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的最難漢字,字典裡沒有,你認識嗎?

2021-02-08 明悅教育

聞名世界的古絲綢之路上,西安是絲路的起點城市,敦煌是絲路的名城重鎮,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路古國。作為絲綢之路上顯著的文化標誌,西安、敦煌和烏茲別克斯坦正是我們四年級學生「從中國到世界」主題學習的國內和國外遊學目的地。


在這些經濟、貿易、文化與藝術集中交匯的地方,學生們將更深一步了解中國走向世界與世界走入中國之路,了解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與碰撞之路。

既遊且學,在遊學中從中國走向世界,丈量人類歷史與文化,不亦樂乎!

絲路遊學

明悅課程體系的遊學項目根據各年級主題設計而成深入地體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本土文化,訪師問學、認識世界、了解自己、既遊且學。明悅課程體系年級的主題是「從中國到世界」,國內遊學地選在西安和敦煌,學生們從絲路起點城市西安出發,探尋十三朝古都的歷史遺蹟,之後沿河西走廊抵達敦煌,一窺世界藝術寶庫的輝煌。也為下一步烏茲別克斯坦遊學做準備。跟著老師的鏡頭,來感受孩子們每日的絲路文化浸潤吧!

帶著問題去遊學——

漢陽陵是西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陵園,是迄今發現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帝陵陵園。我們來這裡,可以深入了解漢代帝王陵寢制度以及漢代歷史文化。晚上民宿秒變宿舍自習室,一起寫今天的遊學日記.想深入了解西安古城,就要循著一條一條小巷子,慢慢去尋。回坊內的灑金橋是我們的第一站。

帶著問題去遊學——

灑金橋學習篇。徒步行走,參觀大清真寺,了解世代依寺而居、依坊而商的穆斯林的歷史和生活習俗。灑金橋吃喝篇。感受舌尖上的西安,品嘗西部特色美食,大快朵頤。西安,中國最好吃的城市,果然名不虛傳!速寫和大學習巷100號打卡,聽說在此拍照可以考100分哦。每天早晨從愛心早餐和精神食糧開始!融洽的師生關係讓遊學如此美好!


帶著問題去遊學——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陝歷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因為美術張超老師的加入,孩子們了解藏品歷史文化之上,更拓寬了美學的理解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在這裡,孩子們欣賞我國古代文化發展的成就,傾聽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被中國文化滋養和震撼。

帶著問題去遊學——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雁塔為中心,集博物館、名勝古蹟、城市公園為一體,體現了西安的古都風貌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永興坊,全國首個非遺文化特色街區,吃的文化,真香

帶著問題去遊學——

唐大明宮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是舉世聞名的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是東方園林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中華民族協和萬邦的重要場所。孩子們提前觀看了紀錄片《大明宮》,了解大明宮的前世今生。今天,身著唐裝遊覽大明宮,身臨其境,感受大唐風華。風華絕代

隋唐長安西市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大唐西博物館藏文物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綿綿三千餘載。絲綢之路的文化通過精美神秘的青銅器、絢麗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態的陶俑、璀璨奪目的金銀器、精美絕倫的絲綢、巧奪天工的玉器,還有大量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國家的貨幣,以及墓誌、宗教、建築類文物,呈現在孩子們眼前。這是他們為之深深驕傲的文化。

遊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和大唐西市博物館

帶著問題去遊學——



今天離開西安民宿前,所有同學把屋子打掃乾淨了。房東發微信說特別感謝遇到我們這樣的房客。
絲路起點西安飛往絲路名城重鎮敦煌,徒步登頂鳴沙山,俯瞰月牙泉,感受西北大漠風光。從鳴沙山滾下來太爽了

帶著問題去遊學——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敦煌市博物館,華戎交會的都市——敦煌,栩栩如生地向孩子們走來。它是那樣的豐富多彩,書寫著中華文明同各種文明長期的交流融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在孩子們心中傳承.


行萬裡路,我們在絲路!

遊學不亦樂乎,孩子們有沒有樂不思蜀呢?看看他們的家書就知道了!回到學校,孩子們歷時一周的國文課回顧遊學、繪製遊學海報,迎來正式的遊學匯報。


歡迎圍觀絲路遊學匯報。




明悅課程體系的遊學項目根據各年級主題設計而成,已經實施了7年,深入地體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本土文化,訪師問學、認識世界、了解自己、既遊且學。

遊學項目面向校內外同學和家庭開放少量名額,歡迎關注我們了解,開啟真實世界的探索和發現之旅吧!校外諮詢:高老師18500974470(微信同號)

在陝西非遺美食博物館——永興坊有塊石頭上刻了這麼一個字。這個字,字典上沒有,輸入法也打不出來,你知道它是什麼字嗎?

