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時】雙11「剁手」後,邕城快遞小哥每天步數超2萬,月收入過萬

2021-02-15 廣西新聞網

【12小時】

雙11「剁手」後,

邕城快遞小哥每天步數超2萬,

月收入過萬

今年「雙11」 期間,「剁手族」們又進行買買買的購物熱潮,隨著「雙11」的落幕,快遞小哥們開啟了送送送的模式,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僅「雙11」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快件,是今年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同比增長28.6%,再創歷史新高。近日,記者從自治區商務廳獲悉,「雙11」當天廣西商品網上銷售額4.2億元,同比增長26.5%,在全國排名第23;其中,全網農產品銷售額1.3億元,同比增長46.1%,廣西商品的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從網購情況來看,「雙11」廣西在天貓總成交額51.8億元,同比增長24%,排名全國18位;「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廣西累計下單金額同比漲幅居全國第15位。廣西消費排行前三的城市是南寧市、桂林市、柳州市。廣西人最愛買的是手機、服飾、家用電器、食品以及個人護理類商品。南寧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11月11日~20日「雙11」期間,南寧市快件處理量為6501.28萬件,高峰期為11月14日,當日處理量為805萬件。據預測,今年「雙11」期間,南寧市快件處理量接近8000萬件,預計高峰期出現在11月14日或15日,日處理量接近1000萬件。那麼,面對如此巨大的包裹量,快遞小哥們是如何將它們送到買家手中的呢?11月14日,廣西新聞網《12小時》欄目組記者探訪包裹堆積如山的邕城興寧區順豐快遞集散中心網點,跟隨快遞收派員黃明夫,體驗了一把「雙11」過後,快遞小哥們送送送的一天。閒言少敘,快跟隨記者的鏡頭看看他們是如何度過尋常的一天的吧。

06:30

清晨,南寧的天空還未放亮,本期《12小時》主人公黃明夫從南寧西鄉塘區秀廂村騎電動車趕往興寧區順豐快遞集散中心網點上班。「我們上班時間為『朝八晚六』,為了迎戰『雙11』過後的巨大工作量,確保自己片區的包裹能及時送達買家手中,近期上班時間都會提前一個小時。」黃明夫告訴記者,平常他每天的派件量在30票出頭,進入『雙11』後,每天的派件量都保持在100件以上。「75後」黃明夫是崇左市扶綏縣人,經過多年的打拼,如今已經在南寧市內定居。「就在昨天11月13日,是我入行滿10年的日期!」黃明夫告訴記者,2009年,他成為了南寧青秀同和華彩美地營業點的一名快遞收派件員。10年來他一直負責南寧市民主路廣西日報社一帶的快件寄遞。作為一名見證南寧快遞行業興起的資深快遞收派員,他親身經歷了無數個「雙11」。黃明夫感嘆,10年前快遞收派員在南寧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職業,並且選擇網購的人並不多。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如今在南寧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快遞車穿梭的景象,快遞小哥們已然成為人群中最閃亮的一道風景線。據統計,10年來黃明夫收派件達30萬件。


07:36

平日裡黃明夫所在的快遞營業點是不包早餐的,但在「雙11」期間,公司為快遞小哥們訂了簡單的早餐。在黃明夫吃完一個雞蛋一碗瘦肉粥後,此時恰好快遞物流車到貨。物流車敞開大門後,黃明夫與其他快遞小哥們開始卸貨分揀,並將快遞件一一轉移至快遞營業點廠庫內。

08:25

將物流車上的快遞件分揀完畢之後,黃明夫使用快遞終端機將剛到的快遞掃描到個人名下,並進行裝車。記者注意到,黃明夫工作很用心,每一個快遞都很小心地取放,動作迅速卻不失細緻。「大部分人覺得快遞員是個體力活,其實我覺得幹好快遞員這一行也需要一定的腦力。」黃明夫傳授經驗般認真地告訴記者:「送快遞是個技術活,從包裹裝車開始就很有講究,先把最重的貨物送掉,不然電瓶車耗電會很快。先到的地點,對應的快遞要放在順手就能拿到的位置,不然在車裡『翻山倒海』特別浪費時間。而且,需要經常留意手機裡的來電信息,看看客戶有沒有電話催促,有的話趕緊送過去。此外,要非常高效地完成一車配送,靠的是對區域內的熟悉程度,以及不急不躁的縝密思考。

