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十高鐵通車一周年:串起黃金旅遊線 新興鄂西北產業走廊

2020-12-18 十堰廣播電視臺

高速列車駛過漢十高鐵浪河特大橋。 (彭特 攝)

原標題:巨龍攪熱鄂西北 荊楚躍動新地標——寫在漢十高鐵通車一周年之際

一趟趟高速列車滿載笑語,一座座高鐵小鎮拔地而起。

2019年11月29日,漢口站發出漢十線首趟高鐵列車,16節車廂滿載旅客。漢十高鐵開通運營,成為鄂西北的「流量擔當」。歷經疫情、汛情考驗,湖北快速重振,在決戰決勝「十三五」全面收官、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節點,漢十高鐵迎來開通一周年的日子。

這是一條「最美高鐵」。湖北漢十城際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漢十鐵路公司)出手即是精品,建設開通的漢十高鐵,給中國高鐵帶來驚鴻一瞥,為荊楚大地新添一座地標。

這是一個體現湖北人民「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精神的典範。漢十高鐵是全國第一條由地方主導投資修建,並納入國家規劃網的高鐵,也是事關湖北長遠發展、推動「一芯兩帶三區」戰略實施的重要支撐。

開通營運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漢十鐵路公司攻堅克難,漢十高鐵展現出顯著的社會效益,在拉動鄂西北旅遊、促進湖北區域均衡發展等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在湖北鐵路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推動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賦能湖北,添彩湖北,漢十高鐵成為湖北闊步高質量發展徵程上的新基石。

夜色下的漢十高鐵襄陽東站牽引變電所。(仝慶武 攝)

克服疫情影響

一年發送旅客1000萬人

時鐘回撥到2019年11月29日,在萬眾期盼中,漢十高鐵開通運營,踏上新徵程,宣告鄂西北4市17縣(市、區)1600萬人民圓了高鐵夢。從武漢乘坐高鐵到隨州、襄陽、十堰最快分別僅需49分鐘、72分鐘、117分鐘。

今年1月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開通不到兩個月的漢十高鐵停運。但漢十沿線各站工作人員停運不停工,積極做好站房、線路、供電、通信、信號等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

漢十高鐵積極響應湖北人民返崗需求,為外出務工人員開闢「綠色」通道,對返崗人員啟用「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模式。3月21日14時45分,隨著一聲長鳴,漢十高鐵從十堰東站開出首趟返崗專列,將東風本田公司滯留在十堰、襄陽的1013名員工運回武漢。出發前,所有返崗人員均進行了體溫檢測、接受健康篩查,憑健康綠碼進站上車。

3月28日8時,首趟襄陽至漢口的G6860次高鐵從襄陽東站發車,漢十高鐵正式恢復運行。

漢十高鐵十堰東站。(徐晉 攝)

克服疫情影響,積極復工復產,把停運兩個月的時間搶回來。4月恢復正常營運後,漢十高鐵客運量逐月回升,8月份上座率達76.7%。到9月,漢十高鐵客運量已恢復到疫前水平,每天正常發班28對,周末增加到31對。漢十高鐵9月份運行57.74萬公裡、旅客周轉量52.34萬人,與去年12月份相比,分別增加2.63萬公裡、8.25萬人。今年國慶黃金周,漢十高鐵更是一票難求,僅漢口至十堰方向,列車每天加開8對。

9月27日開始,新增從深圳北開往十堰東的G1041次高鐵列車,停靠隨州南站。至此,從隨州往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都實現了高鐵直達。

10月11日開始,從十堰東站始發至深圳北的G1042次列車停靠棗陽站,加之始發至北京西站的G512次、開行至上海虹橋的G1770、G3232次高鐵列車,棗陽已實現直達「北上廣深」。作為中部地區縣級市,這在全國還是首例。

