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寧華)今年,民營企業吸納的大學畢業生人數最多,華為等民營企業巨頭吸引力爆棚。今天,這是記者從東浩蘭生上海外服最新發布的《長三角「雙一流」高校2019屆畢業生就業調研報告》了解到的信息。
圖片來源:東方IC
上海具有明顯的「人才虹吸」效應
目前,長三角地區入選「雙一流」的高校共8所。其中,上海4所、江蘇2所、浙江1所、安徽1所,分別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按照就業地綜合熱度排名,依次為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北京和安徽。其中,上海不僅是3所在滬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畢業生的擇業首選地,還是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3所非在滬高校畢業生排名第二的擇業地,形成了較為明顯的「人才虹吸」效應。
華為是6所高校籤約人數最多的企業
從長三角「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來看,三資企業的熱潮有所減弱,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等本土企業的熱度明顯上升,佔據了應屆生就業單位的近半壁江山。其中,民營企業吸納的畢業生人數最多。
其中,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民營企業巨頭吸引力爆棚。根據長三角「雙一流」高校公布的2019屆畢業生籤約人數TOP5企業,華為是浙江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等6所高校籤約人數最多的企業。
超三成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
根據調研報告,超過半數的長三角「雙一流」高校畢業生選擇協議就業。其中,南京大學的協議就業率最高,達到66.72%;2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國內升學,其中浙江大學比例最高,達到23.38%;約10%的畢業生選擇出國(境)留學,其中浙江大學和東南大學最高,為12.6%。
通過對上海地區四所「雙一流」高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2019屆出國(境)留學畢業生的調研,排名前5的留學目的地分別為:美國、中國香港、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
薪酬與學歷基本成正比
從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這5所長三角「雙一流」高校公布的2019屆畢業生薪酬數據來看,薪酬與學歷基本成正比。按照年薪統計,5所高校本科生平均年薪超過14萬元;碩士生為17.9萬元,博士生為18.19萬元。碩士生的薪酬高於本科生近30%,博士生的薪酬與碩士生接近,優勢並不明顯。
上海外服招聘專家分析,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共847萬人,相比2019年增加了約40萬人。受疫情衝擊,企業招聘規模有所萎縮,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將持續加大。好在國家和地方出臺了穩就業、保就業的重磅政策,為2020屆畢業生順利就業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後疫情時代的「零工經濟」也將賦能「95後」無邊界、多樣化、組合化靈活就業,推動僱傭模式由企業與員工向平臺與個人轉變。