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本被看作爛片,卻因它被捧為經典

2020-12-18 電影不設防

在中國導演的眼中,威尼斯電影節似乎沒有坎城電影節的地位高,因此,每年的影展宣發上,坎城電影節的聲量總會很大。一方面是因為坎城很會自我炒作,因此它的電影商業化更完整;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威尼斯電影節對華人特別垂青,太容易得到反而不珍惜。坎城電影節創辦都快百年了,參展的眾多華語電影中,金棕櫚獎只給過《霸王別姬》一部,所以中國影人格外較真。

就像有人說「坎城是個高級版的名利場,是販賣藝術的地方,並不是藝術電影的烏託邦。」相較於坎城影展爆出來的女星假摔、比基尼裸體、導演放鴿子以及情色交易,威尼斯電影節更加純粹一些。

坎城電影節雖然創辦之初它曾頒給《八部半》這樣的藝術片,但現在我想它不會把金棕櫚頒給一部在各地影院沒人看或者不予上映的電影。像近些年的《寄生蟲》《小偷家族》《我是布萊克》等片,不可否認都是好片,但也都是有商業特質的,其票房在任何地方都是不菲。

可是相比於坎城的不斷商業化,威尼斯電影節一直有著一種獨立於世界各大影展的特質,某種意義上講,它有意地避免商業化,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威尼斯電影節的追求在當下各類影展中是獨一無二的,也是非常可愛的,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它更甚於坎城的原因。它評選的片子也很少與其他影展重疊,如《伊萬的童年》《羅生門》《去年在馬裡昂巴德》等片,在未得獎之前幾乎都是無人問津,足以見得其品味的獨特性。

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電影人拿出參展片子都是藝術片,自然不會被坎城影展認可(個人認為《霸王別姬》還是有商業特質的),自然會被威尼斯電影節垂青。侯孝賢的《悲情世界》、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等等,就2005年到2007年間金獅獎連續三年頒給華語導演。在威尼斯電影節歷史上僅有四位導演拿過兩座金獅獎,其中張藝謀和李安就佔了兩個名額。

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而坎城電影節在14年後創辦第一屆,柏林電影節則是19年後創辦第一屆,也因此,它有一個名頭——「電影節之父「。在創辦之初,它的宣言便是」為嚴肅電影而生,為創新電影而活「。雖然說在法西斯統治時期,威尼斯電影節評獎呈現出極端的政治取向,但是二戰後它有了深刻反思,並進行了一系列革新精神。

」為嚴肅電影而生,為創新電影而活「這塊金字招牌,在擺脫法西斯控制之後,威尼斯電影節一直奉為圭臬。隨後十年中,它進行自我革新的同時,也為那場戰爭做出了反思。同時代的各大電影節都娛樂至上的時代,它顯得獨闢蹊徑,金獅獎的獲得者大多為反戰題材,如《羅維雷將軍》《大戰爭》《通過萊茵河》等,《伊萬的童年》更是威尼斯電影節發掘的經典之作。

如果說《羅生門》改變了日本電影格局,那麼,威尼斯電影節則改變了《羅生門》的歷史定位。要知道《羅生門》在日本上映之初,惡評如潮,認為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爛片,票放慘澹,這讓生性敏感的黑澤明跌入谷底,遭遇到了事業的危機,整個人一蹶不振。可誰知道,這樣一部被公認的「爛片「送到了威尼斯電影節居然獲獎,之後立刻引起關注,被捧為影史經典,也讓黑澤明起死回生。

除此之外,新浪潮左岸派也是威尼斯電影節發掘的。當年《去年在馬裡昂巴德》這部片子根本無人知曉,直到它獲得金獅獎,才被人們極大關注,而新浪潮左岸也因此進入到電影圈的主流視野。可以說,威尼斯電影節引領了其他電影節的藝術取向,在《去年在馬裡昂巴德》之後,新浪潮左岸派的阿倫雷乃、瓦爾達、帕索裡尼、安東尼奧尼等導演被坎城影展、柏林影展關注並給予了肯定。

坎城電影節我一直認為它就是一個圈內人的名利場,每年這些人聚在一起,進行著炒作或者交易,藝術性相較於威尼斯電影節是在不可同日而語。同時,坎城電影展只對內部影人開放,影迷幾乎沒有參與的可能。它所有的新聞都是通過媒體炒作,就像是密室洽談,由於觀眾無從知曉,總是好奇裡面發生了什麼,因此它的新聞關注度總是很高。

相比於坎城影展僅限於圈內人狂歡,威尼斯電影節實在親民許多。它的影展是公開化的,影迷只要花五歐元就可以進入會場觀影,它還特地把紅毯安排了一個公共區域,觀眾不僅可以圍觀走紅毯,自己也能在紅毯上轉一轉。與某個明星偶遇,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總之,如果你是圈內人,想要炒作自己或者做電影交易,那就去坎城電影節。可如果你是一個普通觀眾,或者真正追求電影藝術,那麼威尼斯電影節是不二選擇。

