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人愛養『二姑娘』,窮人愛養『日日忙』」是啥意思?

2020-12-11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愛養『二姑娘』,窮人愛養『日日忙』」。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思考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富人愛養「二姑娘」

所謂的「二姑娘」,其實,指的就是鸚鵡。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鸚鵡被叫做「二姑娘」。

鸚鵡在眾多的鳥類品種當中,屬於羽毛豔麗、愛叫的一種鳥,而且,由於鸚鵡屬於對趾型足,其四趾中有兩趾向前與兩趾向後,非常適合抓握棍棒或樹枝,所以,被認定為典型的攀禽。

鸚鵡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廣大地域。而且,鸚鵡的種類非常繁多,一共有2科、82屬、358種,是鳥綱中最大的科之一。

野生鸚鵡喜歡呆在熱帶森林中,被稱為「森林的守護神」。鸚鵡在非洲有很多很有名的種類,比如,灰鸚鵡、情侶鸚鵡、牡丹鸚鵡等;在拉丁美洲,有一種體型比較大的鸚鵡,其體長可達100釐米,被稱為「金剛鸚鵡」。但在亞洲地區,由於氣候的原因,鸚鵡的分布種類是比較少的。

鸚鵡是雜食禽類,多以植物的果實、種子、堅果、漿果、嫩芽和嫩枝為食,有時候也會食用少量的昆蟲。

鸚鵡在鳥類當中的壽命是比較長的,依據品種不同,一些中等體型的鸚鵡能夠活到80歲左右;一些中大體型的鸚鵡則能夠活到30-60歲,而體型較小的鸚鵡也能夠活到7-20歲。據稱,有一隻生於英國利物浦、名字叫詹米的亞馬遜鸚鵡最為高壽,在它105歲時才壽終正寢,被稱為鳥類中的老壽星。

鸚鵡是一種具有人類語言模仿能力的鳥類,是能夠「鸚鵡學舌」,而且,還能夠把人類的簡單語言模仿的惟妙惟肖,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儘管人們都喜歡養殖鸚鵡,但鸚鵡屬於「玩物」,窮人整天都在為生計而奔波,是沒有時間玩鸚鵡的,而富人則不需要為生計而整日奔忙,因此,鸚鵡成為了富人的「獨愛」。這就是「富人愛養『二姑娘』」的來歷。

二、窮人愛養「日日忙」

所謂的「日日忙」,其實就是指的蜜蜂。在我國的一些地區,蜜蜂被稱為「日日忙」。

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一般以花、花粉及花蜜為食。據稱,蜜蜂是自然界當中最勤勞的昆蟲之一,除了狂風暴雨或寒冷天氣之外,蜜蜂整天都在工作,因此,蜜蜂才有了「日日忙」的別名。

蜜蜂能夠釀造蜂蜜,古希臘的人們認為:蜂蜜屬於「天賜的禮物」,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東西。因此,蜂蜜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是能夠用來銷售的一種物質之一。

既然蜂蜜具有市場價值,能夠換取財富,那麼,對於窮人來說,養殖蜜蜂就成為了首選,因此,自古以來,養殖蜜蜂就成為了窮人的「專利」。其實,這就是「窮人愛養『日日忙』」這句俗語的來歷。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由此看來,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還是蠻高的呢!