目前,漢十高鐵正加速「擁抱」全國主幹高鐵網,增加開行跨局高鐵班次,新增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鄭州等地的直達列車,平均客座率達到65%,其中十堰至深圳、上海的高鐵基本滿員。十堰、襄陽、棗陽、隨州等地沿線旅客搭乘高鐵出省,再不用去武漢周轉,省去1-2小時的接續換乘等候時間。

漢十高鐵助力湖北疫後重振,單組變重聯,列車開行對數適時調整,促進運力不斷提升。據統計,一年來,漢十高鐵運行45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12.5圈。發送旅客1000萬人,平均客座率52%。一年來一共開行1.48萬趟列車,日均開行28對,國慶小長假滿圖運行,每日開行47對。

不光發送旅客,連快件也「坐」上漢十高鐵,千裡包裹「一日達」,這正是漢十高鐵開通快運業務帶來的變化。來自中鐵快運武漢分公司的數據顯示,漢十高鐵快運業務今年9月開通以來,襄陽、十堰等地已辦理100多批高鐵快運業務。以往從十堰將小件貨物送到武漢至少需要五六個小時,現在通過高鐵2個小時就能送到。

乘坐漢十高鐵,看一路美景。(戴輝 攝)

串起黃金旅遊線

新興鄂西北產業走廊

沿著漢十線,一路好風光。全長399公裡的漢十高鐵,首次將鄂西北美景「一網打盡」,將60多個高等級旅遊勝地一線串珠,連點成線。詩仙李白故裡安陸、炎帝故裡隨州、漢光武帝劉秀故裡棗陽、諸葛亮隱居地襄陽古隆中、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亞洲最大人工天池丹江口水庫、百萬年前的「鄖縣人」頭骨化石、6500萬年至1.35億年前的恐龍蛋化石……高鐵一線牽,遊客可一天玩多個景點,飽覽漢十沿線風光。

漢十高鐵通車一年來,不僅鄂西北黃金旅遊線遊客猛增,還帶動沿線城市商貿往來、招商引資等經濟活動。「從武漢不用一個小時到隨州,便利通達的漢十高鐵,成了我們的招商名片。」隨州一位公務員笑著說。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眼下,十堰、襄陽、隨州等地的高鐵小鎮建設正如火如荼,抓住高鐵帶來的發展新機遇,沿線各地已顯現成效。

十堰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有了漢十高鐵,十堰真正成為鄂、豫、陝、渝毗鄰地區中心城市。十堰正在實施服務業3000億元產能培植行動計劃,力爭到2022年,生態文化旅遊形成千億級產業。

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故裡,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湖北漢孝隨襄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帶重要節點城市。目前,棗陽已開始在高鐵沿線加速布局,計劃總投資40億元,著手規劃集商業綜合體、酒店公寓、人文旅遊、商務辦公、樂活人居等於一體的「高鐵小鎮」項目建設,讓棗陽發展與高鐵「同速」。

隨州「高鐵小鎮」已呼之欲出,步入「武漢半小時生活圈」,可吸引武漢人跨城置業。目前,綠地集團總投資177億元、規劃面積6692畝的隨州城際空間站項目已全面啟動,一期佔地230畝、建築規模28萬平方米的商務、商住配套建設項目正在實施,二期擬用地521畝、投資40億元的產城融合項目已經啟動。省鐵路投資集團公司、省交投、市城投等大型公司已在高鐵片區徵地3000餘畝,隨著各大開發項目不斷入駐,獨具隨州特色的「高鐵小鎮」將逐步形成。

襄陽東站附近的華僑城項目,部分已投入使用。釋放高鐵經濟紅利,襄陽中鐵世博城項目布局東津新區,擬建集展覽、會議、電競、商業等於一體的會展綜合體。已搶點入駐的還有襄陽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圖書館、科技館等文旅項目,有著千年歷史的東津古鎮也在復建中。

打「高鐵牌」,孝感大手筆引進、發展新興產業,三大園區搶搭高鐵快車——總投資420億元,孝南強力推進漢孝產業新城;總投資80億元,雲夢打造高鐵夢澤小鎮;總投資30億元,安陸推進華美智造產業新城建設。