09:00

「這段時間快遞量大,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在往快遞三輪車貨倉內塞進滿滿當當的包裹後,黃明夫駕駛快遞三輪車到廣西日報社進行收派件。黃明夫告訴記者,「雙11」後的一周裡,他每天至少送貨三到五次,相比平常要多上三倍左右。「做快遞收派員經常會碰到『酸甜苦辣』的事情。」黃明夫說,快遞收派員屬於服務行業,經常接觸到不同的客戶,也經常碰到不同的問題。打不通客戶電話,導致快遞送慢了被投訴、身上有汗味被投訴、拒收違規快遞被投訴……但,也會碰到暖心的時候,碰到熱心客戶會被邀進家門喝口茶水、收到一些解渴的飲料以及食物……這讓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12:54

送完一車一百多件的快速黃明夫花了將近4個小時的時間。上午的派件結束後,黃明夫迅速返回快遞營業點,將上午收到的快遞件進行打包、貼單、裝卸,完成交件工作。

「一忙起來經常顧不上吃飯」,黃明夫說,他每天清晨到營業點打卡後,就開始忙著從物流車上卸貨、分揀、歸類,隨後裝車、派件。對他這樣的熟手而言,快遞從到達營業點至送抵收件人手中,最快不會超過1個小時。他清晰地記得,今年「雙11」期間,自己所派送的第一份快遞,就是廣西日報社大院內一名業主的一盒名牌化妝品,在11月11日當天清晨7:30左右送至收件人家中。


13:43


一碗二兩碎肉粉,黃明夫「唰唰唰」不到2分鐘就吃完了。在簡單地解決午飯問題後,黃明夫迅速返回快遞網點,將快遞掃描裝車,為下午的派件工作做準備。

14:36


黃明夫前往廣西日報社,進行下午的第一趟收派件工作。



16:22

黃明夫在廣西日報社進行下午的第二趟收派件工作。記者注意到,黃明夫下午的工作基本還是不斷地打電話給顧客,不斷地派件。


19:45

從清晨天剛蒙蒙亮至夜幕降臨,黃明夫已經工作了將近12小時,他一刻都沒有停歇。在下班前,黃明夫還得對一車的快遞進行卸貨、分揀、入庫後才能下班。

20:33

記者注意到,雖然有公司派發的三輪車可用,但黃明夫的手機顯示,他當天步行的步速仍超2萬步。20時33分,忙碌了一天的黃明夫終於結束一天的工作。儘管辛苦,但忙碌的工作也讓黃明夫覺得「一分辛勞一分收穫」。據黃明夫透露,「雙11」期間,他每天的派件收入可達600元,預計整個11月,全部收入可達1萬元左右,相比平常高出不少。「做快遞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讓顧客滿意!」黃明夫說,入行十年來,他對這份工作依舊充滿著熱情,每天把快遞送到顧客手上時聽到的那一聲謝謝,就是他最大的期待,顧客收到快遞時給的好評,就是對他最好的肯定。網購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這兩天你最盼望見到的人是誰?一定是快遞小哥!記者跟拍了快遞收派員黃明夫的一整天,切身體會到快遞工作人員的心酸與不易。「雙11」期間,像黃明夫這樣,日夜兼程、風雨無阻地奮戰在網際網路經濟第一戰線的快遞小哥數不勝數。正是他們的汗水,成就了現如今的網際網路便捷時代。他們理應得到社會的尊重。希望更多的人在享受網際網路經濟帶來各種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時,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理解、包容他們。來源:廣西新聞網 記者廖志榮 圖/文 林亮 攝像/視頻後期
點亮告訴更多人

