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院趙超教授團隊的「抗疫」系列產品工業設計成果獲得5項設計...

2021-01-12 中國青年報

在2020年底舉行的各項設計獎項評審中,美術學院趙超教授帶領健康醫療產業設計研究所設計研發的系列「疫情防控」產品工業設計成果獲得5項重要設計大獎的表彰。

其中趙超團隊設計的「面向新冠肺炎及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工業設計成果」獲得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聯合頒發的中國創新設計領域的最高獎「好設計金獎」,在頒獎大會上,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潘雲鶴院士為趙超團隊頒發了獲獎證書,與會十餘位院士出席了頒獎儀式。好設計獎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擔任組長,中國工程院潘雲鶴院士擔任副組長,組織近20位院士、100多位專家,建立的中國設計領域的重要獎項,以表彰創新設計對社會和產業的綜合拓展與示範應用,該獎項面向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服務業態設j計創新等綜合領域進行評選,是中國設計面向國際,拓展全球影響力,構建引領世界和時代的好設計、中國好企業、中國好品牌,加快實現「三個轉變」的重要獎項。同時,「面向新冠肺炎及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工業設計成果」還獲得由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聯合頒發的「中國應急救援創新設計金獎」的表彰。

在2020年,趙超帶領健康醫療產業設計研究所充分發揮設計學所具有的整合創新的學科優勢,積極響應國家疫情防控的號召,聯合清華大學醫學院、藥學院、生物晶片國家工程中心等專家,進行多學科協同科研攻關,設計出一系列疫情防控診斷產品,構建從疫情爆發中心區到社區、醫院、家庭端的多重診斷和防控產品/服務設計成果。其中,系列疫情防控工業設計成果還獲得「2020年環球設計大獎特別獎:全球抗疫產品設計獎」,該獎項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國際設計聯合會、世界設計組織、深圳設計周組委會等國內外重要的設計組織聯合支持發起的重要國際性賽事和獎項,旨在廣邀海內外設計機構和設計師參與,為全球「抗疫」事業尋找設計解決方案,幫助人類早日戰勝新冠病毒,實現設計可持續發展的宗旨。

另外,趙超團隊的工業設計成果「面向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工業設計」獲得「創新設計紅星獎銀獎」的表彰;「家用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盒工業設計」獲得「創新設計紅星獎」的表彰。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獎項之一,2020中國設計紅星獎共有來自全球5000餘家單位超過7000件產品參評,經過40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評委的多輪評審,評選出面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 「應用場景」,展示科技引領、設計創新、綠色可持續與人文關懷的特殊意義的優秀工業設計作品,獲獎作品凸顯「新」、「高」、「美」、「好」的時代特徵,彰顯了工業設計與應用科技深度融合的學科特徵。

在2020年舉辦的 「同心正道七十載,首善創新勇擔當:慶祝北京民進組織成立70周年」表彰大會上,趙超獲評「抗疫先進人物」,以表彰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所作的一系列設計創新工作,在此次大會上同時獲得表彰的還有吳尊友等「抗疫」一線的重要專家。

趙超團隊獲獎成果介紹:

「面向新冠肺炎及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工業設計」

面對新冠疫情突發危機,趙超帶領團隊在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李蘭娟院士和程京院士的指導下,迅速響應,發揮工業設計學科優勢,與生物晶片國家研究中心合作,設計開發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和快速檢測呼吸道多病毒的微流控晶片。該系統是全球首款能在1.5小時內一次性檢測包括新型冠狀病毒在內的6種呼吸道病毒的產品,設計團隊藉助大批量、模塊化、高通量的快速組裝和檢測模式設計,以及安全、智能、易用的使用體驗設計,為快速高效地應對疫情中的各種突發大規模診斷救治需求,提供了人性化的設計解決方案。這些設計優勢在火神山醫院得到充分的驗證和應用,為疫情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做出貢獻。清華大學第一時間向武漢捐贈1.2萬人份該產品檢測晶片試劑盒,為快速高效檢測篩查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有效醫療檢測保障。

面向新冠肺炎及六項呼吸道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工業設計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工業設計」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工業設計」的研發目標是建立準確、便捷、安全、舒適、快速地檢測新冠病毒的車載式全集成新型冠狀病毒現場快檢微流控晶片分析系統,可實現多種需求場景下的「樣品入—結果出」式高靈敏快速檢測。移動實驗室將晶片實驗室技術、咽拭子機器人採樣技術、紅外輻射梯度溫控病毒快速滅活技術等,通過工業設計進行集成設計創新,適合在邊境口岸、社區發生聚集性疫情和縣鄉村等醫療條件相對較差的應用場景下發揮重要作用,通過車載全自動微流控核酸分析儀能夠實現45分鐘完成實驗,很好地滿足重大傳染病現場的快速、無創檢測。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移動實驗室工業設計