漢十高鐵隨州南站。(石冬 攝)

輸出「漢十模式」

助推高鐵強省

漢十高鐵,一條無中生有的高鐵,是全國首條由地方主導建設、單體投資最大的鐵路項目,透出湖北敢想敢幹的勁頭。527.5億元投資,漢十高鐵成為湖北省單體投資最大、標準最高、裡程最長的鐵路。

開通一年的漢十高鐵,在湖北鐵路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高鐵通車後,漢丹鐵路每天運行的武漢經襄陽至十堰動車可換為貨運,騰出貨車運力,折合約2000車、12萬噸運量,相當於每年增加貨運能力約4000萬噸。

通車一年來,作為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重要「一斜」,漢十高鐵更有力量,將武漢城市圈與襄十隨城市群「抱」在一起。它與西十高鐵、鄭萬高鐵、京廣高鐵、沿江高鐵等主幹道相連後,從襄陽、十堰等地出發到北京、上海、西安、廣州、深圳、南京、太原、福州、重慶、成都等城市只需2-5小時,成為溝通華中與西北,銜接東南,通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大通道,對推動鄂西北地區脫貧致富、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漢孝隨襄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帶,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及「一帶一路」建設有著深遠意義。

9月16日,借鑑「漢十模式」的荊荊鐵路開建,漢十鐵路公司又轉場荊荊鐵路,奮戰在新的高鐵建設戰場,他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建了漢十高鐵,至少湖北不會有哪條高鐵線能難倒我們了。」漢十人重整行裝再出發,全力以赴推動荊荊鐵路開工建設和襄荊鐵路前期工作。

漢十高鐵全線橋隧比達到68%,沿線地質條件複雜多變,漢十鐵路公司創造性提出「首件評估、樣板引路」工作法。昔日建設中,漢十高鐵摸索出了「政府主導、國鐵支持、地方參與、部門配合、公司運作」的建管模式,以及「平行作業、交叉作業、穿透作業」的漢十速度。在荊荊鐵路建設中,漢十公司將借鑑「漢十模式」,把荊荊鐵路打造成地方主導建設鐵路項目新的示範工程。

漢十高鐵「高速鐵路500米長焊接鋼軌生產系統集成創新與應用」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雷佳民 攝)

一條高質量的精品線

處處體現科技範

安全、質量,是漢十高鐵的生命線。通車一年來,幾大指標經受考驗,「考試」成績優秀。

看著漢十線上飛馳而過的高鐵,工作人員每月都要神經緊繃,統計一個重要數據。全國高速鐵路動態綜合檢測TQI值(軌道平順性指標),是衡量高鐵質量的重要指標。漢十高鐵開通後,每月TQI指標穩定在1.6左右。在全國高鐵線路的排名中,漢十高鐵穩居前三,有4個月排名第一。

在漢十高鐵沿線,更密織一張高鐵最高等級防護網。

400公裡全線建立防護柵欄,這是標配,漢十高鐵還有升級版。投資3000多萬元,在全國高鐵率先安裝1.1米高的細密篩狀加密網,將小動物拒於高鐵線路之外,保證高鐵的安全運營。

傾盆大雨中,漢十高鐵安全準點運行在秦巴山區。背後,是一張看不見的「安防網」。戰疫情、鬥洪水,380人負責各站區安保,還有一大批聯防聯勤隊員分布在高鐵沿線負責護路巡邏,漢十鐵路公司採用最高等級的護路聯防機制。

安全排查未雨綢繆。今年入梅以來,我省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早在汛期之前,漢十鐵路公司組織三次「高鐵體檢」,深入沿線查找隱患。

漢十高鐵沿線凝聚著新奇創意的車站,也成了沿線各地的新地標和網紅打卡地。歐式風格的漢口站、一葉扁舟的安陸西站、水波狀的雲夢東站、銀杏葉狀的隨州南站、鬥拱坡屋面的棗陽站、「束腰形」的襄陽東站、稻穀拱形的谷城北站、恢弘水壩的丹江口站、紅牆金瓦的武當山西站、未來概念車型的十堰東站……11個高鐵站一站一景。

