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硬核科技」碰撞「詩意旅遊」

2021-01-19 MGS澳門休閒科技展




南灣猴島「寒流」中抓住機遇


 

(圖源:網絡)


科技興起對於旅遊行業的挑戰與2020年疫情的雙重衝擊下,傳統旅遊景區如何抓住機遇,成為當下景區行業的關鍵課題。

 


(圖源:網絡)


南灣猴島總經理張傑表示以大資料、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裸眼3D等為代表的新興科技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以及人與產品的接觸更加便捷、更加透明、更加有效,新興科技正在無聲的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讓更多的人瞭解景區的特色,邁出利用數位化技術賦能景區運營管理轉型升級的步伐將是一場漫長的過程,猴島在將目標鎖定精準行銷的同時,果斷轉向數位化網路行銷工具的應用,「知道客戶在哪、客戶將去哪、客戶有何種行為、客戶對怎樣的周邊感興趣」的企業才能在競爭市場內脫穎而出。

 

從2015至2019年五年時間,三特索道集團旗下猴島景區的數位化轉型升級經歷數次嘗試,最終收穫累累碩果。景區年度客流量從最初的65萬人次上升到120萬,其中從2017年散客佔比超越團隊並逐步上升至65%。年營業收入從6000萬級別逐漸增長至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突破億元規模。景區年度淨利潤水準從2000萬元級別增長至3500萬元左右。


景區來了新「神器」,數位化景區轉型再升級


在猴島數位化運營持續推進的基礎之上,猴島景區整體的專案發展定位在集團的領導之下亦逐步明確:即圍繞猴島及周邊區域的生態獼猴、海島岸線及疍家港灣等核心要素資源,確立大猴島、新南灣的旅遊綜合目的地建設發展目標,將南灣猴島從單一的門票型生態觀光類景區打造成旅遊要素齊全、內容體驗多元,IP品牌系統豐富的複合型旅遊目的地,力爭成為三特集團景區類項目由單一門票依賴及資源依賴型景區向複合型旅遊休閒綜合體轉型升級的創新標杆。


(圖源:網絡)


圍繞這一工作要求和目標,猴島景區從原來相對單薄的跨海索道加猴島公園的觀光型產品基礎上,於2018年推出呆呆島濱海沙灘休閒景區,於2020年推出疍家港灣遊項目,初步形成「雙島一灣」的多元化產品格局。隨著三個核心專案區域內中體驗活動和消費項目的不斷推出,整體景區累計先後形成了近四十餘項創收項目,景區運營時間也從白天延伸到夜間。運營空間擴張,經營時間延伸,加上業態多元發展,使得猴島景區在運營管理上的複雜程度和運行壓力快速增長,如何進一步保障運營安全、如何進一步提升遊客體驗、如何進一步擴大入園遊客消費等等等等,這些新問題使得景區對加快提升數位化運營管理的渴求愈發迫切與強烈。


(圖源:網絡)

 

幾年的數位化運營探索,使猴島景區的遊客流量得到增長,景區收入雖有增長,但仍然高度依賴門票,遊客在園二次消費水準偏低,這與猴島打造旅遊目的地,提升綜合消費的發展目標顯然不符。


抱著更高的目標,去年6月,猴島景區與上海哎哆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搭建「猴島GO」數智景區大資料運營平臺。


猴島GO通過開發高性能大資料平臺和應用人工智慧演算法,連結票務資料對入園遊客的身份資訊和資料進行收集與分析,精準定位遊客畫像,智慧推送千人千面個性化旅遊行程規劃及遊樂資訊,著力遊客在遊中環節的消費與引導,同時調動員工積極性為遊客提供高品質推介服務,全面促進園區二次消費規模增長。


