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次!新生兒比死亡人數少7907人,總人口一年下降4萬多

2021-01-19 聞舞視界

作為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現在到底有多少人呢?

今天,根據最新公布的臺灣人口統計數字顯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0人口總數為23561236人,比去年減少41885人,減少0.18%。

2020年1到12月,臺灣新生兒總數為165249人,比2019年減少12518人,減少7.04%,這一數字創下了島內歷年最低紀錄。在死亡人數方面,為173156人,比2019年減少3140人,減少1.78%。

死亡人口數量比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年自然增加率為-0.34‰。這就意味著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數量,臺灣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更加具體的月份統計顯示,2020年1到9月,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皆為負數,從臨近年底的10月份開始,自然增長率轉正。

根據此前報導,臺灣總人口數的最高峰是2019年的2360萬人,從2020年第一個月開始,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人口呈現負增長狀態。

分析認為,島內少子化、人口老齡化趨勢難以逆轉,人口推演模型顯示,在2025年,臺灣就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每五個居民中就有一名是65歲以上,到2034年,島內半數以上人口都是超過50歲的中高齡群體。

提前進入65歲以上人口佔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與島內年輕人婚育觀念轉變關係很大,基於婚育狀況不理想,臺灣最終在2020年進入了人口負增長時期。

針對出現的少子化現象,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島內也不斷出臺應對之策,比如落實0至6歲階段的幼兒補助、完備幼兒全面照顧環境,擴增平價教保服務,並提高育兒補助。此外,還將協助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合併、改制或轉型。

預測顯示,2027年島內18歲(大學入學年齡)人口將首次低於20萬人,10年後,大學學齡人口規模將進一步減少近3成。

針對人口負增長趨勢,有聲音認為目前對臺灣勞動力狀況還不必過於悲觀,未來10年勞動力還是充裕的。不過,進入2031年,勞動力將開始持續負增長。

對於臺灣島內新生兒降低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財富蒸發是最大因素,通俗來說就是「養不起」。

雖然具備完善的生育補助與育兒津貼,但在臺灣,對於出生率的拉動十分有限。這與島內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存壓力大不無關係,在提升新生兒出生率方面,讓我們看到了有時候「錢也不是萬能的」。

