是研科公司的第三大設備供應商。早在十年之前華為就已經開始在加拿大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了,該國電信企業對於華為通信技術的依賴度較高。有調研機構預測,如果失去華為的支持,貝爾和研科會將面臨至少10億加元的成本的損失。
另一方面,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截至去年第三季度,中加兩國雙邊貨物進出口總額為55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36億元),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加拿大最大的龍蝦出口市場。面對如此重量級的合作夥伴,加拿大政府僅憑美國的一面之詞,便野蠻扣押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高管,這影響實在太惡劣了,以後還能不能在一起「愉快地賺錢」啦?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決定將價值36億元的技術研發中心從美國遷到加拿大,這是一個非常友善的信號,也是一個不錯的「臺階」。加拿大倒不如順著這個「臺階」走下去,儘快給孟晚舟事件畫上句點,雙方冰釋前嫌繼續進行合作,這才是一個成熟且理智的做法。
總而言之,本月20號「孟晚舟案」將在加拿大舉行引渡聽證會,只要法官認為當事人沒有達到本國法律的量罪標準,那麼孟晚舟就可以獲得人身自由了。無論是加方政府的表態,還是其國內電信巨頭的示好,都在表明加拿大方面希望與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繼續進行友好合作,在此大背景下,「孟晚舟案」勢必將得到妥善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