相關焦點

  • 快遞小哥「雙11」生存實錄:最多日送千單,每天只睡兩小時
    前有公司分配的超出承受能力的配送量,後有著急等件的買家,暴力摔快遞的背後,折射的是快遞員艱難處境的一角。「快遞罷工」在微博的話題閱讀量高達1300多萬,據中國勞工-通訊統計,早在雙11之前,2020年快遞行業罷工事件就約有23起。但還是有300多萬快遞員在夾擊中掙扎。過去十天,財視傳媒的小編在三天時間裡分別跟蹤了三位快遞小哥。
  • 廣西一女子一晚收1617件快遞!快遞小哥派送到凌晨3點…
    近日,梧州一名女子陸續收到「雙11」的1617件快遞因貨量過大快遞站還為其租了臨時倉庫存放↓↓據報導,在派送此批貨物的當天,快遞小哥從晚上8點開始派送直到凌晨3點才將該女子的所有快遞全部派送完畢▲視頻截圖快遞小哥表示,起初和客戶溝通過,知道會有一定量的貨物到來,但沒想會這麼多!
  • 南寧快遞小哥:月薪過萬都是拿命拼的,被罵、扣錢、孤獨是家常便飯……
    超80%的快遞員,日均工作時長超8小時,雙11等高峰期超12個小時。哪怕是平時,我們南寧的快遞小哥也要——「每天約爬1200級階梯」、「平均每天打約100個電話」、「一天約走1.6萬步」....△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就像小曾一樣,月入過萬,也是在集中網購的巔峰時期,拼了命才換來的。
  • 快遞小哥月薪過萬?最牛快遞哥5年賺200萬已是傳說
    他在很多場合講述過自己的故事:為拉業務他印了很多名片,逢人就發,發了兩個月快遞單就上來了,每天取的件比以前多了好幾倍,「平均每個月掙3萬多,最高的時候一個月掙了20多萬。我在北京還買了5輛車。在老家買了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特別滿足!」
  • 在微信運動比步數?這些人一天得走21萬步!
    姜濤在分揀快遞    大眾網威海11月10日訊 (記者 劉爽) 一天12個小時的工作,一輛簡單的麵包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低廉的快遞服務推動著中國電商的發展一年一度的雙11僅剩下幾個小時,相信剁手黨們早已蠢蠢欲動,摩拳擦掌準備買買買了。但是快遞員們可就沒那麼輕鬆了,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備戰雙11的吧。  早上7點30,一名89年出生的大男孩姜濤,準時出現在天天快遞威海分公司的雙11保障動員大會上,從事快遞員行業3年來,他平均每天要派送160多件快遞,攬件200左右。
  • 月薪過萬難招人,快遞企業短在哪
    還有3周,就迎來第8個雙11,不少人已經摩拳擦掌、開始往「購物車」裡興奮加貨。而比「剁手黨」們行動更快的,是全國快遞行業。業內預計,今年的快遞量將超10億件。在南京,不少快遞公司早在國慶節就開始「招兵買馬」,除快遞員外,倉儲類、送貨司機等崗位也成為「急聘」對象。為了提前「囤人」,南京還有快遞企業開出月薪8000-10000元的高價,不過依然人員難招。
  • 不幹銀行去寄快遞,90後山東菜鳥裹裹小哥:月入過萬,瘦了70斤
    90後魏金濤是濰坊人,畢業後在當地一家金融機構做信貸工作,收入尚可但煩惱不少:一是績效壓力不小,二是運動量不多。之前長期坐辦公室,雖然身高1米86,體重卻一度達到280斤。因為沒有電梯,取快遞要重複爬樓下樓,每天能走1萬步以上。性格好、上門快,很快,小區居民都熟悉了這位「走路帶風」的小哥。周虎說,大家都喜歡找小魏寄快遞。由於工作勤奮,配合規律飲食,做菜鳥裹裹第一個月,魏金濤就瘦了50斤,後面兩個月又瘦了20多斤,現在維持在210斤左右。接下來,他的目標是回到5年前的180斤。
  • 韓國快遞小哥收入40萬人民幣,連韓國人都看呆了
    來源:環球時報來源:視覺中國【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韓國,快遞小哥的收入一直不為人關注。但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韓國最大的快遞公司「大韓通運」的快遞小哥年平均收入為6937萬韓元(約合40萬元人民幣),而去年韓國有經濟活動的家庭平均年收入為5705萬韓元(約合33萬元人民幣)。統計結果讓不少韓國人頗感意外。據韓國《朝鮮日報》28日報導,大韓通運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該公司所屬快遞員年平均收入為6937萬韓元。收入超過1億韓元的有559人,佔快遞員總數的4.6%。
  • 拉薩小哥月入2萬 裹裹2小時上門取件帶動40萬人增收
    在3900米的高原,世界屋脊所在,他依託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現代生活方式,通過2小時甚至1小時上門取快遞,建立起高原人和外界的緊密聯繫,自己也獲得穩定而增長的收入,月入超過2萬元。  目前,依託菜鳥裹裹平臺,中國主要快遞公司快遞員通過上門取件服務——「2小時上門取件、一鍵寄件、退換貨運費自動墊付」,更好的服務下,獲得更高的收入,「裹裹接單,月入過萬」成為快遞收入新常態。
  • 「用工荒」頻現,而這一行業吸引300萬從業者,有人年入20萬