「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張大口,言字朝前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前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簷掛麻糖,坐個車車逛鹹陽。」它就是大名鼎鼎的「biang biang面」的「biang」,是陝西人的自創字,一共57劃,中國漢字最難寫的字。你會了嗎?推薦閱讀
歡迎您分享在看寫留言。這樣就可以及時收到明小悅的更新了!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簡單的「漢字」,認識的卻沒有幾個人!真是長知識!
    《康熙字典》以明朝梅膺祚的《字彙》,和張自烈的《正字通》為範本,增訂和收錄了上下五千年民間流傳的所有漢字,可以說是目前全國乃至世界收錄漢字最多的著作。據學者研究發現,現在人閱讀常用的漢字大約在4600個左右。也就是說,常人只要掌握4000個以上的漢字,就沒有太大的閱讀障礙。文化程度較高,或文化學者掌握的漢字,常常也不會超過6000個。
  • 學者:漢字讀音以字典為準 百度不靠譜
    近日,在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諸如「熨帖」還是「熨貼」,讀「咋(zé)舌」還是「咋(zhà)舌」等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就引起了人們爭議。為此,國內媒體《長江日報》專門採訪了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她告訴記者,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 「全息字典」正式上線:古今漢字任你查
    來源:光明日報「全息字典」:古今漢字任你查快捷、權威、形象——準確查找一個難檢字的相關信息再不用跑遍古籍閱覽室,翻便「大部頭」,只需輕點滑鼠——登錄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點擊現代通用字集,搜索要查找的字,不僅能夠顯示其現代字形、字音、字義信息,還可以查到該字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楷書的歷史字形演變過程,從《說文》《爾雅》《方言》《釋名》一直到《康熙字典
  • 如何快速查字典?掌握「猜查法」,讓查字典的速度「飛」起來!
    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最基本的就是要識字。如果不認識漢字,課文怎麼讀?小說怎麼看?怎麼寫作和交流?所有的文章,都是由一個個漢字組合而成的。不認識漢字,一切都無從學起。從幼兒園開始,到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認識、積累漢字的過程。即使是出社會了,上班了,也會遇到生僻字,還是要查字典。從小,語文老師就開始教我們查字典。
  • 漢字夠用嗎?為什麼幾乎沒有再發明新的漢字了?
    方言很多都能寫出相應漢字,意思也能對得上,但因為發音演變的問題,寫出來的字的發音與方言實際發音已經不一致了。給人以沒有對應漢字的感覺。康熙字典裡收了八萬多字,但許多都是地方小範圍使用的字,通用的新華字典9600多字,常用的只有2千5百多,次常用字一千,再次用字一千,共4500相當夠用了,除非專用的地名人名等,九千六都閒著沒事幹的一半還多,康熙老祖派人收的純是愛好,因為他好奇,地方字而已。新文化運動後創造的而且真正有意義的字是:她,它。
  • 古時候沒有漢語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人們怎樣去認識漢字的?
    原問題:古時候沒有漢語拼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人們怎樣去認識漢字的?這麼問就應該多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漢語拼音的發展歷史,其實很早以前,漢字就有拼音了,只不過跟現在的漢語拼音不太一樣,複雜程度也更大,只有對漢字注音,人們根據注音也就能識字和發音的。
  •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有沒有哪兩個漢字,相似到難以分辨?
    漢字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經過各種發展,從圖形變為筆畫,由複雜變得簡單,可以說漢字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漢語大字典》當中已經收錄了60370個漢字,但其實也有一些尚未收錄進字典中的漢字。
  • 這個8月人生的字典裡沒有委曲求全
    可是,無情的海浪總會在某特殊的時刻襲來,讓人難以從容,慌亂之中有人違心地改變航向,因為這樣,厚厚的人生字典裡才多了「委曲求全」,很多時候我們會有遺憾,會有抱怨,可是事實已成,很難改變。你是否「背叛」過自己?你是否常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難!可是,你試過空間有多難嗎?
  • 中國「名字最難念」的村莊,不查字典都不知道怎麼念,你認識幾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的別稱,還意味著自己的不同,無論世界上有什麼樣的東西,名字都是一樣的,因此,那些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大家都知道,不僅在中國,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村落,那裡住著一群勤勞樸實的老百姓,無論春夏秋冬他們都在耕種,這個村子是中國非常特別的村子,名字很難,不僅字很難寫,認識的人也很少
