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受罪小人往往得志,李商隱這首詩就寫得很深刻,還充滿了諷刺

2020-12-22 塵世曉書僮

古代有很多天才型的詩人,他們可能很有才華,還有著遠大的人生理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同樣是鬱郁不得志,這也使得他們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充滿了諷刺。特別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很多的作品都充滿諷刺,尤其是這首《嫦娥》,看似在描寫嫦娥的遭遇,其實詩人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內心的無奈,他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始終是鬱郁不得志,一輩子只不過是擔任了小小的幕僚,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諷刺。

唐朝中後期由於歷史因素,造成各派的黨爭,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爭鬥,更是令很多的文人受到了衝擊,這其中就要數李商隱,由於他早期跟隨令狐楚,屬於牛黨一度被人看好,可是後來他又娶了李黨王元茂的女兒,這就令他的位置很尷尬了,夾在兩黨之間左右不是,使得他一直被人瞧不起,使得他一輩子再也沒有沒有任何機會,所以始終是被人打壓和嘲諷。

李商隱無非是由於愛情,遇到了王氏,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最終娶她為妻子,可是由於娶了她,也使得他再也不可能會有任何的機會,此後他一直是鬱郁不得志,所以他的作品也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深刻,而在《嫦娥》一詩中,他正是諷刺了當時現實的社會表達出了內心的了滿。

《嫦娥》唐代: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也是李商隱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正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始終是鬱郁不得志,使得他內心無比的傷感,所以寫得也就極為憂愁。在這首詩中,他正是借用嫦娥的故事,從而告訴了世人,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君子往往受罪,然而小人又是得志,也就使得他無比的傷感,也很是痛恨,寫得自然就很深刻,還充滿了諷刺意味。

正是由於處於牛李黨爭之中,李商隱吃盡了苦頭,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他沒有娶王元茂的女兒,一直跟隨令狐楚,一定會有一個不錯的前程,要知道他當時可是宰相,至少對於李商隱來說,尋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靠山,可是他為了愛情寧願放棄了這一切,這本身就需要勇氣,另外他光明磊落,是一個君子,而往往君子又是被人所害。

第一二句李商隱就直抒胸臆,寫得很是有趣,借用神話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悲痛之苦,「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這兩句也是比較好理解,雲母屏風上的燭影變得越來越暗淡。這一句就點明了主題,從而也使得這兩句更具有感染力。後面一句又是馬上接上來,再次抒發內心的悲痛之苦,銀河漸漸斜落,星辰也全部隱沒在雲層中。

第三四句是這首詩最經典的兩句,而且寫得就更具有諷刺意味,畢竟對於詩人來說,嫦娥儘管讓人覺得可憐,可是她偷吃了靈藥,才使得她一個人獨自在廣寒宮生活,過著無依無靠的生活,「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應該是會後悔偷吃了靈藥,如今只好是一個人獨自碧海青天 ,夜夜在哭泣。最後這兩句更是寫盡了嫦娥的悲傷,同時也令這首詩更加的憂愁。

李商隱的一生顛沛流離,始終是在獨自在外漂泊,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這對於他來說那就是一種諷刺,所以在這首《嫦娥》一詩裡,他把內心的無奈,還有對於未來的擔憂,全部寫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相關焦點

