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學大聯盟杯賽」的初衷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體驗美國數學教學的優點和特點,即美國啟發式、重視應用、輕鬆、有趣、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研究、探索式的教學方式, 啟發學生如何 thinking mathematically, 培養學生 creative think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即探索如何用數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是為了競賽而競賽,而是為了提高對學習知識的興趣,用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改善生活而組織的競賽!
中西競賽差異
最大的差異是一個注重水的深度,一個注重水的寬度(重視經歷中的實踐能給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是結果和經過的區別,兩者都是利弊同生的,如果能把中西很好的結合,那將來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複賽採用開卷考試的形式,為什麼呢?
學生可以查閱資料的情況下學習數學和解題,能夠放鬆、沒有功利心、平靜地欣賞數學、享受數學、體會數學之美。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解難題、偏題、怪題。從世俗的角度講,數學是用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崇高點說,數學是陶冶情操、美化心靈的,提高修養和素質的。學習數學會使人富有創造性和靈感,使用邏輯推理,有理性,靈活、快樂地生活、工作和做決策。學習數學是一個享受的過程。所以開卷考試可以讓孩子拓寬自己的思維,放鬆的把自己的發光點展現出來。
複賽考試時間長達5個星期?
學生從2016年1月1日起可以在官網下載複賽題目,2016年2月6日(含)之前提交答案就行。我們預計一到兩個星期時間足夠學生完成複賽題目。從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2月6日有5個星期,其中中間一個星期(即2016年1月18日到2016年1月22日)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期末考試時間,我們的設計是有些學生會選擇在期末考試之前完成複賽題目,有些學生會在期末考試之後完成複賽題目。
我今年沒有獲獎怎麼辦?
杯賽是每年都可以報名參加的,就像託福,可以每年都來試試,每年都看看自己新一年進步了多少。尤其是初賽,比較中式的考試,也有相應的在線學習系統、培訓課程視頻等等一些輔助我們進步的工具,同時還可以在好好學習一下英語,目的是自己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而不是單單為了競賽為了考試。
複賽分為三個年級組:
小學組(3-6年級,決賽時是分年級段競賽,即3-4年級一組,5-6年級一組)。小學組的題目混合了數學和英文。小學組的題目和形式有別於中國傳統的數學競賽。題目數量多,但是每道題難度低,比中國傳統的、令人生畏和沮喪的奧數競賽容易得多,但是題目難度低並不代表不重要、沒有意義,世界上真正的發明創造都是簡單、容易理解、貼近生活的。小學組複賽題目新穎、有趣、寓教於樂,同時編排緊湊、邏輯嚴密、自成體系。是中國學生體驗美國數學教學的絕佳機會。
初中組(6-8年級。決賽時是分年級競賽,即6年級學生和6年級學生比,7年級學生和7年級學生比,8年級學生和8年級學生比)。初中組的題目有數學題和英文題。數學題目是這樣設計的。學生需要先閱讀一段英文寫的數學專題,比如數論(這是舉例,不代表複賽的專題是數論),然後做若干道關於這個數學專題的題目,題目有一定的數量和難度,難度由淺入深。學生可以查找資料(包括網際網路)及詢問專家,但是不能由旁人代做,必須自己完成題目並真正領會。數學題目可以用中文或英文作答。英文是寫作,學生闡述自己對於學習、生活中某個話題的觀察、理解、和體會,考察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理解、領悟、和熱愛。
高中組(9-12年級,決賽時是分年級段競賽,即9-10年級一組,11-12年級一組)。高中組的題目有數學題和英文題。數學題目是這樣設計的。學生需要先閱讀一段英文寫的數學專題,比如數論(這是舉例,不代表複賽的專題是數論),然後做若干道關於這個數學專題的題目,題目有一定的數量和難度,難度由淺入深。學生可以查找資料(包括網際網路)及詢問專家,但是不能由旁人代做,必須自己完成題目並真正領會。數學題目可以用中文或英文作答。英文是寫作,學生闡述自己對於學習、生活中某個話題的觀察、理解、和體會,考察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理解、領悟、和熱愛。
作弊了組委會能知道?
組委會的規定是學生可以查找資料(包括網際網路)及詢問專家,但是不能由旁人代做,必須自己完成題目並真正領會。但是如果有學生作弊,即由旁人代做怎麼辦?組委會在最終選拔參加決賽和夏令營的選手時會對學生進行電話面試,如果題目不是學生本人做的,是一定能夠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