相關焦點

  • 俗語:窮人腳上沒毛,富人腦頂放光!啥意思?說透窮人與富人差別
    無論是以前的封建王朝,還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均富是人們的現象,實際上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總有兩種群體,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古代的貧富差距非常地明顯,窮人餓死,富人撐死這句話形容的十分恰當,古人們經常會發明一些俗語來諷刺這樣的現象,有的人會很疑惑,俗語在古代也有嗎?
  • 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啥意思?看看你是哪一種人
    而對普通百姓來說,判斷一個人是窮是富,那就更簡單了,只要一句話的判斷即可表示——"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  這個形容與主人的身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戶人家小姐,才有精力與財力去進行自己的手部保養,要是一個窮人家的女娃兒,連平時的吃飯都是一個大問題,從小就要幫家裡分擔生活的重任,手上的活必然不會少,變糙長繭在所難免,哪裡還有啥保養雙手的資本。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農村俗語「富人不去兩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先人告誡後代人正確做人至理名言,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人不去兩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老前輩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啥意思?你是哪種人
    這裡有一個俗語講的是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放光。這句俗語是人們判斷老百姓是富有還是貧窮的方法。他們通過身體上一些不經常被人注意的部位來判斷一個人的貧窮,還是富貴,因為這個部位反應了他平常的生活狀態是怎麼樣的?就拿手來說吧,如果是一個富家千金的小姐,她的手因為不幹任何的粗活,所以會顯得比較嫩。
  • 俗語:「財不吝不聚,不殺窮人不富」到底啥意思?你可能理解錯了
    俗語:「財不吝不聚,不殺窮人不富」到底啥意思?你可能理解錯了導語:中華上下五千年,出現了無數的名言,像小編小時候常讀的《增廣賢文》就是我的啟蒙書籍,裡面的很多話至今深深地影響著小編,成為小編做人做事的指路明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 俗語:肩膀頭兒不齊不足親戚,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下一句是啥
    由於財富與資源分配的長期不平等,使得人們的內心開始有了一些牴觸心理,於是乎一大批描述貧富差異的俗語就應運而生,而「肩膀頭兒不齊不足親戚」、「窮人見窮人非親勝似親的下一句就是富人見窮人是親不認親
  • 農村俗語:「人富莫做張狂事,人窮鬚髮老虎威」是啥意思?
    農村有許多俗語。如果有時間與農村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就會發現老人的口中會時不時地「蹦」出一句俗語來。前兩天,我與一位農村老人聊天,老人就說出了「人富莫做張狂事,人窮鬚髮老虎威」這句俗語,著實讓我絞盡了腦子也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這句俗語的意思,老人解釋說:一、人富莫做張狂事我們從很多文學作品裡可以讀到:古代的許多富人喜歡張揚自己的財富,喜歡欺壓良善
  • 俗語「富人妻是牆上皮,窮人妻是心肝肺」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俗語「富人妻牆上皮,窮人妻心肝肺」,講述了窮人和富人夫妻之間不同的關係,也給後人以警醒和引導。除了表達在不同經濟情況下不同的婚姻狀況外,對年輕女子嫁人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因為富人的身邊不會缺少女人,時間長了可能會對家裡的妻子不重視。
  • 農村俗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腦頂放光」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就有力地來解釋了農村俗話「窮人腳不長手,富人腦頂放光」,就能理解人在一定的環境中,將會產生不同的狀態。~~人的祖先本來就像現在存在的猿猴一樣,靠四肢行走,身上長有毛髮,長有尾巴,純碎是一個動物種類。為什麼後來,這樣的動物就變成了人類了呢?
  • 農村俗語「越有越肯算,愈窮愈大方」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隨著窮人和富人的產生,社會兩極分化後,窮人和富人的心理狀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千百年來,農村裡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越有越肯算,愈窮愈大方」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又究竟揭示了窮人和富人的何種心理狀態呢?所謂「越有越肯算」意思是說,對於富有的有錢人,他們雖然有財富,但是越是富有就越是會算計。
  • 農村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是啥意思?
    俗語是漢語詞彙中為群眾所創造而且在群眾中口口相傳的一種語言單位。這種語言具有通俗、簡練和形象化的特點,能夠被許多群眾所接受。一般來講,大部分俗語都比較易於理解,但也有一少部分俗語卻有些晦澀難懂。比如,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娶親不找『半個』人,迎親不走屋後門。」就是比較難懂的一句農村俗語。
  •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搞不住」,啥意思?你有幾個螺?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搞不住」,啥意思?你有幾個螺?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老祖宗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優秀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都是他們日積月累通過自己的經歷所總結出來的,對於我們有著很大的影響和啟迪,能夠讓我們將它好好的發揚並傳承下去。
  • 農村俗語:「一槽拴不住兩叫驢」,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裡的老人口口相傳的那些俗語,雖然看起來比較粗俗,但都是老百姓從生活中一些小事裡體悟出來的道理,再總結出來給後人聽。其中所蘊含著的內容對生活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俗語裡會寫著很多村裡的習俗,種田、養家畜的小知識,若是自己很難記得,只要念上幾句就知道了,而且講幾句俗語,也能讓後輩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接下來要介紹兩句俗語,你覺得這兩句話講的有道理嗎?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大智慧,長見識了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實際上是來自於老祖宗的經驗之談,仔細品讀的話,會使人大開眼界! 富不添丁,富人家族恐發生內鬥 在古代,所謂的「男女平等」是一件不可能存在的事情。由於農耕社會的特殊性,因此有力氣進行耕作養活家人的男性的地位比較高的。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俗語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在我國古代,古人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歸納出很多道理,而這些話他們通過簡單的話語表達出來,俗語也就應運而生了。俗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語言簡單,甚至有些粗糙,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引人深思的。俗語文化包羅萬象,其中有養生、生活經驗、為人處世的道理,裡面分門別類,知識體系也是巨大的。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想必大家聽說過,就是「富不添丁,窮不添女」。
  • 俗語:「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啥意思?有道理嗎
    升官發財沒有錯,但是要當個好官,通過正當的手段獲得錢財,不然的話,就像我們老祖宗說的:「一代做官九代絕,一家發財九家貧」,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代做官九代絕,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說有一代人做了官,能讓他的九代都 絕了。
  • 農村話「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是真的嗎?有何含義?
    專門收集農村俗語,才發現農村的傳統文化真的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有的農村俗語雖帶有唯心的思想,卻又有幾分教育意義;有的農村俗語具有很強的唯物觀,能夠給我們的生產活動帶來很強的指導意義。不過今天這條農村俗語,叫做「富人不養屠夫漢,窮人不碰青笛仔」,我還真沒完全理解它的意思,就去請教了村裡的長者,長者說這句農村俗語應該這樣去理解:一、俗語裡的「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鳥類剛看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我還以為「屠夫漢」和「青笛仔」指的都是人類
  •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養女」是啥意思?富人為何不喜歡男孩?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句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就願意早當家,只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才不得不早點當家,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添丁,窮不養女」,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