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京一:提速新基建建設 激活高質量發展源動力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9月6日消息,由東北亞經濟研究院、中國國際商會與新浪財經聯合主辦的「2020東北亞經濟論壇」線上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東北亞:深化改革、合作共贏」,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洪京一出席主題為「新基建與東北產業結構升級」的分論壇四,並發表主題報告。

洪京一

洪京一認為,新基建帶來的發展機遇,不在基建本身,而源自數位化、智能化的升級與經濟社會轉型需求的疊加,是時與勢的結合。

在洪京一看來,發力新基建是立足當前,應對疫情衝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謀取未來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不過他也指出,推動新基建建設,應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經濟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有序推進。

以下為發言全文:

各位領導、嘉賓:

大家好!

今天這個分論壇的主題是「新基建與東北產業結構升級」,我就談一下關於新基建幾點認識,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

新基建主要包括5G網絡、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等領域,本質上都是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與傳統「鐵公基」相比,新基建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因此,新基建帶來的發展機遇,不在基建本身,而源自數位化、智能化的升級與經濟社會轉型需求的疊加,是時與勢的結合。

首先,新基建是拉動投資的新抓手。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當前國際領先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連接設備數量已達到1000萬臺,而我國主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平均設備連接數正在邁向百萬級,處於快速增長期。假如每臺設備的維護費降低一點、使用效率提升一點、加工產品質量提高一點,所產生的效益將非常巨大,很多中小企業也將從中受益。因此,工業網際網路不但能拉動相關投資,而且能催生巨大市場,提升經濟的發展水平。據麥肯錫預測,2030年,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將帶來全球30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度也將達到萬億元人民幣。

其次,新基建是催生新消費的源動力。未來,隨著新基建的陸續投入使用,將使從車聯網、L4級自動駕駛到遠程手術、家居服務機器人等的許多智能化藍圖變為現實。那時,智能網聯汽車、各種智能硬體將進入尋常百姓家,在提高民眾生活質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新基建將是催生「智能消費」的源動力,而且將推動消費的全面升級。

第三,新基建是構建新生態的孵化器。雲計算、物聯網、5G的融合發展,使人工智慧的雲邊融合特性越發明顯。一方面,雲服務成為獲取人工智慧能力的主要途徑,具體表現為各科技巨頭公司都選擇將AI客戶引入到雲端平臺來實現變現,比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雲、阿里雲。另一方面,邊緣計算推動了分布式人工智慧的興起,從而使智能傳感器、智能攝像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硬體組成了龐大的物聯網系統,而整個系統的AI賦能還要由雲計算來完成。這種人工智慧在雲端和邊緣端融合發展的態勢,將催生許多新生態體系。

最後,新基建最終將形成國家競爭新優勢。新基建催生的新行業、新業態、新範式將在工業、農業、交通、醫療、教育、金融、國防等幾乎所有領域變革著人類社會的組織運作模式,從而全面提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最終重構全球的政治版圖。

發力新基建是立足當前,應對疫情衝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築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謀取未來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但推動新基建建設,應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經濟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有序推進。

一是構建國家級大數據管理、服務和安全體系。孤立、分散、封閉的大數據資源現狀,不但制約著數據價值的高效利用,還帶來了數據主權和數據安全等問題。因此,應構建跨層級、跨地區、跨系統地國家級數據平臺,徹底解決數據「孤島」問題。加強數據確權與數據資產方面的法律制度頂層設計,構建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加強機理模型、數據價值挖掘、標識解析等關鍵技術攻關,及區塊鏈在數據確權、確責和交易中的應用,確保數據價值有效釋放;開展數據應用試點示範,加速應用模式迭代創新。

二是構建創新規範的新基建投資體系。新基建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決定了其兼具市場不確定性以及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因此應採取多樣化的投融資方式推動新基建建設。一是賦予數據資產以實體資產的屬性,如允許中小企業以其設備數據、生產數據、管理數據等經營數據作為銀行貸款抵押物等;二是支持發行新基建專項債券,或開展以項目資產為支撐的證券化融資,如支持符合條件的新基建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發行各類債券;三是鼓勵地方產業引導基金、私募產業基金投資新基建項目;四是利用好PPP模式,鼓勵具有技術能力的中小民企、外資企業參與新基建。

三是構建城鄉統籌的新基建建設體系。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大,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暴露出了城鄉管理能力,特別是應對公共衛生危機能力薄弱的問題。新基建無疑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技術支撐,同時也是打贏當前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武器。如新基建支撐下的智能農業、產地直銷、智慧旅遊、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業態,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信息、知識、教育、醫療等資源的民主化,即可為貧困地區創造「授人以漁」的發展機遇,又能保障其不再返貧。因此,應加大5G網絡的城鄉全覆蓋建設,提升與城鄉統籌發展相關的大數據使用效能,最終實現消除貧困、共同富裕的偉大目標。