自猴島GO平臺投入使用以來,月度累計獲客數突破8900人,獲客率接近10%。預計2021全年獲客數將達到20萬人,下單量將超過2萬單。


通過全套智慧景區解決方案,讓每一位遊客從購票進入景區到離開景區,期間的任何一個動作或者行為都能做到智慧化、視覺化、為景區管理者打造一個完整的智慧旅遊閉環。


用科技為旅遊締造別樣精彩


近期,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紛紛出臺了《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多部門出臺《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科技引領、資料支撐、業態創新、跨界融合,正持續賦能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中國對文化產業數位化發展戰略的明確提出,進一步堅定了猴島景區通過數位化景區建設,實現全面轉型升級的信心。在打造大猴島、新南灣旅遊綜合目的的發展目標的指引之下,未來,猴島景區將全面深入擁抱數位化硬核科技,為猴島旅遊目的地的不斷轉型升級提供持續硬核驅動力:進一步強化數位化基礎設施投入,加快數位化技術創新和應用,挖掘景區資料資源要素潛力;努力整合周邊旅遊要素資源,打造猴島景區為核心的區域性旅遊目的地智慧旅遊服務平臺。


相關焦點

  • 山奇新作 | 一半詩意 · 一半煙火
    生活最好的狀態:過的一半詩意  · 一半煙火 。
  • 雄獅旅遊丨新商業模式-傳統門市到品牌概念館
    創立於1985的雄獅旅遊是全球旅遊產業的領先品牌,同時也是上市公司,多年來立足臺灣放眼全球
  • 「麗寶集團」2015臺灣旅遊上海推介會圓滿成功,寶島遊系列精彩活動正式起航!
    10月29日「麗寶集團」選在上海舉辦「2015臺灣旅遊上海推介會」,兩岸近200位嘉賓親臨現場,除讚揚臺灣的旅遊品質並看好「麗寶集團」在大陸的發展前景,期待上海虹橋麗寶廣場2017年的正式開業! 文/江燕
  • 評論│「安心旅遊」洩漏的財政不安心
    三倍券的發放與安心旅遊補助的配合,確實推動了一波暑假島內旅遊熱潮,為地方旅遊注入活水。在這種情況下,安心旅遊計畫經費提前耗罄,當然是可以想像的事。問題在,交通部當初推出這項計畫,對於經費所能支撐的人數和規模都應該有基本的估計;現在只進行到一半就耗光資源,只能說原先的計畫太離譜。
  • 「五一」的香港旅遊發生了什麼?
    旅行社東主協會主席林少麟稱,五一假期本港入境旅遊氣氛不好,旅行團數字亦較往年大跌,感覺跌勢未止。他指,有關數據升幅不能作準,只能說數字跌勢有快有慢,並認為去年5月起旅業開始轉勢,相信是與本港有「踢篋」等事件有關。  香港旅遊業導師協會主席劉啟明一聽五一假期內地旅客增多,即大呼「邊度有可能!」
  • 【複合版】李仲言籲藉海域發展旅遊漁業文化
    、漁業文化,例如海上漁業體驗活動,以及發展海上運動項目,促進旅遊經濟多元發展。李仲言表示,媽閣臨時碼頭落成啟用後,可作為海上遊船隻停泊用途,相信能為海洋旅遊經濟發展帶來契機。他指出:香港南丫島多年來致力發展漁村漁民旅遊文化,包括開放漁棚釣魚、學習漁民拋網、捕漁技巧等漁業體驗活動,取得一定成功經驗。澳門昔日也是漁村,漁村漁民文化底蘊深厚,同時擁有8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因此具備條件、優勢和潛力發展海上旅遊經濟。
  • 從健康安全到虛擬實境購物: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你所期望看到的10項旅遊科技!
    我們知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在人際間傳播,外出旅遊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滿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旅遊業正在適應機場健康檢查和安全「無接觸式」的新世界。下面就跟著Skyscanner一起來看看,隨著疫情的持續延燒,人們的旅遊方式將會被哪些旅遊科技所改變!
  • 【文訊】張穗強旅遊文學作品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張先生當過知青,我也是下鄉知青,都知道那個年代知青由於受生活狀況,大多數人都沒有讀到書,更沒有能力寫書。今天,他們都進入花甲之年了,張先生寫的旅遊文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很受大家歡迎,這一代知青確實很需要讀到這類喜聞樂見的旅遊作品。
  • 剛毅集團董事長王敏剛 西域文化旅遊的苦行僧
    肩負文化旅遊新任務1990年,王敏剛毅然轉型投入文化旅遊產業,並走入大西北做旅遊業的開荒牛,他形容這一轉變完全由市場需求出發﹕「我是工程師出身,負責造船探油、結構建築等,屬於重工業,做了十幾年。當談到為什麼會選擇文化資源作為賣點時,他顯得很是自信﹕「因為文化資源具有很強的不可取代性和可延續性,歷史文化給人的震撼力是很強烈的,且市場本身年齡的跨度比潮流式消費產品更大,名山大川世界到處都有,唯有歷史文化則僅此一家,無可取代。」
  • 福建推出「海峽號」直航、「小三通」之旅 深化閩臺旅遊合作
    2016年中國旅遊日‧福建分會場活動,14日在福州三坊七巷啟幕。
  • 來香港旅遊如何不中伏