相關焦點

  • 臺灣人口首現負增長!2020年新生兒僅16.5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7萬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8日消息,臺灣2020年出生人數為16. 5249萬人,創下歷年新低,而且2020年死亡人數為17.3156萬人,臺灣人口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根據臺灣內政部門統計的數據,2020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36萬人,比2019年減少4.1885萬人,年減0.18%。新生兒部分,2020年全年出生人數為16.5249萬人,較2019年減少1.2518萬人,年減7.04%;死亡人數為17.3156萬人,較2019年減少3140人,年減1.78%。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去年底臺灣人口數為2356萬1236人,較前年底減少41885人。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 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 去年全年出生人數165249人,新生兒人數創下史上新低。
  •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1-01-08 13:46 來源:澎湃新聞
  • 韓國新生兒數量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負增長提前到來;①韓國媒體報導...
    韓國新生兒數量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負增長提前到來;①韓國媒體報導稱,韓國統計廳此前預測韓國人口會在2021年開始減少,但目前人口負增長的「元年」比預測提前了一年;②韓國行政安全部1月3日發布的居民登記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人口共計5182.9023萬人,比2019年減少2萬餘人。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2020年也首次見證韓國出生人口跌破30萬大關。而2020年錄得的死亡人口達30.7764萬人,比2019年高出約1萬人,因此出現人口的自然減少(即出生人口小於死亡人口)。韓國政府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來,韓國每年的死亡人數一直呈上升態勢。
  • 日本人口一年少了50萬 2020年日本人口總人數幾億
    「日本去年一年就少了50萬人!已連續第11年人口負增長!」「少子化現象再持續下去,每年倒閉的日本家族式中小企業可能很快會超過5萬家!」這是日本輿論對老齡化、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的關注。對組閣已兩個月的日本首相菅義偉來說,面對的挑戰會越來越多。
  • 雙語:人口負增長!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
    多年來韓國一直在同少子化問題和人口老齡化問題作鬥爭,然而過去的一年給了韓國又一個打擊。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出生人數,總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 臺灣人口面臨「死亡交叉」
    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而且今年起人口面臨死亡交叉。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將反映在勞動參與率下降、扶養比上升,年輕人負擔加重;消費、投資及生產活動所受衝擊不言可喻,經濟恐長期陷入停滯衰退。    據臺灣內政部門8月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人口有8萬8098人死亡,但卻只有8萬5961人出生;這不僅是死亡人數與新生嬰兒數首度出現交叉,也是臺灣人口自然增加史上首次出現負成長;因而有論者謂之「人口死亡交叉」。
  • 死亡人數>出生人數!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_寶島透視_海峽之聲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 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當前的臺灣,除了吵鬧的「藍綠惡鬥」外,還有一個全體臺灣同胞必須共同面對的現實,那就是臺灣總人口真要減少了。依據臺灣戶政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總死亡人口數為175,424人,新生兒數為175,074人,人口淨增長在臺灣地區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由正轉負,總計負增長350人。
  • 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美國人口出生人數下降,死亡率大幅上升
    去年,美國的出生率繼續下降,迎來了35年來最少的新生兒。美國的出生率下降已經持續了十多年了,一些專家認為,冠狀病毒大流行及其對經濟的影響將進一步抑制這一數字。但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出生率下降的同時,今年的死亡率將會大幅攀升,具體數字還要關注政府應對疫情的措施何時能顯現效果」。
  • 韓國人口已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
    綜合韓媒25日報導,韓國2020年9月的新生兒人數創下歷年同月新低。該國人口已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者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在2020年,韓國人口可能出現史上首次負增長。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導,韓國統計廳11月25日發布的《2020年9月人口動向》資料顯示,9月新生兒人數為23566人,同比減少524人,減幅達2.2%,創歷年同月的最低值。9月死亡者人數為24361人,同比增加791人,增幅為3.4%,創歷年同月的最大值。韓媒指出,從2019年11月起,韓國連續11個月出現新生兒人數少於死亡者人數的人口自然減少現象。
  • 最近幾年新生兒不斷減少,未來我國人口會出現斷崖式下降嗎?
    2015年我國出生人口1687萬人,死亡人口977萬人,淨增人口710萬;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死亡977萬人,淨增人口809萬人;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死亡986萬人,淨增人口737萬人;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1523
  • 全國總人口突破14億人!勞動年齡人口下降89萬意味著什麼?
    21世紀經濟報導 21財經APP 陳潔 廣州報導2019年,我國總人口首次突破14億大關。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中國總人口突破14億大關,這是在預料之中的事情。」
  • 人口斷崖式下降會越來越嚴重麼?
    中國人口斷崖式下降?弄錯了,那說的是每年出生人口,出生人口的下降不等於總人口的下降,至少短期內是這樣。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1786萬,死亡人口977萬,淨增人口842萬。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死亡986萬,淨增737萬。
  • 2020年臺灣人口首度負增長 新生兒跌破17萬人
    中新社臺北1月8日電 臺灣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8日發布的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臺灣人口在2020年首度出現負增長。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臺灣媒體報導,去年臺灣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比2019年減少4.19萬人,年減0.18%。
  • 臺灣不得不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編輯:酒叟在2019年,臺灣地區的新生兒數量比死亡總人口數減少了350人,人口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而在202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中,每個月的嬰兒出生數也都沒有超過死亡總人數。也就是說,臺灣地區的人口負增長趨勢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更為嚴重。如果按照當前態勢繼續發展,臺灣地區很可能在2020年達到人口總數的最低點。更為糟糕的是,就在這人口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構成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年齡構成也十分不穩固。在臺灣地區,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在全部人口總數所佔的比例在以每年4%的速度下滑。這使得臺灣地區的少子化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對臺灣地區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 日本2021年新生兒出生數量或跌破80萬人
    近年來,日本的少子化問題日趨嚴重,2020年的新生兒出生數量據估計比上一年減少約1萬7000人,跌至85萬人以下,成為自1899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少人數。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的情況下,日本懷孕登記件數比上一年還將有所下降,有專家認為2021年的出生人數或將跌至80萬人以下。
  • 人口負增長!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 臺北人口只有260萬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減少30多萬人!倫敦人口30年來首度面臨萎縮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減少30多萬人!倫敦人口30年來首度面臨萎縮[環球時報記者 甄翔]英國《衛報》7日報導稱,普華永道最新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衝擊,倫敦人口自1988年以來將首次下降。倫敦人口2020年達到創紀錄的900萬左右,而今年將減少30多萬人,終結過去30多年來的持續上漲勢頭。分析認為,新冠疫情期間城市居民生活面臨封城威脅,同時在家遠程辦公的勢頭方興未艾,居住在辦公室附近已非工作必要條件。倫敦就業人員中,從事信息科技、金融等工作的比例較高,而這些行業往往更適合遠程辦公,不受制於辦公地點,這就意味著倫敦工作人口搬離城市的概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