「家用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盒工業設計」

趙超帶領工業設計團隊與清華醫學院和藥學院的專家合作,面向後疫情時期的社會需求,設計了家用快速核酸檢測盒。這是第一臺能夠讓人們自己在家中監測健康狀況並在30分鐘內完成核酸檢測的家用醫療產品。設計創意將懷孕測試棒簡單易用的模式和遊戲機手柄人性化的體驗有機結合,用戶只需將自我採集的咽喉拭子插入設備,並按照操作步驟像使用遊戲機一樣推拉設備手柄,等待20分鐘後,就可以在設備視窗試紙條上觀察到檢查結果,如同驗孕棒一樣,實現一體化、自助操作、高靈敏度的檢測,在檢測時間、檢測準確率、家庭便捷性、用戶愉悅體驗設計方面,都處在國際領先的地位。

家用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快速檢測盒工業設計

「國家重大疫情智慧監測天網系統與服務設計」

為應對未來可能再出現的新發、突發傳染病重大疫情,工業設計團隊與技術研發團隊協同攻關,構建面向全國各省、市、縣全覆蓋的疫情自動監控報告體系和監測服務系統,通過服務設計與工業設計方法,集成新型病原體檢測技術與5G通訊、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設計出網絡化、實時化、自動化的疫情監控直報系統。通過人性化設計保證第一手數據聯網、第一時間上報,讓政府決策層隨時掌握疫情的發展狀況直至疫情結束,形成不留一處死角的智慧疫情監控『天網』,最大程度減少疫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國民經濟等方面帶來的損失。