相關焦點

  • 經典電影《羅生門》解說
    如今我們常說羅生門事件,這個詞語在娛樂圈、演藝圈比較常見。很多人都是只知道媒體寫什麼就是什麼,對於這些詞語並不太了解,羅生門的由來也是有故事的。《羅生門》是一部日本電影,導演為黑澤明,黑澤明被畫方人稱為「黑澤天皇」。
  • 《大話西遊》曾被評為爛片,北影學生讓它起死回生,如今成為經典
    《大話西遊》曾被評為爛片,北影學生讓它起死回生,如今成為經典現在說起喜劇來,我們第一反應就是周星馳,如今也有很多喜劇明星發展的都很不錯,像沈騰,賈玲等人都是有名的喜劇人,但是如果要選個王的話,他們還有一些不夠格,如今能稱得上王這個稱號的只能算是周星馳了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靠拔死人頭髮為生,卻被一個男人扒光衣服
    芥川龍之介這個名字,喜歡文學的童鞋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讀過他的作品,如《竹林中》、《羅生門》、《蜘蛛之絲》、《鼻》等經典名作。因為我總覺得,他的作品,都滲透著一種人性,不管是《竹林中》還是《羅生門》,都講述著一些人性之惡的故事。特別是《羅生門》,它在日本文學乃至亞洲文學上都具有獨特的地位,魯迅先生在翻譯《羅生門》時就曾誇讚過芥川龍之介。可以說「人性惡」是芥川龍之介小說的主要主題,也是以《羅生門》最為經典。
  • 第五人格:紅蝶致敬經典!「羅生門」僅亮相1天卻驚豔到無法抉擇
    然而當官方亮出「羅生門」的紫皮時整個莊園瞬間不淡定了,怎麼能夠這麼的驚豔,這完全就是金皮的節奏,一時間四面八方傳來了回饋的聲音。而紅蝶紫皮「羅生門」的到來也並非毫無徵兆,致敬經典也讓莊園玩家們感受到了第五人格的良苦用心。
  • 天天都在說「羅生門」,那麼到底什麼是「羅生門」?
    而今天我們講述的《羅生門》,就是一個關於善惡的故事。《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的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羅生門》,是後期再整理的作品,全書一共218頁,本書收錄了《羅生門》、《竹林中》、《地獄變》、《鼻子》、《山藥粥》、《河童》、《侏儒的話》7篇廣為人知的經典名篇。芥川龍之介想必大家早已很熟悉,他與森鷗外、夏目漱石被稱為20世紀前半葉日本文壇上的三巨匠。相較於其他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童年經歷算得上灰暗。
  • 千手柱間的五重羅生門比大蛇丸的三重羅生門強在數量而非防禦力?
    TV原創音忍四人眾聯手放過三重羅生門,他們這時候是雙手結印單手通靈,合力通靈出3個羅生門,我們能得出不是每個人都能通靈出1個羅生門的,要根據實力或者說查克拉量。最終這三個羅生門摔爛了也是比較迷,下面我的推理將忽視這部分TV原創劇情。
  • 經典老電影:《羅生門》一切的起點源於小說家芥川龍之介
    一切的起點:小說家芥川龍之介關於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藪之中〉(1922),有一個非常奇妙的分界點──黑澤明改編的電影《羅生門》(1950)。在那之前與之後,至少在華語世界中,它是以不同的方式被認識的。
  • 把這種爛片捧上票房冠軍,國產片怎麼了
    一句話概括:這就是一部打著抑鬱症幌子,行狗血愛情之實的爛片。本以為,這樣的題材會走寫實路線。但實際上,它是一部奇情科幻片!它是「在使用靜脈麻醉藥和肌松劑使患者意識消失後,以一定量電流通過患者頭部導致大腦皮質癲癇樣放電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學術期刊《轉化醫學雜誌》)
  • 肖戰獲「金掃帚」獎,金掃帚歷屆爛片大盤點,第一屆是它
    每年那些汙人眼的爛片,在「金掃帚」獎盤點裡必定有一席之地。金掃帚獎,是由《青年電影手冊》主辦發起的華語電影史上首個為年度最差影片頒發的獎項。是由網友和獨立影評人參與評選,從電影文本出發,以專業的立場,獨立的身份,以電影批判影響電影創造,為鞭策中國電影而設立的獎項。
  • 百年經典《羅生門》探求人生意義與價值必讀,芥川龍之介名篇
    《羅生門》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在日本,「芥川龍之介文學獎」是現代最有權威的文學獎,也是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獎。這個獎項,是本書作者,芥川龍之介去世7年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從中我們便可看出作者在日本文壇的霸主地位。芥川塑有短篇小說「鬼才」之稱,一生著作150餘篇,篇篇經典。
  • 鮑毓明案深陷「羅生門」的背後|《羅生門》究竟講的是什麼?