    如果你在Instagram上搜尋關於香港旅遊的tag(#hongkong,或#discoverhongkong),出現頻率最多的相片,是彩虹邨和怪獸大廈
  • 第三期新芒發布會推出5款硬核大連科技產品
    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智能無線終端輔助司機安全駕駛…..10月23日下午,在第三期新芒七賢薈創新產品與技術發布會上,5款硬核科技產品精彩亮相,獲得了現場投資人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作為科技產品發布的新平臺,新芒七賢薈創新產品與技術發布會已成為展示大連科技成果、傳播大連創新聲音的重要載體。本次發布會由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大連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研究院執行,大連創業工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協辦,吸引了500多家國內主流媒體跟蹤報導、100餘家投資機構參與對接。
  • 【綜合新聞(5大看點)】諾貝爾獎得主喜當「新上海人」
    <編輯:李因幡><資料來源:美聯社/香港電臺/澳門電臺>看點2:諾貝爾獎得主喜當「新上海人」80歲的維特裡希是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發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術測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維結構的方法,現在是上海科技大學的特聘教授。「之前我們給維特裡希辦理的是居留許可,因為他年齡比較大,所以每年要延期一次。」上科大人力資源處主管何雨霖說。像他這樣的外籍人才,通常要在規定時間內離開中國,或在到期前重新申請,此外,在生活上也有諸多不便。
  • 吳國民教授任澳科大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院長
    吳國民教授於2019年5月1日正式擔任澳門科技大學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建校19年來秉持教研並重的辦學理念,積極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施政方針,為社會發展所需培育人才。澳科大管理層認為吳國民院長憑著其豐富旅遊管理、教學和研究經驗,會帶領學院培養更多具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助力澳門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 【香港通】香港旅遊,一定別錯過上環!
    在香港,最能體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之地,當屬上環。這裡有百年歷史的古建築西港城、售賣古玩玉器的摩囉上街,亦有西式酒吧、新潮服飾店林立的歌賦街,人流不算多,但遊走其中,可以感受繁華之外、不一樣的香港。
  • 竹工藝 當碰撞當代藝術設計,形另一種極簡風格思維
    當帶著天然風味的竹子,碰撞現代氣息的藝術設計,經過匠心的巧琢天工,鍛造出的便是如此單純肉眼可見由幾根竹管架出的一張極簡的玻璃桌。
  • 「金」秋難忘:當澳門老字號手信遇上時尚珠寶
    始創於1935年的澳門咀香園餅家,是澳門旅遊的標誌性品牌,在澳門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提著咀香園手信的各地遊客。其產品種類豐富,涵蓋月餅、禮盒、杏仁餅、蛋捲、涼果、糕點、肉乾等,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澳門「老字號」以及本土美食的創新代表。憑著堅守、創新與開拓的精神,澳門咀香園成功打造出本土手信長青品牌形象,有力推動著中外和澳門文化交流。
  • 最佳旅遊勝地排名 香港位列全球十八
    香港是魅力之都,在旅客眼中更是旅遊勝地。
  • 硬核!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
    【硬核!盤點2020中國黑科技新成就】中國量子計算新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中國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近日,科技界好消息不斷。「九章」、「華龍一號」、「奮鬥者」號…響噹噹的名字,你了解多少?盤點2020中國科技硬核突破點讚中國「黑科技」,致敬每一位建設者!微盤點
  • 澳科大社文所博士生盧嘉諾倡推雲旅遊
    在疫情下,「雲旅遊」成為內地快速發展的新興旅遊方式。綜觀澳門,不少居民響應政府呼籲減少外出,留在家中時間較多。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歷史學博士生、文物大使協會副會長盧嘉諾建議本澳參考內地「雲旅遊」模式,鼓勵親子居家透過網絡系統,加強認識和體會澳門世遺歷史,提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