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足球你總是很揪心……你總是能在中國足球中……看到我們國人的各種劣根性……比如「槍打出頭鳥」、比如「各掃門前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恨人有,笑人無」……太多……太多
我時常在想,是不是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文化……是真的不適合發展足球……
中國足球在場上缺乏勇氣、沒有擔當……也沒有創造力,經常會下意識地回傳。門前感覺差,不善於跑位,碰到強隊很容易崩盤,心理脆弱並連續出現失誤,還很低級的那種。你從場上運動員的動作……就能很容易地找出中日韓足球的差別……
中國足球大環境也不行——家長不支持,學校也不鼓勵,場地也不足。多少足球場情願鎖起來也不讓孩子去踢?要不就是變成停車場……反正我是有十幾年沒見過有家長帶小孩去體育場踢球了……場上的都是一些大腹便便的成年人和廣場舞大媽……雖然也在運動,但沒有足球那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感覺……
中國足球過去幾十年無疑是「失敗」的,根本沒有底蘊可言!中國男足應該是中國集體項目中唯一一個沒有在亞洲拿過冠軍的項目!在這個幾乎是上場人數最多的類別裡……我們這個人口大國卻是……那麼地「弱不禁風」……
要不是後來有恆大的出現,我是絕對、百分百地不會回來看中國足球的!無論你喜不喜歡恆大,你必須承認這個球隊它……的確和以前的中國足球不大一樣!他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打破以前中國足球那看似遙不可及的記錄並那麼地有效率……毫不客氣地說,這種做事方式是魯能、國安、申花他們所複製不出來的,它們更接近於「羊」——那種溫順而容易滿足的動物……
最近幾年感覺足協想把關注點重新轉移到自己身上,還頒布了許多政策……可惜,沒有一項是合理和可持續發展的,什麼「U23」、什麼「取消亞洲外援」、什麼「三外援」……包括現在的「限制歸化球員上場」……
我覺得……首先足協你要搞清楚「歸化」是要來做什麼的?目的性很重要!
既然歸化是用來幫助我們衝擊世界盃的,你不讓他上場,如何來保持狀態?「刀沒有兩頭利」——沒可能面面俱到的……我先不說足協此舉有沒有違反憲法,但是你對「歸化球員」實行雙重標準,他們心裡會怎麼想?都是中國人怎麼區別那麼大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最基本的信任基礎!你都不把人家當自己人,人家憑什麼要為你去「賣命」?可笑!
歷史上無數的經驗教訓都告訴我們,這樣的信任基礎、這樣的上下級關係,軍隊是絕對沒有戰鬥力的!足協你到底想幹什麼?先壓制「歸化」融入,然後再說「歸化」不行?然後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我覺得足協一年之內就前後相反的操作實在是荒唐!你到底想要什麼自己搞清楚了沒有?要賭世界盃就放開「歸化」好好地去拼一把!哪怕輸了也坦坦蕩蕩,最多不要烏紗帽,你敢嗎?反正中國足球也低迷了幾十年,不在乎這一兩年!
做事最怕猶猶豫豫——前怕狼後怕虎,戰戰兢兢地往前走一步退後兩步,看著都「憋屈」!
一個這麼大的行業部門,連這點勇氣都沒有嗎?連一個三年的計劃都制定不出來,遵守不了嗎?
所以我說……看中國足球很壓抑,就像看到我們某些民族根裡的一些東西……很熟悉,很嘔心……很無奈……
送一句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名句給大家——「……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就是這麼個感覺
中國足球活得壓抑,死了也憋屈,只能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