    1950年,由黑澤明執導的電影《羅生門》上映。《羅生門》的題目雖然取材於「羅生門」,但情節上採用的卻是《竹林中》的內容,由於對人性的深刻的解讀,讓《羅生門》剛一上映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51年,《羅生門》獲得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1952年,《羅生門》又獲得第2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可以這麼說,正是《羅生門》這部電影,讓黑澤明走出日本,成為世界矚目的導演。
  • 「奧外5」《羅生門》謊言,只是欲望的爪牙
    「羅生門」亦稱「羅城門」。為日本京都「羅城」的城門,後寓意人世與地域之界門。現在通常指某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真假難辨。基於這樣一扇事實存在,且寓意超然的門,黑澤明拍出了日本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羅生門》。也是窩頭在「奧外」系列中為大家推薦的第5部作品。
  • 羅生門高難本
    下面還是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羅生門真.高難本——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是本事。     羅生門高難是一個典型的「梅芙式高難」,即採用尼祿祭梅芙高難的模式,關卡為boss+數個小怪,每個小怪死亡即可消除一層buf,當小怪全部死亡,則解除全部buf。這種模式在未來還會出現,最經典的就是在下次尼祿高難復刻的王哈桑。
  • 4部被當成「爛片」的電影,如今卻成為經典,一雪前恥
    在我的觀影生涯中,看過不少因宣傳過度「死掉」的片子,也看過不少受盡觀眾吐槽卻」活過來「的片子。今天不說廢話,直接進入正題,講一下這4部曾被觀眾當成」爛片「的電影,現如今這幾部片子都成為了經典,可以說是一雪前恥。
  • 明明是爛片票房卻很高,最高11億,你捧過幾次場?
    《無極》1.81億某位導演到現在都還耿耿於懷,看來被罵爛片,真把他傷的不輕。別給我扯劇情,境界不夠看不懂,如果一部電影還需要過分解讀的話,那本身就是扯淡,只能說明講故事的能力不夠。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張栢芝的絕美顏值,還有他和那個日本人的動作戲。三.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人們讀你讀了一百年
    儘管《羅生門》的書封被設計成明媚的湛藍色(時代文藝出版社),但仍舊掩蓋不住書裡頭瀰漫出來的「芥川灰」。有的人正是喜歡這種陰暗、抑鬱的調調,且有著跟整個日本文壇格格不入的「邪氣」,但我喜歡的並不是芥川的邪魅,而是他書寫的那些人性中最微妙的瞬間,好比吃魚時大家紛紛盯著魚肉,而他偏要關注魚刺。魚刺雖討厭,但沒有了它,魚則成不了魚。
  • 他是加州第一個注射死刑犯,犯罪過程拍成電影,卻因刪減淪為爛片
    大多情況下是肯定的,但有時候也不一定,比如為了審核不得不進行刪減,最終面向觀眾的就是殘次品,觀眾自然覺得是爛片了!比如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主演的演技都很好,甚至還有演技派老戲骨加盟,劇本也很不錯,可惜因為刪減最終不得不淪為爛片!它的名字就是《高速路連環殺手》!
  • 第五人格:紅蝶紫皮「羅生門」質量堪比金皮,建模師果然是蝶吹
    紅蝶「羅生門」的面妝也是純粹的日式打扮,比如她的眉妝,就是典型的日本殿上眉,也叫豆眉,本是源自唐朝女子的點墨引眉,傳自日本後,卻逐漸演變成了先剃眉之後再在眉頭上方點出兩個小點的畫法。小探原先很難欣賞這樣的妝容,但卻並不排斥這樣梳妝打扮的紅蝶,看來二次元就是要比三次元更有優勢。
  • 吳孟達離開周星馳19年後,為養3個家庭5個孩子,68歲成「爛片王」
    吳孟達離開周星馳19年後,為養3家庭5個孩子,68歲成「爛片王」 在演員競技類節目《我就是演員》上,周星馳又被「誤傷」了。 星爺兩耳不聞窗外事,但耐不住江湖總有他的傳說。
  • 豆瓣十大爛片,每一部都是極品,能看完算你厲害!
    同樣是鄭愷主演的電影,林子聰執導,故事無聊透頂,情節極其弱智,講鄭愷教一群智商為零的男人泡妞,學費還高達30萬元。《最佳男友進化論》全片都尷尬至極,和經典爛片《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不相上下。第五名:《天機富春山居圖》豆瓣評分2.9這部劇號稱「『爛片』的標杆」、 「『爛片』中的『最爛片』。之所以《富春山居圖》如此被吐槽,是因為它不論是劇情還是打戲,抑或3D效果,沒有哪裡可以不讓人吐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