偌大的高鐵站,「長明燈」「長流水」是個難題。漢十鐵路公司自有一套,在沿線9個車站,實現「風水輪流轉」。這個自動運行的能源管理系統,神奇之處在於無人值守,自動調節,能根據人流密度、自然光線,系統控制調節候車廳的溫度、亮度、風速。

篳路藍縷,一路前行。期盼著,橫貫東西的漢十高鐵為助力中部崛起譜寫新篇章。

相關焦點

  • 漢十高鐵:巨龍舞「動」鄂西北
    5年砥礪,5年奮進,荊楚大地上矗立起一個個新的時代標記——漢十高鐵、鸚鵡洲長江大橋、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天河機場T3、長江存儲、華星光電、湖北科技館新館……一個個新地標,賦能湖北,添彩湖北,成為湖北闊步高質量發展徵程上的新基石。讓我們走進這些荊楚新地標,體味湖北新力量。9月27日14時,漢口站。
  • 一年來,這條高鐵有多火?
    一年前的11月29日,投資527.5億元的漢十高鐵開通運營。這是全國首條由地方主導投資並建設的高鐵,僅用4年建成通車,成為樣板工程,在湖北鐵路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漢十高鐵的開通運營,帶動了襄陽、棗陽、隨州等城市旅遊業的深度開發,不斷拉長旅遊業發展鏈條。同時,漢十高鐵開啟了漢丹、襄渝鐵路客貨分線運輸新格局,有效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實現了「武漢城市圈」和「襄十隨城市帶」互融互通,為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提供了支撐。
  • 武大高速明年建成,漢孝「黃金走廊」將更通暢
    武漢至大悟高速公路,全長約126公裡,起點位於武漢長江新城核心、漢口北新十公路萬家咀轉盤附近,止於孝感市大悟縣宣化店鎮。全程按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建設,設計時速100公裡,工期42個月。4月5日,武大高速公路武漢段,位於外環與三環之間、承接著振興武漢物流重任的漢口北互通,作為黃陂區漢口北提供的市政配套項目,施工環境複雜,既匯集了國家級交通樞紐,也是全標段的控制性工程。首樁的正式開鑽,意味著項目建設的大提速。
  • 最美高鐵到底有多美?合福高鐵、杭黃高鐵穿越黃金旅遊線!
    核心提示:" 最美高鐵 " 到底有多美?10 月 4 日," 坐著高鐵看中國 " 繼續發車。今天,跟著央視一起,乘合福高鐵、杭黃高鐵,穿越黃金旅遊線!這兩條高鐵,不僅是拉動沿線經濟發展的助力器,更奠定了合肥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
  • 投資468億 陝鄂兩省西十高鐵年內開建,高鐵即將走進這裡
    鄭西高鐵 西十高鐵是國家重點鐵路建設項目,位於陝東南部和鄂西北部,是一條連接十堰市和西安市的高速鐵路,線路整體呈西北-東南走向,由西安鐵路樞紐西安東站引出,經陝西商洛
  • 漢十高鐵開通1周年送客1012萬:拉近時空距離,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楚天都市報11月28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武鐵軒 實習生鍾思瑜)轉眼間,漢十高鐵已經開通整整一年了。2019年11月29日,被譽為「湖北最美高鐵」、連接 「武漢城市圈」與「襄隨十城市群」的(武)漢十(堰)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沿線城市邁入高鐵新時代。一年來,漢十高鐵沿線各站共發送旅客1012萬人次,一條高鐵在改變人們出行的同時,也悄然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 連淮揚鎮高鐵通車在即 江蘇高鐵網挺起「脊梁」
    「連淮揚鎮高鐵設計時速為250公裡,全線長約304.5公裡,即將通車的淮鎮段正線全長約200公裡,設淮安東、寶應、高郵北、高郵、揚州東、大港南、丹徒等車站。」中鐵二十四局集團連淮揚鎮高鐵8標三分部項目經理趙峰介紹,連淮揚鎮高鐵實現貫通運營後,將形成縱貫江蘇南北的快速大容量客運中軸鐵路主通道,構築起「三縱四橫」江蘇高鐵網的「脊梁骨」。
  • 新興隧道昨日復工,敦白高鐵明年通車,長春2小時直達長白山