  • 10個簡單的正經漢字!認識3個算你厲害!
    說實話,不看拼音你能不能唱出來! 給你拼音你能不能順順噹噹地念出來? 這一首曾經火爆一時的《生僻字》,讓多少人突然覺得「我是白讀書了吧!」其實也很正常,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漢字是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 史上最難中文歌刷爆朋友圈,網友:能唱對一半算你贏!
    但最近網上出現的一首中文歌,我們竟然也要看拼音才能讀出來,想跟唱卻無從下口,堪稱史上最難的一首中文歌。「難怪說中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歌曲蠻好聽的,就是唱得太快,字典已經翻不過來了……」「這比《忐忑》還難唱。」
  • 《幻書啟世錄》字典擬人,中國字你都認識了嗎?
    漫長的文化長河中,漢字的演變作為重要的一條支流不斷向前奔騰,文字帶領了人類探索無窮的文明世界,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字典變成人類的樣子,會是怎樣的姿態呢?
  • 「不查字典的話,你知道前面兩個字怎麼讀嗎?……」
    我國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們用來交流信息的工具,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很多外國人直呼學習中文太難了,明明同一個字卻有不同的讀法,即使我們讀了這麼多書,有些字單拿出來大家還是不認識的,像是下面這個村子的名字,如果不查字典的話,你知道前面這兩個字讀什麼嗎?
  • 漢字有多少?收字多的字典有哪些?
    當前中國文字多得驚人,比較常用的《新華字典》就有10000多個漢字;1997年出版的《辭海》有14872個漢字;1716年編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個漢字;郭沫若生前曾估計,中國大約有60000個漢字;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有87019個漢字(其中重複字320個);近來,通過專家鑑定的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庫,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
  • 這些真的不是亂碼,是漢字!竟然一個都不認識 | 漲知識
    如果你用過手寫輸入法,就會發現很多奇奇怪怪的字,它們看上去明明就是亂碼或者某種神秘符號,但是字典不會說謊
  • 這10個有意思的漢字,你都認識嗎?
    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從遠古時期一直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每個漢字從一開始的成形到現在普及和應用,可以說是一字一歷史,一字一傳承。漢字,最注重的就是形、音和義。有些象形字是像是疊羅漢一樣,上面一字,下面一字,組合在一起,又成了另外的漢字,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盡相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認識中國有趣的生僻字,這些漢字像是疊羅漢一樣,很有趣味性,你都認識多少?
  • 不會部首查字典?小學漢字偏旁部首名稱表幫助你
    偏旁部首不會讀,不會部首查字典,不認識偏旁部首名稱的都應該看看這份小學漢字偏旁部首名稱表。而學好語文的基礎除了漢語拼音之外主要就是漢字的學習了。漢字的學習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他們剛剛接觸漢字,教他們怎麼學,他們就會怎麼學,是學習漢字的最佳時期。學習漢字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漢字的讀音要準。
  • 語文老師辭職耗時7年編出電子象形字典(圖)
    不只是字典  一說到象形字典,陳水旺眼中立即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沒有語言啟蒙,就沒有思想啟蒙!」在他看來,中華民族的復興,有賴於漢文化的復興;漢文化的復興,有賴於漢語的復興;漢語的復興,有賴於漢字的重新激活。
  • 中國最難認的10個漢字,你能識得幾個?測試下你的朋友!
    而漢字不僅作為中國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為中華文明的傳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是中華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精髓。除過我們平時所熟知的常用漢字,實際上還有很多生僻字我們可能甚至聞所未聞。今天給大家介紹下中國最難的10個漢字。第10名 嫑(biáo)這個字拆開來看非常簡單,但是「摞」在一起卻讓人二丈摸不著頭腦。
  • 科技傳承文化:《新華字典》APP重新聚焦漢字音形義
    現場漢語專家和學生家長一同就相關漢字的書寫、發音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本次活動以傳統紙質《新華字典》和《新華字典》APP在漢字音、形、義的學習中的使用為主題。現場的學生和家長積極參與,對諸如「潛力」、「曲線」等漢字的發音和「火」、「象」等漢字書寫筆順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在熱烈的氣氛中探索漢字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