國家重大疫情智慧監測天網系統與服務設計

來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相關焦點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
    工業設計學院成立於2010年9月,是由前「設計學院」劃分出的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染織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和部分設計基礎教學團隊組成。工業設計學院現有教職員工87人,專任教師71人,教授9人、副教授26人,碩士生導師 18人。
  • 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常道畫展》王秉復教學藝術展
    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建萍教授致辭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鄒鋒致辭退休老教師代表潘非致辭(王秉復先生上世紀六十年代學生)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美術系主任王煜致辭王秉復先生1961年自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即來到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的前身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任教,至1996年退休。
  • 2020邢臺「經開杯」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暨設計論壇成功舉辦
    邢臺市、經開區有關負責同志和高等院校及工業設計機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共計100餘人出席活動。邢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郝廣祿為活動致辭,大賽組委會主任張立花女士和大賽評委會主席孫利教授對賽事籌備相關情況及大賽評審、獲獎情況進行介紹。來自全省製造企業、設計機構、高等院校師生、設計師和設計愛好者共計620件作品的12項作品獲得獎項,其中金獎2名,銀獎4名,銅獎6名。
  • 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胡玉森教授油畫作品欣賞
    胡玉森,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油畫學會會員,黑龍江省藝術評論家協會會員,齊齊哈爾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 清華美術學院藝術設計考研報考指南(總說)
    環境藝術設計系是我國大陸地區最早設立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專業方向的系。其前身是創建於1957年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裝飾系,先後更名為建築裝飾系、工業美術系、室內設計系,1988年定為現名。歷經數十年的建設和積累,本系師資具有豐富的專業教學經驗,具備國內一流的專業教學水平。在完整的教學體系培養下,畢業生成為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骨幹力量現設有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專業方向。
  • 周口師範學院美術學院招生系列宣傳學院巡禮
    ,1993年藝術系分為美術系與音樂系,2013年1月美術系更名為美術學院,2013年8月美術學院更名為美術與設計學院,2015年8月正式命名為美術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的89%,建設校級重點教學團隊1個,校級精品課程4門,校級優秀教研室5個。
  • 日本美術留學: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的同學們的福音來了!
    美術三年編入 產品設計專業優秀合格案例分享講座時間>10月6日(周二)19:00-20:00(北京時間)特邀前輩/主持人合格三所日本美術院校編入 SeKi同學武藏野美術大學 Joyce老師本期美術講座,我們邀請到了東京美術的優秀畢業學員 ——seki同學來給大家做產品設計專業三年編入考學的合格分享~seki同學於去年同時合格了3所日本頂尖美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統合設計專業、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專業和東京造型大學產品設計專業。
  • 學院印象 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擔綱中韓遊戲人才培訓基地、江蘇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藝術與科技融合協同創新中心、常州意工廠創意產業研發中心的主要研發任務。「意工廠」是藝術與設計學院重要的產學研實踐平臺。 藝術與科技融合協同創新中心下分5大研創室,協同相關單位,組織相關課題、項目的規劃設計、實施、監督管理。
  • 創新設計賦能廊坊「智造」——第二屆廊坊工業設計周探訪
    政府、企業、設計界、高校等多方人士齊聚一堂,暢談設計理念、交流設計經驗、評比設計作品、展示設計成果……在活動周上,「賽、講、對、觀、行、展」六位一體系列活動,為廊坊帶來一場創意與設計的盛宴。一年一度,工業與設計「激情碰撞」,燃起助推廊坊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希望之火。
  • 2020中山市工業設計大賽圓滿落幕
    由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 廣東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 2020中山市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典禮 於2020年12月5日 在完美金鷹廣場舉行
  • 【設計學院】設計學子助力抗疫,展青春風採
    17產品設計1班集體祝福視頻一場無硝煙的抗「疫」戰中,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工業設計與陶瓷藝術學院學子們積極助力抗疫,組織開展一系列抗
  • 歡迎林昆範博士加入藝術設計學院團隊
    2018現任蘭州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兼職教授、碩導 2018現任漳州市漳浦縣科技特派員2019現任桃園市政府客家文化創意委員會諮詢委員 2018現任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諮詢委員 2013-2019日本Typography學會理事 2015-2018日本設計學會會員 2001-2018個人經歷
  • 創意設計學院的「大大們」
    教育部數字媒體、動畫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廣東省專家,廣東省藝術與設計教育協會理事,東莞市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東莞市文創工作坊負責人,東莞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和文藝精品專項資金評審專家,東莞市優秀非遺工作者,校級重點學科負責人,校級教學團隊負責人,校級研究中心負責人,現任創意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 2020年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漢成功舉辦
    300餘家企業參展,數百名知名院士專家、設計師共同探討設計賦能智能製造新趨勢,設計師之夜4件「武漢產」獲「優秀作品」獎,20個項目在博覽會期間籤約,全國首個工業設計行業團體標準在這裡發布,「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閃耀兩江四岸燈光秀,新華每日電訊、央視《新聞聯播》、湖北日報、長江日報等全國、省市百餘家媒體聚焦……擔當最高規格的工業設計展,本屆博覽會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擦亮工業設計「中國名片」。
  • 工業設計競賽 | 2018近期產品設計競賽匯總
    (二)產品上市提成獎勵1、參賽作品一經企業採納上市,將籤署相關協議,根據所產生的產品盈利,提成給設計者。對於上市銷售業績好的產品,企業承諾在設計提成基礎上,將給予單獨獎金。2、獲獎者和團隊可獲得企業實習、就業機會;所有參賽者亦有優先錄入企業的資格。
  • 眾志讚歌|中國美術學院抗疫主題性創作進行時 ——設計藝術學院...
    期間,中國美術學院遵照中央、省委和省教育廳的指示精神,「停課不停學」,積極開展線上教學。為秉承「大義在胸、大愛在心、大責在肩」的精神擔當,用手中的畫筆譜寫中華民族眾志成城的生命讚歌,學校將於5月17日舉辦「 眾志讚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國美術學院線上教學展 」,以此獻給舉國上下戰鬥在前線的抗疫英雄,讚頌無數醫護工作者「樸素的執守」。
  • 一汽造型設計院與魯美工業設計學院戰略合作框架籤約儀式成功舉行
    一汽方由全球設計副總裁兼首席創意官賈爾斯·泰勒(Giles Taylor)、研發總院黨委副書記王冬梅、造型設計院副院長張銘、創意總監丁楊峰等出席籤約儀式;魯美方由魯迅美術學院院長李象群、工業設計學院院長薛文凱、工業設計學院副教授丁劍等出席籤約儀式。
  • 「藝」起看導師風採——廣州美術學院視覺傳達學院(之一)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成立於2010年9月,由廣州美術學院最傳統的裝潢系和新興的數碼藝術設計系聯合組建而成,2018年11月,藝術與科技專業併入學院。學院現共有教職工73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博士12人,在讀博士5人。
  • 2020 年「12.9中國設計活動日暨廣東工業設計城創新設計周」即將重...
    本年度活動將在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順德區人民政府、北滘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廣東工業設計城、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聯合主辦,並得到韓國設計振興院、佛山市版權局、順德區版權局、佛山市工業設計學會、佛山市版權保護協會、順德區工業設計協會、青年設計100、廣東省家電工業設計研究院、廣東人因與工效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 ...設計鄉村院落……四川美術學院「產業扶貧」案例入選全國優秀名單
    據介紹,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決戰決勝 善作善成」,通過案例展示和經驗分享,深入挖掘各扶貧戰線脫貧攻堅實踐的典型案例與先進做法,搭建交流互鑑平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四川美術學院本次獲得的「產業扶貧」優秀案例獎牌四川美術學院提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核心是以創新設計驅動貧困地區扶貧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