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麥越冬期長勢良好:一二類苗比重87.2% 明顯好於常年

2020-12-17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紅濤

  1月3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我省麥播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一二類苗比重為87.2%,苗情明顯好於常年。

  我省是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小麥生產在全國舉足輕重,小麥產量佔全國1/4強。去年麥播以來,各地高度重視小麥生產,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狠抓關鍵措施落實,積極推進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小麥麵積繼續保持穩定,品質結構進一步優化。加之麥播期間墒情適宜,麥播後天氣條件總體有利,全省小麥長勢良好。

  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顯示,我省麥播面積繼續穩定在8500萬畝以上,與上年持平。優質專用小麥穩步發展,去年秋播優質專用小麥1349.7萬畝,較上年增加145.7萬畝。其中,種植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市、區)59個,面積佔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的91.5%,千畝以上單品種片區2609個,面積佔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的93%。

  當前,我省越冬期的小麥苗情明顯好於常年,一二類苗比重為87.2%,比常年增加4.1%;三類苗比重為11.8%,比常年減少4.1%;旺長苗比重為1%,與常年持平;全省12個省轄市一二類苗比重高於常年,面積佔全省的80.7%。

  省農業農村廳糧食作物處負責人提醒,儘管我省越冬期小麥苗情總體較好,但麥播後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有利於病蟲害發生。各地要做好病蟲害監測預報,指導幫助農民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尤其對條銹病要「發現一點、防治一片」,及時進行防控。豫西、豫南部分麥田表墒不足,在寒流來臨前要加強田間管理,提前澆水防凍。

相關焦點

  • 小麥旺苗弱苗如何管理?
    小麥需要度過漫長的低溫雨雪天氣,麥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小麥的抗寒能力,甚至直接決定了小麥的成穗率和小麥產量的高低。麥苗是如何分級的,又該如何管理呢? 麥苗分級 一般根據實地調查畝莖數、單株分櫱數、三葉以上大櫱、單株次生根四項重要指標進行劃分,一般分為一類、二類、三類或壯苗、一般苗、弱苗三個等級。實際劃分時若不能同時滿足以上四項指標的要求,應主要以畝莖數、單株分櫱為主。另外,還要兼顧田間長勢,進行綜合評判。
  • 銅麥6號冬前苗情長勢良好 奠定來年糧食穩定豐產基礎
    今年,銅川市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深刻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積極推廣我市自主選育的國審小麥品種銅麥6號,依靠科技提高和穩定糧食產量。秋播前夕,銅川市政府專門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秋播工作確保糧食增產增收的通知》,市財政拿出100萬元對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等播種關鍵環節給予補貼,切實通過抓實播種質量提升我市小麥生產水平,為明年夏糧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西安冬小麥苗情長勢良好
    昨日,記者從市農技推廣中心獲悉,今年全市小麥一、二類田面積佔到小麥總面積的79.1%,較去年同期增2個百分點;三類田佔總面積的20.9%,較去年同期減少2.2個百分點。總體看,今年冬天小麥苗情好於去年。
  • 小麥苗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苗好收一半」,這句話廣為流傳,從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有一個健壯的幼苗,就能代表未來一半的收穫產量,可見培育壯苗的重要性。
  • 聊城610.7萬畝小麥開啟「收穫季」
    當前,全市610.7萬畝小麥陸續成熟,從南到北漸次開鐮收割。截至4日17點,全市上陣小麥聯合收割機1300餘臺,收穫小麥10.5萬畝。聊城市小麥機收大會戰正式拉開序幕。6月3日,茌平區賈寨鎮侯樓村的村民在收小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春季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2月肉類供應基本滿足市場需求,支持屠宰等企業有...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張恆河南商報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月17日,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了全省春季農業生產暨脫貧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稱,河南省小麥生產形勢整體較好,蔬菜生產供應基本滿足需求,畜禽產品供應充足。
  • 河南小麥越冬苗情近五年最好!今年春管要「防旱、防凍、防病蟲」!
    該期是構建合理群體結構和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小麥一生中通過田間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搭好豐產架子、培育壯稈大穗的重要時期。為切實抓好春季麥田管理,鞏固越冬期小麥苗情總體向好基礎,力爭今年夏糧再獲豐產豐收,我廳組織專家根據當前小麥苗情長勢和氣候特點,研究制定了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指導意見,請結合本地實際抓好落實。
  • 蚌埠五河縣:品一杯加勳夫婦的小麥草汁
    5月22日,記者來到劉加勳家中的小麥苗培植作坊,只見房間裡擺滿了一排排鐵架,架子上是碼放整齊的育苗盤,盤中翠綠色的小麥苗長勢喜人,十分養眼。「我家的麥苗和長在地裡的沒啥區別,最大的不同就是種植方式和收割時間。」
  • 河南農業大學|勞動教育:我們的小麥發芽了!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 田明)對於河南的小麥來說,從頭年播種到次年收穫,要經歷長達240多天的生長周期。播種、發芽、出苗、分櫱、越冬、返青、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每一步都來不得馬虎,每一步都是「關鍵點」。
  • 小麥後期要防這四病三蟲!
    溫馨提示:河南氣象臺預計,15日、16日是我市楊柳絮盛飛期,提醒您外出注意防護,尤其在10時至16時之間。 紋枯病小麥紋枯病在冬前零星發生,播種早的田塊會有一個明顯的侵染高峰,早春小麥返青後隨著氣溫升高、田間鬱蔽度增加,病情發展加快,病株因輸導組織受損導致千粒重降低,重病株往往失水枯死,田間出現枯白穗。春季陰雨天氣多的年份小麥紋枯病常發生重。返青拔節期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時期,拔節後用藥防治效果較差。
  • 冬至前,小麥噴施磷酸二氫鉀加芸苔素,對小麥長勢效果這麼好
    再有四五天的時候,就要到了冬至了,冬至一到氣溫會越來越堵,會對冬小麥的正常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冬至以後小麥如何做好抗寒抗凍工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小麥噴施磷酸二氫鉀和芸苔素,提高小麥抗凍抗寒增強長勢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河南小麥單產創歷史新高
    6月1日下午,在河南省修武縣王屯鄉東黃村小麥超高產攻關示範點,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郭天財大聲宣布,修武冬小麥單產創全國夏糧單產新高!當天,來自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省農技推廣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6名專家,組成驗收組對東黃村的強筋優質小麥「中麥578」30畝高產創建示範方現場實打驗收。經過丈量、機械收穫脫粒、稱重、水分測定、取樣測定雜質率等環節,驗收組對採集的各項數據進行了匯總計算,然後現場出具了實打驗收報告。
  • 小麥預防凍害要重視了!
    、氣溫變化幅度大、降溫比較劇烈的河南、山東等地區。建議在播種小麥時應當儘量選擇抗低溫凍害能力強的冬性或半冬性的品種。 2.今年冬小麥要不要晚播?4.加強小麥冬前澆水管理,增強麥苗抗逆性建議在大地封凍前及時澆好、澆足水,在11月底到12月初,日平均溫度降到6-8度,此時給小麥澆水最為合適。
  • 小麥黃花葉病毒病致減產30%-70%,甚至顆粒無收,如何防治最高效
    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是最重要的口糧之一,它的產業發展直接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 小麥黃花葉病毒病是危害我國冬小麥的一種侵染力非常強的土傳病毒性病,病原為小麥黃花葉病毒,由禾穀多黏菌以持久性方式傳播。通常感病小麥在苗期被病毒侵染,越冬前無明顯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