    眾多遊客不遠萬裡、跋山涉水,只為親眼目睹氣勢磅礴、風景宜人的長白山,當然,也有不少神之嚮往的人因長白山的交通問題而擱置了行程,假若有一天高鐵能開到長白山腳下,你會怎樣呢?有人笑說高鐵開到長白山腳下只是個美好的夢,畢竟那裡地勢險要,想要直達畢竟是個傷神的工作。其實,我國早已規劃了一條高鐵可直達長白山,它就是助力東三省融入全國高鐵網的敦白高鐵。
  • 湖北不是環高鐵帶!五年內,鄭渝、西武、沿江高、襄嶽高鐵將通車
    而是湖北之前相對於鄰省,有一定的經濟優勢和交通優勢,在高鐵規劃建設中,沒有鄰省那麼迫切,於是就少了一些。相比之下,除了宜昌、十堰、恩施三個地區,湖北其他地方的地理條件還算比較好的。襄陽,自古以來就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荊州,差不多全在江漢平原上。荊門大部分都是平原,孝感大部分都是平原,鄂州、黃石大部都是平原,隨州、黃岡、鹹寧大部算是丘陵地帶,黃岡的部分地區是山地。
  • 紫金e評:連鎮高鐵全線通車,讓民眾成為「最大受益者」
    紫金e評:連鎮高鐵全線通車,讓民眾成為「最大受益者」 2020-12-11 19:25:51參與互動   連雲港至鎮江高速鐵路淮安至丹徒段於12月11日開通運營,世界首座高速重載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同步投用,連鎮高鐵全線通車
  • 漢十高鐵開通一年 襄陽東站運送旅客180餘萬人次
    漢十高鐵開通一年 襄陽東站運送旅客180餘萬人次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9日 16:07 來源:中新網湖北 漢十高鐵開通一周年,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襄陽車站職工拍照留念。李濤  攝  中新網湖北新聞11月29日電 (李濤)漢十高鐵29日迎來「一周歲」紀念日。據介紹,漢十高鐵開通一年來,襄陽東站運送旅客180多萬人次,開行列車1.62萬趟。
  • 【地評線】紫金e評:連鎮高鐵全線通車,讓民眾成為「最大受益者」
    (漫畫作者:丁燕) 連雲港至鎮江高速鐵路淮安至丹徒段於12月11日開通運營,世界首座高速重載公鐵兩用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同步投用,連鎮高鐵全線通車。連鎮高鐵是貫通江蘇省南北的重要通道,也是長三角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沿線數千萬江蘇人民殷切期盼,它的全線通車將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完善蘇北蘇南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力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穩步實施,於國於民都意義非凡。 打破江蘇鐵路「北上南下」布局,連鎮高鐵促進構建全新樞紐。
  • 西十高鐵即將開建!能夠直接打通漢十高鐵,西安到武漢更快了
    隨著中國高鐵技術的不斷升級,全國各大城市都開始爭先恐後的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從而來進一步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畢竟任何城市要想走上致富之路,那麼前提條件就需要修路。從公開資料得知,西十高鐵總長度約為255.7km,其中陝西省境內的長度達到169.4km,而湖北省境內的長度則約為86.4km。按照中鐵一院的初步預算來看,這條鐵路線的投資初步為459.54億元,後期如果遇到特殊問題,那麼在此基礎上很可能還會增加數十億的預算,另外該鐵路線的施工時間目前規劃在4.5年,並於2020年底開工,於2025年6月竣工通車。
  • 蘭州至漢中至十堰高鐵規劃出爐,陝南或添高鐵動脈
    蘭漢十高鐵位於陸橋通道和沿江通道之間,平行於隴海鐵路。福蘭高速鐵路由蘭州經漢中至十堰高鐵、漢十高鐵、武九客專、昌九高鐵、昌福高鐵、福廈高鐵六段組成,兼顧沿線部分城際客流。蘭漢十高鐵在鐵路網中的位置蘭州經漢中至十堰高速鐵路全線初步計劃共設20個車站,自西向東依次共設蘭州西、臨洮站、渭源站、隴西站、武山南站、甘谷西站、天水南站、徽縣北站、略陽站、勉縣、
