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的基辛格到中國和金一南將軍會談時,由於疲勞過度基辛格一不小心便打起盹來,金一南心想著:這該如何是好?他也不好打擾年事已高的老人。於是他靈動一動,故意把嗓門提高,這時候基辛格瞬間清醒過來。
關於金一南教授和基辛格之間的趣事還有很多。
2013年,90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一來便指名要觀看金一南將軍的著作《苦難輝煌》,但當時英文版還沒有翻譯出來,情急之下相關人員只好把由書籍翻拍的同名紀錄片,《苦難輝煌》裡字幕譯成英文,刻成光碟給基辛格。
基辛格看完讚不絕口,幾天後拿著光碟要找金一南將軍籤名。中國接待團打趣金一南將軍說: "我們都是拿著基辛格寫的書找他籤名,結果他來找你籤名。"
為什麼基辛格會如此鍾愛《苦難輝煌》呢?這與他本人對金一南將軍的高度評價分不開。
只有初中學歷的金一南,在基層當了12年的兵,然後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國防大學圖書館工作。期間自學了中國史、世界史、西方哲學史、黨史、軍史等300多本軍事歷史書籍,光是筆記就記了足足有200多萬字。
長期的基層兵種生活,以及豐富的理論知識,金一南將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花費了15年時間創作出《苦難輝煌》,講述了萬裡長徵前後,從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開始到西安事變,中國由苦難走向輝煌的抗戰歷史。
這本書還入選了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共改編增補了6次,共63萬餘字,豆瓣評分高達8.6分,每次一加印就被搶購一空,被稱為國人一生必讀一次的抗戰歷史,那麼它為何會如此暢享呢?
這本書不是記載了一個人的成功史,而是記載了一個國家、一群人的成功史,他以20世紀20-30年代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為背景,從社會主義革命日本軍國主義興起為著手,對當時處於夾縫中生存的中國進行全面的敘述和記載,為我們展現了革命家們不卑不亢、浴血奮戰的精神,並反映了革命家們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是多麼的不容易。
這本書的粉絲更是遍布各個階層,有軍隊高層、企業高管、普通群眾,學生等等,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李彥宏、陳東升、孫皓暉等人都是它的粉絲。
金一南將軍在《苦難輝煌》中還有一段很經典的話,令人反省和沉思:"忘記過去,不僅僅是意味著背叛,更意味著將來有可能會重蹈覆轍!"
苦難是過去,輝煌即未來!
銘記歷史,緬懷英雄! 無論是自己珍藏、贈予朋友,或是教育下一代,都非常具有紀念意義。才69元,去讀一讀那段滄桑歷史,感受中華民族不屈的意志。
我們要居安思危,我們不提倡打仗,但是不代表我們畏懼。
《為什麼是中國》則是今年剛出版的新作,從清朝滅亡講到中美博弈的信息站,揭露了中國如何從苦難深重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頂級強國的歷程,未來如何贏得戰爭的答案也盡在書中。
不管是金一南的哪一本書,都飽含著他對這個國家的思考和熱愛,也會讓我們對英雄精神多一些了解。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面的連結可以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