相關焦點

  • 金觀平: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
    原標題:金觀平: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  觀察中國經濟形勢、解析未來方略,「高質量發展」必然是秉軸持鈞的關鍵。「推動產業鏈現代化」「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實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湖南考察時圍繞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統籌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現實落點和突破方向。  經濟發展不僅看數量,更要看質量,看如何在平穩增長中擁有更多高質量的內涵。
  • 國有企業要助力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從性質上看,新基建與一般基礎設施建設都屬於社會公共產品性質,政府需要為社會提供基礎公共產品服務。但新基建無論項目建設或是項目運營都必然需要企業承擔,高效率新基建需要釐清政府、市場與企業的責任和關係,充分調動各類主體參與的積極性。  國有企業要促進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國家層面:一要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參與新基建的積極性。
  • 傑賽科技:5G新基建促進業務整合 科技創新激活發展動力
    近年來,在我國信息網絡建設產業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廣州傑賽科技(00254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賽科技」,股票代碼:002544)作為信息網絡建設技術服務及產品的綜合提供商,在聚焦主責主業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業務高質量發展,積極擴展重點市場,同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科技創新體系
  • 傑賽科技:5G新基建促進業務整合,科技創新激活發展動力
    近年來,在我國信息網絡建設產業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賽科技」,股票代碼:002544)作為信息網絡建設技術服務及產品的綜合提供商,在聚焦主責主業的基礎上,持續推進業務高質量發展,積極擴展重點市場,同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不斷優化科技創新體系,開展關鍵技術研究,為我國「5G」、「新基建」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注入活力
  • 東莞沙田:創新港城建設再提速 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16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將落戶東莞沙田,意向總投資額超過900億元;加快推進「一站點兩岸線」規劃建設,港灣新城建設提速;GDP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排列東莞全市第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沙田經濟實現逆勢增長。
  • 築牢雲基座 提速新基建 華雲數據受邀參加5G、大數據產業高質量...
    2020年9月28日,由合肥市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智鏈生態圈——解碼新基建 提升新動能」5G、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順利召開。華雲數據作為中國雲計算獨角獸企業、數字新基建領跑者受邀參會,與中國電信、科大國盾量子、龍芯中科等省內新基建代表企業一起探討5G時代下新基建發展機遇以及如何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並就數字新基建下雲計算的應用發表主題演講。   當前,為迎接新一輪的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國家提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也被首次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詞。
  • 行業大咖論道新基建 賦能數位化 2020中國新基建領導力峰會召開
    峰會以「育萬物互聯新機 開數字經濟新局」為主題,來自政、產、學、研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業內人士共同論道新基建浪潮下城市、行業與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探討如何通過產城合作、產學研合作,推動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新型基礎設施激發行業創造的新速度,帶動產業發展、應用繁榮與生態健全,以形成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良性閉環。
  • 新基建,是什麼?
    「對於經濟中長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貢獻,新基建處於快速爬升階段,戰略價值與傳統基建不可同日而語。」騰訊研究首席經濟學顧問吳緒亮說。新基建怎麼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當前經濟增長、夯實長遠發展基礎的重要措施,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相關專家學者、一線人士認為,加快推進新基建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首先,加快新基建需要新觀念、新人才。
  • 新時代 共謀健康新格局|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健康發展|-健康界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院長艾開興艾開興:創新驅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醫院戰略性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時代理念,適應新時期變化的發展。」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院長艾開興在分享醫院高質量發展戰略時這樣講到。艾開興院長認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戰略是要堅持深化改革、公益主導,創新驅動,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在高質量發展路徑中,注重五方面創新,即服務供給模式創新、學科人才建設創新、技術方法應用創新、文化內涵培育創新及精細管理制度創新。
  • 高信公司以改革轉型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源頭活水」
    今年以來,浙江高信公司以衝刺「雙百行動」收官為契機,緊緊圍繞省交通集團「奮戰四個月 打贏攻堅戰」活動和綜合交通三年大會戰,克服新冠疫情等重大影響,以改革轉型激活經營發展,奮力推進各項經營工作提質增效,確保整體經營發展實現「全年紅」。
  • 「新基建」背景下我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及對策
    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新聞發布會中明確,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諸如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和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
  •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鄭有貴表示,堅持新發展理念,就是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我國發展實現全局性深刻變革,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 把握轉型機遇 激發改革動力推動企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進入新發展階段,建築業企業如何在新業態、新動能、新機遇下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值得探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衝擊和挑戰,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優動能,紮實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科學統籌規模和效率要堅持規模和效率兩者並重,均衡發展。
  • 巧用「長板效應」 搶灘「新基建」
    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新基建」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簡稱,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具有鮮明的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的特徵,不僅具備自身創造價值的能力,更是未來新產業形態的基礎或平臺。
  • 三明新基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入駐三明中關村科技園
    市投資集團所屬合資公司——三明新基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第一批44家入園企業之一,在開園對接會現場籤約入園。新基建公司入園的主要項目為「通導遙衛星集成應用示範項目」,這是市投資集團與省招標集團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簽約的重大投資項目。
  • 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前瞻:數位技術驅動高質量發展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達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7.7%」「我國5G商用全面提速,到去年年底已開通5G基站13萬個」「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水平顯著提高,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國際排名從2018年的第65位提升到第45位」……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發展成效不斷顯現,數字中國建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趨勢更加明顯
  • 通遼:建設創新型城市 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五篇《通遼:建設創新型城市 推動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通遼市積累了豐富的創新資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狠抓創新型城市建設,創新對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逐步顯現。
  • 5G牌照發放一周年:基站建設「加速跑」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年,我國5G發展取得的積極進展——產業鏈主要環節加速成熟,網絡建設不斷加快,行業融合應用持續深化,在驅動信息通信行業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逐漸顯現,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 2020JDD大會聚焦產業新基建 構築數智產業未來
    大咖齊聚 共探產業新基建發展路徑  「數位技術發展到今天,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雙輪並行,技術進步是產業變革的底層源動力。」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智聯雲總裁、IEEE Fellow 周伯文博士表示,數位化產業變革,是未來十年最大機遇。雲化部署、聯接協同、智能化,成為產業數智化的「三階引擎」。
  • 新基建大幕開啟,10G PON大發展時代來臨
    新基建驅動10G PON網絡升級當前,「新基建」成為關注熱點。業界紛紛對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新基建」)寄予厚望。提速「新基建」,成為近期對衝疫情影響、激發經濟新動能的廣泛社會共識。光纖接入網絡作為數字經濟轉型重要的基礎設施,正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按照工信部最新數據,整體光纖覆蓋率已超過94%,可以說光纖接入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