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於癌症,我們都有種發自內心的畏懼感,很多人更是談癌色變。一是因為癌症治療困難,帶來嚴重健康隱患,更是因為癌症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一旦症狀明顯後多是到了中晚期,喪失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很多時候,並非我們不去重視癌症,而是因為癌症太狡猾了,出現的症狀根本就不典型。
更多的時候,癌症症狀沒有明顯的特異性,即使出現了明顯的身體不適,常常不會考慮到是癌症發作了。就在昨天,我的一位患者就是這個情況。
在被確診胃癌之前,劉大爺其實已經因為身體不適來院幾次,而前期他主要感覺就是乏力,感覺吃飯不香了,時有胃脹不適,時有咳嗽,再或者有時感覺悶氣。
來院後做過心臟檢查、腹部彩超檢查、胸部CT 檢查、生化等血液檢查,僅僅發現有輕微冠心病和氣管炎症。唯獨因為擔心胃鏡帶來的身體不適而拒絕了胃鏡檢查。而前期給他的治療也是針對心臟和氣管的治療。
但是很不幸,目前症狀明顯後,胃鏡確診癌症,而且已經到了中晚期胃癌的狀況。
劉大爺是胃癌發生後沒有明顯症狀嗎?肯定不是,因為出現了胃脹不適,更主要是有乏力和食慾差症狀。而這些症狀不典型,造成了疾病出現的漏診。
所以說,在我們的腦海中務必要有這個印象,那就是不要依靠症狀來發現癌症,這樣很可能發現之後就沒有了治療的機會。而我們更應該主動的去進行健康查體,發現沒有出現症狀的早期癌症,對我們才是最有價值的。
但是,儘管這樣,我們還是要儘量在胃癌早期並不太明顯的症狀中,能夠發現蛛絲馬跡,可以便讓我們儘早的發現癌症,從而可以儘早治療,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那麼我們分開來看,哪些症狀反覆出現,意味著癌症可能發生呢?
第一,全身症狀。
不明原因的身體乏力,沒有體力勞動和體訓鍛鍊,就是感覺身體勞累,而且通過足夠的休息也並不能緩解,長期出現,就要警惕惡性疾病可能。
厭食,食欲不振。很多的癌症都會出現食欲不振,不想吃飯,或者吃什麼都沒有香味。也要警惕惡性疾病可能。
身體消瘦,不明原因的身體消瘦,尤其突然快速的體重下降,短短幾個月就下降明顯,比如一個月內體重下降的3-5kg ,就需要高度警惕惡性疾病可能。
反覆發熱,原因不明的反覆發熱,沒有明顯感染等疾病,確實反覆發熱,尤其伴有其他惡病質表現,更應該警惕惡性疾病可能。
第二,出現疼痛。
胸部進行性疼痛,尤其伴有乾咳、咯血時,警惕肺癌可能。
而腹部疼痛,是應該警惕惡性腫瘤的最主要的症狀,比如肝區疼痛警惕肝膽等惡性疾病;比如上腹部疼痛,警惕胃部腫瘤和胰腺腫瘤;下腹部疼痛,警惕腸道腫瘤和泌尿系腫瘤、婦科腫瘤。
骨疼痛,警惕原發腫瘤和轉移瘤可能。
第三,出血。
由於癌症增長迅速,血管裸露,所以出血也是癌症常見症狀。
比如咯血警惕肺癌,吐血警惕胃癌,便血警惕腸癌,無痛血尿警惕膀胱和腎癌,婦科出血警惕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等,這都是由於癌症帶來出血的症狀。
第四,異常腫塊。
無痛性腫塊,尤其無痛淋巴結增大增多。警惕惡性腫瘤的可能。比如腹部腫塊,警惕腹部器官惡性腫瘤疾病;乳腺腫塊警惕乳腺癌可能;甲狀腺結節增大警惕甲狀腺惡性腫瘤可能;淺表淋巴腫大,警惕血液系統惡性疾病可能,還要警惕癌症轉移表現。
第五,進食及大小便異常。
比如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警惕食管癌可能。
比如大便帶血、大便形狀或者行為異常警惕腸癌可能;小便帶血或者尿瀦留等警惕泌尿系腫瘤可能。
第六,經久不愈的黏膜潰瘍或者皮膚異常。
皮膚有傷口或潰瘍面持續不癒合,需警惕皮膚癌來臨;而皮膚痣的異常增生,顏色突然發黑或褐色、顏色變大、局部破潰出血或邊緣變得不規則,警惕色素瘤可能;尤其是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持續一年以上仍然不癒合,需警惕口腔癌。
而皮膚顏色異常,比如出現黃疸,警惕肝膽及膽道惡性腫瘤的可能。
第七,異常咳嗽或者聲音嘶啞。
刺激性乾咳警惕肺癌來臨;聲音嘶啞警惕喉癌或者肺癌、甲狀腺癌、食管癌壓迫可能。
所以說,不同部位的惡性腫瘤的症狀並不相同,而出現這些症狀,就要務必警惕惡性腫瘤可能。
日常如何正確對待身體的一些症狀變化?
其實對於惡性腫瘤來說,症狀取決於腫瘤的生長部位、侵潤範圍以及惡性程度,惡性腫瘤早期可能會有發熱、疼痛、感染、梗阻、腫塊、淋巴結腫大等等症狀。
對待惡性腫瘤我們既不能輕視,更不能恐癌造成嚴重的心裡負擔。我曾接觸過一位患者,胃部不適後,總是懷疑自己得了胃癌,而是頻繁去醫院檢查,僅僅一年時間在不同醫院做胃鏡4次,這個心理壓力帶來的身體損害要比疾病本身要大的多了。
但是,我們應該做好身體的檢測,這也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一種負責,科普的目的並非建議大家身體出現一點不適就去醫院檢查,那樣會勞民傷財,偶爾出現不適時,注意觀察自身症狀變化。但是出現明顯不適時,尤其症狀反覆或者進行性加重時,不要拖延,要及時就診。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務必要做好健康查體,根據自己具體情況,在醫生幫助下制定規律的查體計劃,這才是儘早發現惡性腫瘤的關鍵途徑。
中愛365
立足公益大病互助 共建美好康養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