  • 才華橫溢的李商隱,一直被小人排擠,氣憤的他寫下了一首諷刺詩!
    李商隱後來寫過很多帶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那就是《賈生》,這首詩寫得很巧妙,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不過除了這一首之外,還有這首《安定城樓》,同樣充滿了諷刺意味,這首詩正是他在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沒有通過後,氣憤不已的他表達了憤怒之情,同樣充滿了諷刺意味。
  • 李商隱的這首諷刺詩,寫得別具一格,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小編今天不給大家推薦李商隱的愛情詩,關於他的愛情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所以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非常特別的詩作,那便是他的《賈生》,這也是一首諷刺詩,詩人以一種非常直白的表現手法,諷刺了當時的社會,描寫的可謂是別具一格,同時也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最值得一讀。《賈生》唐代: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開篇的疊字句寫得很傷感,通篇充滿憂愁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他的作品情感細膩,尤其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現實生活中的李商隱就是一位深情的男子,愛得真誠,正是由於他的一片深情,使得作品充滿了濃濃的愛意。李商隱這首詩水平很高,開篇的疊字句讓人立馬感受到了他的悲痛之苦,還有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雖然身處外地,但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所以詩人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寫盡了人生的無奈,明明思念故鄉,可是又無法回去,這也是詩人最為痛苦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整首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 李商隱很有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包含一個數字,寫了女子成長經歷
    李商隱的無題詩每一首都有著極高的藝術水準,往往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時也有著淡淡的憂愁,特別是描寫愛情,更是深入人心,寫得極為傷感,讀來讓人肝腸寸斷。不過有一些作品又是很有趣,例如這首《無題·八歲偷照鏡》,那就是一首很比較獨特的作品,整首詩歡快活潑,又充滿了一絲憂愁,詩人在這首詩中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一個少女從8歲到15歲的成長過程,有了一個很細緻描寫,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成為了他眾多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首詩。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曾鞏《詠柳》詩別具一格,不說相思不說離別,用楊柳諷刺成小人
    不過,他的詩也有很高的水平,這首詠柳就是其代表作之一。一般人詠柳,常常用來寄託相思、嘆息離別。但是曾鞏的這首詠柳別具一格,把楊柳寫成了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小人。一、謂其不能詩者妄矣曾鞏作為宋代古文運動的代筆,其文平實質樸,溫厚典雅,為人所師範。
  • 十首諷刺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天的春意濃鬱,詩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後兩句則是寫夜晚,寒食節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做出委婉的諷刺。這首詩善於選取典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典故對外戚得寵專權的腐敗現象進行諷刺。
  • 李商隱寫下一首諷刺詩,大罵皇帝昏庸無能,沒點水平還真看不出來
    諷刺詩是我國古典詩詞眾多題材之一。這類詩往往語言比較犀利,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戰鬥性。體現出對社會、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也充分暴露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王昌齡的名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便是委婉的諷刺主將的無能。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則諷刺了統治階級的壓迫剝削。
  • 李商隱為了誇別人家的孩子,還特意寫了兩首詩,其中一聯流傳千古
    經過這樣一番說道,父母的本意或許是想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然後能夠奮發向上,做得更好,可孩子卻往往不這麼想,有時反而讓他們更加自卑,起到了反作用。不僅現在的人是這樣,就連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也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說起李商隱,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那些絕美的情詩,然而,他也毫不吝惜筆墨去誇別人家的孩子。
  • 李商隱的這首詩,寫的奇幻絢麗,引得紀曉嵐大讚
    別易會難,所以,送別詩多寫得情緒低沉,詞採黯淡。不過,今天我要推薦一首李商隱的送別詩,它寫的奇幻絢麗,可以說是開了送別詩的新境界。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 白居易寫的這首《買花》,語言淺顯易懂,卻又充滿諷刺批判意味