  • 定了,西武高鐵2024年通車!附西安站點地圖
    計劃建設工期4.5年,預計2024年西武高鐵全線建成通車。西武高鐵2024年全線建成通車根據陝西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2019年2月28日-3月1日,國家鐵路局規劃與標準研究院在西安組織召開了西安至十堰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行業評審會。
  • 連淮揚鎮高鐵,串起了散裝江蘇的兄弟情
    連淮揚鎮高鐵的通車,宛如冬天裡的一把火,將熱度從蘇北四城一路蔓延而來。先來張動圖,感受下蘇北人民喜通高鐵的激情/寶應站、連雲港站市民的慶祝活動,圖源網絡連淮揚鎮鐵路位於江蘇高鐵網的南北縱向中軸線上,北起連雲港,向南經淮安、揚州,跨過長江後到達鎮江,全長304.5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
  • 京雄、津雄2條產業走廊交匯,霸州崛起成中心城市!
    產業興,則城起。樓市資本論提出圍繞北京、天津、雄安,這三個核心城市,勢必建成2條世界級產業走廊的構想,即京雄產業走廊、津雄產業走廊,將區域三大核心城市串聯成一體。 1、京雄產業走廊:構建起北京連接雄安國家級的產業帶,實現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轉移,帶動延線城市發展。
  • 西安又有一條高鐵將開工,以後可以坐高鐵浪這些城市了
    西武高速鐵路是連接江城武漢與古都西安的高速客運專線,由漢十高鐵、十西高鐵組成(武漢—十堰—西安),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福銀高鐵的組成部分。西武高鐵是福銀高鐵的一部分,規劃由西北的寧夏銀川經西安,到中國東部沿海的福建廈門,最終止於臺灣。與京廣高鐵,滬漢蓉高速鐵路,京滬高鐵,並稱為我國四大高鐵幹線。隨著西武高鐵的通車,西安、襄陽、武漢、南昌、福州等大城市之間實現2至8小時直達,與長江中遊城市群等城市群之間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
  • 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建金高速、千黃高速淳安段今天正式通車!
    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的通車將有效緩解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線擁堵現狀,成為助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黃金通道」,構建起暢通無阻的亞運會交通大網絡,構築起全域美麗經濟交通走廊。沿著通車的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從德清新市出發,一路向南,江南水鄉、千年名山、千古名鎮的百裡風光盡收眼底,龍門古鎮、莫幹山、魯迅故裡等多個4A級以上景區一路相隨,一條「黃金旅遊專線」高速、全域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由此誕生。
  • 坐杭黃高鐵找詩和遠方 開通百天旅客超150萬人次
    該線浙江境內新建的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四個車站日均客發總量達9900餘人次,高峰期突破3萬人次;與合福高鐵併線的績溪北、歙縣北、黃山北三個車站客流同比分別增長86%、95.3%、64.9%。沿線城市不僅加入了「長三角高鐵經濟圈」,還牽手全國70多個城市,直達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10個省會、直轄市,與我國華東、華南、西北、華北等地區實現互通。杭黃高鐵沿線分布黃山、西湖、千島湖、富春江等一批全國著名旅遊名勝,沿線共有7個5A級、50多個4A級旅遊景區,宛如一條金腰帶將浙皖之間原本零星分散的人文與自然景觀集群化,被譽為串起「名城、名湖、名江、名山」的世界級黃金旅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