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2020年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調研成果專題匯報會暨黨外人士座談會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記者 李兵 通訊員 符謙 長沙報導
一年一度的參政議政調研成果專題匯報會是湖南省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的重大創舉,為中共湖南省委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12月22日,2020年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調研成果專題匯報會暨黨外人士座談會在長沙舉行。
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省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何報翔、楊維剛、賴明勇、潘碧靈、張灼華、胡旭晟、吳金明、張健、尹向東先後發言,匯報2020年調研成果,並就湖南「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謀劃推進當前和明年經濟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認真履職盡責,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彰顯了同舟共濟、風雨與共的責任擔當,為促進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下面,請跟隨紅網時刻記者,一起去看看他們交上的履職答卷吧!
民革省委會主委何報翔:統籌抓好「三治」推進鄉村有效治理
湖南自2018年開展鄉村治理三年行動以來,創建了6個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縣,5個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50個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鄉村治理明顯加強。
建議堅持黨建為綱,引領鄉村治理。堅持人才興鄉,實施人才戰略,以特色產業為載體,在「公司+農戶」成功模式的基礎上,拓寬「企業+基地+人才」路子。堅持德治、法治、自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促進融合發展;堅持目標導向,從治理主體多元化、經濟建設市場化、權力運行透明化、村莊治理「三治」化、公共服務便民化等方面,制定定性定量的鄉村治理現代化指標體系和評價體系並納入「十四五」規劃。
民盟省委會主委楊維剛: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
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建議:將盤活農村集體資產作為「十四五」規劃中接續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點任務,出臺湖南省關於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制度體系;探索建立湖南省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案,以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通過不斷提高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水平,增加農村集體經濟的資產收入,構建鄉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財富形成體系。
同時,研究財政涉農資金與農村集體資產間的直投制度,構建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形成機制;從深化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著手,不斷完善與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
民建省委會主委賴明勇:推進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湖南建設「三高地」戰略目標的主戰場,是搶佔未來區域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支撐。要統籌規劃,強化部門協同。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系統性規劃,統籌構建多部門聯動協調機制。分「類」施策,重點打造世界級和國家級產業集群。建設高水平科學研發平臺、完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平臺、優化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構築高層次對外合作交流平臺,完善產業創新生態。優化產業布局,架構「一核一軸帶動、多點支撐」新格局。健全要素保障,優化制度環境。
民進省委會主委潘碧靈:策編《湖南水安全創新工程》
為編制好「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實現湖南水安全中長期戰略目標,建議深入實施創新引領,策編《湖南水安全創新工程》。強化底線、精準、法治、創新思維,完善水安全治理及水利改革發展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全面貫徹落實水安全戰略,大力推進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施系統精準深度節水戰略,開創節水湖南新時代。完善維護河湖生命健康方略,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綜合治理支撐體系,提升水系統綜合管理能力。
農工黨省委會主委張灼華:培育湖南省萬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鏈
近幾年,湖南醫藥健康產業取得長足發展,2019年醫藥工業營業收入1073億元,醫療機構收入2211億元,形成了功能較完備的產業體系。
為助力健康湖南建設,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建議做大做強現有生物醫藥產業,打造「生態醫谷」增長極,通過湖南醫療資源與藥品、醫療器械的研發、應用、產業化和養老、健身休閒等有機結合,逐步實現醫療資源布局和協同發展的均衡化、科學化,推進醫療、康復、養老、養生、健身休閒與旅遊多種要素融合,促進湖南省醫藥健康產業鏈邁上萬億級的臺階。
致公黨省委會主委胡旭晟:打造高質量金融「湘軍」
全省現代金融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要產融結合,強化關鍵領域金融支撐;固本強基,補齊地方金融發展短板;科技賦能,促進金融體系創新發展;內外合作,打造中部金融開放高地;保障支撐,優化現代金融生態環境。積極爭取國家級金融科技項目和平臺落戶湖南,鼓勵國家工程實驗室金融大數據應用與安全研究中心、湖南嶽麓山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和金融科技企業組建研發團隊,攻關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同時,出臺《金融高端人才引進獎勵辦法》,打造高質量金融「湘軍」。
九三學社省委會副主委吳金明:加快園區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全省擁有各類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144家,基本實現了縣市區發展平臺的全覆蓋。各類園區以佔全省約0.51%的國土面積,產出了35.97%的GDP,69.7%的規模工業增加值,70.4%的高新技術產值,50.1%的實際利用外資,成為全省落實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有力支撐和穩定區域經濟增長的「頂梁柱」。
建議明確產業園區的「物品」特徵,加快現有園區的市場化轉型,提高標準廠房利用率,增加畝平產出,加快園區既有平臺「轉型化債」,戰略上提高園區製造業GDP佔比,推進產業園區設施「六通」向「十三通」轉型。
省工商聯主席張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奮力譜寫「十四五」時期湖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的重要支撐。
建議深入開展區域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自貿區戰略。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提高民營企業「引進來」水平。加強財稅支持,建立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財政扶持增長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發揮工商聯和商會作用,把工商聯和商會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加強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重要組織。
無黨派人士尹向東:為長株潭裝備製造業賦能
當今全球製造業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與技術,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新一代智能製造。作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的戰略支撐,湖南裝備製造業,特別是佔比全省80%以上的長株潭裝備製造業,加快推進新一代智能製造賦能迫在眉睫。
建議合力打造長株潭裝備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示範區。系統建設長株潭裝備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支持保障平臺。加快出臺長株潭裝備製造新一代智能製造發展配套政策。建議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智能製造促進位造業動能轉換的意見」,編制「長株潭智能製造『湘江灣』發展戰略規劃」。
來源:紅網
作者:李兵 符謙
編輯:馬麗紅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24/8747712.html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