    白居易的文學地位在當時極高,由於他的作品平實易懂,亦沒有那麼多難懂的典故,所以他的文學作品普及度很高,在當時連不識字的婦孺都能背上幾首白居易的詩歌,他的作品甚至流傳到國外。白居易的詩從來不局限於一種風格,既有清新風趣的小詩,如《池上》、《問劉十九》,亦有充滿諷刺和同情意味的《長恨歌》和《賣炭翁》。
  • 李商隱的情詩寫得纏綿悱惻,這首《板橋曉別》意境悽美,句句感人
    可見李商隱是一位多情之人,正是由於多情,才讓他的愛情詩別具一格,只用三言兩語,便是寫得很深情。如果有過愛情經歷,再讀李商隱的愛情詩就會發現,他的每一首都很感人,譬如這首《板橋曉別》就寫得很深情,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李商隱極為巧妙地把戀人之間離別之時的複雜的心境,還有那份依依不捨的無奈,用細膩的筆觸寫得很傳神。
  • 李商隱被嚴重忽視的詩,充滿童話式的浪漫,短短28字美得令人心醉
    在李商隱離世200多年後,金末文豪元好問用「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來形容他的詩。看起來這是一個毀譽參半的評價,他的意思是:「詩人們都喜歡李商隱的詩,但卻沒人真的能讀懂。」元好問在這裡說的並不只是詩壇之謎《錦瑟》和16首朦朧絕美的《無題》,還有許多我們不常讀的冷門詩作。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全文無一「松」字,卻句句有松
    《題小松》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因為這首詩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詠物詩,所以很有必要在看它之前,了解一下它的創作背景。 李商隱早年曾受令狐楚、令狐綯父子的大力提攜。後來令狐楚死後,他入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又娶了王的女兒為妻。 至此,他便不幸被捲入了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一生壯志未酬,而原因只是因為令狐父子屬牛黨,王茂元接近李黨。
  • 貪汙腐敗之風盛行,李商隱用雞寫了一首詩,罵了那些貪官
    尤其是當一個朝代走向衰敗的時候,腐敗之風十分常見,這也是一個時代即將滅亡的標誌之一。眾所周知,詩人大都淡泊名利,看不慣官場的某些作風,他們都會用詩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要麼明示,要麼暗諷。李商隱就曾寫了一首詩,把那些貪官汙吏罵得狗血淋頭。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他所生活的唐朝,已經開始沒落了。
  • 晚唐高僧靈澈上人一首充滿禪理的詩,短短的28個字,寫得很深刻!
    這些僧人與普通的文人不一樣,終日與青燈古佛相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所以他們對於人生的解讀,還有對於現實的感知,其實是要更加深刻,作品自然而然也更有韻味,往往還多了一層禪理。晚唐詩僧靈澈上人這首《歸湖南作》,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當時他正是要去湖南遊歷,於是在路上有所悟,從而寫下了這首詩。
  • 李商隱最美寫雨詩,充滿了期待,可還是沒見到期待的人
    當雨落在心思敏感細膩的李商隱面前,又會泛起怎樣的漣漪呢?李商隱是寫雨的能手,這些從天空飄落的水珠,在李商隱筆下有著各種情感和姿態。有「紅樓隔雨相望冷」的寂寥惆悵,有「一春夢雨常飄瓦」的夢幻飄忽,還有「留得枯荷聽雨聲」,未有雨,卻能通過字句構造的意境,去想像雨打枯荷的韻味,沒有人能夠像李商隱這般,寫出雨的精髓。
  • 李商隱這首豔情詩,寫一個與丈夫同床異夢的妻子,後人評:太輕薄
    李商隱寫過很多豔情詩,這些詩富麗精工,意境縹緲,有著不凡的藝術魅力。不過,李商隱有一首豔情詩,詩中寫一個與丈夫同床異夢的妻子,在這古今豔情詩中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詩,清代的馮浩,直接批評這首詩「尖薄而率」。閨情紅露花房白蜜脾,黃蜂紫蝶兩參差。春窗一覺風流夢,卻是同衾不得知。
  • 不讀這幾首詩,你就永遠不懂李商隱
    這位作為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而且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寫得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但如果我們只讀過李商隱那些優美動人的愛情詩、無題詩以及一些隱晦難解的詩歌的話,是無法完全讀懂李商隱這個人的。
  • 君子與小人的10個區別,幫你認清身邊的小人!
    君子和小人是儒家經常提到的名詞,在《論語》中多次出現,也提到了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很多不同之處,下面總結其中的10個,希望能幫助大家認清身邊的小人。2、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行的。小人需要錢,君子也需要錢,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任何事情,都會以道義為最高行為原則,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道義。而小人則唯利是圖,他不會在乎什麼道義、公理,他們利益至上,為了利益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 當愛已成往事一切再不復從前,李商隱回想過往,寫了一首傷感的詩
    這也正愛情所帶給我們的感動,還有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大概經歷過愛情的人,那麼都能夠從中體會到。古詩詞裡面就有很多描寫愛情的作品,大部分都寫得很是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足以令人震撼。說起描寫愛情最深情的詩人,沒有人能夠與李商隱相媲美,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愛情詩,並且每一首都無比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