    經測算,2020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14.9,同比提高23.4%,行業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發展水平。這對於廣大「剁手黨」來說,是一大好消息,快遞行業的全面復工復產,將能夠讓我們的快遞更快達到我們手中。近些年來,隨著網購的興起,不少人每天上網就是買買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網購和快遞大國。
  • 送外賣能月入過萬?外賣小哥曬出真實收入:跑12小時日入200元
    在很多人看來,送外賣是份不錯的工作,每天工作時間很自由,稍微努力點能月入過萬,然而實際情況卻沒想像得那麼好,只要是做過外賣行業的都知道,月入過萬確實是有的,但是一般人真跑不出來,特別今年單價又下調的情況。
  • 銀行辭職幹快遞,90後山東菜鳥裹裹小哥:月入過萬,瘦了70斤
    近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做菜鳥裹裹取件員的一位90後快遞小哥潘金濤,引起了網友們的羨慕,原本體重280斤的潘金濤,在短短3個月時間裡就瘦了70斤,他是怎麼做到的呢?「自從做菜鳥裹裹取件員以來,我第一個月就瘦了50斤,3個月總共減肥70斤。」潘金濤告訴記者,在銀行收入尚可但煩惱不少:一是績效壓力不小,二是運動量不多。
  • 滴滴司機每天跑14個小時,一個月收入能不能過萬?老司機道出實情
    滴滴司機每天跑14個小時,一個月收入能不能過萬?老司機道出實情推薦語: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職業也成為了年輕人的首選熱門工作,因為這類工作的特點就是非常自由,不會受到太多像上班這樣的的管束,儘管每天到處跑,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特別是在網約車行業興起後,在國內從業者多達數千萬。
  • 新浪視頻「聚焦」圓通快遞小哥 直播10餘小時閱讀量破2000萬
    新浪視頻「聚焦」圓通快遞小哥直播10餘小時閱讀量突破2000萬快遞員日益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一個服務群體,他們的生態狀態究竟如何?25日,新浪新聞直播首次關注快遞行業,從當天8點30分開始,鏡頭對準圓通速遞北京十裡堡加盟網點 的一名普通快遞小哥,不間斷直播「快遞小哥的一天」。
  • 外賣小哥收入成「謎」,真的人人過萬嗎?真實數據曝光,令人唏噓
    長期以來,快遞員的收入似乎備受讚譽,有人說快遞員月薪輕鬆超過1萬元,甚至有人說最低工資是8000元或9000元。也有人說他們收入甚微,生活艱難其實。其實,月薪1萬多元的外賣員確實存在,但並不多。外賣員一般能掙5000元左右,那麼送外賣真的賺錢嗎?
  • 33秒丨記者探訪德州快遞集散中心,全自動設備1小時分揀2萬件快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8日訊 雙「十一」鏖戰在即,眾多商家早已摩拳擦掌,全力備戰。由於今年各大網絡電商提前了活動時間,快遞收發的高峰期也相應提前了。11月8日中午11點,記者在德州市金茂源順豐快遞集散中心看到,12000平的分揀中心一片忙碌。
  • 月賺30萬日元,中國小哥跑日本送外賣,起步價300,比國內好太多
    外賣的出現,除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也給外賣小哥帶來了不菲的收入。江湖上一直流傳著外賣小哥月入過萬的傳說,雖然機率很小,但確實有些小哥可以拿到這個收入。但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外賣小哥月入過萬隻是基本水平,5月12日,中國網友「松尾強」在日本東京街頭,發現幾個外賣小哥聚在一起閒聊,居然都說著一國流利的中國話。
  • 菜鳥裹裹2020年帶動3萬快遞員就業 日均寄快遞量增長20%
    北京朝陽,90後菜鳥裹裹快遞員程楠楠是當地「單王」,他每天的工作是2小時內上門為大家寄快遞。2020年雙11期間他每天要寄出300件,當月收入近3萬元。手機一點,快遞員就會在2小時內上門,在全國,菜鳥裹裹還有超過10萬寄件點、無人寄件機可以方便寄遞。同時,菜鳥裹裹也為行業帶來新就業、新增收。  據披露,伴隨強勁寄快遞需求,在2020年新增3萬專職快遞員的情況下,菜鳥裹裹快遞員日均寄件量增長20%,「裹裹接單、月入過萬」成為常態。
  • 廣西一女子一晚收了1617件「雙11」快遞!杭州有快遞小哥跑路了…
    「雙11」已經過去7天你的包裹都到了嗎?快遞小哥最晚幾點給你發信息請你取件?
  • 中國有14億人口,月收入過萬的有多少人?
    而在這些勞動人口當中,應該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月收入過萬了吧!但有三組數據告訴我們,中國人當中月收入過萬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 第一組數據,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19年全國為30733元,平均每月只有2561元,可見月收過萬,與可支配收入相差實在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